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57)
- 2023(15416)
- 2022(12947)
- 2021(11833)
- 2020(10288)
- 2019(23149)
- 2018(23149)
- 2017(45385)
- 2016(24944)
- 2015(27937)
- 2014(27590)
- 2013(27926)
- 2012(26023)
- 2011(23376)
- 2010(23567)
- 2009(22706)
- 2008(23064)
- 2007(21162)
- 2006(18907)
- 2005(16933)
- 学科
- 济(110502)
- 经济(110366)
- 业(99647)
- 管理(81155)
- 企(80797)
- 企业(80797)
- 方法(51781)
- 农(48562)
- 数学(42972)
- 数学方法(42707)
- 财(34367)
- 业经(33049)
- 农业(31763)
- 中国(28657)
- 贸(24617)
- 贸易(24610)
- 制(24223)
- 易(24047)
- 务(23485)
- 财务(23465)
- 财务管理(23423)
- 企业财务(22207)
- 技术(19626)
- 学(18456)
- 地方(18358)
- 策(17813)
- 和(17595)
- 银(17445)
- 银行(17386)
- 体(17117)
- 机构
- 学院(374752)
- 大学(369779)
- 济(161127)
- 经济(158213)
- 管理(147681)
- 理学(127563)
- 理学院(126278)
- 管理学(124579)
- 管理学院(123903)
- 研究(121068)
- 中国(96279)
- 农(81634)
- 京(76050)
- 财(75137)
- 科学(73773)
- 农业(63818)
- 所(62863)
- 业大(61457)
- 财经(60181)
- 江(57427)
- 中心(56739)
- 研究所(56638)
- 经(54674)
- 经济学(49509)
- 北京(47100)
- 经济学院(45253)
- 州(44767)
- 财经大学(44196)
- 范(43324)
- 师范(42751)
- 基金
- 项目(243408)
- 科学(191690)
- 基金(178676)
- 研究(174100)
- 家(156420)
- 国家(154965)
- 科学基金(132610)
- 社会(113624)
- 社会科(107581)
- 社会科学(107549)
- 省(96138)
- 基金项目(95308)
- 自然(86008)
- 自然科(84039)
- 自然科学(84009)
- 自然科学基金(82596)
- 划(79869)
- 教育(78048)
- 资助(72303)
- 编号(69513)
- 成果(55114)
- 部(54660)
- 重点(54296)
- 发(52857)
- 创(52712)
- 业(51024)
- 创新(48716)
- 国家社会(47224)
- 科研(47220)
- 课题(46475)
- 期刊
- 济(181724)
- 经济(181724)
- 研究(104211)
- 农(80020)
- 中国(68263)
- 学报(61353)
- 财(59828)
- 科学(55920)
- 管理(53993)
- 农业(53635)
- 大学(46054)
- 学学(44439)
- 融(38709)
- 金融(38709)
- 业经(35439)
- 财经(30703)
- 技术(30427)
- 业(28575)
- 经济研究(27652)
- 经(26351)
- 教育(26046)
- 问题(25765)
- 技术经济(20920)
- 贸(20717)
- 版(19427)
- 商业(19062)
- 世界(18881)
- 统计(17411)
- 现代(17316)
- 理论(17269)
共检索到552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敬 张阳艳
基于1980年到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对农业劳动力转移与我国粮食产量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劳动力持续的减少显著地增大了我国粮食的供需缺口,表明我国农业劳动力存在着过度转移的现象。所以当务之急就是通过减少种粮成本,降低种粮市场风险等政策,增加种粮收益,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减少农业劳动力转移,提高粮食生产量,减少我国粮食缺口。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 转移 粮食缺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卫龙宝 张艳虹 高叙文
粮食安全问题历来是"三农"研究中的重大议题,而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粮食主产省份黑龙江的13个省辖市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从粮食生产视角,探究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总体上来看农业劳动力转移对黑龙江的粮食产量产生积极影响,但高质素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会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同时,粮食资本投入、播种面积、技术水平等要素对粮食产量也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卫龙宝 张艳虹 高叙文
粮食安全问题历来是"三农"研究中的重大议题,而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粮食主产省份黑龙江的13个省辖市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从粮食生产视角,探究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总体上来看农业劳动力转移对黑龙江的粮食产量产生积极影响,但高质素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会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同时,粮食资本投入、播种面积、技术水平等要素对粮食产量也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成胜 肖雅雯 杨一单
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机械化相互影响和关联,两者共同驱动着中国粮食生产变化。为更好地促进中国粮食生产,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采用Kaya恒等式模型构建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机械化联合影响下的粮食产量变化分析框架,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将它们分解为规模效应、数量效应、装备效应和效率效应,揭示了四大效应对2003—2018年中国及其31个省域(不包括港澳台)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变化层面,数量效应都明显抑制了粮食生产,而规模效应和装备效应则显著促进了粮食生产,两者在粮食主产区表现尤为突出;2)2003—2018年,效率效应对全国层面的粮食生产由负向抑制变为正向驱动,对省域层面的24个省区呈现明显的负向驱动作用。为促进中国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产,建议持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稳定其农业生产队伍,进一步强化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安全责任,因地制宜地促进不同区域粮食生产的机械化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彩祥
本文利用1978-2005年的省级数据来论证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实证模型中我们还考察了可能对城乡收入差距造成影响的其他控制变量,其中尤以城市导向的财政政策为主,实证结果显示城市导向的财政政策不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 收入差距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艳丽
劳动力从传统的、生产效率低的农业部门或农业地区向生产效率较高的现代工业部门或工业地区的转移形成的劳动资源的重新配置不仅直接构成经济的变化,而且由于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直接影响经济总量的增长。因此,我们要关注处在历史转型时期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潍坊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农业大市,近年来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时,围绕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形成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的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开辟了具有地方特色农业劳动力转移途径。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啸 宋陆军
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使用2004—2016年数据,基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视角,分析了农村金融效率及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农村金融效率均有所增长,东部地区农村金融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有所提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技术进步有所恶化,技术效率有所提升。农村金融效率、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各控制变量均能够对农民增收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栾江
