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5)
2023(11822)
2022(9685)
2021(8751)
2020(7354)
2019(16111)
2018(15868)
2017(30566)
2016(16660)
2015(17957)
2014(17298)
2013(17562)
2012(15841)
2011(13928)
2010(14147)
2009(13432)
2008(13613)
2007(12403)
2006(11148)
2005(9856)
作者
(49163)
(41492)
(41115)
(38425)
(25603)
(20029)
(18317)
(16167)
(15559)
(14569)
(14178)
(13550)
(13041)
(13027)
(12779)
(12424)
(12340)
(12066)
(11806)
(11744)
(10624)
(10156)
(9855)
(9522)
(9330)
(9275)
(9178)
(8983)
(8246)
(8231)
学科
(86760)
(73553)
经济(73457)
(69584)
企业(69584)
管理(61037)
(46285)
方法(31947)
农业(30500)
业经(29328)
数学(24489)
(24479)
数学方法(24362)
(18301)
财务(18296)
财务管理(18283)
企业财务(17336)
中国(16745)
技术(16712)
(15996)
(14826)
(14200)
贸易(14196)
(13869)
(13543)
(12702)
(11996)
地方(11275)
理论(11183)
技术管理(10915)
机构
学院(245652)
大学(235446)
(108968)
经济(107284)
管理(102017)
理学(88867)
理学院(88116)
管理学(87097)
管理学院(86689)
研究(76861)
(64759)
中国(62374)
农业(50214)
(47394)
科学(47046)
(46769)
业大(45605)
(39116)
财经(37706)
(37679)
中心(36490)
研究所(35520)
(34426)
经济学(31969)
农业大学(31293)
经济管理(31289)
经济学院(29149)
(28795)
北京(28378)
商学(28373)
基金
项目(165800)
科学(132050)
基金(122885)
研究(118431)
(108364)
国家(107249)
科学基金(92951)
社会(79850)
社会科(75542)
社会科学(75517)
(67107)
基金项目(66266)
自然(60306)
自然科(58977)
自然科学(58956)
自然科学基金(58021)
(54228)
教育(50896)
资助(47714)
编号(46409)
(41599)
(38107)
(36809)
(36673)
重点(36419)
(35555)
创新(34815)
成果(33848)
国家社会(33519)
(32323)
期刊
(126634)
经济(126634)
(67325)
研究(63590)
农业(45666)
中国(44960)
学报(39827)
管理(38119)
科学(38111)
(37771)
大学(30614)
学学(30118)
业经(29244)
(24241)
(23504)
金融(23504)
技术(20721)
财经(18541)
经济研究(18004)
问题(17682)
(16001)
技术经济(15081)
农村(14445)
(14445)
农业经济(14278)
世界(14233)
(13775)
商业(12979)
教育(12741)
现代(12345)
共检索到356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新  李成  白海洋  
文章基于农业基础设施类型差异视角,以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使用动态面板两步差分GMM和双重中介效应的方法,探究了不同类型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效率有正向影响,但不同类型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影响程度依次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和电力基础设施。进一步通过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提高粮食生产过程中技术水平,从而降低单位粮食生产资源消耗,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扩大粮食生产规模程度,从而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粮食生产效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晶  晋乐  
构建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估计不同种类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在粮食生产中对私人投入要素替代程度和成本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而测算基础设施的总成本节约效应,并结合WTO贸易规则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涉及的农业基础设施包括电力、道路和改善农田水土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结果表明,基础设施能够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总成本节约效应显示基础设施与劳动、物质资本投入呈现替代效应,与资本呈现互补效应;不同种类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尽相同,农田水利设施、道路建设主要节约劳动与物质资料投入,电力设施主要节约资本投入。应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不同粮食主产区应根据区域内种植结构、基础设施投资存量与基础设施短板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长征  李嘉雯  孙杰  
粮食生产离不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支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会导致农户粮食生产陷入“效率损失”陷阱之中。本文以中国31个省份2009—2018年数据为样本,以秦岭—淮河为界,将全国划为南方、北方和秦岭—淮河3个区域,构建缺口测度模型和EBM模型,分别测度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和粮食生产效率损失,并基于Tobit随机效应面板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中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缺口严重,且区域差异明显,呈现南方<北方<秦岭—淮河的空间特征;(2)南方和秦岭-淮河区域的粮食生产效率损失主要源于纯技术效率损失,而北方区域主要源于规模效率损失;(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对粮食生产综合效率损失和规模效率损失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农业经营收入和人口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综合效率损失和纯技术效率损失存在显著负向影响;(4)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缺口的粮食生产效率损失效应存在功能区差异。对此,应实行功能区策略,即在主产区走“农田水利+技术创新”路径、在非主产区走“农田水利+技术不掉队”路径,并与提升农业经营收入和城镇化水平协调配合,以提升中国粮食生产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蔡保忠  曾福生  
农业基础设施被视为推进"藏粮于地"与"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载体,研究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不同粮食作物产出的差异效应,有利于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于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产出影响的理论分析,以三大主粮作物的主产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FGLS等计量方法,分析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农田水利、农业电力、农村交通等三类主要基础设施对三大主粮作物的产出效应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农业基础设施对水稻与小麦两种作物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052 3和0.110 8;农业基础设施对玉米作物产出则不明显。细分农业基础设施的类型来看,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与玉米两种作物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673 4和0.288 0;农业电力设施对小麦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066 0。因此,提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要向水稻与小麦主产区域倾斜;要因地制宜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水稻和玉米主产区域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小麦主产区域加强农业电力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晶  晋乐  
近年来中国粮食进口量与产量、库存齐增,进口呈现明显价差推动型特征。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农业基础设施的产出增长效应,但在当前关税等边境保护水平较低的开放市场中,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而非产量成为影响贸易的关键。本文构建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探寻入世以来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及其路径,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实证检验了促进生产率增长是基础设施降低私人粮食成本的重要路径。结果表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存量增加1%,水稻、小麦与玉米的私人生产成本分别下降0.02%、0.05%和0.1%,且节本效应逐年凸显;基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晶  晋乐  
