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9)
- 2023(11539)
- 2022(9448)
- 2021(8686)
- 2020(7233)
- 2019(16084)
- 2018(15792)
- 2017(31408)
- 2016(16861)
- 2015(18737)
- 2014(18600)
- 2013(18555)
- 2012(17200)
- 2011(15273)
- 2010(15836)
- 2009(15192)
- 2008(15381)
- 2007(14320)
- 2006(13249)
- 2005(12043)
- 学科
- 业(89056)
- 济(76116)
- 经济(76012)
- 企(71275)
- 企业(71275)
- 管理(63822)
- 农(49583)
- 农业(33254)
- 业经(31357)
- 财(28779)
- 方法(27830)
- 中国(20852)
- 数学(20115)
- 数学方法(19844)
- 务(19810)
- 财务(19784)
- 财务管理(19765)
- 制(19143)
- 策(19040)
- 企业财务(18744)
- 技术(16366)
- 贸(14170)
- 贸易(14164)
- 地方(14146)
- 体(14128)
- 易(13821)
- 划(13623)
- 和(12908)
- 理论(12865)
- 农业经济(12533)
- 机构
- 学院(250802)
- 大学(239686)
- 济(112789)
- 经济(110642)
- 管理(104901)
- 理学(89405)
- 理学院(88671)
- 管理学(87649)
- 管理学院(87179)
- 研究(77910)
- 中国(66088)
- 财(54071)
- 农(51708)
- 京(48618)
- 科学(42042)
- 财经(41339)
- 江(41071)
- 农业(38644)
- 所(38523)
- 中心(37376)
- 经(37294)
- 业大(36780)
- 研究所(33678)
- 经济学(32563)
- 州(31864)
- 经济管理(30575)
- 北京(30295)
- 财经大学(29581)
- 经济学院(29290)
- 范(29154)
- 基金
- 项目(154020)
- 科学(124564)
- 研究(120575)
- 基金(113186)
- 家(94921)
- 国家(93826)
- 科学基金(83339)
- 社会(80363)
- 社会科(75842)
- 社会科学(75824)
- 省(61951)
- 基金项目(59358)
- 教育(52962)
- 编号(50798)
- 自然(50428)
- 自然科(49306)
- 自然科学(49297)
- 划(48970)
- 自然科学基金(48478)
- 资助(45183)
- 成果(40874)
- 业(35804)
- 发(34891)
- 部(34798)
- 创(34673)
- 课题(33354)
- 重点(33027)
- 制(32938)
- 国家社会(32738)
- 性(32080)
- 期刊
- 济(141628)
- 经济(141628)
- 研究(75889)
- 农(57164)
- 中国(52597)
- 财(44585)
- 管理(41197)
- 农业(38367)
- 科学(31895)
- 业经(30483)
- 融(30164)
- 金融(30164)
- 学报(29066)
- 大学(24649)
- 学学(23714)
- 技术(22527)
- 财经(20928)
- 教育(20636)
- 经济研究(19904)
- 业(19065)
- 问题(18928)
- 经(18132)
- 农村(15513)
- 村(15513)
- 农业经济(15346)
- 技术经济(15029)
- 世界(14661)
- 贸(13391)
- 现代(13255)
- 经济问题(13004)
共检索到393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辛仁周
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转移方式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取向辛仁周SomeProblemsintheTransferofAgriculturalSurplusLadourinAWayThat“LeavingSoilnotVillege”¥(XinRenz...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辛仁周
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转移方式存在问题的分析辛仁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超过1.5亿,其中以“离土不离乡”方式转移的人数为0.82亿,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的54.6%。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其他方式相比,“离土不离乡”方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柯美成
农村日益增长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决策以及理论界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这个问题迄今未能拿出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的妥善办法。本文拟谈一些探索性意见和建议。 据有关权威部门90年代初的预测,“八五”期间我国农村新成长的劳动力为1.1亿人,加上当时农村已有1亿以上剩余劳动力,“八五”末需要安排的农村劳动力为2.1亿多人,到2000年则增加到3亿人以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改姣 孙海渔 俞学伟 吴明圣
过去的20多年,巨大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要实现全面小康,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就必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离乡不离土的流动转变为离乡又离土的转移。为此,政府必须破除一切制约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的制度障碍,积极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转移,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全国范围的优化配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方运战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兼业性和不彻底性、就业环境亟需改善、转移速度逐渐减缓的突出问题,并在转移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究其原因: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社会保障不到位、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乡镇企业发展受阻等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对策是创新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探索更加灵活、更加适合于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服务,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引导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锦国
近年来,随着国家、省、市一些重点工程相继动工及市、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和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加快,需要征用大量土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呈逐年上升趋势,构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特殊群体。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1/3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农民工的身份转移到非农产业,仅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就约有1亿人。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劳动力不足的有效补充,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不可或缺的就业主体。但是,过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也给城市管理和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何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现已成为当前政府最为关注...
关键词:
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 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方明
本文对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廷煊
建国以来 ,城市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历史进程 ,按其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及经济效益 ,可划分为两个时期。我国城市化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具有以下的特点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艰巨性 ,城市化严重滞后 ;开创了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独特道路 ;开创了以建设小城镇作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的主要渠道。
关键词:
城市化 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晓东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由低效益的第一产业向效益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的持续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环节。通过劳动力的产业和空间上的转移,使得劳力资源得以在社会经济各部门中重新配置,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变迁,带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社会总产出,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穆光宗
解放30多年来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为什么迟迟不得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初始条件、转移机制或途径?本文试图在一个较大的历史跨度内挖掘一下“转移滞后”深层的历史成因,并对1978年后获得启动的“非农化”浪潮给予理论上的说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延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盛泽中 韩东娥
在对山西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山西剩余劳动力转移慢、与一些省份相比差距大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城镇建设、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山西 农业剩余劳动力 对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国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升军
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区域差异和产业结构的关系以及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指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应主要通过发展非农产业向发达地区和城市转移。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 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冰
1986年,特别是1987年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速度明显放缓,且有部分省区农业劳动力出现逆向转移。这种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转移趋势 根据部分省份调查,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面临着严峻的局面。1987年,由非农产业回返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已占当年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劳动力数量的10%。这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