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8)
2023(11678)
2022(9423)
2021(8448)
2020(7158)
2019(15594)
2018(15560)
2017(30158)
2016(15942)
2015(17846)
2014(17826)
2013(17830)
2012(16823)
2011(15119)
2010(15741)
2009(15442)
2008(15359)
2007(14385)
2006(13356)
2005(12223)
作者
(46747)
(39779)
(39587)
(37258)
(25279)
(19010)
(17689)
(15491)
(14918)
(14225)
(13722)
(13168)
(12907)
(12695)
(12273)
(11820)
(11687)
(11373)
(11356)
(11314)
(9978)
(9852)
(9704)
(9225)
(8996)
(8964)
(8884)
(8574)
(8035)
(7855)
学科
(97411)
经济(97305)
(83391)
(66814)
企业(66814)
管理(60284)
(45159)
方法(32013)
业经(31013)
农业(30193)
数学(23924)
数学方法(23733)
(23473)
地方(20975)
中国(19953)
(17459)
(17053)
财务(17041)
财务管理(17021)
技术(16470)
(16110)
企业财务(16066)
(14764)
(14069)
(13885)
(13483)
理论(13193)
(13035)
贸易(13026)
(12608)
机构
学院(250419)
大学(240967)
(120241)
经济(118275)
管理(100548)
理学(86067)
理学院(85279)
管理学(84182)
管理学院(83744)
研究(81449)
中国(67056)
(53076)
(51921)
(49211)
科学(45522)
(40920)
财经(40843)
(40138)
农业(40123)
业大(37987)
中心(37687)
(36806)
经济学(36609)
研究所(36279)
经济学院(32724)
(30853)
北京(30450)
经济管理(30380)
财经大学(29132)
商学(28182)
基金
项目(153324)
科学(123226)
研究(115463)
基金(113279)
(96118)
国家(95086)
科学基金(84031)
社会(79025)
社会科(74529)
社会科学(74509)
(61601)
基金项目(59944)
自然(51090)
自然科(49981)
自然科学(49970)
教育(49910)
自然科学基金(49138)
(48065)
编号(46373)
资助(45038)
(36166)
成果(36030)
(35445)
(34541)
(34196)
重点(33177)
国家社会(32991)
创新(31443)
(30975)
课题(30495)
期刊
(153824)
经济(153824)
研究(75402)
(56785)
中国(49885)
(42404)
管理(41576)
农业(37986)
科学(34057)
学报(32928)
业经(29568)
大学(27101)
学学(26353)
(26336)
金融(26336)
技术(23819)
经济研究(22988)
财经(21689)
问题(19914)
(19331)
(18969)
技术经济(17349)
教育(16377)
世界(16230)
农村(14569)
(14569)
农业经济(14048)
经济问题(13715)
(13274)
商业(13269)
共检索到392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怫翔  施丽萍  
辽宁省阜新市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煤电生产基地之一,“一五”时期在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中就有4个能源项目安排在阜新。从1949年到2000年底,阜新发电1500亿千瓦,累计生产原煤5.3亿吨。然而,2006年露天煤矿就要关闭了。在过去的近20年里,阜新枯竭的煤矿逐年增多,资源枯竭而导致的经济危机及一系列生存问题、社会问题日渐显露。随着煤矿相继报废,依靠矿山生存的职工及家属成建制、规模性地失去生活来源。78万人口的城市,下岗失业人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立富  翟印礼  
辽宁省阜新市于2002年被国家立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唯一试点城市。经济转型是个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环境修复和环境建设在转型中处于基础和先导地位。本文分析了阜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在环境建设阜新经济转型中的地位以及阜新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阜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大辉  
新经济是充满创新的经济 ,人的智能是创新的源泉。知识产业最根本的功能是提高人的智能 ,在新经济增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与其他产业不同 ,知识产业既具有私人性又具有直接的社会性 ,这决定了它特殊的运作机理。图书馆属于知识产业 ,对它的功能和运作机理都可以从知识产业的角度进行再认识。表 1。参考文献 18。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立志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对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知识、信息、教育这三大新资源的生成及开发利用,将是区别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显著标志。为突破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必须从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上迅速实现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主向以开发利用知识、信息、教育三大新资源为主的转变,确保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伟  
本文尝试运用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部门发展的一般规律,解释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逻辑关系。研究认为,中国结构转型过程中,农业部门劳动力占总体劳动力份额下降的速度远远滞后于农业部门创造的GDP占GDP总量的份额下降的速度,劳动力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在城乡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基于此,中国需要在持续推进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发展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如何提高农业部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农业融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伟  
本文尝试运用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部门发展的一般规律,解释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逻辑关系。研究认为,中国结构转型过程中,农业部门劳动力占总体劳动力份额下降的速度远远滞后于农业部门创造的GDP占GDP总量的份额下降的速度,劳动力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在城乡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基于此,中国需要在持续推进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发展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如何提高农业部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农业融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蔚  
