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06)
2023(15569)
2022(12878)
2021(11978)
2020(10355)
2019(23239)
2018(23158)
2017(45679)
2016(24113)
2015(26691)
2014(26262)
2013(26145)
2012(23788)
2011(20926)
2010(21195)
2009(19918)
2008(19621)
2007(17748)
2006(15663)
2005(13947)
作者
(65751)
(54938)
(54805)
(52022)
(34544)
(26175)
(24900)
(21383)
(20754)
(19492)
(18454)
(18365)
(17233)
(17066)
(16688)
(16682)
(16176)
(16022)
(15833)
(15676)
(13417)
(13286)
(13279)
(12748)
(12391)
(12314)
(12072)
(12044)
(10919)
(10830)
学科
(107176)
经济(107051)
(99044)
(80122)
企业(80122)
管理(80031)
方法(48785)
(48456)
数学(40475)
数学方法(40060)
(35523)
业经(33174)
农业(32155)
中国(28074)
(23084)
财务(23051)
财务管理(23015)
(22845)
企业财务(21837)
(19755)
贸易(19743)
技术(19607)
(19306)
地方(19198)
(17890)
(16801)
(16747)
(16379)
银行(16370)
(16332)
机构
学院(344503)
大学(338341)
(153205)
经济(150520)
管理(143574)
理学(124174)
理学院(123080)
管理学(121427)
管理学院(120780)
研究(104623)
中国(85600)
(72616)
(68670)
(60903)
科学(58630)
财经(57552)
(52303)
(51238)
中心(50917)
(49789)
业大(49685)
经济学(46736)
农业(46277)
研究所(44340)
经济学院(42625)
北京(42348)
财经大学(42334)
(40330)
经济管理(40136)
(39705)
基金
项目(227075)
科学(182407)
研究(171154)
基金(168891)
(144200)
国家(142862)
科学基金(126081)
社会(113573)
社会科(107656)
社会科学(107628)
基金项目(89765)
(87909)
自然(78825)
自然科(77112)
自然科学(77091)
教育(76664)
自然科学基金(75758)
(72160)
编号(70057)
资助(67556)
成果(55174)
(51699)
(49723)
(49447)
重点(49411)
国家社会(48011)
创新(45822)
人文(45430)
(45391)
教育部(45295)
期刊
(171921)
经济(171921)
研究(99132)
(61543)
中国(60787)
(57938)
管理(55034)
科学(44432)
学报(43606)
农业(41506)
(36214)
金融(36214)
大学(36007)
学学(34443)
业经(33905)
技术(31269)
财经(28424)
经济研究(26018)
教育(25637)
(24516)
问题(23979)
(21389)
技术经济(19451)
(17846)
商业(17080)
世界(17037)
统计(17035)
现代(16770)
理论(16669)
(15928)
共检索到509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良  韦开蕾  许能锐  胡祎  丁志超  刘家成  
本文运用拓展的C-D模型研究我国1995-2011年农业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与FDI对全国及各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FDI均能促进农民增收,但农业FDI的增收作用较小;(2)东、中部地区农业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增收效用高于西部地区,同时两地区农业FDI的增收效用也高于西部地区;(3)农村人力资本、农业机械动力、化肥施用量对农民收入有正向作用,但样本期内发现耕地面积对农民收入有抑制作用。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小东  孙蓉  
中央财政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受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联动的影响,各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对各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本文利用面板数据聚类分析的思想,根据人均农业保险支出对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的影响程度的差异,将全国31个省份分为六个区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除北京市外,其余省份的农业保险对农民第一产业经营收入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各区域的贡献度差异明显,其中较早获财政补贴的省份以及地方政府重点扶持农业保险的省份,农业保险对农民第一产业经营收入的贡献度更大。根据经验结论,中央财政应逐步加大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力度,并对粮食主产区和财政自给能力弱的地区给予更大的补贴比例。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海兰  唐超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基于河南省3863户农户调查数据,构建ERM模型,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收入异质性农户的效应差异及其作用机制;结合PSM方法,规避模型内生性问题,验证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增收效应机制。研究得出,施肥服务存在收入门槛,其对高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更为凸显;相比高收入农户可自购农机,整地和收割服务对低收入农户增收效果显著,且对其工资性收入增长效应也被证实。农民增收应重点关注低收入农户发展问题,既要发展技术密集型服务,又要培育劳动密集型服务,这样才能助力农民富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勇智  罗尔呷  李建平  
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对静态面板模型进行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参数估计,利用工具变量法和系统广义矩估计(GMM)解决模型内生性问题,系统考察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同时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使用方式,从理论上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影响农民收入的内在机制,并对潜在传导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能够显著提高农民收入,而且会持续带动农民增收;通过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从不同的路径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其中,土地治理项目能够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进而实现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产业化经营项目一方面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非农就业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能够改变传统"小农"生产模式,释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金钱  
农村基础性、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收入的变动具有积极的正面效应。文章采用1981—2011年的数据检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认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均衡关系,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持久显著地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田祥宇  孔荣  
