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91)
- 2023(16970)
- 2022(14478)
- 2021(13256)
- 2020(11286)
- 2019(25438)
- 2018(25249)
- 2017(49232)
- 2016(26697)
- 2015(29531)
- 2014(29095)
- 2013(29409)
- 2012(26838)
- 2011(23984)
- 2010(23826)
- 2009(22237)
- 2008(21992)
- 2007(19645)
- 2006(17486)
- 2005(15119)
- 学科
- 济(113603)
- 经济(113465)
- 业(102359)
- 管理(84742)
- 企(84053)
- 企业(84053)
- 方法(52078)
- 农(48611)
- 数学(42641)
- 数学方法(42289)
- 财(34785)
- 业经(34143)
- 农业(32272)
- 中国(27135)
- 务(22841)
- 财务(22782)
- 财务管理(22757)
- 企业财务(21571)
- 学(21446)
- 制(21364)
- 地方(21107)
- 贸(20796)
- 贸易(20787)
- 技术(20664)
- 易(20227)
- 和(18474)
- 理论(18233)
- 策(17795)
- 划(17517)
- 环境(16449)
- 机构
- 学院(387040)
- 大学(382120)
- 济(160666)
- 经济(157679)
- 管理(157231)
- 理学(136939)
- 理学院(135552)
- 管理学(133469)
- 管理学院(132795)
- 研究(125579)
- 中国(95436)
- 农(81709)
- 京(79782)
- 科学(79156)
- 财(71105)
- 业大(65574)
- 所(63597)
- 农业(63457)
- 研究所(58123)
- 财经(57525)
- 中心(57436)
- 江(56851)
- 经(52569)
- 北京(49191)
- 经济学(48011)
- 范(46209)
- 师范(45682)
- 州(45050)
- 院(44442)
- 经济学院(43823)
- 基金
- 项目(266928)
- 科学(209830)
- 基金(195307)
- 研究(191251)
- 家(171607)
- 国家(170064)
- 科学基金(146289)
- 社会(123011)
- 社会科(116409)
- 社会科学(116376)
- 省(105377)
- 基金项目(104639)
- 自然(96072)
- 自然科(93875)
- 自然科学(93848)
- 自然科学基金(92222)
- 划(87133)
- 教育(85061)
- 资助(79288)
- 编号(76870)
- 成果(59834)
- 重点(59045)
- 部(58427)
- 发(57474)
- 创(57238)
- 创新(52946)
- 业(52247)
- 课题(51205)
- 科研(51119)
- 国家社会(50931)
- 期刊
- 济(178397)
- 经济(178397)
- 研究(108179)
- 农(80068)
- 中国(67988)
- 学报(65669)
- 科学(59453)
- 管理(57548)
- 财(55171)
- 农业(54095)
- 大学(49504)
- 学学(47654)
- 业经(35033)
- 融(33442)
- 金融(33442)
- 技术(31641)
- 教育(31133)
- 财经(28044)
- 业(27869)
- 经济研究(27292)
- 问题(24191)
- 经(24072)
- 技术经济(20695)
- 版(19972)
- 科技(19531)
- 商业(18371)
- 现代(18194)
- 业大(18031)
- 世界(17609)
- 理论(17327)
共检索到555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留鑫 洪名勇
文章从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生产迂回程度、农业市场化程度三个维度构建农业分工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995—2016年的时序数据进行处理,测算出中国历年农业生产的分工指数,进而利用OLS对农业分工指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长期稳定关系。为了更深入地探析农业分工与农民增收的互动作用,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农民增收显著促进农业分工,同时农业分工水平提高也能促进农民增收。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分工 农民增收 农业分工指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俊龙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关系到扩大内需 ,促进国民经济的繁荣 ,乃至社会稳定的大局。农民收入增加面临的主要矛盾是 :依靠价格因素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逐渐缩小 ;土地闲置等因素制约农民收入增长。解决思路 :加大国家对农业投入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等一系列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晓河 周海春
当前,农民收入与农业增长问题引起决策界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为了掌握当前我国农民收入与农业增长的基本情况,我们前往农业大省湖南、湖北进行了为期15天的调查研究,获得了有关农民收入与农业增长第一手资料。现整理如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雅芹 王震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收入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学者都对此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在本文中,笔者从多方面对农业科技进步给农民收入增长带来的影响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借助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农民收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海洋 孟全省 亓红帅 唐柯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包括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和其他支出,利用1978~2010年的财政支农数据,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的现状并在建立结构式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考察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各类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各项财政农业支出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有着显著差异,并且存在着一定的作用时滞;中国财政各项农业支出中支农支出在财政农业总支出中的平均比重为66.7%,而其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方差贡献率却仅为1
关键词:
财政农业支出 农民收入增长 SVAR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永仓
近年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迅速,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带来重要契机。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网络外部性和非均衡发展特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门槛作用机理,并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对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及各维度指数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均具有双重门槛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此外,还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民增收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显著,各维度指数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覆盖广度指数具有双重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相应的门槛值,覆盖广度的增收效应逐渐增强,覆盖广度指数和农村人力资本的耦合度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程度指数具有单一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过门槛值,数字化程度的增收效应有所减弱;使用深度指数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显著。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协同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农村居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数字普惠金融素养,实现数字普惠金融创新与农村现实金融需求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和数字经济红利的充分释放,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贤银
