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32)
- 2023(17766)
- 2022(14908)
- 2021(13654)
- 2020(11788)
- 2019(26726)
- 2018(26437)
- 2017(51317)
- 2016(27302)
- 2015(30722)
- 2014(30755)
- 2013(30572)
- 2012(28312)
- 2011(25380)
- 2010(25737)
- 2009(24479)
- 2008(24205)
- 2007(22033)
- 2006(19614)
- 2005(17587)
- 学科
- 济(135620)
- 经济(135475)
- 业(103100)
- 管理(89461)
- 企(84839)
- 企业(84839)
- 方法(55851)
- 农(48975)
- 数学(46232)
- 数学方法(45655)
- 业经(35594)
- 财(35192)
- 农业(32414)
- 中国(30270)
- 地方(26637)
- 制(24468)
- 务(23938)
- 财务(23886)
- 财务管理(23839)
- 学(23259)
- 企业财务(22550)
- 贸(21797)
- 贸易(21786)
- 易(21144)
- 技术(20889)
- 和(20222)
- 理论(19933)
- 策(19536)
- 体(18707)
- 划(18319)
- 机构
- 学院(405035)
- 大学(398537)
- 济(177722)
- 经济(174325)
- 管理(160629)
- 理学(138316)
- 理学院(136915)
- 管理学(134633)
- 管理学院(133886)
- 研究(130810)
- 中国(102956)
- 京(81953)
- 财(79869)
- 科学(78096)
- 农(75960)
- 所(65855)
- 财经(63539)
- 江(62408)
- 中心(61937)
- 业大(60813)
- 研究所(59198)
- 农业(58652)
- 经(57499)
- 经济学(54295)
- 北京(50661)
- 范(48892)
- 经济学院(48798)
- 州(48635)
- 师范(48423)
- 财经大学(46353)
- 基金
- 项目(262797)
- 科学(208757)
- 基金(192977)
- 研究(191961)
- 家(166532)
- 国家(165024)
- 科学基金(143947)
- 社会(125510)
- 社会科(118729)
- 社会科学(118697)
- 省(103994)
- 基金项目(102274)
- 自然(92325)
- 自然科(90299)
- 自然科学(90275)
- 自然科学基金(88697)
- 教育(87261)
- 划(85032)
- 资助(78442)
- 编号(77407)
- 成果(61499)
- 部(58504)
- 重点(58328)
- 发(57581)
- 创(56276)
- 国家社会(52122)
- 创新(52086)
- 课题(51906)
- 教育部(50489)
- 科研(50119)
- 期刊
- 济(207196)
- 经济(207196)
- 研究(116160)
- 中国(75984)
- 农(74551)
- 财(65477)
- 管理(62157)
- 学报(59448)
- 科学(56853)
- 农业(50220)
- 大学(46520)
- 学学(44639)
- 融(38585)
- 金融(38585)
- 技术(37697)
- 业经(36943)
- 教育(33224)
- 财经(32361)
- 经济研究(31982)
- 经(27997)
- 问题(27096)
- 业(26638)
- 技术经济(23733)
- 统计(21327)
- 世界(20910)
- 版(20110)
- 贸(20095)
- 策(19732)
- 商业(19391)
- 现代(18912)
共检索到607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春生
农业发展在巴西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的是促成了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实证分析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与非农产业发展的结合对巴西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做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降低了劳动力再生产成成本、推动了农业服务业与衍生产业的发展和由此而所形成的需求创造作用。同时巴西的实践也证明了农业发展在优化需求结构、控制食品价格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中国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言
2019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面对世界经济增速下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不利局面,攻坚克难,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态势。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初步核算的2019年国民经济情况和相关统计结果。2019年,我国GDP达到99.08万亿元,增长6.1%,完全符合国家6%~6.5%的预期调控目标。其中,四个季度分别增长6.4%、
关键词:
GDP 人均国民总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羽馨
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关注的对象。巴西与我国台湾的发展分别代表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两种不同模式。通过比较分析,从中寻找有利于正确处理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不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吕银春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它的面积为851万多平方公里, 占世界第五位。1980年9月普查时人口为1亿2100万,居世界第六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巴西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1968—1974年,巴西出现“经济奇迹”,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以上,其中工业增长12%。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目前,巴西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占第十位,在西方世界占第八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胜 钱青
本文采用了一种新方法来度量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该方法兼顾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自由化发展的综合影响。利用这个新指数,我们以巴西1985-2006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考察了国际经济一体化对巴西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一体化不仅具有较大的短期水平效应,而且还有一定的长期增长效应:如果巴西在1985年后没有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那么巴西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比现在减少30%左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近日,在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度经济运行数据之后,各地也开始陆续发布"地方版"经济数据。其中令外界瞩目的一项指标是,广东、福建两省的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万美元。至此,我国已有8个省区市迈入"人均1万美元俱乐部"行列。据广东省发布的数据,2014年,广东实现GDP6.78万亿元,同比增长7.8%;人均GDP按平均汇率折合10330美元,首次超过1万美元。同期,福建实现GDP24055.76亿元,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晓
