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5)
- 2023(10557)
- 2022(8698)
- 2021(7817)
- 2020(6628)
- 2019(14593)
- 2018(14538)
- 2017(27787)
- 2016(14690)
- 2015(15845)
- 2014(15521)
- 2013(15732)
- 2012(14381)
- 2011(12852)
- 2010(13162)
- 2009(12753)
- 2008(12778)
- 2007(12026)
- 2006(10774)
- 2005(9719)
- 学科
- 业(85370)
- 企(68812)
- 企业(68812)
- 济(64540)
- 经济(64449)
- 管理(57090)
- 农(44637)
- 农业(29803)
- 业经(28352)
- 方法(25283)
- 财(21932)
- 技术(19616)
- 数学(17603)
- 数学方法(17483)
- 务(16531)
- 财务(16526)
- 财务管理(16510)
- 中国(16393)
- 企业财务(15609)
- 制(15367)
- 策(14730)
- 技术管理(13358)
- 划(12582)
- 体(12493)
- 理论(12448)
- 和(11853)
- 贸(11308)
- 贸易(11297)
- 易(11012)
- 企业经济(10808)
- 机构
- 学院(218126)
- 大学(209035)
- 济(95527)
- 经济(93930)
- 管理(91577)
- 理学(78901)
- 理学院(78252)
- 管理学(77341)
- 管理学院(76965)
- 研究(68801)
- 中国(56759)
- 农(54495)
- 京(43160)
- 农业(41835)
- 财(41814)
- 科学(40967)
- 业大(38063)
- 江(35709)
- 所(34677)
- 财经(32678)
- 中心(32533)
- 研究所(31071)
- 经(29589)
- 经济管理(27408)
- 经济学(27167)
- 州(27163)
- 北京(26199)
- 农业大学(25607)
- 商学(25336)
- 商学院(25129)
- 基金
- 项目(142276)
- 科学(114394)
- 研究(105648)
- 基金(104170)
- 家(90529)
- 国家(89543)
- 科学基金(78601)
- 社会(70059)
- 社会科(66104)
- 社会科学(66086)
- 省(59163)
- 基金项目(55729)
- 自然(50188)
- 自然科(49115)
- 自然科学(49101)
- 自然科学基金(48337)
- 划(46832)
- 教育(45312)
- 编号(42559)
- 资助(40070)
- 业(37712)
- 创(36763)
- 创新(33290)
- 发(32423)
- 成果(32411)
- 部(31253)
- 重点(31159)
- 农(30808)
- 制(29128)
- 国家社会(28761)
- 期刊
- 济(117387)
- 经济(117387)
- 研究(61162)
- 农(58286)
- 中国(46839)
- 农业(39301)
- 管理(37985)
- 财(34509)
- 科学(32820)
- 学报(32176)
- 业经(27042)
- 大学(25750)
- 学学(24848)
- 融(22365)
- 金融(22365)
- 业(20859)
- 技术(20474)
- 教育(16413)
- 财经(16342)
- 经济研究(16282)
- 问题(15425)
- 技术经济(14313)
- 经(14216)
- 农村(13873)
- 村(13873)
- 农业经济(13610)
- 世界(12890)
- 科技(12695)
- 版(11902)
- 现代(11414)
共检索到333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永金
传播和扩散是农业创新推广的两个重要环节。农业创新传播与扩散在目的性、方式方法、信息失真性和推广成本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农业创新传播包括人际传播、集群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经营传播。政府是农业创新推广的间接主体,对推广机构和农业生产者传播与采用创新有重要影响。农业创新推广一般应坚持选择创新、试验、示范、普及和总结五个步骤。
关键词:
农业创新 传播 扩散 推广 主体 程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永金 李琼芳
传播者、受传者和传播技巧都影响农业创新的传播效果。要搞好农业创新传播工作,需要深刻认识传播者的态度、品质、专长与威望、接近性,受传者的个人差异、社会类型、社会关系、文化规范和选择性心理等与传播效果的关系,需要在思维、劝服、单面与两面传播、信源可信度、传媒选择等传播技巧方面,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月季
本文以湖北武汉蔡甸区金鸡村的藜蒿产业发展为事实基础,以农户作为网络节点,采用WS模型搭建农户社会网络结构,基于农户选择倾向模型构建农户创新采纳决策规则,以金鸡村藜蒿种植扩散的实际数据对仿真模型参数进行校准,利用校准后模型的模拟数据分析农户社会网络结构对农户创新采纳决策与农业创新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在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对其创新信息获得时点存在显著影响,中心度越高的农户越早接触到农业创新相关信息,进而越早采纳农业创新;作为传播源,最初接受培训的农户对社会规范的服从度不仅对其自身决策有影响,对创新在社会网络中扩散的整体进程也存在显著影响;农户基于社会网络的互动是创新呈现非线性扩散的重要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永金
农业创新扩散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创新扩散的原因,论述了创新扩散的扩大性、方向性和随机性,分析了人际网络、临界数量与创新扩散的关系以及创新扩散中知情率与采用率的关系,介绍了创新扩散中信息量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农业创新 扩散 机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广华
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孱弱导致了农业组织自身科技投入与创新乏力,也导致了农业组织对外部农业科研成果购买力严重不足。农业组织成为制约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文章依据国情,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政府、技术市场和农业组织四位一体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模型,并依据模型,提出了通过提高农业科研组织市场意识、发展壮大农业经济组织等措施,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技术扩散 农业组织 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喻言 吕金武
借助基于主体建模方法(agent-based-modeling,ABM)建立农户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以社会网络为技术扩散载体并假设社会网络中的农户全部采纳传统技术,设计4组控制变量实验仿真研究个体学习、社会效应和两者耦合作用对农业创新技术扩散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改变参数探究农户平均交流人数、创新技术理论收益和两者耦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仅存在个体学习时农业创新技术扩散效率大幅度增长,仅存在社会效应时扩散效率有所下降,同时存在个体学习和社会效应产生的耦合作用并非二者净作用的简单相加,而是产生了部分促进作用;农户平均交流人数的增长产生了阻碍作用,且创新技术理论收益的增长可以消除不同农户平均交流人数的差异;创新技术理论收益的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促进效果呈非线性特征,且具有产生影响的起飞点。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景明 朱淑珍 曹馨誉
互联网时代,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如何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有效扩散,成为金融创新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据传播理论中的创新扩散理论,在消费者获取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信息的基础上,分析消费者决策采纳过程。利用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方法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来考察消费者网络结构变量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者网络平均度与网络重连概率的提高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信息传播具有正面影响,能够有效提升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扩散的效率;消费者网络平均路径长度的提升,增加了产品信息交流的难度,从而降低了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扩散效率。
