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92)
- 2023(20003)
- 2022(16635)
- 2021(15165)
- 2020(12512)
- 2019(27780)
- 2018(27380)
- 2017(52013)
- 2016(28068)
- 2015(31098)
- 2014(31008)
- 2013(30505)
- 2012(28260)
- 2011(25674)
- 2010(26470)
- 2009(25233)
- 2008(24958)
- 2007(22935)
- 2006(20818)
- 2005(19347)
- 学科
- 济(132344)
- 经济(132174)
- 业(105292)
- 管理(93128)
- 企(86266)
- 企业(86266)
- 农(49732)
- 方法(45166)
- 业经(37437)
- 中国(37099)
- 财(36395)
- 数学(35248)
- 数学方法(34887)
- 农业(33344)
- 地方(30719)
- 制(29999)
- 学(24327)
- 务(23845)
- 财务(23802)
- 财务管理(23756)
- 技术(23457)
- 银(22583)
- 企业财务(22561)
- 银行(22554)
- 行(21746)
- 融(21534)
- 金融(21531)
- 体(21508)
- 贸(21109)
- 贸易(21090)
- 机构
- 学院(408656)
- 大学(401548)
- 济(177721)
- 经济(174141)
- 管理(155516)
- 研究(142639)
- 理学(131483)
- 理学院(130045)
- 管理学(128134)
- 管理学院(127371)
- 中国(112996)
- 财(85214)
- 京(85058)
- 科学(82843)
- 农(76065)
- 所(72414)
- 江(66227)
- 财经(65259)
- 中心(65075)
- 研究所(64422)
- 业大(59246)
- 经(58905)
- 农业(58125)
- 经济学(53978)
- 北京(53805)
- 范(52810)
- 师范(52328)
- 州(52000)
- 院(50804)
- 经济学院(48129)
- 基金
- 项目(257631)
- 科学(204681)
- 研究(193133)
- 基金(186652)
- 家(161521)
- 国家(159984)
- 科学基金(137961)
- 社会(126137)
- 社会科(119311)
- 社会科学(119280)
- 省(102656)
- 基金项目(97917)
- 教育(87310)
- 自然(85642)
- 划(84109)
- 自然科(83613)
- 自然科学(83592)
- 自然科学基金(82154)
- 编号(77940)
- 资助(74788)
- 成果(63670)
- 发(59856)
- 重点(58070)
- 部(57013)
- 创(56790)
- 课题(54899)
- 创新(52602)
- 国家社会(52457)
- 制(52162)
- 性(50710)
- 期刊
- 济(219236)
- 经济(219236)
- 研究(128788)
- 中国(93047)
- 农(75439)
- 财(69135)
- 管理(63856)
- 学报(59169)
- 科学(58202)
- 农业(50264)
- 融(46892)
- 金融(46892)
- 大学(46482)
- 教育(44224)
- 学学(44102)
- 业经(38461)
- 技术(37491)
- 财经(33768)
- 经济研究(33766)
- 经(29245)
- 问题(28058)
- 业(27377)
- 技术经济(22847)
- 世界(21416)
- 贸(20980)
- 版(20012)
- 现代(19626)
- 商业(19410)
- 科技(18809)
- 国际(18389)
共检索到652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良悦
中国的农地流转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和认识的过程,先后经历了政策外的允许,到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惑与探索,再到对土地流转的规范与引导,直至形成现代农业发展与生产方式转变的基本路径这样一个过程。与此相对应,农地制度也发生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经营权(平分地权)、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三次质的变迁。所以,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必须与农地制度的变迁结合起来,才能准确理解其内涵和把握其实质。农地流转是一个政策工具,现代农业发展是其根本目标,农地制度的变迁是一种规范化的要求。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调整,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与环境。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内容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以及在此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祎泠 刘志雄
基于2014—2021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和固定效应模型,以农业机械化水平为调节变量,分析农地流转对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中国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但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农地流转能够显著促进农业数字经济发展,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农地流转促进了农业数字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为负且不显著;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农地流转对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祎泠 刘志雄
基于2014—2021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和固定效应模型,以农业机械化水平为调节变量,分析农地流转对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中国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但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农地流转能够显著促进农业数字经济发展,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农地流转促进了农业数字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为负且不显著;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农地流转对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运用translog模型检验了农地流转制度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并结合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析了农地流转常态化中农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出路,即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展应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流转机制、充分激活资源的资产和资本属性,促进建立各类市场主体均可参与的地权资本化、经营多元化以及治理现代化的流转制度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志刚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我国农地流转制度和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革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农村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各种必要的市场要素和市场竞争机制;而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又促进了农地流转制度的多样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柳建平 闫然