近年来中国粮食进口量与产量、库存齐增,进口呈现明显价差推动型特征。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农业基础设施的产出增长效应,但在当前关税等边境保护水平较低的开放市场中,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而非产量成为影响贸易的关键。本文构建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探寻入世以来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及其路径,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实证检验了促进生产率增长是基础设施降低私人粮食成本的重要路径。结果表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存量增加1%,水稻、小麦与玉米的私人生产成本分别下降0.02%、0.05%和0.1%,且节本效应逐年凸显;基础设施分别贡献水稻、小麦、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12%,19%和34%,农业基础设施存量在中、西部地区对主粮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正向促进效用优于东部地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曾福生  李飞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粮食(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成本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粮食生产总成本函数模型,从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的角度分析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成本节约效应。研究发现:农业基础设施存量的增加能显著降低粮食生产的平均成本(规模效应);农业基础设施对劳动要素具有替代作用,对资本要素和中间要素具有互补作用,同时,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了粮食生产要素中的资本—劳动比和中间要素—劳动比(结构效应),促进了粮食生产成本的降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龙   张晓明  
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使得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对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2009~2017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入户调查数据,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工具变量方法估计了数字基础设施使用对农村家庭粮食生产总量和播种面积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基础设施使用降低了家庭粮食总生产量和总播种面积。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使用对农村家庭农业生产的负向影响随户主受教育程度变化呈现“U型”特征,同时家庭人均耕地面积越多的农村家庭,其粮食生产受数字基础设施使用的负向影响越大。此外,本文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使用主要通过家庭内部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和非粮食作物替代效应减少家庭的粮食生产活动。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本文认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普及对粮食生产总量和播种面积的负向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当通过加大惠农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粮收益、推进数字农业建设等政策措施,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卓乐  曾福生  
本文实证研究不同类型农村基础设施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中国30个省份1996—2015年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其次,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来验证三大农村基础设施(即水利、交通与电力基础设施)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当期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其滞后项则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电力基础设施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求索  [作者] 卓乐  
农业基础设施促进粮食增产可通过扩大播种面积和提升单产水平两条路径实现,不同类型的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的影响机理各有不同。利用我国2000—2018年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在实证检验不同类型农业基础设施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粮食增产效应后发现: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能促进播种面积增加,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防范自然风险;不同类型的农业基础设施在促进粮食增产的功能和程度上存在差异。全国层面的农田水利和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能显著促进粮食增产,但农业电力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效应却并不显著;中部地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东、西部地区无显著影响;东、中部地区农业电力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西部地区无显著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保忠  曾福生  
粮食安全保障离不开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撑。为分析不同类型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本文基于省级农业面板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田水利设施依然是保障粮食增产最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而农村交通设施对粮食增产的效应最小且不稳健,农业电力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显著增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成德宁  杨敏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劳动力不断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农业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2003-2012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方法测算了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转变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受教育程度提高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正向影响;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并没有降低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但对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农业劳动力的新变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晓兰  鄢伟波  
通过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检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在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1988—2014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差分GMM方法检验农村灌溉、道路、电力和医疗基础设施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这四类农村基础设施都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且灌溉基础设施的作用最明显,其次为医疗基础设施,高于道路和电力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化程度、种植规模的提高和种植结构的调整能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而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人均GDP的提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为净替代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欧  杨进  
本文利用2011年和2012年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分析了农业补贴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补贴对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和资本投入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当前中国农业"四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补贴对粮食生产的正向影响在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相对于非贫困地区而言,农业补贴对贫困地区粮食生产的正向影响更大,尤其是在资本投入方面。这表明,农业补贴可以缓解贫困地区农户的资本短缺,使其改善生产条件,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宗璋  李定安  
利用中国两次农业普查对农村主要基础设施的调查资料,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公路、码头及铁路三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水路和公路的普及程度对中国各省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铁路运输网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改进效果尚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