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76)
- 2023(21171)
- 2022(17615)
- 2021(16244)
- 2020(13519)
- 2019(30267)
- 2018(30250)
- 2017(57783)
- 2016(31577)
- 2015(35123)
- 2014(35090)
- 2013(35013)
- 2012(32259)
- 2011(29248)
- 2010(29521)
- 2009(27683)
- 2008(27236)
- 2007(24712)
- 2006(22419)
- 2005(20345)
- 学科
- 济(145997)
- 经济(145833)
- 业(107926)
- 管理(96066)
- 企(88468)
- 企业(88468)
- 方法(55524)
- 农(50528)
- 数学(44943)
- 数学方法(44555)
- 中国(39920)
- 业经(38903)
- 财(35635)
- 农业(33800)
- 地方(32638)
- 学(28786)
- 制(27108)
- 贸(24256)
- 贸易(24239)
- 务(23611)
- 财务(23532)
- 财务管理(23499)
- 易(23471)
- 技术(23172)
- 和(22666)
- 理论(22567)
- 企业财务(22281)
- 银(21211)
- 银行(21139)
- 策(20709)
- 机构
- 学院(460128)
- 大学(457260)
- 济(194331)
- 经济(190440)
- 管理(178858)
- 研究(160795)
- 理学(153052)
- 理学院(151370)
- 管理学(148988)
- 管理学院(148162)
- 中国(122913)
- 科学(98858)
- 京(98455)
- 农(90153)
- 财(86469)
- 所(82627)
- 研究所(74830)
- 业大(73012)
- 中心(72109)
- 江(70915)
- 农业(69778)
- 财经(68456)
- 北京(62363)
- 经(62190)
- 范(59169)
- 师范(58535)
- 经济学(58390)
- 院(57261)
- 州(56334)
- 经济学院(52337)
- 基金
- 项目(303284)
- 科学(237828)
- 研究(219961)
- 基金(219192)
- 家(192295)
- 国家(190550)
- 科学基金(162702)
- 社会(140862)
- 社会科(133212)
- 社会科学(133174)
- 省(119518)
- 基金项目(116169)
- 自然(104828)
- 自然科(102371)
- 自然科学(102343)
- 自然科学基金(100532)
- 划(99680)
- 教育(98871)
- 资助(89200)
- 编号(89153)
- 成果(71844)
- 发(68404)
- 重点(67791)
- 部(66055)
- 创(64000)
- 课题(61379)
- 创新(59353)
- 国家社会(58055)
- 科研(57258)
- 教育部(56161)
- 期刊
- 济(230046)
- 经济(230046)
- 研究(138081)
- 中国(94765)
- 农(87103)
- 学报(76108)
- 管理(69726)
- 科学(69658)
- 财(66909)
- 农业(58536)
- 大学(57531)
- 学学(54705)
- 教育(46365)
- 融(45125)
- 金融(45125)
- 业经(40233)
- 技术(40189)
- 经济研究(35409)
- 财经(34653)
- 业(30873)
- 问题(30252)
- 经(29904)
- 技术经济(24923)
- 版(22874)
- 世界(22492)
- 科技(22336)
- 现代(21755)
- 商业(21482)
- 贸(21154)
- 图书(20553)
共检索到704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东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妇女在农村和农业发展中的贡献和作用正在逐步提高,这种趋势给农村和农业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应该运用完善农村女性教育体系,提高其文化素质;推广农业信息和科技服务,激发农村女性农业生产的潜力;对农村家庭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建立完善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等策略予以解决。
关键词:
劳动力女性化 农业经济 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调队2003~2006年4年的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对辽宁省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首先,辽宁省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且不同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现象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次,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以女性劳动力为主的农户与"男女同耕"的农户相比,后者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这说明,从中国农业的长期发展来看,"男女同耕"的家庭农场应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 女性化 农业生产 辽宁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惠芳 饶静
本文以社区为基础,从微观社会学视角,通过对留守妇女从事农业生产状况的实地调查,在分析农业女性化现状、妇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能动性应对策略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女性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留守妇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劳动力不足、没有掌握生产技术、购买生产资料难等问题,她们主要采取延长劳动时间、多途径学习农业技术和合理利用劳动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策略来积极应对这些困难。研究认为,农业女性化不一定带来农业生产的退化,但留守妇女对家庭粮食安全的考虑会影响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及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考虑留守妇女进行农业生产的需求,也应出台新的政策和市场调控措施鼓励妇女的农业生产积极性...
