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56)
- 2023(16752)
- 2022(14234)
- 2021(13141)
- 2020(10992)
- 2019(25032)
- 2018(24964)
- 2017(47850)
- 2016(26122)
- 2015(29176)
- 2014(29079)
- 2013(29038)
- 2012(26650)
- 2011(24071)
- 2010(24254)
- 2009(22555)
- 2008(22544)
- 2007(20068)
- 2006(18091)
- 2005(16124)
- 学科
- 济(107882)
- 经济(107732)
- 业(101022)
- 管理(83827)
- 企(82983)
- 企业(82983)
- 农(48653)
- 方法(47181)
- 数学(37107)
- 数学方法(36658)
- 业经(33960)
- 农业(32503)
- 财(31525)
- 中国(27245)
- 学(22811)
- 务(22332)
- 财务(22269)
- 财务管理(22244)
- 制(21760)
- 理论(21717)
- 企业财务(21070)
- 技术(20447)
- 和(19923)
- 地方(19820)
- 策(18100)
- 贸(18098)
- 贸易(18086)
- 易(17548)
- 划(17409)
- 体(16481)
- 机构
- 学院(377574)
- 大学(375168)
- 管理(151832)
- 济(150826)
- 经济(147536)
- 理学(130849)
- 理学院(129489)
- 管理学(127375)
- 管理学院(126721)
- 研究(124715)
- 中国(95822)
- 京(80763)
- 科学(77765)
- 农(76194)
- 财(68285)
- 所(63082)
- 业大(61448)
- 农业(58852)
- 江(58027)
- 研究所(57123)
- 中心(57046)
- 财经(54203)
- 北京(50724)
- 经(49246)
- 范(48322)
- 师范(47812)
- 州(46341)
- 院(44972)
- 经济学(43661)
- 经济管理(40639)
- 基金
- 项目(252669)
- 科学(198278)
- 研究(186235)
- 基金(182178)
- 家(158719)
- 国家(157214)
- 科学基金(135371)
- 社会(116434)
- 社会科(109887)
- 社会科学(109856)
- 省(100408)
- 基金项目(96825)
- 自然(88113)
- 自然科(86021)
- 自然科学(85996)
- 自然科学基金(84487)
- 教育(84273)
- 划(83080)
- 编号(77441)
- 资助(74310)
- 成果(62331)
- 重点(56057)
- 部(55368)
- 发(54424)
- 创(54173)
- 课题(52286)
- 创新(49944)
- 业(48778)
- 科研(47944)
- 国家社会(47261)
- 期刊
- 济(176040)
- 经济(176040)
- 研究(110934)
- 中国(75329)
- 农(75222)
- 学报(61101)
- 管理(57946)
- 科学(56565)
- 财(53644)
- 农业(51133)
- 大学(46861)
- 学学(43923)
- 教育(41866)
- 技术(34620)
- 业经(33692)
- 融(33026)
- 金融(33026)
- 业(26486)
- 财经(26339)
- 经济研究(25541)
- 问题(23097)
- 经(22568)
- 图书(20609)
- 技术经济(19888)
- 版(19364)
- 科技(18413)
- 现代(18291)
- 理论(17598)
- 世界(17110)
- 商业(16704)
共检索到565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陶红军 陈体珠
对国内外农业区划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区划工作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具体的经验做法。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区划的内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特点、依据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思路等核心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探讨,并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我国农业区划工作成效初显,农业区域布局得到优化,优势农产品产区进一步集中,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但农业区域结构雷同、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我国农业区划工作要围绕"三农"问题的解决,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动...
