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3)
2023(12040)
2022(9276)
2021(8309)
2020(6863)
2019(15209)
2018(15017)
2017(28825)
2016(15254)
2015(16721)
2014(16432)
2013(16298)
2012(14660)
2011(12915)
2010(13380)
2009(12953)
2008(12984)
2007(12144)
2006(11013)
2005(10281)
作者
(42710)
(36259)
(35749)
(33536)
(22761)
(17181)
(16086)
(13925)
(13653)
(12844)
(12271)
(11891)
(11655)
(11439)
(10999)
(10881)
(10443)
(10405)
(10397)
(10314)
(8973)
(8880)
(8832)
(8489)
(8214)
(8044)
(8028)
(7864)
(7184)
(7146)
学科
(81664)
(72562)
经济(72464)
(64694)
企业(64694)
管理(54210)
(48720)
农业(32754)
业经(31500)
方法(24697)
(23300)
中国(20120)
数学(17043)
数学方法(16907)
(16391)
财务(16371)
财务管理(16359)
(15789)
技术(15720)
企业财务(15450)
(15262)
地方(14630)
(13229)
(12859)
(12647)
农业经济(12531)
理论(12136)
(11935)
(11657)
贸易(11649)
机构
学院(223815)
大学(214256)
(99135)
经济(97405)
管理(91201)
理学(78240)
理学院(77540)
管理学(76513)
管理学院(76115)
研究(71051)
中国(58565)
(52126)
(44868)
(44319)
科学(40322)
农业(39200)
(36801)
业大(36305)
(34765)
财经(34733)
中心(33466)
(31451)
研究所(30901)
经济学(28933)
(28241)
经济管理(27383)
北京(27032)
(26401)
经济学院(26219)
师范(26186)
基金
项目(143109)
科学(115452)
研究(109871)
基金(105274)
(89626)
国家(88604)
科学基金(78424)
社会(74025)
社会科(69741)
社会科学(69724)
(58552)
基金项目(55922)
自然(47437)
教育(47255)
自然科(46404)
自然科学(46395)
(45701)
自然科学基金(45622)
编号(45297)
资助(39905)
(35345)
成果(35219)
(33376)
(32852)
(31385)
重点(31260)
国家社会(30939)
(30550)
(29995)
课题(29873)
期刊
(125254)
经济(125254)
研究(64978)
(58286)
中国(48526)
农业(39306)
(36856)
管理(36402)
科学(31557)
学报(30533)
业经(28689)
大学(25456)
学学(24354)
(23846)
金融(23846)
技术(20663)
(20076)
教育(18400)
经济研究(17620)
财经(17287)
问题(16972)
(14993)
农业经济(14962)
农村(14883)
(14883)
技术经济(13612)
世界(13567)
(12718)
现代(11853)
经济问题(11836)
共检索到347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玉军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农业功能的多样化。发展多功能性农业是现阶段构建我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着力点,是形成内外结合,增强农业自身发展能力的立足点。这既是现实因素的作用结果,又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多功能性农业需要构筑一个好的机制和条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陶武先  
现代农业是从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农业 ,是逐步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其主要特征是 :市场化程度日趋成熟 ,工业装备普遍采用 ,先进科技广泛应用 ,产业体系日臻完善 ,生态环境受到重视。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就要实现价值取向从自给型向市场型转变 ,产业结构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 ,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劳动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为实现这个转变 ,政府要在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体制创新、加强支持保护、构建服务体系、注重引导示范等方面发挥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仁寿  
本文在对广东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的基础上 ,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广东农业生态环境的相关因素 ,并论述了广东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涂圣伟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敏感性、复杂性和不可控性,需积极应对粮食减产甚至滑坡、区域性农民减收等衍生风险。当前,既要深入推进农业"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更要着眼根治长期根源性问题,尽快扭转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失衡、产业链协同发展失衡和政府与市场关系失衡等"三大失衡"局面,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红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增长相对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较大问题长期以来比较突出,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在影响农民收入的众多复杂因素中,带根本性的主要因素是农民数量过多,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农业人口有序转移;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会;有效提升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推动城乡发展良性循环,全面持续提高农民收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兆海  
欠发达地区农业银行转轨的着力点分析孙兆海把农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是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它不仅取决于自身经营机制的变革,而且取决于国家改革的整体进程,取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等等。欠发达地区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甲斐  张红丽  
当前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我国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就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采用GL指数以及Greenaway-MiLner细分法综合评估我国农产品部门内贸易程度和组成特点,实证分析显示消费需求因素对加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具有影响作用,资本使用效率和产品差异化因素对总体、水平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均显著,劳动生产力对产业内贸易总体指数显著,而规模经济、外商投资以及科学技术水平对此三个层面的指数造成的影响都不显著;结合实际提出了积极推动农产品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开展并形成农业产业化与企业化发展模式、通过科学技术提升农业要素禀赋价...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现城乡一体化,也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大举措。因为中国只有农村经济得到充分发展,消费需求才能持续增长,才能真正扭转内外失衡的局面。但面对千差万别的广大农村地区,撒胡椒面的方式显然不合适,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玉军  
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多功能性农业既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符合我国农民工自身实际的状况,理应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个理性选择;这也有利于两种优势结合,达到成功创业的目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光烈  
自从中央决定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明确规定各专业银行为经济实体。这是我国银行体系上的政企大分家,是银行体制改啦的一个突破性进展。农业银行及共他专业银行从“大一统”银行体制中解脱出来以后,焕发了新的生机,显示了新的生命力。当前的问题在于:是让农业银行朝着“经济实体”的方向实现整体的企业化改革,还是把它肢解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代  
近几年来农村改革进展缓慢,收效不大。这一现实告诉我们,在改革的主攻方向明确之后,还必须解决改革主体力量的选择问题。在农村改革初期曾经对冲击传统体制,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农村微观层次,由其自身的地位和局限性所决定,在改造传统体制,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为目标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已经难以担当主力军的角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宁  
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加快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更高效地回应农村社会治理的现实诉求,是在乡村振兴目标下加强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应积极培育农村社会的法治文化环境,提升司法公信力与执行力,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法律制度体系,打造优质的人才队伍,为农村社会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陶应虎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做到城乡统筹、工农结合。本文分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主要途径和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