土地制度变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一个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农地制度应具有公正分配、产权清晰、交易自由及建立相应的生产经营组织制度等基本特征。以此审视当代中国农地制度,可见诸多方面存在缺陷及不足。因此,本文认为,要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相应的土地制度变革为基础。在产权制度方面,应建立农民所有制;在交易制度方面,应祛除行政对土地市场的垄断;在经营组织方面,应鼓励和扶持以土地权利连结的农民自组织发展。
关键词:
农地制度 现代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卿
一、农地制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农地是用于发展农业的土地,包括耕地,牧草地,林地及水域。农地制度是规范人们在农地问题上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农地制度核心是农地的产权制度。是指农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各项权能的设置与划分。农地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海鹏 曲婷婷
当前,我国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针对农地经营模式问题仍存在不少争论和认识误区。本文在对山东河南两省六个村庄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农户视角下的农地经营模式选择与现代农业发展分析框架,研究农户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个体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农地经营模式选择问题。本文研究认为,农户主要通过比较不同农地经营模式下的货币化的农业产出水平以及农户从中所能分享到的收益水平来做出经营决策。在我国现有的农地经营模式中,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以农业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都处于探索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前者,更符合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发展实际,但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晗 赵平飞
本文作者在对四川省成都市农村农地使用制度创新取得成果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成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土地资源确权颁证、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给全国其他地区的农地使用制度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必须在法律制度、政策扶持、激励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海鹏 曲婷婷
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其能否获得农地经营权。农户在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受益度和在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中的参与度是影响农地流转的关键因素。通过构建以农地流转租金为对象的分析框架,可以较好地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获得农地经营权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妥善处理好农户分散的流转意愿与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集中连片需求间的矛盾,农民希望获得稳定递增的土地流转收益与农业经营效益波动的矛盾等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唐奇 杨俊 张安录
本文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分析了其形成的制度根源;然后阐述了农地社会保障功能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现实矛盾。结果表明: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突出表现在农地产权制度安排上的"公平性"和"福利性",致使土地分散且难以自由流转;而现代农业发展则要求通过土地的自由流转,实现农地的适度集中,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创造条件;凌驾于生产要素功能之上的农地社会保障功能,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益难以提高。结合实地调查和全国统计数据,论证了目前我国农地对农民家庭的社会保障能力明显不足,有必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地的流转和集中。最后,本文提出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在于正视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弱化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胡冬生 余秀江 王宣喻
本文依据广东省长教村农地制度变迁的轨迹,从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农业产业组织演进互动的视角,分析了不同农地经营权流转模式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绩效,并探讨了农业产业组织演进及其趋势对农地产权制度变迁路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框架内,转包、反租倒包、"股田制"租赁等不同农地流转方式诱导了不同的契约选择和产业组织形式,在缔约方之间产生了不同的激励效应、绩效和收入分配变异,但都不能稳步促进长教村农业产业化发展。从其产业组织发展趋势来看,农地经营权入股流转、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将成为长教村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必然趋势。基于路径依赖下最大化净收益的制度改革路径选择,满足农业产业组织发展对农地制度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姚永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地流转制度经历了从有限放开所有权流转,到有限放开使用权流转,再到全面放开农地流转市场三个阶段;由强调"点"的流转向"面"的集中转变,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可分割性向淡化所有权、重视使用权的方向转变,受让主体由专业农户向多元主体转变;但是,始终强调农地不得用于非农产业,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实施变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朱光华 李海伟
本文以农地流转的两种类型:自发型和集体推动型流转为例,阐明流转制度中存在供给和需求的双重错位。进而从一般意义上分析制度变迁过程中由于制度本身的外部性、交易费用、供求主体的不一致和利益集团的左右等使参与方对新制度的优劣评价存在差异,造成供给相对于需求过剩和不足同时存在的现象。制度变迁中要兼顾各改革参与方的利益,方能更好实现制度变迁的绩效。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供求错位 制度绩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章体 周东鸣
该文阐述了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永春县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创新观念,提高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建立机制,推动土地顺利流转;健全网络,强化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引导,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效运作,培育新型农业产业;加大投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六条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关键词:
土地流转 调查分析 现代农业 发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