- 年份
- 2024(9718)
- 2023(13949)
- 2022(11553)
- 2021(11135)
- 2020(9179)
- 2019(21326)
- 2018(21350)
- 2017(40715)
- 2016(22534)
- 2015(25976)
- 2014(25976)
- 2013(25272)
- 2012(23356)
- 2011(21364)
- 2010(21792)
- 2009(20155)
- 2008(19970)
- 2007(18599)
- 2006(16302)
- 2005(14428)
- 学科
- 济(94502)
- 经济(94423)
- 业(64892)
- 管理(56251)
- 农(51866)
- 企(43116)
- 企业(43116)
- 方法(39909)
- 数学(35663)
- 数学方法(35005)
- 农业(34396)
- 中国(25478)
- 业经(24992)
- 地方(22072)
- 财(20005)
- 制(17867)
- 贸(16694)
- 贸易(16687)
- 学(16623)
- 易(16199)
- 理论(15096)
- 发(14529)
- 策(14002)
- 银(13192)
- 银行(13160)
- 技术(13052)
- 教育(12904)
- 农业经济(12854)
- 和(12752)
- 行(12527)
- 机构
- 学院(320103)
- 大学(315684)
- 济(125736)
- 经济(122679)
- 管理(121332)
- 研究(106032)
- 理学(104508)
- 理学院(103316)
- 管理学(101119)
- 管理学院(100534)
- 中国(80582)
- 农(70535)
- 京(66877)
- 科学(66284)
- 财(54745)
- 农业(54240)
- 所(53612)
- 业大(53162)
- 江(50936)
- 中心(50701)
- 研究所(48567)
- 范(44984)
- 师范(44626)
- 财经(42999)
- 北京(41687)
- 州(40347)
- 经(38842)
- 院(37460)
- 经济学(36268)
- 技术(35308)
- 基金
- 项目(209540)
- 科学(163542)
- 研究(157379)
- 基金(147218)
- 家(127321)
- 国家(126136)
- 科学基金(107370)
- 社会(96864)
- 社会科(91246)
- 社会科学(91214)
- 省(85991)
- 基金项目(77840)
- 教育(73817)
- 划(71025)
- 编号(68327)
- 自然(68053)
- 自然科(66395)
- 自然科学(66376)
- 自然科学基金(65137)
- 资助(59961)
- 成果(55757)
- 课题(47676)
- 重点(47182)
- 发(47084)
- 部(45751)
- 创(43525)
- 创新(40345)
- 大学(40078)
- 科研(39630)
- 性(39226)
- 期刊
- 济(147389)
- 经济(147389)
- 研究(91619)
- 农(73357)
- 中国(69667)
- 农业(49694)
- 学报(49500)
- 科学(46295)
- 教育(44538)
- 财(42099)
- 管理(40366)
- 大学(39028)
- 学学(35754)
- 业经(30967)
- 技术(30178)
- 融(29311)
- 金融(29311)
- 业(24788)
- 问题(20721)
- 经济研究(20716)
- 财经(20066)
- 版(18348)
- 经(17265)
- 技术经济(16361)
- 图书(16124)
- 农村(16066)
- 村(16066)
- 统计(15900)
- 农业经济(15713)
- 资源(15545)
共检索到481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华东 陈宇施
农业大学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产业振兴的生力军、人才振兴的培育地、文化振兴的策源地、生态振兴的新智库、组织振兴的孵化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提出并探索建立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三种典型发展模式,即服务于贫困山区精准脱贫目标的"六个一"产业振兴模式、服务于平原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双水双绿"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服务于城郊地区都市农业综合发展目标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针对不同的发展模式,探索出"可复制、易推广、能成型"的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模式与路径。
关键词:
农业大学 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模式 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秦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这一战略实施进程中,以高等学校特别是涉农高校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建构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农业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地理区位、人才供给和心理认同方面的优势表现突出,但也存在学科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综合支撑作用不强、人才培养模式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对接不畅、社会服务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困境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地方农业院校探索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效果的路径,应坚持农科主导,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全面振兴;"以本为本",创新培养模式,突破人才瓶颈;转变观念,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校地校企深度合作。
关键词:
农业高校 乡村振兴 优势 问题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正宁 赵希庆 周熙 李林
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农业战略科学家是确保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关键少数”。华中农业大学在改革开放40余年中,自主培养出“两邓一张”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业战略科学家,探析他们的精神特质、角色定位和成长路径,对于新时代培育更多农业战略科技人才、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普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国家赋予农业高校的崇高使命。本文探究如何在服务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萍 李柔萱