本文首先采用多变量分析框架,检验巴西在1977—2006年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与此同时,能源消费是事关环境保护的大问题。能源消费,特别是传统能源的消费会产生较大的碳排放量,从而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本文同时分析了巴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通过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关系的分析,文章最后为巴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的同时分析了巴西经验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巴西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碳排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田清淞 张有望
基于2002年~2015年相关贸易数据,综合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竞争优势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对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竞争优势及增长前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巴西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产品品类差异较大;中国农产品出口与巴西农产品进口的互补性较弱,巴西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的互补性较强;中国农产品整体竞争优势弱于巴西,但园艺产品持续保持较强竞争优势,两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而各自出口的主要产品则有所不同;两国多类农产品存在紧密的贸易联系,具有进一步增长潜力。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互补性 竞争优势 增长潜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田清淞 张有望
基于2002年2015年相关贸易数据,综合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竞争优势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对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竞争优势及增长前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巴西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产品品类差异较大;中国农产品出口与巴西农产品进口的互补性较弱,巴西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的互补性较强;中国农产品整体竞争优势弱于巴西,但园艺产品持续保持较强竞争优势,两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而各自出口的主要产品则有所不同;两国多类农产品存在紧密的贸易联系,具有进一步增长潜力。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互补性 竞争优势 增长潜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汪祖潭 许树洪 丁立忠
巴西现有人工林600万hm2,约30%的木材取自人工林。,总结其生产经验,主要有:①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实行定向培育,②企业可以自主造林,自主采伐,自主加工利用,自主进出口贸易,实行林工商一体化的经营体制;③十分重视科技投入和科技进步,提高林地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④注重环境保护工作。要发展我国的人工林,必须着力于体制改革,注重政策扶持,加强良种的培育和管理。
关键词:
人工林 集约林业 经验,巴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吕银春
本人于1993年8月至1994年2月在巴西进修和考察期间,与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经济管理系的教授们就巴西1968至1973年经济奇迹与80年代经济衰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巴西教授指出了经济奇迹时期出现的一些不利于80年代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潜在因素,总结了经验教训,他们的主要看法如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罗屹 肖莺 武拉平
巴西是世界农业大国之一,通过对巴西现行农业支持政策及近年农业支持水平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对中国农业支持政策及其改革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利用巴西政府的官方数据,对巴西主要的农业支持政策进行系统分析。分析表明,巴西现行农业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农村信贷、市场营销和风险管理3大类,并针对重点行业进行专门支持,如咖啡和生物质能源行业等。巴西近年农业支持总量波动上升,农业支持以生产者支持为主,年均占比达60.5%;其次为一般服务支持,年均占比达27.2%;消费者支持较少,年均仅占12.3%。巴西农业支持近年来的另一个突出表现为更加重视农业知识与研发。
关键词:
巴西 农业支持政策 支持水平 支持结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亢霞
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土地、降水、日照等资源优势,巴西农业生产奇迹增长,巴西粮食生产在世界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对巴西农业生产优势的资源禀赋、粮食科技、机械化和市场政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国与巴西进行农业领域合作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巴西 农业 优势 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燕 周买春 陈瑛
碳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受到各国政府重视,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农业碳排放问题更加备受关注。本文以中国和巴西为研究对象,基于农业碳排放估算和农业碳排放强度公式测算了中国和巴西2000—2015年农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中国和巴西的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农业碳排放量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巴西农业碳排放量总体呈缓慢上涨态势。而且,中国农业碳排放量变化率远高于巴西,主要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及人口过快增长所导致的,而巴西由于受减排目的及减排政策的影响维持农业碳排放稳定发展,变化相对较小。(2)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呈上升发展态势,而巴西则呈缓慢下降发展态势。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变化不仅与其农业碳排放总量有关,而且与其耕地面积密切相关,中国耕地面积由于受城镇化发展影响呈下降趋势,但巴西耕地面积每年呈大幅增涨趋势,因此,中国与巴西农业碳排放强度呈相反态势发展。(3)中国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结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受灾程度、农业劳动力规模、人均耕地面积、劳动力文化水平;巴西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水平、产业结构、人均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规模、受灾面积。最后,依据巴西农业减排发展经验,提出中国农业减排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 变化 影响因素 巴西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