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63)
- 2023(16911)
- 2022(14077)
- 2021(12952)
- 2020(10742)
- 2019(24025)
- 2018(23633)
- 2017(45172)
- 2016(24723)
- 2015(27141)
- 2014(26756)
- 2013(26451)
- 2012(24405)
- 2011(21958)
- 2010(22291)
- 2009(21323)
- 2008(21334)
- 2007(19450)
- 2006(17760)
- 2005(15915)
- 学科
- 业(101320)
- 济(100768)
- 经济(100603)
- 管理(84921)
- 企(82452)
- 企业(82452)
- 农(51642)
- 方法(39455)
- 业经(35062)
- 财(34773)
- 农业(34287)
- 数学(30812)
- 数学方法(30461)
- 中国(27191)
- 制(26618)
- 务(22856)
- 财务(22823)
- 财务管理(22788)
- 企业财务(21633)
- 策(21111)
- 贸(19734)
- 贸易(19725)
- 技术(19314)
- 易(19261)
- 体(19077)
- 学(18436)
- 地方(18068)
- 划(17381)
- 银(16688)
- 银行(16635)
- 机构
- 学院(359193)
- 大学(352878)
- 济(150850)
- 经济(147860)
- 管理(140409)
- 研究(121913)
- 理学(120419)
- 理学院(119176)
- 管理学(117405)
- 管理学院(116758)
- 中国(96872)
- 农(79050)
- 京(73838)
- 科学(73598)
- 财(73160)
- 所(62611)
- 农业(61123)
- 业大(59531)
- 江(57029)
- 中心(56475)
- 财经(56320)
- 研究所(56219)
- 经(51107)
- 北京(45818)
- 经济学(44909)
- 州(43950)
- 院(43349)
- 范(42454)
- 师范(41916)
- 省(41548)
- 基金
- 项目(236255)
- 科学(186842)
- 基金(173245)
- 研究(170642)
- 家(152583)
- 国家(151122)
- 科学基金(129465)
- 社会(110980)
- 社会科(104882)
- 社会科学(104854)
- 省(93205)
- 基金项目(91546)
- 自然(84254)
- 自然科(82303)
- 自然科学(82278)
- 自然科学基金(80889)
- 划(77571)
- 教育(75823)
- 资助(69665)
- 编号(67910)
- 成果(54462)
- 重点(52848)
- 部(52280)
- 发(51396)
- 创(51278)
- 业(48836)
- 制(47812)
- 创新(47369)
- 课题(46704)
- 国家社会(45984)
- 期刊
- 济(178927)
- 经济(178927)
- 研究(105006)
- 农(79782)
- 中国(75556)
- 学报(59056)
- 财(58705)
- 科学(56460)
- 管理(54281)
- 农业(53582)
- 大学(45728)
- 学学(44081)
- 融(38759)
- 金融(38759)
- 业经(35199)
- 教育(29664)
- 技术(29049)
- 财经(28229)
- 业(27772)
- 经济研究(26601)
- 经(24297)
- 问题(23805)
- 版(19829)
- 技术经济(18468)
- 世界(18435)
- 贸(17459)
- 现代(17269)
- 科技(16746)
- 商业(16573)
- 业大(16548)
共检索到549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鸿
一、引言2004年中央拿出了451亿反补农业,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2005年几个省又出台了全面减免农业税的好政策,中央提出明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减免农业税。且中央在2005年计划拿出55亿人民币对全国800多个产粮大县、按照提供的商品粮的数量、粮食种植的面积和粮食产量,直接补助到县。县里可以把这个补助用到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农业等各个方面。中央为农民增收不遗余力。这些政策为农民增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全中国农民的福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韦鸿
本文分析了农业反补政策对农村人口迁移和农地制度的影响,认为产生这些影响的根源是农民拥有承包耕地不具有财产的特征。克服这些影响的对策不是停止农业反补政策,而是改革农地制度。即取消农民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条件——农村集体的成员权,使农民承包地的使用权财产化(即承包地使用权具有使用的排他性、收益的独享性、转让的自由性等)。国家用“农地农用”法规限制农地的非农转移,并根据农业生产能力的发展和非农产业发展的需要每年释出一定量的农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向虎
文章从我国的户籍制度、农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市住房供给制度、城市用工制度、教育制度六个层面,探讨了各种制度对农村人口城乡迁移的阻碍作用。作者认为,要想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永久性迁移,必须构建一整套相应政策支持体系。
关键词:
制度 城乡迁移 人口城市化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立胜 黄灿
城市化进程就是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的过程。当前,应实施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与土地流转制度的协同改革,实现农村人口流动与土地流转的联动,实现城镇户籍人口与城镇常住人口的一致;消除附着在户籍上的城乡差异,消除农村居民向城镇有序转移的体制性障碍;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农民土地产权权益,与城市居民平等分享城市化的收益,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实现城乡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芸 邹杨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的基础上,选取2001-2012年度的8个代表性指标,对现实农村人口迁移量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产业载体和生活成本是阻碍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的两大原因;农业发展对人口转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在吸纳就业方面存在较大的潜力。因此,一个有序的、分层的农村人口梯度转移模式应重点关注产业、区位与文化教育梯度。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人口迁移量 梯度转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建 汪应宏 毛璐 胡贵