在城乡差异较大、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背景下,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将持续存在;而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非农转移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及其成本上升必然引发农业生产中的要素替代。基于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要种植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引致的农业生产要素替代问题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过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三大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均已超过了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存在“经济过量”问题;由于劳动力成本增长远高于化肥价格增长,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导致农民化肥施用过量的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栾江
在城乡差异较大、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背景下,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将持续存在;而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非农转移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及其成本上升必然引发农业生产中的要素替代。基于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要种植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引致的农业生产要素替代问题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过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三大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均已超过了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存在"经济过量"问题;由于劳动力成本增长远高于化肥价格增长,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导致农民化肥施用过量的重要原因,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之间存在要素替代关系。因此,只有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劳动力转移导致的化肥过量施用和农业生产要素低效配置问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栾江
在城乡差异较大、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背景下,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将持续存在;而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非农转移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及其成本上升必然引发农业生产中的要素替代。基于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要种植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引致的农业生产要素替代问题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过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三大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均已超过了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存在"经济过量"问题;由于劳动力成本增长远高于化肥价格增长,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导致农民化肥施用过量的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勇
农业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我国下一步稳定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前提,它主要受国家的制度、政策以及教育水平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目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仍然是地区保护和户籍限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和教育资源分配的先天不平等。通过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不是城市收入下降和失业的原因,而是城市经济增长和就业率增加的一个重要源泉和我国改革30年繁荣的一个基础。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限制是中国很多地区贫困的一个根源,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教育水平 制度与政策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名望 刘雅娟 黄甜甜
"三农"问题关乎到国计民生与社会的稳定,文章基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主要的11个粮食主产区分为经济较发达主产区和经济欠发达主产区两类,应用1990—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外流、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全国粮食主产区和经济欠发达主产区,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生产没有显著的影响;在经济较发达主产区该效应显著为正。同时,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要素投入有着密切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学功 郑敬刚
对比分析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演变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显示了城市群中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变动之间未能协调互动以及城市群中九个城市协调互动程度的差异,揭示了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等因素造成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困难。加快城市化进程,加速服务业发展,创新构建制度体系,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加速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檀竹平 洪炜杰 罗必良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结合全国9省(区)2323个样本农户数据,从距离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三个维度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空间距离越远,家庭收入中务工收入占比提高,以及农业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出现,均能够强化农户种粮的行为倾向。农户种植结构"趋粮化"是劳动力非农转移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趋势,并将因农业生产性服务外包市场的发育而进一步强化。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转移效应 种植结构调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兴华 熊菊喜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为18099万人,需求为17247万人,农业剩余劳动力为852万人,剩余比例为4.71%,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已基本无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调查发现,劳动力的这种供求状况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主要表现为耕地撂荒、弃粮从经、降低复种指数和粗放经营等。因此,人们对明天"谁来种地"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