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39)
- 2023(17565)
- 2022(14708)
- 2021(13598)
- 2020(11723)
- 2019(26627)
- 2018(26544)
- 2017(51711)
- 2016(27464)
- 2015(30663)
- 2014(29861)
- 2013(29572)
- 2012(26884)
- 2011(24035)
- 2010(24476)
- 2009(23002)
- 2008(22733)
- 2007(20327)
- 2006(18080)
- 2005(16038)
- 学科
- 济(124474)
- 经济(124344)
- 业(105692)
- 管理(89069)
- 企(87536)
- 企业(87536)
- 方法(59409)
- 数学(49684)
- 数学方法(48969)
- 农(48831)
- 财(35932)
- 业经(34783)
- 农业(32385)
- 中国(30068)
- 贸(24099)
- 贸易(24083)
- 务(24006)
- 财务(23944)
- 财务管理(23902)
- 制(23520)
- 易(23469)
- 企业财务(22660)
- 技术(22513)
- 理论(22060)
- 地方(21417)
- 策(19315)
- 学(19166)
- 和(18558)
- 划(18080)
- 体(17531)
- 机构
- 学院(390183)
- 大学(384131)
- 济(170023)
- 经济(167002)
- 管理(159570)
- 理学(137992)
- 理学院(136749)
- 管理学(134358)
- 管理学院(133649)
- 研究(120038)
- 中国(96677)
- 财(78732)
- 京(78648)
- 农(69647)
- 科学(68991)
- 财经(62401)
- 江(59313)
- 所(58296)
- 中心(57175)
- 业大(57136)
- 经(56815)
- 农业(53324)
- 经济学(52468)
- 研究所(52168)
- 北京(48542)
- 经济学院(47529)
- 州(46505)
- 财经大学(45956)
- 范(45802)
- 师范(45400)
- 基金
- 项目(257499)
- 科学(206267)
- 研究(190601)
- 基金(190468)
- 家(163715)
- 国家(162252)
- 科学基金(142791)
- 社会(125394)
- 社会科(118932)
- 社会科学(118903)
- 省(101534)
- 基金项目(99719)
- 自然(90811)
- 自然科(88900)
- 自然科学(88882)
- 教育(88137)
- 自然科学基金(87348)
- 划(83121)
- 资助(78437)
- 编号(76541)
- 成果(60356)
- 部(57944)
- 重点(56943)
- 创(56869)
- 发(55259)
- 国家社会(52663)
- 创新(52629)
- 课题(51770)
- 教育部(50725)
- 人文(50077)
- 期刊
- 济(188356)
- 经济(188356)
- 研究(112274)
- 中国(75400)
- 农(69028)
- 财(64013)
- 管理(63182)
- 学报(53385)
- 科学(52438)
- 农业(46702)
- 大学(43319)
- 学学(40957)
- 融(38267)
- 金融(38267)
- 技术(38250)
- 教育(37124)
- 业经(35581)
- 财经(31538)
- 经济研究(29623)
- 经(27155)
- 业(25807)
- 问题(25163)
- 技术经济(22529)
- 统计(21845)
- 策(20379)
- 贸(20053)
- 世界(19075)
- 商业(18916)
- 版(18445)
- 现代(17953)
共检索到582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娄锋
传统理论主要基于要素投入不足来解释农业增长迟缓,文章以云南农业为例证对象,发现要素投入不足论不能很好地解释云南农业的长期增长迟缓。云南农业增长迟缓主要是由种植业增长迟缓造成,通过分析种植业生产方式,发现农户倾向于大量投入成本低、见效快且施用技术简单的生产要素来提高产量,先进的集约型生产要素及其配套技术长期得不到规模化施用。同时上述生产方式还会与农户长期形成的小农传统经营模式相互强化,使得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变,进而造成农业投入产出的规模收益递减,最终导致农业增长迟缓。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种植业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娄锋
传统理论主要基于要素投入不足来解释农业增长迟缓,文章以云南农业为例证对象,发现要素投入不足论不能很好地解释云南农业的长期增长迟缓。云南农业增长迟缓主要是由种植业增长迟缓造成,通过分析种植业生产方式,发现农户倾向于大量投入成本低、见效快且施用技术简单的生产要素来提高产量,先进的集约型生产要素及其配套技术长期得不到规模化施用。同时上述生产方式还会与农户长期形成的小农传统经营模式相互强化,使得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变,进而造成农业投入产出的规模收益递减,最终导致农业增长迟缓。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种植业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娄锋
传统理论主要基于要素投入不足来解释农业增长迟缓,文章以云南农业为例证对象,发现要素投入不足论不能很好地解释云南农业的长期增长迟缓。云南农业增长迟缓主要是由种植业增长迟缓造成,通过分析种植业生产方式,发现农户倾向于大量投入成本低、见效快且施用技术简单的生产要素来提高产量,先进的集约型生产要素及其配套技术长期得不到规模化施用。同时上述生产方式还会与农户长期形成的小农传统经营模式相互强化,使得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变,进而造成农业投入产出的规模收益递减,最终导致农业增长迟缓。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种植业生产中存在着"生产方式锁定"效应,并构建VAR模型验证了该理论假说。最后基于农业生产技术与要素的提供者、农户和政府三方视角,提出破解"生产方式锁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娄锋
笔者以美国农业合作社为例,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命名并验证了合作社发展演进中的"踏轮"效应,即随着农业生产商品化,农场主成立合作社自助使其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出增加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弱小合作社倒闭或被兼并,存续下来的合作社经营规模扩大,服务能力增强,成员人均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应对不断加剧的竞争,而这反过来又加剧了竞争,成员人均劳动生产率再次提高,竞争再次加剧。这一"踏轮"过程循环往复,每个合作社的平均规模越来越大,成员的人均劳动生产率水平持续提高,合作社总数逐渐下降。笔者期望通过对合作社发展演进内在机制与规律的揭示,为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时配性政策安排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合作社 “踏轮”效应 VAR模型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梁平 梁彭勇
文章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刻画了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其长期的响应作用程度更显著、更稳定。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在采用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上,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文兴 陈雅男
本文发展了一个动态经济增长模型,发现消费与收入之间的短期关系非常不同于长期关系。相对于其他消费理论分析框架而言,该模型具有明显包容性,并与Granger-Engle非经典时间序列方法成功实现了“对接”。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永久性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随机游走假说,以及曼昆的λ假说等消费理论或假说,也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解释,或者说上述理论流派或假说都属于特例。实证分析结论不但支持该理论框架,而且比较恰当地刻画出了我国转型经济中的重大政策和制度变迁的影响。将消费看成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来源,是解释消费与收入之间的短期非稳定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框架下也很容易认识到,从长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桁林
