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95)
- 2023(18144)
- 2022(15137)
- 2021(13939)
- 2020(11425)
- 2019(25542)
- 2018(25156)
- 2017(47652)
- 2016(25687)
- 2015(28863)
- 2014(28368)
- 2013(28160)
- 2012(26093)
- 2011(23292)
- 2010(23879)
- 2009(22427)
- 2008(22564)
- 2007(20865)
- 2006(18801)
- 2005(17368)
- 学科
- 济(107643)
- 经济(107489)
- 业(103126)
- 管理(90674)
- 企(84018)
- 企业(84018)
- 农(49556)
- 财(41208)
- 业经(35895)
- 方法(35027)
- 中国(34723)
- 农业(33228)
- 地方(29079)
- 制(28681)
- 数学(25871)
- 数学方法(25662)
- 务(24324)
- 财务(24286)
- 财务管理(24231)
- 技术(23299)
- 企业财务(22962)
- 体(20481)
- 策(19724)
- 银(19671)
- 银行(19647)
- 和(19161)
- 环境(19140)
- 理论(19139)
- 行(18864)
- 划(18538)
- 机构
- 学院(362557)
- 大学(353814)
- 济(151619)
- 经济(148365)
- 管理(141386)
- 研究(122536)
- 理学(119063)
- 理学院(117793)
- 管理学(116319)
- 管理学院(115603)
- 中国(99036)
- 财(78913)
- 京(76041)
- 科学(70408)
- 农(66980)
- 所(60719)
- 江(60563)
- 财经(57702)
- 中心(57449)
- 研究所(53398)
- 业大(52327)
- 经(51946)
- 农业(50557)
- 北京(48095)
- 州(47583)
- 范(47137)
- 师范(46778)
- 院(44311)
- 经济学(44305)
- 省(42169)
- 基金
- 项目(228377)
- 科学(181460)
- 研究(177060)
- 基金(162848)
- 家(138977)
- 国家(137527)
- 科学基金(119774)
- 社会(113977)
- 社会科(107604)
- 社会科学(107578)
- 省(93423)
- 基金项目(86753)
- 教育(79484)
- 划(75307)
- 编号(73637)
- 自然(72886)
- 自然科(71076)
- 自然科学(71060)
- 自然科学基金(69805)
- 资助(63204)
- 成果(59788)
- 发(54362)
- 创(52533)
- 课题(51590)
- 重点(51057)
- 部(50156)
- 制(48866)
- 创新(48268)
- 国家社会(46601)
- 性(45472)
- 期刊
- 济(192195)
- 经济(192195)
- 研究(114744)
- 中国(88869)
- 农(67736)
- 财(67331)
- 管理(57430)
- 科学(48609)
- 学报(48203)
- 农业(45355)
- 教育(43598)
- 融(40888)
- 金融(40888)
- 大学(38931)
- 业经(36396)
- 学学(36356)
- 技术(34450)
- 财经(29205)
- 经济研究(27412)
- 经(25182)
- 问题(25051)
- 业(24885)
- 技术经济(19577)
- 现代(18152)
- 世界(17958)
- 版(17957)
- 科技(17765)
- 财会(17461)
- 会计(17280)
- 贸(17246)
共检索到587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邓智华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如何科学转变发展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通过考察西部欠发达省份青海现代高效生态农牧业的建设发展情况,就财政支农机制创新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之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业发展方式 财政支农 青海生态农牧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西藏是一个以农牧业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地区,为帮助农牧民增产增收,自治区成立50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服务保障能力,推动农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如今,广大农牧区一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面貌,农牧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改善,过上了"甜到心里的好日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实
边缘藏区生态资源丰富,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离中心城市和市场较远,面临经济边缘化和定位边缘化的双重困境。如何突破地理交通因素的制约,是边缘藏区考虑经济发展模式回避不了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四川省巴塘县为例,提出边缘藏区应站在开放前列,配合西部大开发整体战略,以扩大开放为第一动力,建设内陆高原经济门户高地,让特色农牧业、生态药业、食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为主导的绿色产业达到相当规模,并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关键词:
边缘藏区 资源优势 生态农牧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同时也是农业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2007年以来,自治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投入力度,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范围,引导农业保险承办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北桦 詹玲
该文论述了支持民族地区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成效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当前支持民族地区农牧业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
支持 民族地区 农牧业 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曲春红 龚娅萍 母锁淼
秘鲁保持着传统农业和现代出口农业并存的农业格局。传统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水稻、大麦,供国内消费;现代出口农业主要以甘蔗、棉花、咖啡、烟草等经济作物为主。秘鲁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虽小,但自然条件良好,资源丰富,因经营粗放,发展缓慢。秘鲁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相对较小,但具有贸易结构高度集中的特点,重点产品的出口增长趋势明显,国际竞争力强。
