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9)
2023(9773)
2022(7622)
2021(6983)
2020(5716)
2019(12389)
2018(12266)
2017(24292)
2016(12795)
2015(13574)
2014(13315)
2013(13395)
2012(11970)
2011(10560)
2010(10853)
2009(10510)
2008(10682)
2007(9931)
2006(8862)
2005(8040)
作者
(33987)
(29083)
(28664)
(26902)
(18074)
(13823)
(12855)
(11138)
(10874)
(10247)
(9711)
(9552)
(9308)
(8930)
(8760)
(8531)
(8481)
(8361)
(8344)
(8245)
(7224)
(6976)
(6963)
(6748)
(6594)
(6478)
(6432)
(6346)
(5730)
(5708)
学科
(80086)
(63578)
企业(63578)
(58141)
经济(58065)
管理(50903)
(45157)
农业(30079)
业经(27669)
方法(22132)
(20191)
(16019)
财务(16013)
财务管理(16003)
技术(15215)
企业财务(15124)
数学(14966)
数学方法(14891)
(14556)
中国(13736)
(13707)
(11983)
(11647)
(11334)
贸易(11329)
(11094)
(10584)
企业经济(10496)
理论(10458)
农业经济(10275)
机构
学院(187896)
大学(174985)
(84773)
经济(83443)
管理(80873)
理学(69836)
理学院(69340)
管理学(68726)
管理学院(68394)
研究(54114)
中国(46742)
(44839)
(37449)
(34780)
农业(33654)
业大(30702)
(30022)
财经(29608)
科学(29347)
(26784)
中心(26514)
(25769)
经济管理(25299)
经济学(23965)
(23071)
研究所(22797)
商学(22504)
商学院(22318)
经济学院(21775)
财经大学(21077)
基金
项目(119608)
科学(97149)
研究(94391)
基金(87794)
(73620)
国家(72714)
科学基金(65153)
社会(63488)
社会科(59827)
社会科学(59810)
(49808)
基金项目(46708)
教育(40808)
编号(40169)
自然(39014)
(38252)
自然科(38135)
自然科学(38129)
自然科学基金(37517)
资助(33318)
(32607)
成果(29977)
(28803)
(27772)
(27278)
(26897)
(26716)
国家社会(26053)
创新(25863)
课题(25774)
期刊
(105809)
经济(105809)
研究(51010)
(50485)
中国(36308)
农业(33948)
管理(31434)
(31078)
业经(26296)
科学(24108)
学报(21535)
(20578)
金融(20578)
大学(18501)
学学(18199)
技术(18071)
(17318)
问题(14519)
财经(14516)
经济研究(14205)
农业经济(13840)
农村(13810)
(13810)
教育(13403)
(12559)
技术经济(12224)
世界(11672)
经济问题(10541)
商业(10487)
现代(10390)
共检索到281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丹   王乔冉  
保障农业初级产品有效供给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文章阐释了新发展阶段农业初级产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多元供给为途径、内外统筹为准则、有效供给为目标的内涵特征;剖析当前农业初级产品供给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生产成本上升、气候变化威胁、流通环节不畅、居民消费升级等各种挑战;提出在生产端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深化技术赋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在流通端建设现代流通和储备体系、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及在消费端节约食物和建立健康饮食结构等可行路径,为新发展阶段保障农业初级产品有效供给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志雄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对我国"三农"工作的统筹推进,更是确保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与保障。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认识,不同阶段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演进特征。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有机耦合,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依托。目前,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与资源环境面临双重压力、生产成本攀升与供需结构失衡并存、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亟需增强、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为破解以上现实制约因素,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应做到优先支农扶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县域载体,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注重生态保护,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强化人才支撑,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志雄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对我国"三农"工作的统筹推进,更是确保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与保障。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认识,不同阶段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演进特征。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有机耦合,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依托。目前,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与资源环境面临双重压力、生产成本攀升与供需结构失衡并存、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亟需增强、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为破解以上现实制约因素,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应做到优先支农扶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县域载体,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注重生态保护,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强化人才支撑,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蓝红星   畅倩  
立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重新审视城乡融合发展问题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农业强国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双向赋能”的紧密联系,阐释农业强国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特征,解析农业强国视域下中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研究表明:农业强国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多层次、强协调、有侧重的丰富内涵,涵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要素优化配置、农耕文明传承发展提升、产业链协同与延伸、绿色低碳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等多维特征。与此同时,农业强国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仍面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不顺畅、县域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充足、产业协同发展与链条延伸不充分、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机制不健全等现实挑战。新时代新征程应以县域综合承载能力与治理能力为基础、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动能、以县域富民产业为重点、以绿色低碳转型为趋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彬睿  
