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5)
2023(9411)
2022(7624)
2021(6871)
2020(5871)
2019(12921)
2018(12980)
2017(25088)
2016(13503)
2015(14970)
2014(14949)
2013(15029)
2012(13739)
2011(12146)
2010(12708)
2009(12462)
2008(12790)
2007(11977)
2006(10996)
2005(10199)
作者
(37525)
(31837)
(31739)
(29799)
(20075)
(15217)
(14112)
(12338)
(11952)
(11517)
(10801)
(10660)
(10283)
(9927)
(9744)
(9595)
(9192)
(9184)
(9176)
(9146)
(8010)
(7871)
(7703)
(7586)
(7332)
(7135)
(7097)
(6982)
(6423)
(6347)
学科
(81885)
(65649)
企业(65649)
(63669)
经济(63565)
管理(53582)
(44750)
农业(29896)
业经(28101)
方法(24439)
(22523)
(16663)
财务(16652)
财务管理(16640)
中国(16500)
数学(16377)
数学方法(16241)
(15893)
企业财务(15721)
技术(15356)
(14541)
理论(13200)
(12616)
(12101)
(11921)
企业经济(10897)
经营(10747)
(10743)
贸易(10736)
(10435)
机构
学院(205672)
大学(197145)
(92845)
经济(91252)
管理(87509)
理学(75043)
理学院(74481)
管理学(73742)
管理学院(73374)
研究(60343)
中国(51954)
(45786)
(43155)
(39945)
农业(34334)
(34167)
财经(33689)
科学(32490)
业大(31773)
(30383)
中心(29503)
(29245)
经济学(27280)
经济管理(26326)
(26292)
研究所(25654)
经济学院(24600)
北京(24488)
商学(24094)
财经大学(24036)
基金
项目(125921)
科学(102224)
研究(98401)
基金(93174)
(77858)
国家(76901)
科学基金(69120)
社会(66763)
社会科(62879)
社会科学(62866)
(51179)
基金项目(49417)
教育(42950)
自然(41581)
编号(41513)
自然科(40674)
自然科学(40665)
自然科学基金(40018)
(39519)
资助(36219)
(32782)
成果(32608)
(29423)
(28530)
(28034)
(27486)
国家社会(27467)
(27287)
重点(26724)
创新(26495)
期刊
(117365)
经济(117365)
研究(60191)
(50876)
中国(43374)
(36420)
管理(34642)
农业(33940)
业经(26603)
科学(26495)
学报(24309)
(22444)
金融(22444)
大学(20773)
学学(19892)
技术(19015)
财经(17358)
(17151)
教育(16678)
问题(15840)
经济研究(15664)
(15074)
农村(14129)
(14129)
农业经济(13700)
技术经济(13109)
世界(12426)
经济问题(11292)
商业(10940)
现代(10938)
共检索到319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洪潜  刘宇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思考唐洪潜,刘宇农业劳动力从种植业领域向林、牧、副、渔业领域尤其是从农业领域向非农产业领域转移和流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性趋势。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业劳动力将作为一般商品进入市场的条件下,其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跨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勇  林柏浪  陈泮  冉瑞平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生产力要素重新配置的过程。在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如何思考和对待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理论课题。该文立足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概况、绩效以及深层制约因素等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有序推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在政府政策制定、保障农民权益、农村劳动力就业等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乃文  陈文均  
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原因,充分肯定了它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认为它是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是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加速市场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于这一流动中出现的负面影响,作者认为主要是有关部门认识不统一,管理工作跟不上,城市户籍制度和各种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不完善等造成的,而不应归根于农村劳动力流动本身。为此,文章提出的促进这一流动与转移的对策措施是: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农业劳动力转移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产业和战略任务来抓;从实际出发,确立农业转移的战略重点;搞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经勇  
农业有机构成与劳动力需求变化规律,决定着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在于国民经济的非农业化。尽管存在着严重的弱点,以乡镇企业为载体仍然是目前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题渠道。从长远看,我们应当把建设农村小城镇和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吸收、消化剩余农业劳动力的两条不可缺少的渠道。与此相联系,还必须进一步深化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立新  
本文认为,托达罗的两部门理论主要用来说明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和间接性,尽管发展城市传统部门会对城市环境和市容造成某些不利影响,但其促进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对我国存在许多有益的启示。文章指出,我国应坚持走多元化、浅层次、渐进性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道路;发展城市非正规就业,增大农业劳动力转移空间;发展小城镇,发挥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功能,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发展城镇弹性就业,尽可能地增加农业劳动力及其家属的就业机会,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牟子平  吴文良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而低效率的劳动生产率是由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农业部门存在着工作分摊现象造成的。作者就此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康就升  
亦工亦农人口是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社队企事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人口类型。据统计,到1981年底,我国在农村从事社队企业和交通运输、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企事业的亦工亦农人口达3,600多万人(尚未包括农村在城镇企事业单位工作和以自营形式从事非农业经济活动的亦工亦农人员,若把这两部分人加进去,我国目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立新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加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托达罗人口流迁模型,剖析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相关问题,认为经济因素仍然是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浅层次、多渠道、多样化、渐进性是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突出特点;农民工进城对城市工人就业并不产生多大消极影响,相反还会增加城市就业机会;为了促进农业劳动力的持续、健康转移,必须重视农业发展,有效改善农民教育模式,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小苏  
改革十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虽然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对此问题的研究还不能说已很充分。有鉴于此,笔者拟就转移研究的立论基础,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转移中城乡就业的统筹等问题进一步谈些看法。 一、转移研究的立论基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国内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专家和学者几乎人人暗含的立论基础,在国外发展经济学中也并不鲜为人知。这样立论显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有失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桂文  王青  张荣  
文章基于逻辑推演与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非农就业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收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增强农民的收入挣得能力,以及降低农业人口占比提高农民的政策影响力4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显著降低了贫困发生率,对农村减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转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国家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减轻农村贫困也有重要影响。文章建议,为更好地发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实施差别化的扶贫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潘纪一,郭申阳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是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必然出现的趋势。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程度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生产力布局以及人口地理分布等一系列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经济相对落后、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9%、农业劳动力占74%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加  黄祖辉  
技术、资金、劳动力,都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因此,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作为一个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一方面要受制于各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状况;另一方面,也会对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农村80年代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产业技术进步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以揭示它们间的相互影响机理和协调发展的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金彦平  
本文分析了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即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农业生产力水平,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产业、地区之间的经济势差,人口基数、人口增长速度及人的素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瞿宁武  
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管理瞿宁武打工仔、外来妹逐年增多,已引起人们和各级政府的普遍关注。有人称赞这种农民流动促进生产发展与市场经济发育;也有人强调这种流动引起了诸多困难和不稳定。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怎样引导和管理这种流动,本文谈一些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