关键词:
信息传播 互联网金融 网络结构 产品扩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涤非
在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扩散体系难以适应"三农"发展需求的背景下,国有农业企业可以凭借其优势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国有农业企业本身具有的技术创新与扩散职能及社会公益性、经济实力、与农户联系紧密、生产专用性强等特点而使其具有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优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石束 李建红
"留守妇女"作为当今中国农村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其生产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增产增收问题,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技术传播与扩散既是当今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本文以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赵家湾村马铃薯种植技术扩散为例,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载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关系出发,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技术传播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认为站在农民的角度,从农民的现实需求出发,改变"留守妇女"的传统种植观念,传授新的农业技术知识,既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改善农民生活,又能提高"留守妇女"的整体素质,促进我国农村社会整体进步。
关键词:
传播效果 留守妇女 农业技术 扩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旷宗仁
农业科技创新扩散通过创新手段追求农业和社会发展的技术红利。然而,由于创新、主体及环境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农业科技创新扩散行动在带来产量提高、效率提升等短期、可见、合意的预期性结果之外,也会带来改变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农民生产行为逻辑、村庄社会关系、人口结构、民俗文化、知识体系、生态环境等非预期性后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业发展、乡村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风险。对农业科技创新扩散的不确定性及其非预期性后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调查评估和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农业及乡村发展的多元目标、制定更加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扩散政策措施,并对未来科技创新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扩散 不确定性 非预期性后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笑明
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失败案例的追踪研究是探究扩散规律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发现技术扩散受阻的真正原因,从而找到改进的方法,也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农业技术扩散的加速。通过对关中地区某村两项农业新技术扩散失败案例的追踪调查和对比分析,认为区域基础设施状况、农业生产规模及专业化程度、农业技术市场的发育程度、政府推广部门职能的发挥程度、农民的素质等是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因素。提出必须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步伐,积极构建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新型扩散模式,加强农民培训等。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创新 扩散 失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裘孟荣 袁飞
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不同组织方式能产生不同的效应,一国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应采取相应的宏观管理方式,以加快农业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旷宗仁
农业科技创新扩散通过创新手段追求农业和社会发展的技术红利。然而,由于创新、主体及环境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农业科技创新扩散行动在带来产量提高、效率提升等短期、可见、合意的预期性结果之外,也会带来改变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农民生产行为逻辑、村庄社会关系、人口结构、民俗文化、知识体系、生态环境等非预期性后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业发展、乡村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风险。对农业科技创新扩散的不确定性及其非预期性后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调查评估和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农业及乡村发展的多元目标、制定更加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扩散政策措施,并对未来科技创新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扩散 不确定性 非预期性后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笑明 李同升
一项农业新技术只有经过扩散,被广大用户所采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益。国外有多个学科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在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用户系统、类型、过程、模型等许多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国内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理论与方法的推介、扩散的影响因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进、农户对技术的选择等方面,研究成果比较少,还远远没有系统化。国内今后的研究应该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力争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多学科的联合攻关与综合研究以及扩散的空间过程等方面有所突破。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创新 扩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标 张领先 王洁琼
基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需求,从推广的对象、主体、模式和规律角度分析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扩散过程与内在作用机理,建立基于农业技术供给和接受两大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扩散系统;进一步构建由生产者、研究单位和推广部门组成基于需求导向的农业技术推广扩散体系,探寻最佳的农业技术推广扩散路径及改进策略;并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技术有效推广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