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迁移、户籍制度、农地非农化以及农地制度变迁问题,都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对相关研究综述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背景下人口迁移、农地非农化和农地制度三方面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就农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行了政策选择,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暂时的制度安排。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秦泽民
制度和政策对中国农村人口增长的影响〔美〕D·盖尔·约翰逊六、选择其他的政策是否要冒很大风险?政策制定者们可能回答说,一项把旨在减少所期望的儿童数量的适当的政策调整,同提供自愿的计划生育措施结合起来的政策,也许会使中国延缓几年才能达到继续实行现行政策将...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泽强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其结果会对农村人口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根据"年龄—迁移率"理论,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05年的1%人口抽查和《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等数据,对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乡—城人口迁移对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程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乡—城人口迁移加深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这将对农村传统养老制度产生巨大的冲击,进而将会引起农村养老资源供求失衡。应加快推进农村养老制度变革,提高农村社会养老资源供给能力,以弥补农村传统家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庆光 莫玲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延爱
根据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江苏省农村流动人口统计资料,本文归纳了现阶段江苏农村人口流动的特点,并运用时间趋势外推法对其中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了人口流动对江苏农业产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实现人口有序流动的相关策略,试图为推动江苏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决策支持。
关键词:
农村人口流动 农业 影响 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呈琮
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基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更需要采取有力措施 ,促进人口自由流动。人口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口的必然要求。人口流动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而且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农村 人力资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霞
本文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和人口迁移理论,较为全面、综合地从8个层次选择了一系列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各个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的精确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省内转移与省际转移的驱动机制不同。相对较高的迁移成本使得跨省迁移的决策更需要劳动力理性的判断和思考.转移决策更多地取决于就业机会。
关键词:
农村人口 人口迁移 迁移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辉 胡振虎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人口转移虽然有助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但客观上也引发农业生产活力下降、资源环境恶化及农业生产主体弱化,这在恶化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危及农业发展支撑力,继而造成农业品种竞争力、品质竞争力与价格竞争力下降,并导致库存高企、财力吃紧、农户受损、产业遇挫等一系列负面影响。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下降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矛盾之一必将继续强化,亟待积极调整惠农政策。据此,在惠农政策目标同时瞄准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政策功能定位应着眼巩固农村人力资本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政
关键词:
农村人口转移 农业国际竞争力 惠农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简新华
本文认为,农村人口流迁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双重作用。合理的人口流迁,极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只有不合理的人口流迁,才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农村人口流迁的积极作用,消除或减少其消极作用,关键在于人口流迁的合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