关键词:
农业区划 国内外 理论 实践 文献综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安泉
综合农业区划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按一定原则把一个地域划分为若干农业区。一九八○年全国农业区划采用下列四条原则,作为划区的依据:1.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一致性;2.农业生产基本特征与进一步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3.农业生产关键问题与建设途径的相对一致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仲威
该文从农业区划具有的科学性、综合性、空间性提出其发展战略,又以县城为中心的县域空间为最佳选择空间,以粮食安全和食物保障及粮食、食物各产业产品加工业为战略重点,提出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和"三划一同"的科学计划体系为战略措施,最后提出参与农业区划30年的3点体验。
关键词:
农业区划 发展战略 功能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佘之祥
县是我国行政区划最重要的基本单位,在农业生产的指挥中,县一级领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组织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研究,弄清县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以及各种生产类型的结构和长远发展方向,将有助于扬长避短,发挥本县内部各农业区的自然——经济——技术优势,为制定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和因地制宜地领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对县一级而言,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忠玉,高如嵩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是农业自然地域分异与农业劳动地域分工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地域分工日益深化,区域间的联系日益复杂和频繁。而农业区划作为正确认识并合理引导和促进农业生产地域分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未来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是,我国农业区划学科建设尚不成熟,缺乏系统、完整、严密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聂闯
美国农业区划及作物布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聂闯美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气候资源。这些资源为其发展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作物种类的繁多和行业的齐全。美国虽然在人均耕地、森林、草地和淡、海水养殖面积等方面名列世界前茅,但还是十分重视农业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振泉,云光,石玉山
规模浩大的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自1979年开展到现在,已经基本结束,并转向区划的应用阶段,即规划与实施阶段。据统计近10年来,全国共抽调13万多名技术干部,组织了40多万人参加的调研队伍、由试点别全面铺开,调查了以土地、水、气候、生物为主的农业自然资源,以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以及人口劳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力群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产地环境作为农产品生产的源头,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重要作用。该文针对目前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耕地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等问题的现状,提出开展立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产地环境区划工作。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产地环境 农业区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向臣 范青凤
河南省农业区划办应用农业区划成果,按农业区域类型创建四大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运行五年来,成效十分显著,探索出四大类型区域农业开发模式,开创出农民快速致富新路。快速致富原因在于把农业区域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科学确定和大力培养主导产业,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关键词:
农业区划 成果转化 开发实验区 河南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焕军 闫岩 张新乐 邱政超 王楠 于微
[目的]尝试将作物种植结构提取结果由行政单元发展为基于相对均质的地理网格单元,解决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提取的空间局限性问题,文章在大尺度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与地块尺度的作物分类之间提出了作物种植结构单元概念,并构建了一种快速、低成本、准确的区域尺度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方法]利用黑龙江省2014年250m分辨率的植被指数产品构建时间序列曲线提取物候信息,在耕地物候分区基础上对各物候区进行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提取作物种植结构单元,利用光谱特征和NDVI指数构建特征空间,最终采用最邻近分类方法提取作物种植结构。[结果](1)利用MODIS时间序列数据提取物候特征进行多尺度分割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取区域尺度农作物种植结构单元;(2)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总体精度为95.70%;(3)黑龙江省2014年作物种植类型共有12种。其中,三江平原主要是水稻单一种植区、水稻混作区;松嫩平原以玉米单一种植区以及玉米-大豆混作区种植为主;西北部种植结构较复杂;东南部因地势等影响多种植玉米、大豆。[结论]利用物候数据进行种植结构提取可以有效划分农业区划,研究成果不仅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也是不同区域产量预测的基础,为合理布局农业生产、改进耕作制度以及引入和推广新产品等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焕军 闫岩 张新乐 邱政超 王楠 于微
[目的]尝试将作物种植结构提取结果由行政单元发展为基于相对均质的地理网格单元,解决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提取的空间局限性问题,文章在大尺度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与地块尺度的作物分类之间提出了作物种植结构单元概念,并构建了一种快速、低成本、准确的区域尺度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方法]利用黑龙江省2014年250m分辨率的植被指数产品构建时间序列曲线提取物候信息,在耕地物候分区基础上对各物候区进行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提取作物种植结构单元,利用光谱特征和NDVI指数构建特征空间,最终采用最邻近分类方法提取作物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勇
我长期从事农业工作,因缺乏科学知识,曾有不少失误。经过四年来的农业区划工作,深有感受。现在,谈谈对区划工作的认识和体会。一、搞好农业区划,为实现农业翻番打好基础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提出到本世纪末,力争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把解决好农业问题,作为今后二十年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我们搞农业区划工作也应以此为指导思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红 王玉娟 万鲁河 解瑞峰
农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具有耗散结构的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为此需要进行农业区域划分。文章在确立生态农业区划原则、明确分区依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区域划分指标体系,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把整个东北地区分为6个大生态农业区、14个二级生态区。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粮基地,充分发挥地域生态优势,是把它建成我国粮食安全基地与绿色农畜产品基地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层次聚类分析 东北地区 生态农业 区划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靳雪 胡继连
农业区划,它为指导人们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该文引入虚拟水概念,将虚拟水含量作为农业区划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以我国黄淮海地区为例,运用聚类分析对其进行农业分区,得到了最终的农业资源区划结果:划分为4个区域,分别是京、津山麓平原农牧区,河北平原农业区,鲁、豫平原丘陵农区,以及皖、苏平原农区。这种方法可以为其他地区开展区划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农业区划 虚拟水 聚类分析 黄淮海地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仲新
2009年12月23日上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一行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调研工作时重点考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遥感与数字农业研究室,参观了遥感技术在农业利用方面的部分成果展览,听取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