关键词:
秘鲁 农牧业 发展概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小莉 陈文胜 李晓宇 银爽
盛夏的内蒙古巴彦淖尔,骄阳似火,站在新铺的田间机耕道上,一马平川的麦田尽收眼底,金色的麦浪随风而动,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这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5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结出的硕果。内蒙古农牧业资源丰富,自治区成立以来一直将农牧业发展视为重中之重,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民收益。以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为抓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同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小莉 陈文胜 李晓宇 银爽
盛夏的内蒙古巴彦淖尔,骄阳似火,站在新铺的田间机耕道上,一马平川的麦田尽收眼底,金色的麦浪随风而动,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这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5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结出的硕果。内蒙古农牧业资源丰富,自治区成立以来一直将农牧业发展视为重中之重,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民收益。以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为抓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同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靖 肖运来 常瑞甫 黄蓓
分析了青海农牧业发展现状、特色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战略。青海主要农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具备发展特色农牧业的资源优势、气候特色、品种特色和产业基础;同时青海农牧业发展也面临着生态恶化、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水平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青海农牧业必须走特色之路,坚持生态优先、分类指导,推进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和市场化水平,将草原建设、打造河湟长廊、健全服务体系、完善产业组织、培育品牌作为发展重点。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绽小林
在文化传播的互动效用下,青海藏区农牧业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是农牧民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和管理理念,沿着正确的文化传播方向促进藏区社会稳定发展。
关键词:
文化传播 青海藏区 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刚 李双元 史琛
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是实现农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对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科学评价,是促进农牧区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以农牧业循环经济为目标,构建4项准则指标和20项具体指标的指标评价体系,对青海省2008—2017年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累计贡献度对青海省主要贡献因子和负贡献因子进行分析,找出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以期为促进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牧业 循环经济 贡献因子 青海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媛媛 盖志毅 马军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各不同历史阶段的牧区政策变迁,进行了回顾和考察。牧区经济政策演变过程中包含着一定的规律性,即由只重视畜牧向重视草业发展,由注重经济目标向保护生态目标发展,由抓行业生产向多业全面综合发展、统筹城乡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由单一畜牧业向二三产业并进整体发展。提出在未来牧区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进一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前瞻性、参与性、灵活性和农村政策的差异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海军
农业保险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稳定农户收入,扶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从2004年到2008年,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要求,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我国农业保险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贺贺 祁晓慧 乔光华 蔡祺
[目的]在宏观政策、行业动向、发展路径和市场环境等均发生全新转变的情境下,分析农牧交错带农牧业生产的演替规律,合理规划农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成为关乎农牧交错地带实施乡村振兴成败的重要环节。[方法]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化德县为研究对象,利用SWOT分析方法,梳理农牧业资源配比优劣,外部政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农牧产业发展提供分析思路。[结果]突出绿色和健康的产业发展理念,以生态化、集约化、链条化、智慧化、品牌化和融合化为原则,打造现代种植业产业链和现代养殖业产业链,创新发展现代农牧业服务产业链,形成现代健康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结合本地资源环境基础和“三区三线”约束,打造“两轴”“五区”和“多极”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结论]通过对化德县农牧产业的发展规划研究,明确农牧交错地区农牧业发展应走现代产业要素集聚、产业融合与循环农牧业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采取以城关镇为中心,现代农牧业融合区为外围圈层,农牧业专业化增长极点状相间分布,产业发展要素集聚程度向外围递减的“类杜能圈”空间结构,为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县域农牧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