进入90年代以来,以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牵引,美国经济呈现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和持续增长的态势,被誉为“新经济”。本文在分析新经济的同时,着重阐述了克林顿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诗颖  孙树强  
在一个简单的两部门模型中,本文分析了结构转型中农业劳动力比例降低的两种动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并且对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小于1—"推"的作用和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拉"的作用。在本文中,农业和工业部门的TFP增长都会引起农业部门劳动力比例的降低,但"推"和"拉"两种力量的相对重要性并不只取决于两个部门的T F P增长速度。经过分析可以发现,1978-2002年间,我国农业劳动力比例降低过程中,"推"和"拉"两种力量的相对重要性交替变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德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农业经济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一种“阶段性或结构性过剩”现象强烈地冲击着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难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如何避免这种阶段性过剩现象的影响,缩短农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一个急需我们研究、解决的重大的现实课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川  
本文旨在分析工业化背后的农业因素,并从工农业部门技术进步的角度探究工业化的起因。本文首先区分了两种农业生产技术,即传统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并指出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下,工农业生产技术都陷于停滞;而在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对工业化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进而以工业革命以来的英国工业化为例,对英国工农业生产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证实了上述结论。最后,本文将工业化依赖于农业现代化的结论应用于我国工业化的实践,指出了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工业化存在的偏差,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于我国进一步推动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晓明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历来认为所谓“以工补农”、“城市反哺农村”纯粹是城市和大工业对农村和农业的支持。然而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走向,农业的现代化、农民收入的增加,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更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需要。因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尤其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已无可避免地出现了市场疲软,而就市场拉动而论,中国农村是最好、最大、而且风险最小的市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娜  朴在林  许童羽  周云成  邓寒冰  
目前,我国广大的农业生产经营者由于在信息分析、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匮乏,导致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与互联网发展速度不匹配,大量散布在互联网中的农业信息资源无法有效到达信息需求者手中。本文讨论并分析了农业信息推送服务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人群,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将大量的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供销信息等农业信息传播给用户,个性化农业信息推送服务模式可以较好的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给农业经济带来促进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建斌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织创新,在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基础设施的外部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生态环境破坏效应、产业集群拥挤效应和柠檬效应等诸多市场失灵的表现,需要政府的介入。本文在介绍了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中的政府作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阐释了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并基于市场失灵提出了政府的相应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任德海  孙杰  
一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指那些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趋势,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多、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和产品。我国已具备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条件和基础,但近几年来并未真正形成具有全局意义的经济增...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仁健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发表,不仅孕育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将出现快速化和市场化的趋势,而且孕育着我国的理论研究将出现重大突破。下面谈几点看法。一、"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不能构成我国新经济体制的基本表现形态。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比"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至少意味着两点变化和区别:第一,不从经济性质而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表述我国的新经济体制;第二,与第一点紧密联系,把计划和市场都看作一种经济调节手段。应当承认,这种变化是一大进步,值得赞许。但是,如果再作深一步的思考和分析,我们发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也有许多不彻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