加快乡村经济文化建设、推进乡村治理、发扬乡村文化,营造良好的乡村就业环境等是解决乡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状的重要举措,也是破除城市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中"虹吸"高层次人才,实现乡村逆"虹吸效应"的关键。振兴乡村,除了注重硬件建设以外,更要注重软件建设,而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本则是振兴乡村、促进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探讨了缓解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逆"虹吸效应"的对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黄远 程菲 张俊红 李国怀 张余洋 别之龙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婧 任金政 王蕾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如何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农村普惠金融专业人才这一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分析现有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紧密与行业前沿动向相结合,形成了"理论—实践—再理论"的三位一体实践模式,并以"同中有异"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模式,致力于使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服务于培养农村普惠金融人才。从实施效果来看,实践课程改革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提升了历史感和使命感,从知识上掌握了现代农村普惠金融理论,从能力上培养了创新协作、沟通交流等一系列技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人才的培养。这将为涉农高校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婧 任金政 王蕾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如何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农村普惠金融专业人才这一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分析现有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紧密与行业前沿动向相结合,形成了"理论—实践—再理论"的三位一体实践模式,并以"同中有异"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模式,致力于使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服务于培养农村普惠金融人才。从实施效果来看,实践课程改革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提升了历史感和使命感,从知识上掌握了现代农村普惠金融理论,从能力上培养了创新协作、沟通交流等一系列技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人才的培养。这将为涉农高校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钰 陆文昌
利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检索功能,统计了《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007年度载文被引用情况。结果显示:《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a内发表论文366篇,其中,被引论文316篇,占86.3%;总被引频次1582,单篇被引最高次数为23。2006-2007年度《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共设14个栏目,总发文被引比率最高的是"生理生化"和"园林科学",达100.0%;其次是"文献综述",论文被引比率达到94.7%;"植物保护"、"土壤与农化"、"作物品种资源与改良"、"水产养殖"等栏目的论文被引比率超过85.0%,"其他"栏目的被引率仅62.5%;另外4个栏目的总发文被引比率为75.0%~84.6...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华东 刘堃
教育扶贫是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主要路径。基于华中农业大学在建始县精准扶贫的实践所取得的成效及遇到的问题,通过对三螺旋理论进行了深化与拓展,构建了以产业为纽带,农户、企业、高校、政府四主体相互作用的四螺旋模型,探索各主体充分发挥优势,协同创新的作用机理,提出基于四螺旋模型的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新路径,即:找准农户致贫或返贫的原因;高校与政府联动,做好扶贫规划;高校与企业联动,抓好产业建设;加强高校、企业与地方政府联动,攻克难点问题;四主体联动,强化过程管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1年,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现为双月刊。近年来,本刊按照教育部名刊名栏工程的要求,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始终以国家政策特别是
关键词:
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营养遗传相关研究始于王运华教授2 0世纪9 0年代初开展的甘蓝型油菜硼高效品种筛选,由此发展形成了“植物营养遗传”研究方向。随后,在徐芳森教授的带领下,课题组围绕甘蓝型油菜硼高效的分子遗传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拓展到油菜磷氮高效的种质鉴定和遗传机制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作物微量元素的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独具特色,由徐芳森教授领衔的“作物微量元素营养机理与微肥施用”研究团队于2012年入选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立才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在武汉建立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前身为华中农业大学水产系,创建于1970年,院长张海明教授。现全院有教职工92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9名。学院将逐步建成水生生物。渔业经济管理和淡水渔业三个系。将设置除淡水渔业和名特水产养殖外的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华中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迄今已有106年办学历史。学校位于武汉市南湖狮子山,校园面积7425亩,是全国办学历史最长、校园连片面积最大的院校之一,是我国农业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科优势突出。在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1年,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现为双月刊。近年来,本刊按照教育部名刊名栏工程的要求,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始终以国家政策特别是
关键词:
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