本文就教育对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出结论是 :教育对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效果十分显著 ,随着农民受教育年限的逐步提高 ,农民增收幅度逐步提高 ,农民增收持续性和稳定性逐步增强。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加强农民教育促进收入持续增长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增收 教育 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欣
农民收入的增长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依靠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阶段,城市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本文运用1978~2013年数据研究了城市化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而城市化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劳动型技术替代、土地型技术替代、人均资本存量、农村人力资本情况、政府涉农支出、一产比重等渠道来实现的。
关键词:
城市化农民收入影响机制协整理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晋晶 葛扬
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不同土地流转水平下农村产业融合增收效应的差异性,并在农民与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探讨土地流转、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显示:土地流转率通过了面板单门槛效应检验,跨越门槛值后农村产业融合的增收效应愈发显著;土地流转能够通过推动农村产业融合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土地流转与产业融合能够共同作用于农民收入。因此,要夯实三权分置制度基础,继续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向更高水平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艳荣 刘业政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农业产业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认为,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是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但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并利用安徽砀山酥梨农业产业集聚区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业产业集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进而找出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聚 农民收入 作用机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岳 张博
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兼顾“发展”与“共享”的双重目标,数字技术为乡村治理转型提供支撑。以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如下:农民参与数字治理具有收入增长效应,能有效提升其收入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所要求的“发展”目标。分位数回归与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结果均表明农民参与数字治理具有收入分配效应,能够缩小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所要求的“共享”目标。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农民参与数字治理将显著提高其信息获取能力,同时,数字治理参与对具有较低社会资本群体的收入赋能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数字治理 乡村数字化 共同富裕 收入差距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凤桂
近年来 ,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连续下降 ,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已成为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工作的焦点。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已超越了经济范畴 ,成为广为人们关注的政治社会问题。造成农民收入增长迟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它的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应该说 ,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 ,而农业产业化则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农业竞争力 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灿煌
针对当前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难题,从农业外商直接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出发,以1981-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首次运用协整分析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农业外商直接投资与农民收入两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正效应,且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加大吸引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力度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在利用外资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选择上,政府应当采取长期政策。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海兰 唐超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基于河南省3863户农户调查数据,构建ERM模型,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收入异质性农户的效应差异及其作用机制;结合PSM方法,规避模型内生性问题,验证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增收效应机制。研究得出,施肥服务存在收入门槛,其对高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更为凸显;相比高收入农户可自购农机,整地和收割服务对低收入农户增收效果显著,且对其工资性收入增长效应也被证实。农民增收应重点关注低收入农户发展问题,既要发展技术密集型服务,又要培育劳动密集型服务,这样才能助力农民富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耀森 左正强
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考察农业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在1981~2006年的样本区间内,农业投资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有着显著差异,并且存在着一定的作用时滞。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农业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程度渐趋稳定和显著。因此,在运用农业投资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选择上,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并通过建立持续稳定的投资增长机制来保证其促进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