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60)
- 2023(16551)
- 2022(13827)
- 2021(12719)
- 2020(11141)
- 2019(25489)
- 2018(25481)
- 2017(49677)
- 2016(27091)
- 2015(30903)
- 2014(30628)
- 2013(30608)
- 2012(28557)
- 2011(25673)
- 2010(25939)
- 2009(24608)
- 2008(24801)
- 2007(22664)
- 2006(20156)
- 2005(18180)
- 学科
- 济(120470)
- 经济(120336)
- 业(103751)
- 管理(86310)
- 企(84868)
- 企业(84868)
- 方法(57042)
- 农(49379)
- 数学(47867)
- 数学方法(47211)
- 财(35490)
- 业经(33864)
- 农业(32693)
- 中国(29398)
- 务(24660)
- 财务(24612)
- 财务管理(24566)
- 制(24032)
- 企业财务(23306)
- 地方(22956)
- 贸(21620)
- 贸易(21612)
- 学(21104)
- 易(20947)
- 技术(20595)
- 理论(20095)
- 和(19281)
- 策(18613)
- 划(17619)
- 体(17187)
- 机构
- 学院(399098)
- 大学(393825)
- 济(164703)
- 经济(161315)
- 管理(157128)
- 理学(135327)
- 理学院(133900)
- 管理学(131554)
- 管理学院(130829)
- 研究(129135)
- 中国(101605)
- 京(83210)
- 农(80738)
- 科学(79821)
- 财(75803)
- 所(66502)
- 业大(63612)
- 江(63050)
- 农业(62853)
- 中心(61320)
- 财经(60165)
- 研究所(59922)
- 经(54578)
- 北京(51958)
- 经济学(49697)
- 州(49522)
- 范(48948)
- 师范(48397)
- 院(45903)
- 经济学院(45050)
- 基金
- 项目(261321)
- 科学(205734)
- 基金(189681)
- 研究(188770)
- 家(165292)
- 国家(163771)
- 科学基金(141269)
- 社会(119882)
- 社会科(113351)
- 社会科学(113316)
- 省(104272)
- 基金项目(100091)
- 自然(92741)
- 自然科(90634)
- 自然科学(90606)
- 自然科学基金(89038)
- 教育(87059)
- 划(86468)
- 资助(79050)
- 编号(77148)
- 成果(61643)
- 重点(58319)
- 部(57987)
- 发(56356)
- 创(55751)
- 课题(52890)
- 创新(51583)
- 业(50833)
- 科研(50510)
- 教育部(49381)
- 期刊
- 济(188106)
- 经济(188106)
- 研究(112126)
- 中国(79172)
- 农(78369)
- 学报(62700)
- 财(61879)
- 科学(58716)
- 管理(58597)
- 农业(52845)
- 大学(48060)
- 学学(45709)
- 融(38486)
- 金融(38486)
- 教育(37296)
- 技术(36603)
- 业经(35692)
- 财经(30351)
- 业(28651)
- 经济研究(28240)
- 经(26083)
- 问题(25471)
- 技术经济(22012)
- 统计(20697)
- 版(20586)
- 世界(19153)
- 策(19130)
- 商业(18672)
- 现代(18459)
- 贸(18434)
共检索到596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鹏
本文以山东省潍坊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为实证,提出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动因是农业生产资源的排斥力、经济利益的诱导力和城乡吸纳力。对劳动力转移的模式进行了深层次探索,提出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工业园区带动型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模式,这些模式可为区域经济特点相似的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农业 剩余劳动力 转移 动因 模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方明
本文对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廷煊
建国以来 ,城市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历史进程 ,按其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及经济效益 ,可划分为两个时期。我国城市化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具有以下的特点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艰巨性 ,城市化严重滞后 ;开创了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独特道路 ;开创了以建设小城镇作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的主要渠道。
关键词:
城市化 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晓东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由低效益的第一产业向效益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的持续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环节。通过劳动力的产业和空间上的转移,使得劳力资源得以在社会经济各部门中重新配置,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变迁,带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社会总产出,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穆光宗
解放30多年来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为什么迟迟不得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初始条件、转移机制或途径?本文试图在一个较大的历史跨度内挖掘一下“转移滞后”深层的历史成因,并对1978年后获得启动的“非农化”浪潮给予理论上的说明。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萍
以测算云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为切入点,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采用统计学软件Eviews,根据云南统计年鉴提供的有关数据,建立了数学模型,测算出云南农业剩余劳动力析出的速度和数量,并结合云南农业的特点,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葆红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使我国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三农问题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丽
从“拉尼斯—费景汉”模型入手,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性进行探讨,认为:制度创新、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加快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等都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村工业化 制度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阎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文卿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 1 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始的。那么迄今为止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如何 ?这一转移究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或者说劳动力转移这一资源再配置效益到底有多大 ?本文对此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盛泽中 韩东娥
在对山西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山西剩余劳动力转移慢、与一些省份相比差距大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城镇建设、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山西 农业剩余劳动力 对策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升军
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区域差异和产业结构的关系以及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指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应主要通过发展非农产业向发达地区和城市转移。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慧蓉 钟涨宝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伴随着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各国现代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相适应,劳动力也有一个产业间转移的过程。考察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行工业化国家农村劳动力以梯度转移模式为主。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也移呈现出跳跃转移的特征和趋势。基于这一趋势和我国国情,加速城市化,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主要出路。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产业间转移 转移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永萍 翟印礼
一、辽宁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阶段分析辽宁省地处中国东北,属三大地区的东部地区。总人口为4155.4万人,土地总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4万公顷,人均耕地1.49亩。总人口中按受教育程度分类,小学以下占39.46%,初中占42.25%,高中占12.25%,大专以上的占5.79%。(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按农业与非农业分类,非农业人口1943.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46.8%;农业人口2211.7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占俊英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该置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由于提升、优化了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业逐步形成合理规模,农业产业化能改善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业经济时序效益,提高农业总体经济效益,拓宽农业生产经营范围,从而吸收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业剩余劳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