(一)出口导向型经济绩效 1979年之前,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很小,外商直接投资几乎为零,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很大变化,年平均的进出口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GDP年均增长率约10%),利用外资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更快。利用外资促使出口增长的政策性导向十分明显,如规定外资企业外销比例、自筹流动资金比例和地区优惠政策等。出口导向使得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转向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外资企业对我国出口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但是,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缺乏长期增长的潜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丽文 赵鹏 李少帅 杜娟
利用碳排放量和碳汇量构建碳锁定系数模型,测度中国30个省区市2007—2016年碳锁定程度;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影响碳锁定程度的关键因素,并利用一阶差分GMM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以避免估计结果不稳健。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省域碳锁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地区建设、交通运输和对外开放是导致中国碳锁定程度加深的重要因素;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创新能力和环境规制能够有效减缓中国碳锁定程度的加深。
关键词:
碳锁定 空间计量 一阶差分GMM 碳解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雄浪 姜泽林
任何经济增长过程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进行的,有必要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理论当中。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认为稳态下的经济增长率跟制度创新有着紧密的正向关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基于197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半参数估计和线性回归估计方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家财政干预的增强、国有经济的强化和垄断作用加强从整体上抑制了我国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提高市场开放度和对产权的保护程度则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制度差异是引起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制度创新仍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六
文章利用最新发展的贝叶斯VAR模型(BVAR)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互动关系,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环境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经济发展状况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部分影响因素,且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累积效应,总体影响较大;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全球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发展的冲击的长期累积效应较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金生 李蝶 余谦
利用耦合协调函数考察我国1998~2014年创新创业耦合关系,通过构建VAR模型动态分析创新创业耦合、经济增长以及就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联立方程组测度创新创业耦合对我国经济增长及就业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创新创业发展呈现"J"曲线增长趋势,创新创业耦合度总体呈曲折上升趋势。创新创业耦合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动态的因果关系,同时带来了总体就业的增加。创新创业耦合每增加1%,带动经济增长0.1175%,带动就业增加0.2508%。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金生 李蝶 余谦
利用耦合协调函数考察我国19982014年创新创业耦合关系,通过构建VAR模型动态分析创新创业耦合、经济增长以及就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联立方程组测度创新创业耦合对我国经济增长及就业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创新创业发展呈现"J"曲线增长趋势,创新创业耦合度总体呈曲折上升趋势。创新创业耦合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动态的因果关系,同时带来了总体就业的增加。创新创业耦合每增加1%,带动经济增长0.1175%,带动就业增加0.2508%。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鹏 熊玮
从宏观环境层面,基于农产品流通演进的外生视角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并利用1981-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农产品流通渠道长度的演进规律以及影响其演进的外生环境因素。研究发现:农产品流通渠道长度的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表现为渠道长度先变长再变短的"倒U型"演变趋势;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消费者延拓性、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农产品流通政策的市场化导向对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长度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而居民的老龄化程度对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长度却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鉴于各环境变量对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的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孔东民
本文基于门槛回归模型,以通货膨胀率作为外生的门槛变量,探讨在不同门槛值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尽管金融发展作为弱外生变量在整体上并没有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二者之间存在通货膨胀的门槛效果,当通胀率高于3·9%(或6·5%)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但在通胀率低于门槛值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而在较低(高)通胀率的情况下,资本(劳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整体而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关系。
关键词:
门槛回归 通货膨胀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红利 高峰
文章利用1990~2013年间的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数据,在对食物消费结构变动影响农业发展的机制总结基础之上,利用VAR模型针对食物消费结构变动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显示:食物消费结构变动的确会对农业总产值的变化产生影响,并且不同食物消费对农业总产值产生影响的程度与方向也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资源生产方式转变与经济增长——一个两部门的Ramsey理论分析框架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一个三元框架的理论构建与实证检验
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土地财政库兹涅兹曲线假说的提出与面板数据检验
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
行业特征、环境管制与生产率增长——基于“波特假说”的检验
欧洲共同体经济增长迟缓 欧洲一体化进展曲折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地区经济增长——一个基于经验的判断及检验
FDI、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个分析框架及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检验
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路径探索:人力资本的增长与平衡效应检验
贸易增长二元边际的演化与检验:一个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