关键词:
农业女性化 农业发展 留守妇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善刚
江泽民主席1996年就明确指出:“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要突破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出现将大大改变农业高度分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俊 杨钢桥 胡贤辉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农业劳动力结构也呈现出老龄化趋势。本文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业劳动力年龄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所产生的影响。文中采用农户家庭主要农业劳动力年龄指标,并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户耕地利用效率仅为71.63%,效率损失严重;农户劳动力年龄的增加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形趋势;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的农户耕地利用效率低于以老年劳动力为主的农户,需要制定激励政策提高其耕地利用效率;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劳动产出弹性、资本产出弹性、单位耕地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不同,决定了不同类型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靖 徐雪高 陈兰 陈传波
我国现有农村户籍人口8.6亿人,其中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5.37亿人,主要包括农业从业人员(3.07亿人)、本地非农就业人员(0.85亿人)和外出务工人员(1.45亿人)等三大群体。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需要劳动力约1.8亿人,约有农业剩余劳动力1.2亿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变化趋势为:农村劳动力供给量开始下降,但由于城镇化增速放缓,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农业经营规模出现扩大,但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进一步明显;外出劳动力就业环境明显改善,"迁徙式"迹象开始出现;农民工正在完成代际转换,外出就业类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十二五"时期,每年将约有1200万名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考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小凤
传统的财政补贴式"输血"支持农业道路快到尽头的背景,为通过信息技术扶持,让农民自己"造血"的新式农业发展模式来助推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加快农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步伐,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基础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的投入力度等措施,尽快将农业信息化打造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助推农业经济 发展 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翟文晓 沈最意
随着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农业领域的方方面面。因此,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信息化水平息息相关。本文采用2010—2020年期间浙江省舟山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算出2010—2020年舟山历年的农业信息化水平,将农业信息化水平引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第三生产要素,实证分析农业信息化水平对舟山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农业信息化水平与舟山市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向关联性,农业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就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0.272%。据此,可以积极采用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和加强农业信息化设施建设等措施来提升舟山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而促进舟山市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芳 胡玲 梁秀芳
[目的]随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农户家庭生计资本和生计产出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主要探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生计资源要素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进而为缓解农业老龄化危机、提高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基于2021年陕南秦巴山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二阶段模型验证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第一,陕南秦巴山区农户生计效率的规模效率最高,纯技术效率略低于规模效率,综合效率最低。大部分农户生计活动呈现规模收益递减状态,生计产出的增长低于生计投入的增长;第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抑制了生计效率的提高,且在低收入水平家庭和户主低受教育程度家庭表现更为明显;第三,农业资金投入的增加能够缓冲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生计效率的负向影响。[结论]因此,要正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引导农户合理配置生计资源,提高农业资金投入使用效率,促进农户家庭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军 朱臻 蔡丹阳 郑泺泺 纪福艳
根据劳动力转移新经济学理论和家庭内部劳动力分工理论,基于2018年浙江省14个县(市)681户营林调查户样本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非农就业对营林劳动力女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对女性劳动力单位面积营林投工量和女性营林投工比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非农就业对不同林种营林投入女性化有明显差异,对经济林农户家庭营林投工女性化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用材林农户家庭营林投工女性化作用不明显。提出完善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女性劳动力营林生产技能培训;发挥女性劳动力的营林生产优势等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永丽 王宝文
本文结合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数据,概括了各个时期劳动力流动的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归纳总结了各个阶段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的变化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结构的变革,提升了农业技术和效率,对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牛若峰
45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按照就业消长特点,大概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农村工业化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发展应当采行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路线,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亦应采行劳动——技术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走“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之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勇
农业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中国深化改革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而劳动力转移主要受国家制度、政策、教育水平、地区收入差距和资本密度的影响。目前,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仍然是地区保护和户籍限制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同时,对劳动力转移的传统偏见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阻力。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限制是中国很多地区贫困的根源之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实证分析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不是城市居民收入下降和失业率上升的原因,而是城市经济增长、社会繁荣和就业率提高的一个重要源泉。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经济增长 收入差距 地区保护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英明,姚士谋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社会经济累积发展过程,其特征既是农业动力转移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协调与否的反映,又是农业劳动力顺利转移宏观调控政策制定的依据。本文就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产业、地域、规模和速度、效益、时差、结构变动等特征进行了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