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9)
2023(15490)
2022(13285)
2021(12414)
2020(10568)
2019(24015)
2018(23860)
2017(46320)
2016(25083)
2015(28408)
2014(28428)
2013(28381)
2012(26137)
2011(23445)
2010(23829)
2009(22482)
2008(22384)
2007(20104)
2006(18192)
2005(16287)
作者
(74888)
(62610)
(62107)
(58814)
(39748)
(29871)
(27981)
(24434)
(23803)
(22446)
(21445)
(21180)
(19895)
(19872)
(19251)
(18933)
(18393)
(18391)
(17911)
(17827)
(15607)
(15528)
(15163)
(14601)
(14064)
(13981)
(13912)
(13879)
(12546)
(12487)
学科
(106059)
经济(105914)
(100637)
管理(83527)
(82391)
企业(82391)
(48644)
方法(45699)
数学(35885)
数学方法(35412)
业经(33452)
农业(32364)
(31297)
中国(26646)
(22766)
(22231)
(22206)
财务(22133)
财务管理(22098)
企业财务(20908)
技术(20462)
理论(19519)
地方(19491)
(19076)
(18197)
贸易(18187)
(17832)
(17653)
(17096)
(16433)
机构
学院(370847)
大学(367766)
管理(151907)
(147437)
经济(144242)
理学(130491)
理学院(129122)
管理学(126972)
管理学院(126326)
研究(120760)
中国(94699)
(79758)
科学(76170)
(73923)
(67693)
(61463)
业大(60019)
(57223)
农业(56899)
中心(56004)
研究所(55591)
财经(53824)
北京(50124)
(48757)
(47882)
师范(47476)
(45755)
(43027)
经济学(42060)
经济管理(40751)
基金
项目(246862)
科学(195078)
研究(182207)
基金(179296)
(155543)
国家(154085)
科学基金(133204)
社会(114560)
社会科(108152)
社会科学(108120)
(97531)
基金项目(95886)
自然(86952)
自然科(84912)
自然科学(84891)
自然科学基金(83381)
教育(81763)
(80881)
编号(75821)
资助(72783)
成果(60943)
重点(54452)
(54190)
(53009)
(52748)
课题(50690)
创新(48650)
(47102)
科研(46730)
国家社会(46377)
期刊
(173171)
经济(173171)
研究(107475)
(73163)
中国(73140)
学报(57920)
管理(56977)
科学(55752)
(53265)
农业(49527)
大学(44418)
学学(41946)
教育(37370)
(34008)
金融(34008)
业经(33705)
技术(32911)
财经(26052)
(25142)
经济研究(24131)
问题(23266)
(22248)
技术经济(20006)
(18978)
科技(18399)
图书(18393)
现代(17982)
理论(17932)
资源(17198)
世界(16806)
共检索到554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华俊  吴文斌  余强毅  夏天  杨鹏  李正国  
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人类对土地利用问题愈发关注,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全球土地计划"等国际科学研究计划的推动下,"土地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逐步形成,农业土地系统研究成为土地系统科学的热点方向之一。本文以全球土地计划与土地系统科学为指引,旨在明晰"农业土地系统"的概念,系统梳理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技术方法、内容对象以及关键科学问题,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土地系统科学学科体系,推动全球变化、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认为:第一,多维度格局探测与分析是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重要基础:农业土地系统不仅关注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特征、规律和过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东安  王胜义  王磊  王慧  刘永明  
为探讨中兽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近期研究任务和创新目标,从加强临床基础研究、遵循国际通则,突出中兽医药特色、多维综合评价、推进中兽医优势病种研究以及科学顶层设计与临床实际执行等方面,综合分析了中兽药临床疗效评价需要关注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结果显示,中兽医药独特的治疗特点决定了中兽药临床疗效评价需要遵从本身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立足中兽医临床优势,解决好临床实际问题,科学、客观地回答"中兽药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文斌  余强毅  陆苗  项铭涛  谢安坤  杨鹏  唐华俊  
在当前耕地外延式扩展难以满足、粮食单产提升难度加大的新形势下,提升耕地复种指数、走耕地内涵式集约利用模式,是确保未来我国粮食增产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农业土地系统科学视角出发,系统总结了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总体研究框架和核心研究内容,全面梳理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第一,格局与过程探测是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重要基础。不仅要关注耕地潜在或实际复种指数的数量、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及其时空变化过程,更要关注耕地复种指数的提升空间,科学描述可挖掘的复种潜力。第二,功能与效应分析是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核心内容。现有研究多聚焦耕地复种指数提升对粮食产量增加的贡献作用,复种指数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微观试验性研究为主;迫切需要建立综合效应分析框架,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和尺度揭示耕地复种指数对区域资源配置、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和反馈机制。第三,优化调控是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关键任务。科学提出可持续挖掘和提升耕地复种潜力的策略,重点强化可持续性评估、障碍性因子分析和系统性优化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追求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权衡协调,以建立人地和谐、可持续的农业土地利用模式。耕地复种本质上反映了复杂的"人-地"耦合关系,多数据、多尺度、多模型和多方法的综合研究将是未来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将会促进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的综合、交叉和集成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杰  陈鑫  赵雲泰  欧名豪  欧维新  陈杰  朱醒  张毓珊  
