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2)
2023(8654)
2022(7067)
2021(6356)
2020(5540)
2019(12104)
2018(12139)
2017(23587)
2016(12849)
2015(14224)
2014(14128)
2013(14212)
2012(13059)
2011(11426)
2010(11911)
2009(11691)
2008(11845)
2007(11195)
2006(10316)
2005(9587)
作者
(35758)
(30253)
(30144)
(28355)
(19044)
(14413)
(13475)
(11709)
(11363)
(11013)
(10333)
(10160)
(9820)
(9508)
(9259)
(8988)
(8849)
(8794)
(8734)
(8724)
(7582)
(7572)
(7287)
(7234)
(7055)
(6824)
(6739)
(6714)
(6175)
(6052)
学科
(81908)
(65478)
企业(65478)
(58998)
经济(58904)
管理(52524)
(44493)
农业(29696)
业经(27099)
(23309)
方法(22518)
(17880)
财务(17870)
财务管理(17857)
企业财务(16942)
(15568)
中国(15386)
数学(15231)
数学方法(15112)
技术(15055)
(14023)
(12325)
(11597)
(10984)
理论(10736)
企业经济(10538)
经营(10442)
(10179)
贸易(10172)
(9919)
机构
学院(192007)
大学(182412)
(86239)
经济(84765)
管理(82236)
理学(70317)
理学院(69811)
管理学(69107)
管理学院(68764)
研究(56346)
中国(49216)
(45940)
(40300)
(36906)
农业(34507)
(32815)
财经(31175)
业大(31098)
科学(30567)
(28077)
中心(28041)
(27758)
经济管理(25157)
(25038)
经济学(24523)
研究所(24216)
商学(22726)
北京(22570)
商学院(22547)
经济学院(22172)
基金
项目(117919)
科学(95627)
研究(91406)
基金(87243)
(73102)
国家(72197)
科学基金(64974)
社会(61805)
社会科(58231)
社会科学(58217)
(48533)
基金项目(46563)
自然(39692)
教育(39555)
自然科(38843)
自然科学(38835)
编号(38539)
自然科学基金(38218)
(37171)
资助(33896)
(32190)
成果(29855)
(27744)
(27130)
(26579)
(26305)
(25743)
国家社会(25297)
创新(24951)
重点(24838)
期刊
(109828)
经济(109828)
研究(55665)
(51076)
中国(42024)
(34828)
农业(34045)
管理(32703)
业经(25902)
科学(25117)
学报(23361)
(21954)
金融(21954)
大学(19873)
学学(19078)
技术(18027)
(17233)
财经(15893)
问题(14916)
经济研究(14372)
农村(14125)
(14125)
教育(13940)
(13766)
农业经济(13655)
技术经济(12523)
世界(11819)
经济问题(10731)
财会(10381)
(10360)
共检索到302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常胜梅  
苏北地区属江苏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技能素质普遍较低。本文在论述加快苏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加速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的基础上,对制约苏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转移几点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从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及加大政府调控力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思索并提出建议,使苏北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苏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燕  叶果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标准着手,对近些年来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由此所引发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灵芝  
农民问题是一个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进入21世纪,农民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一个有效且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农民的就业问题。农民就业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村发展和农村社会安定,而且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稳定。研究、探讨和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而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大规模的转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付朝阳  
大量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我国具有明显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同时对我国就业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通过对比分析改革后我国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雇佣的职工人数增长情况,本文指出非国有部门是我国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而农村劳动力的特点——低工资使得他们很容易被雇佣此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方明  
本文对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廷煊  
建国以来 ,城市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历史进程 ,按其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及经济效益 ,可划分为两个时期。我国城市化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具有以下的特点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艰巨性 ,城市化严重滞后 ;开创了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独特道路 ;开创了以建设小城镇作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的主要渠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晓东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由低效益的第一产业向效益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的持续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环节。通过劳动力的产业和空间上的转移,使得劳力资源得以在社会经济各部门中重新配置,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变迁,带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社会总产出,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穆光宗  
解放30多年来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为什么迟迟不得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初始条件、转移机制或途径?本文试图在一个较大的历史跨度内挖掘一下“转移滞后”深层的历史成因,并对1978年后获得启动的“非农化”浪潮给予理论上的说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栾谨崇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难主要是向城镇转移难 ,是实现职业、地域、身份三重转换难。从经济学角度看 ,高昂的转移成本和较低的转移收入所造成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缺乏在城市中生存的基本条件 ,是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根本原因。而政府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改革不合理的限制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和规定、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是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本、增加转移收入的主要途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素杰  
多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未实现真正的转移,这种"移而未转"的转移假象不仅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住所问题,必须通过走发展大中城市、因地制宜地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道路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尹良春  李世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占俊英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该置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由于提升、优化了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业逐步形成合理规模,农业产业化能改善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业经济时序效益,提高农业总体经济效益,拓宽农业生产经营范围,从而吸收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