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3)
2023(12868)
2022(10196)
2021(9382)
2020(7620)
2019(17104)
2018(16688)
2017(33015)
2016(17642)
2015(19729)
2014(19298)
2013(19605)
2012(18153)
2011(16152)
2010(16492)
2009(15803)
2008(16336)
2007(14979)
2006(13528)
2005(12137)
作者
(50587)
(42802)
(42791)
(40072)
(27478)
(20529)
(19087)
(16463)
(16180)
(15346)
(14728)
(14433)
(13677)
(13441)
(13371)
(12760)
(12478)
(12448)
(12434)
(12417)
(10662)
(10633)
(10523)
(9984)
(9708)
(9666)
(9496)
(9492)
(8537)
(8512)
学科
(95894)
(86361)
经济(86258)
(78705)
企业(78705)
管理(69542)
(46536)
方法(40089)
数学(32012)
数学方法(31824)
农业(31187)
(31082)
业经(30862)
(24326)
财务(24316)
财务管理(24285)
企业财务(23238)
中国(19318)
(18620)
技术(17188)
(16157)
(15498)
(15080)
(14500)
贸易(14492)
(14094)
(13873)
地方(13739)
理论(13041)
环境(12787)
机构
学院(272458)
大学(263741)
(120782)
经济(118841)
管理(113608)
理学(98582)
理学院(97760)
管理学(96655)
管理学院(96159)
研究(80979)
中国(66895)
(57321)
(55952)
(52703)
财经(46029)
科学(45506)
农业(42576)
(41982)
(41893)
业大(41658)
(39568)
中心(38370)
经济学(36515)
研究所(35212)
财经大学(33737)
经济学院(33360)
经济管理(33101)
(32631)
商学(32516)
北京(32287)
基金
项目(175565)
科学(141684)
研究(131992)
基金(130938)
(111391)
国家(110256)
科学基金(97732)
社会(88948)
社会科(84200)
社会科学(84177)
(69852)
基金项目(69667)
自然(61007)
自然科(59663)
自然科学(59650)
教育(58943)
自然科学基金(58681)
(56216)
编号(52844)
资助(52272)
成果(41379)
(40285)
(40053)
(39889)
(38669)
重点(38467)
国家社会(37011)
创新(36448)
(36241)
人文(35350)
期刊
(140275)
经济(140275)
研究(75763)
(58727)
(48011)
中国(47360)
管理(43245)
农业(39309)
科学(37065)
学报(36517)
(29957)
金融(29957)
业经(29876)
大学(29788)
学学(28992)
财经(23573)
技术(23212)
(20354)
(20121)
经济研究(20115)
问题(19241)
教育(18052)
技术经济(16110)
世界(14964)
农村(14532)
(14532)
财会(14239)
农业经济(14156)
(14123)
商业(13970)
共检索到400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露  罗必良  
小农户和新农业经营主体并非减量化的最优主体。小农户在采纳新要素或新技术时面临极高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且小农减量化还可能引发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多重逆向选择问题;新农业经营主体的生成受制于缓慢的农地流转和细碎的农地经营格局,且农业经营目标的多元分化和化学投入品喷施行为的隐蔽性特征也使得农地规模与施用量并非呈简单负相关关系。而服务供应商主导的减量化,在生产要素的品质和成本控制、作业过程的规范化和精准化、减量监督的数字化和市场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本文运用江西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的数据比较,说明后者能够在降低成本与增加利润的基础上,有效实现化学投入品的减量。本文认为,服务规模经营是农业减量的重要路径选择,其关键策略在于推进作物种植的连片化、要素投入的精准化、技术服务的职业化和绿色经营的市场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露  罗必良  
本文将农户分为五种类型,并将农地规模分解为地块规模、经营规模与连片规模,由此构建"农户类型—规模形式—减量化行为"的分析框架,进而阐明农户减量化的规模逻辑。基于农户问卷的实证分析表明:①对于所有样本农户来说,地块规模越大,减施量越高。其中,追求产量最大化的生产型小农,减施量与经营规模呈"倒U"型变化,而追求多元化经营的功能型小农,减施量随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增加;②农户连片规模扩大,减施量就增高,并且能够增强地块规模扩大以及经营规模扩大对减施的促进作用;③农户社会服务卷入程度加深,能够增强地块规模、经营规模和连片规模扩大对减施的促进作用。据此,农业减量化,应鼓励农户开展连片种植,形成生产性服务的市场容量,然后诱导服务供应商提供专业化服务,进而实现服务规模经营对农地规模经营的替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佳容  
长期以来的掠夺式农业生产方式使我国农用地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生态环境面临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在明确农业废弃物减量化与资源化权利属性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农业废弃物减量化与资源化立法滞后,法律调整存在重末端治理轻源头减量的结构性失衡,法律责任范围不清晰,法律制裁措施种类单一、惩罚力度偏轻等。据此提出完善农业废弃物减量化与资源化法律调整的路径:调整立法重心,农业废弃物源头减量与末端治理并重;明确农业废弃物污染治理立法的原则和责任主体;构建农业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倒查问责制,实现主体责任具体化、违法责任可追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学娇  李栋  徐会勇  杜宗义  