数字中国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目前数字中国建设仍然面临数字经济发展受限、数字治理模式滞后、跨界危机频繁发生、大国竞争持续加码等现实挑战。从顶层设计看,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具有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国家数字治理水平、提高国家国际竞争韧性等重大战略意涵。为此,应健全和完善国家数字治理法律和政策体系,强化数字领域发展所需各类基础设施,增强国家数字规则主导能力以推动数字中国建设。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冉连  
[目的/意义]网络虚拟社会作为国家治理的新领域,是我国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网络虚拟社会治理问题,有利于掌握虚拟社会治理规律,制定有效的治理策略。[方法/过程]依据社会治理的基本理论,在对网络虚拟社会、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网络虚拟社会治理创新内涵解读的基础上,从治理理念、治理方法、治理模式、主体道德自律、法治保障五个方面论证分析了我国当前网络虚拟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结果/结论]针对当前我国网络虚拟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从创新虚拟社会治理理念、方法、模式、道德自律体系、法治保障体系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朱永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强国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教育强国建设这一时代任务应当被全面理解与把握,包括其理论内涵、面临的挑战与实现路径。在理论内涵方面,教育强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突出特征,致力于建设全方位、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以强大的内部和外部综合教育实力为建成标志。就其面临的挑战而言,目前教育强国建设需要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要求,做好超前布局,推动教育公平,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教师队伍,降低教育功利化思想的影响。实现教育强国,需要依法提供政策保障与组织保障,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教育格局的均衡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鹏   朱建铭  
数字经济治理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数字经济时代,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据和核心驱动的数字技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数字经济治理过程中面临数据资源共享受阻,数字技术占有不平衡,以及治理失灵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要以正确处理数字经济发展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核心,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市场,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数字经济治理为指导,增强数字经济包容性,并通过参与数字经济治理的国际合作,在治理实践中不断总结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和治理规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兆峰   高鸣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有效路径。为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成中国特色农业强国,本文在明晰生态低碳农业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愿景,分析当前中国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现实基础和困难挑战,并据此提出战略构想。研究发现,中国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已经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但仍然存在多重目标相互掣肘、减排固碳空间有限、技术储备不足、生态产品价值难以实现等问题。新阶段新征程上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具体思路是充分运用农耕经验与现代科技,同步推进绿色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统筹结合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重点任务是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构建支撑生态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柳妍  牛颖  
分享经济作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全新经济形态,通过将闲置资源整合、生产者与消费者相统一的模式,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尽管分享经济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但实践中还面临诸多挑战。为更好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分享经济的内涵拓展和发展路径构建,有赖于消费者、政府、企业与市场的整体联动。
[期刊] 征信  [作者] 柳妍  牛颖  
分享经济作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全新经济形态,通过将闲置资源整合、生产者与消费者相统一的模式,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尽管分享经济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但实践中还面临诸多挑战。为更好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分享经济的内涵拓展和发展路径构建,有赖于消费者、政府、企业与市场的整体联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庆海  
国家在宏观经济的总体框架下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的结构调整具有不同含义。从根本上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深入到影响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以及产业的升级转型、技术的变革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源于农业发展背景的变化。一是供求关系的变化,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农产品供给的总体特征是供给不足,既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庆海  
国家在宏观经济的总体框架下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的结构调整具有不同含义。从根本上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深入到影响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以及产业的升级转型、技术的变革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源于农业发展背景的变化。一是供求关系的变化,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农产品供给的总体特征是供给不足,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钱素娟  刘海英  
智慧农业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以及3S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和数据分析,进而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和可视化诊断的一种农业发展的最高形态。智慧农业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在我国刚刚起步,面临信息化建设不完善、建设资金与高素质人才匮乏以及基础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智慧农业的长足发展。文章提出,规范农业信息平台运营、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及加快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转型路径,使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荟  向茂冬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双循环”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能够以发展内需疏通国内经济循环堵点、以人才队伍培育国内循环动能、以协调集聚效应畅通国内循环,还能提升外循环质量,扩大外循环辐射范围。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双循环”发展对其提出创新驱动、协调内需、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开放共享等挑战,要求积极发挥各主体的作用,构建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供给体系、与经济社会有机协调发展的关系,终身职业技术学习生态圈以及有利于产教融合开放共享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