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3)
- 2023(11894)
- 2022(9681)
- 2021(8722)
- 2020(7124)
- 2019(15807)
- 2018(15685)
- 2017(30524)
- 2016(16351)
- 2015(18184)
- 2014(18115)
- 2013(18218)
- 2012(16839)
- 2011(15142)
- 2010(15556)
- 2009(14694)
- 2008(14753)
- 2007(13744)
- 2006(12645)
- 2005(11735)
- 学科
- 业(83425)
- 济(81590)
- 经济(81490)
- 企(65530)
- 企业(65530)
- 管理(56605)
- 农(46568)
- 农业(31327)
- 业经(30511)
- 方法(26307)
- 中国(25429)
- 财(23528)
- 地方(21969)
- 数学(18539)
- 数学方法(18460)
- 技术(17449)
- 制(17100)
- 务(16425)
- 财务(16407)
- 财务管理(16392)
- 企业财务(15500)
- 策(15135)
- 发(15053)
- 和(13962)
- 贸(13607)
- 贸易(13593)
- 体(13246)
- 易(13166)
- 划(12990)
- 理论(12359)
- 机构
- 学院(243250)
- 大学(232090)
- 济(109813)
- 经济(107862)
- 管理(98810)
- 理学(84054)
- 理学院(83260)
- 管理学(82419)
- 管理学院(81955)
- 研究(80689)
- 中国(65769)
- 农(53569)
- 京(48682)
- 财(48662)
- 科学(45388)
- 所(40394)
- 农业(40314)
- 江(40185)
- 业大(37764)
- 中心(37691)
- 财经(37658)
- 研究所(35763)
- 经(34028)
- 经济学(32212)
- 州(31341)
- 北京(30519)
- 范(29746)
- 经济管理(29548)
- 师范(29515)
- 经济学院(29042)
- 基金
- 项目(152228)
- 科学(122371)
- 研究(117488)
- 基金(110325)
- 家(93656)
- 国家(92586)
- 科学基金(81513)
- 社会(78690)
- 社会科(74292)
- 社会科学(74276)
- 省(62915)
- 基金项目(58825)
- 教育(50595)
- 划(49427)
- 编号(48981)
- 自然(48828)
- 自然科(47716)
- 自然科学(47707)
- 自然科学基金(46875)
- 资助(42771)
- 发(39554)
- 成果(37993)
- 业(36443)
- 创(34834)
- 部(33464)
- 发展(33096)
- 重点(33047)
- 课题(32677)
- 展(32550)
- 国家社会(32458)
- 期刊
- 济(140464)
- 经济(140464)
- 研究(72752)
- 农(57934)
- 中国(56053)
- 管理(39580)
- 农业(38932)
- 财(38729)
- 科学(33110)
- 学报(30497)
- 业经(30460)
- 融(27378)
- 金融(27378)
- 大学(25149)
- 学学(24220)
- 技术(22991)
- 教育(21187)
- 业(19944)
- 经济研究(19597)
- 问题(18892)
- 财经(18738)
- 经(16259)
- 技术经济(15012)
- 农村(14934)
- 村(14934)
- 农业经济(14750)
- 世界(14556)
- 经济问题(13216)
- 商业(13198)
- 现代(12990)
共检索到386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锡根 吴志冲
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农业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推动城镇建设,这是不分社会制度的共同规律。只是由于各国、各个地域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情况特点,到来的时间和具体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泽炯
现阶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诸多困难 ,如乡镇企业吸纳能力减弱 ,城市难以再大规模吸纳 ,农业内部吸纳能力有限。笔者认为 ,大力发展小城镇 ,走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道路是一种最佳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小城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牛若峰
45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按照就业消长特点,大概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农村工业化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发展应当采行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路线,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亦应采行劳动——技术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走“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之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项松林 赵曙东 魏浩
本文利用中国1995~2009年的贸易数据,研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理论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降低了制造业实际工资,为低效率的老产品出口企业提供了无形保护;老产品出口企业国际市场地位的巩固,削弱了潜在生产者进入市场的动机,减缓了研发和出口新产品的进程;这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出口增长以老产品集约边际为主。经验研究结果发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确实具有促进老产品出口增长的作用,不利于新产品出口扩大。然而,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人民币升值、区域经济一体化、外部冲击、语言相通性及政治体制等因素对新老产品出口机制的影响不完全相同,说明实现中国出口增长向以新产品...
关键词:
出口贸易 产品固化 结构转型 企业异质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牟子平 吴文良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而低效率的劳动生产率是由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农业部门存在着工作分摊现象造成的。作者就此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劳动力转移 人口控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康就升
亦工亦农人口是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社队企事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人口类型。据统计,到1981年底,我国在农村从事社队企业和交通运输、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企事业的亦工亦农人口达3,600多万人(尚未包括农村在城镇企事业单位工作和以自营形式从事非农业经济活动的亦工亦农人员,若把这两部分人加进去,我国目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谢诚,石祥云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只是根据益阳地区的实际情况,试图从农村生产力诸因素的变化,探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的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燕 张文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风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我国农业人口多,耕地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多。估计现有农业剩余劳动力达13亿。搞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非常艰巨。我们不可能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靠大城市膨胀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集中转移的道路,也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章爱群 章胜勇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而如何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则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本文认为,小城镇建设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并且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形式。
关键词:
农村 富余劳动力 小城镇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加 黄祖辉
技术、资金、劳动力,都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因此,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作为一个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一方面要受制于各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状况;另一方面,也会对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农村80年代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产业技术进步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以揭示它们间的相互影响机理和协调发展的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金彦平
本文分析了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即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农业生产力水平,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产业、地区之间的经济势差,人口基数、人口增长速度及人的素质。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因素,经济势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