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3)
- 2023(11290)
- 2022(8708)
- 2021(7934)
- 2020(6642)
- 2019(14682)
- 2018(14827)
- 2017(29107)
- 2016(15826)
- 2015(17446)
- 2014(17344)
- 2013(17191)
- 2012(15535)
- 2011(13628)
- 2010(13917)
- 2009(13296)
- 2008(13452)
- 2007(12568)
- 2006(11360)
- 2005(10485)
- 学科
- 业(83466)
- 济(71958)
- 经济(71865)
- 企(66368)
- 企业(66368)
- 管理(55000)
- 农(46114)
- 农业(30530)
- 业经(29584)
- 方法(27356)
- 财(23819)
- 中国(20408)
- 数学(19694)
- 数学方法(19606)
- 务(17408)
- 财务(17390)
- 财务管理(17378)
- 制(16770)
- 企业财务(16480)
- 技术(15963)
- 策(14682)
- 体(14091)
- 地方(13061)
- 和(12927)
- 划(12588)
- 贸(12248)
- 贸易(12241)
- 易(11917)
- 理论(11889)
- 发(11433)
- 机构
- 学院(233795)
- 大学(223599)
- 济(104631)
- 经济(102952)
- 管理(94663)
- 理学(81536)
- 理学院(80835)
- 管理学(79867)
- 管理学院(79453)
- 研究(75145)
- 中国(61450)
- 农(56408)
- 京(46337)
- 财(45797)
- 科学(44109)
- 农业(42821)
- 业大(39536)
- 所(38215)
- 江(37399)
- 财经(36324)
- 中心(34811)
- 研究所(34286)
- 经(32975)
- 经济学(31209)
- 经济管理(28776)
- 州(28607)
- 北京(28437)
- 经济学院(28310)
- 范(26285)
- 农业大学(26181)
- 基金
- 项目(151470)
- 科学(121443)
- 研究(113115)
- 基金(111405)
- 家(96016)
- 国家(95005)
- 科学基金(83204)
- 社会(75740)
- 社会科(71494)
- 社会科学(71477)
- 省(61504)
- 基金项目(59642)
- 自然(51743)
- 自然科(50572)
- 自然科学(50558)
- 自然科学基金(49729)
- 教育(48993)
- 划(48548)
- 编号(46437)
- 资助(43285)
- 业(37135)
- 成果(35593)
- 发(34666)
- 创(34371)
- 部(33472)
- 重点(33368)
- 农(31770)
- 国家社会(31686)
- 创新(31335)
- 制(30555)
- 期刊
- 济(127448)
- 经济(127448)
- 研究(65178)
- 农(60476)
- 中国(47255)
- 农业(40709)
- 财(37277)
- 管理(37162)
- 科学(34272)
- 学报(34025)
- 业经(28626)
- 大学(27489)
- 学学(26738)
- 融(23965)
- 金融(23965)
- 业(21481)
- 技术(21030)
- 经济研究(18289)
- 财经(18289)
- 问题(17820)
- 经(15899)
- 教育(15565)
- 农村(14633)
- 村(14633)
- 世界(14394)
- 农业经济(14366)
- 技术经济(14280)
- 版(12670)
- 经济问题(12426)
- 现代(12396)
共检索到353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檀竹平 洪炜杰 罗必良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结合全国9省(区)2323个样本农户数据,从距离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三个维度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空间距离越远,家庭收入中务工收入占比提高,以及农业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出现,均能够强化农户种粮的行为倾向。农户种植结构"趋粮化"是劳动力非农转移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趋势,并将因农业生产性服务外包市场的发育而进一步强化。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转移效应 种植结构调整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栾江
在城乡差异较大、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背景下,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将持续存在;而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非农转移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及其成本上升必然引发农业生产中的要素替代。基于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要种植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引致的农业生产要素替代问题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过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三大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均已超过了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存在“经济过量”问题;由于劳动力成本增长远高于化肥价格增长,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导致农民化肥施用过量的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栾江
在城乡差异较大、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背景下,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将持续存在;而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非农转移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及其成本上升必然引发农业生产中的要素替代。基于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要种植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引致的农业生产要素替代问题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过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三大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均已超过了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存在"经济过量"问题;由于劳动力成本增长远高于化肥价格增长,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导致农民化肥施用过量的重要原因,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之间存在要素替代关系。因此,只有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劳动力转移导致的化肥过量施用和农业生产要素低效配置问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栾江
在城乡差异较大、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背景下,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将持续存在;而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非农转移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及其成本上升必然引发农业生产中的要素替代。基于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要种植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引致的农业生产要素替代问题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过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三大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均已超过了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存在"经济过量"问题;由于劳动力成本增长远高于化肥价格增长,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导致农民化肥施用过量的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天琪,叶振东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任何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必定要经历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人类基本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农业,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在原始农业阶段,由于劳动生产力十分低下,农业所能提供的食物等产品,仅能勉强维持社会成员的生存,谈不上有多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农业阶段进入传统农业阶段。这时,农业产品除满足农业人口本身的需要外,还有剩余,于是能腾出少部分农业劳动力来从事其他活动。三次社会大分工,就是在这种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这也是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军 李睿 于鸿宝
本文探究了交通设施改善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县级层面高速铁路开通的准自然实验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导致当地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了3%。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该影响主要来自于降低流动成本与提升农业生产力带来的"推力"效应和促进当地非农产业发展带来的"拉力"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交通设施改善对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流出大省和边缘地区。本文的结论揭示了交通设施改善在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探究刘易斯转折点到来背景下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梅建明
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仍表现出明显的二元性。从国际经验来看,二元经济转换的中心问题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程度,而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由于诸多障碍的影响其规模还相当有限。因此,如何促进农业部门劳动力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化的一元经济转换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二元经济 转换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牟子平 吴文良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而低效率的劳动生产率是由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农业部门存在着工作分摊现象造成的。作者就此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劳动力转移 人口控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康就升
亦工亦农人口是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社队企事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人口类型。据统计,到1981年底,我国在农村从事社队企业和交通运输、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企事业的亦工亦农人口达3,600多万人(尚未包括农村在城镇企事业单位工作和以自营形式从事非农业经济活动的亦工亦农人员,若把这两部分人加进去,我国目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安
面向21世纪,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如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无疑是众所关注的热点。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还很低,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其中人口问题就是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面临的重大障碍之一。本文从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关系入手,剖析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制约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并提出若干对策思路。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问题 根源 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小苏
改革十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虽然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对此问题的研究还不能说已很充分。有鉴于此,笔者拟就转移研究的立论基础,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转移中城乡就业的统筹等问题进一步谈些看法。 一、转移研究的立论基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国内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专家和学者几乎人人暗含的立论基础,在国外发展经济学中也并不鲜为人知。这样立论显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有失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桂文 王青 张荣
文章基于逻辑推演与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非农就业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收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增强农民的收入挣得能力,以及降低农业人口占比提高农民的政策影响力4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显著降低了贫困发生率,对农村减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转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国家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减轻农村贫困也有重要影响。文章建议,为更好地发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实施差别化的扶贫政策。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减贫 人力资本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潘纪一,郭申阳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是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必然出现的趋势。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程度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生产力布局以及人口地理分布等一系列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经济相对落后、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9%、农业劳动力占74%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加 黄祖辉
技术、资金、劳动力,都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因此,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作为一个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一方面要受制于各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状况;另一方面,也会对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农村80年代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产业技术进步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以揭示它们间的相互影响机理和协调发展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