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80)
- 2023(14497)
- 2022(11927)
- 2021(10855)
- 2020(8969)
- 2019(20014)
- 2018(19762)
- 2017(37682)
- 2016(20605)
- 2015(23016)
- 2014(23040)
- 2013(23069)
- 2012(21440)
- 2011(19317)
- 2010(19863)
- 2009(18868)
- 2008(19018)
- 2007(17617)
- 2006(16108)
- 2005(14880)
- 学科
- 业(93514)
- 济(92541)
- 经济(92341)
- 企(75182)
- 企业(75182)
- 管理(73757)
- 农(47573)
- 业经(32823)
- 农业(31900)
- 方法(30422)
- 财(30138)
- 中国(27443)
- 制(24457)
- 地方(22604)
- 数学(21983)
- 数学方法(21780)
- 务(20693)
- 财务(20632)
- 财务管理(20595)
- 企业财务(19541)
- 技术(18938)
- 体(17898)
- 策(17072)
- 银(16155)
- 银行(16135)
- 和(16069)
- 贸(15939)
- 贸易(15921)
- 划(15615)
- 行(15609)
- 机构
- 学院(303372)
- 大学(294560)
- 济(129756)
- 经济(127151)
- 管理(118378)
- 研究(103229)
- 理学(100232)
- 理学院(99180)
- 管理学(97888)
- 管理学院(97334)
- 中国(83230)
- 农(64053)
- 财(63574)
- 京(62636)
- 科学(59918)
- 所(52328)
- 江(50140)
- 农业(48777)
- 财经(48095)
- 中心(48022)
- 业大(46905)
- 研究所(46281)
- 经(43314)
- 北京(39360)
- 州(39186)
- 经济学(37711)
- 范(37600)
- 师范(37228)
- 院(36599)
- 省(35926)
- 基金
- 项目(189911)
- 科学(151543)
- 研究(143903)
- 基金(137537)
- 家(118051)
- 国家(116803)
- 科学基金(101650)
- 社会(93607)
- 社会科(88374)
- 社会科学(88354)
- 省(77453)
- 基金项目(72874)
- 教育(63812)
- 自然(62978)
- 划(62586)
- 自然科(61484)
- 自然科学(61470)
- 自然科学基金(60411)
- 编号(59299)
- 资助(54008)
- 成果(48020)
- 发(46326)
- 创(42478)
- 重点(42318)
- 部(41875)
- 业(41771)
- 制(41417)
- 课题(41113)
- 创新(38971)
- 国家社会(38462)
- 期刊
- 济(164633)
- 经济(164633)
- 研究(92724)
- 中国(71695)
- 农(66765)
- 财(52462)
- 管理(48242)
- 农业(44472)
- 学报(43375)
- 科学(43173)
- 融(35297)
- 金融(35297)
- 大学(34470)
- 业经(33021)
- 学学(32923)
- 教育(30593)
- 技术(27785)
- 财经(24342)
- 经济研究(23324)
- 业(23188)
- 问题(21801)
- 经(20976)
- 技术经济(16865)
- 世界(16559)
- 农村(15833)
- 村(15833)
- 版(15579)
- 现代(15163)
- 农业经济(15153)
- 贸(14960)
共检索到486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大才
1978年以来的农业制度大变迁所设计安排的各项制度 ,对于解决我国短缺经济、解决农民基本温饱的问题功不可没。但是在我国经济由短缺走向相对过剩 ,农民由追求温饱向追求发财致富转变时。已经完成设计预期目的 ,效率释放殆尽的初始制度安排已经不能满足农业、农村进步发展的需要。需要对整个农业经济制度进行调整和创新。文章在分析农业发展制度障碍表现、根源的基础上 ,提出了制度变迁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制度障碍 制度需求 制度供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兴洪
本文认为,阻挠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自于制度方面,即不利于我国农业获得正常利益的现行经济体制对农业外部正效应起到了进一步强化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取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由此也形成了与这一战略相联系的不利于农业发展的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翟雪玲 韩一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青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研发和信息服务领域的水平和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然而近年来,在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条件下,新产业难以快速扩张,创新企业难以做强做大,新技术产业化步履维艰。关键在于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制度环境尚未建立起来,特别是缺乏鼓励创新和创业的涵盖经济、法治、社会等一整套的制度环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洁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其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制度障碍。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和农村职业教育体制等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严重限制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传统思想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更是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制度创新,即废除户籍制度,实行市场化办学,完善职业教育立法,改革农村职业教育投资体制与管理体制等。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制度障碍 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董京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障碍与对策董京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到来,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给我国的农业信息服务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目前却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阻碍着我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晖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长期性战略。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原因是:产权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行政区与经济区的矛盾;区域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考核指标失衡与政府职能错位;文化观念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改革干部政绩考核标准,建立科学规范的政绩考核机制,正确处理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建立适合不同经济区特征的区域协调机制是制度改革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制度 产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海霞 傅文奇
从法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技术等多个层面探讨公共借阅权(PLR)制度发展的障碍,认为各国PLR制度存在的障碍因素和程度各不相同,全球PLR制度在各种障碍的制约下缓慢推进。
关键词:
公共借阅权 图书馆 版权 立法 障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红
制度与循环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和引导。文章论述了当前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制度障碍,并阐述了如何借鉴国外经验,破解制度障碍。
关键词:
制度 循环经济 制度障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华 马幸荣
存款机构的高负债经营,容易使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问题甚至发生倒闭风险。为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和银行的经营安全,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以此来增强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维护金融稳定。存款保险制度亦成为我国银行业保护存款人利益的有效选择。但存款保险在发展中面临着一些制度上的障碍。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快存款保险立法,变隐性存款保险为显性存款保险;在金融机构推行强制存款保险;发挥存款保险机构在银行破产中的功能。
关键词:
存款保险 价值 制度障碍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涛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加快,我国教育行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政府职能转变、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还面临不少制度瓶颈,制约和束缚着教育行业的发展。必须切实提高财政性教育资金使用效率,加快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俊婷 李廉水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庹国柱
2007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突飞猛进:初步建立了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主的供给体制,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再分配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农业保险成为各级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做出贡献。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障碍:制度性缺陷逐步显露,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防不胜防,面临微观经营两难选择,财政补贴进退维谷,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尚待健全。为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应尽早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努力做好农业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最后,应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研究和管理机构,推进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成就 阻碍 前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军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发展低碳农业会遇到传统的长期的化学农业生产模式、自然资源的匮乏、国内农业低碳技术水平不高、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和制度约束等的限制。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采用产供销一体化、碳捕获为目的的固碳农业及和谐共生的立体农业等三种模式。可以从提升农民低碳农业理念、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素质、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等方面来发展低碳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