一、引言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属于公共财政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范畴,通过把财政扶持作为"酵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吸附、膨化和杠杆作用,引导社会各种资金共同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荣  梁永  
本文从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农业就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两个方面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影响农民收入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1980—2005年的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在整体上对农民收入具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经历了阶段性变化过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古家军  谢凤华  
文章基于1997—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各区域农民创业活跃度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表明,各区域之间农民创业活跃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除西部地区外,东中部地区的农民创业活跃度对农民人均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中部地区的农民创业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1414、0.006238。据此,文章分析并解释了各区域存在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各地区应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状况制定合理政策促进农民创业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连菊  阚大学  
基于1992-2014年动态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实证发现中部地区农村教育提高了农民纯收入,主要是提高了农民非农收入,其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提高,也未显著提高农民其他收入;分地区看,省会、地级市和县级市三类地区农村教育均提高了农民纯收入,其中省会地区农村教育作用最大,县级市地区农村教育作用最小;三类地区农村教育均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提高,但均提高了农民非农收入,其中省会地区农村教育对农民农业收入的负面作用和对农民非农收入的正面作用均最大;省会地区农村教育提高了农民其他收入,但作用较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凤桂  
近年来 ,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连续下降 ,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已成为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工作的焦点。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已超越了经济范畴 ,成为广为人们关注的政治社会问题。造成农民收入增长迟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它的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应该说 ,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 ,而农业产业化则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世贤   彭超  
基于2009-2018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和处理效应模型等方法,处理农户参与培训的选择偏差问题,分析培训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培训有助于农户增收,增收效应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增长;培训的增收效应具有持续性和正向累积效应,但影响程度随时间推移有递减趋势;培训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大。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要加大涉农培训力度,坚持需求为导向、农民为中心,分级分类安排符合群体特征、适应农民需要的培训,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农技推广现场培训”力度,挖掘非农培训增收潜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比  尹燕飞  徐雪高  
农民收入增长区域结构与空间特性对于农民增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别计算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省际类型,并通过空间模型考察了各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空间效应。我们发现,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类型区域结构呈现出一定空间特征,空间"相邻效应"较为显著,以长江为流域主轴的各省农民工资收入增长对相邻省份农民工资收入增长弹性较大,而地理相对"边缘"省份的则较小;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类型区域结构特征不明显,且空间效应不显著。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比  尹燕飞  徐雪高  
农民收入增长区域结构与空间特性对于农民增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别计算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省际类型,并通过空间模型考察了各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空间效应。我们发现,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类型区域结构呈现出一定空间特征,空间"相邻效应"较为显著,以长江为流域主轴的各省农民工资收入增长对相邻省份农民工资收入增长弹性较大,而地理相对"边缘"省份的则较小;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类型区域结构特征不明显,且空间效应不显著。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世贤   彭超  
基于2009-2018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和处理效应模型等方法,处理农户参与培训的选择偏差问题,分析培训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培训有助于农户增收,增收效应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增长;培训的增收效应具有持续性和正向累积效应,但影响程度随时间推移有递减趋势;培训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大。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要加大涉农培训力度,坚持需求为导向、农民为中心,分级分类安排符合群体特征、适应农民需要的培训,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农技推广现场培训”力度,挖掘非农培训增收潜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银娥  刑乃千  师文明  
本文采用1999~2008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总体上对农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有限;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投资却存在抑制作用,交通通讯基础设施投资除西部地区外也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政府一方面要根据各地实际建立多元化的市场投融资体系,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缺乏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统筹规划,选择正确的优先投资方向,使有限的投资产生最大的福利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