研究目的:基于乡村发展的问题诊断,结合村庄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定位,明晰乡村空间治理对村庄规划的需求,从村域"人—地—产"耦合互动机理、村域土地承载力提升的村庄规划标准、基于分区分类的村域差别化治理等方面,梳理村庄规划编制需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与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人—地—产"耦合机理的研究,有助于识别促进村域发展的要素协同的内在机制,能通过村庄规划促进乡村空间重构和土地利用转型;(2)村域承载力通过识别耕地与建设用地承载力的关键限制性因素及其阈值,为村庄规划编制提供科学的规划标准,是村域土地利用规模控制和用地调整的关键依据;(3)不同类型村庄功能定位存在差异,其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也各不相同,从村镇体系、村庄定位、人口规划、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居民点布局、公共设施配套、人居环境整治和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探索差异化的村庄治理路径是村庄规划治理的核心。研究结论:村庄规划编制应该立足于村域资源禀赋和发展转型的特征,系统研究乡村发展定位、过程格局、驱动机制、规划标准等,提出符合村域特征的差异化的乡村空间治理模式和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叶青  
农业地域结构是农业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国内外农业地理学者在农业土地利用与驱动机制、农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农业类型划分与农业区划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如下突出问题:①农业地域结构及其演变的综合性研究和规律性探讨较少。②侧重于自然要素对农业地域分异和生产布局的影响,缺乏人文因素及其与自然因素的耦合机制研究。③传统数理统计方法和静态特征的描述为主,缺少定量分析和动态模拟。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深入开展农业地域结构演变过程、格局及驱动机制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戴小枫  吴孔明  万方浩  陈万全  李立会  
本文综述了中国面临的十分严峻的农业生物安全形势,从危险性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毁灭性高致害变异性植物病虫害、转基因生物潜在危险的预防与控制及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分析确保国家农业生物安全需紧迫解决的若干重要科学与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生物安全近期的研究任务和创新目标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友然  
目前,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认识误区有过度依赖制度改革、研究假设不符合实际情况、信息化缺失等。这项工作的关键是要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提升、社会组织创新和产城有效融合的协同作用,构建新型就业模式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还要重视文化融合创新和信息化创新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的作用。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江志斌   周利平  
简要介绍智能制造的互联、集成、服务、定制、时变等管理特征;分析了这些特征对生产运作管理提出的挑战,包括面向数字供应网络的多维度集成、柔性与网络化的生产、自组织优化配置制造资源、去中心化的自主决策与协同控制、学习型运作管理、强大的自优化与适应能力、前瞻性决策等。从价值创造机理、资源组织与重构机理以及生产计划调度体系3个方面提炼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进一步从融合机理、资源重构方法、生产计划与调度方法以及物流运行管理方法提出关键研究内容。最后介绍了若干智能制造生产运作管理研究新进展,为生产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新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洁红  柴彭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先后进行了制度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这三个创新的相继实现和进展,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上述制度的创新虽然解决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与决策权,调动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而农户小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虹鸥  王洋  叶玉瑶  金利霞  黄耿志  
在新时期新背景下,实现粤港澳区域联动发展具有紧迫性、必要性和重大现实意义。本文认为研究粤港澳区域联动发展需要以区域一体化理论体系、"全球—地方"尺度理论、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体系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其关键科学问题是研究"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尺度的区域联动理论,探索粤港澳区域联动的机制、关键因素、模式与路径;提出了粤港澳区域联动发展关注的4个重点议题:(1)粤港澳区域一体化/协同理论的研究与探索;(2)粤港澳地位与作用研究;(3)粤港澳联动的多尺度、多主体影响机制与模式研究;(4)粤港澳联动发展的实施路径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梅方权  
我国的农业正在由数量增长为主的时期转向质量效益提高为主的时期。质量效益的竞爭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睿山  蔡运龙  严祥  李昊  
研究目的:从土地系统功能角度探讨土地可持续性,为土地管理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在土地系统研究中,结构变化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土地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及其可持续性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关注。(2)剖析土地功能的概念,综述了土地"功能"内涵的演进、土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土地覆盖、土地利用与土地功能的关系以及土地功能的分类,系统介绍了基于土地功能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并指出了土地功能评价中存在的尺度问题。研究结论:土地系统功能及其可持续性评价可以为土地科学研究、土地管理和区域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克勤  
“务农不富”是我国农业问题的关键近十年来,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和农民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导致农业的基础地位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务农不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是财富的增加,生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常婕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农业生产本身的特征、不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不规范的政府干预以及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只有实施农业生产的市场保护政策、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和农业经济效益才能加以解决。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乾坤  冯海洋  杨蜜  王亚珊  
传统的关键链进度预警由于计算量大、缺乏可视化管理平台,信息共享常发生偏差和滞后。通过构建基于BIM的关键链进度预警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系统包括BIM模型管理、缓冲区监控和警度报告三个模块。通过将关键链中的缓冲区作为只消耗时间的任务插入进度计划,并在BIM模型中创建对应缓冲区图元,以构建4D BIM模型。利用信息采集技术自动采集实际进度数据,依据项目进展动态设置缓冲触发点,最后基于BIM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实现进度预警的可视化和集成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