目前中国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化肥过量施用问题。本研究参照中国玉米区域大配方施肥标准,测算了玉米主产区的化肥减量目标,并结合玉米主产区的化肥施用总量、播种面积、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及吨粮化肥施用量综合分析了玉米的化肥施用现状,精准识别了化肥急需减量的关键地区,并进一步探索了种植玉米的化肥减量路径。结果显示:中国玉米主产省化肥的减量目标为255万吨,占玉米化肥施用总量的19%;化肥急需减量的省份有吉林、云南、甘肃、宁夏、新疆、江苏和山东;中国应进一步提高用肥效率、推广农业技术培训和提供服务、完善经济管控政策和健全化肥管控法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露  罗必良  
本文旨在阐明农业减量化从技术逻辑、行为逻辑向交易逻辑转换的内在机理。农户是农业减量化的核心主体,其减量意愿及潜在技术需求具有重要的行为发生学意义。已有研究通常将农户视为同质化主体,未能厘清农户需求偏好影响减量技术采纳行为的内在机理。本文以化肥减量为例,通过构建“农户分化—要素匹配—技术策略”的分析线索,揭示不同农户减量的目标偏好及其行为差异。分析表明,农户减量具有差异性,并与其要素禀赋特性和要素匹配度紧密关联。其中,生存型农户偏好以家庭生态圈内部要素替代外部要素来弱化毒性成分以保护土壤;生活型农户偏好以节省劳动力的施肥措施改进来降低肥料损耗;生产型农户偏好以改善化肥养分元素配比来增加作物吸收率;功能型农户则偏好通过危害度更低的外部要素替代来弱化毒性成分。此外,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供应商偏好以施用工具的改进来降低化肥损耗。本文进一步强调,通过鼓励小农户的连片种植,能够突破其要素禀赋局限,诱导农业减量服务的社会化与专业化,进而促进农业减量的市场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邵宜添  
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是制约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因素,对此,首先以农药残留引致的多重负外部性问题为导向,分析我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下我国水果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并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MRL标准下检出农药频次比例、农药残留超标率及超标主要农药和农产品种类等,以探讨农药减量化政府监管的有效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水果蔬菜存在农药残留超标以及剧毒等禁用农药残留问题;我国农药MRL标准偏低以及覆盖面较窄是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提高我国MRL标准及限制外来非标准内农药施用是我国农药减量化政府监管的可行路径。为实现农药减量增效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必须借助政府力量促进MRL标准信息对称,完善"内提标、外控源"等监管措施是政府实现农药减量化的重要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浩  栾江  
如何激励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环境行为关系到农业绿色发展和面源污染治理成效。在农村熟人社会中,社会资本对农户的环境行为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使用全国四省的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于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和化肥减量化使用行为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在社会资本的三方面核心因素中,社会组织关系对于农户降低化肥使用量的影响明显高于其他两方面因素。因此,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尤其是合作社等基层组织建设能够有效激励农户环境行为,进而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卫涛  张俊飚  李树明  周万柳  
实现农业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基于农户经济学的视角,以山东、山西、湖北三省的农户化肥投入为例,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循环农业中的农户减量化投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只有"增量使用"和"减量使用"化肥两种选择下,大部分农户倾向于减量使用化肥;此外,农业生产决策者性别、家庭耕地面积、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政府技术支持力度等因素对农户的施肥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激励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减量使用生产资料,提出了重视对农业生产大户和妇女引导、提高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加强政府技术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灵静  辛翔飞  肖红波  王济民  
兽药在畜禽养殖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然而大量使用兽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及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等问题日益凸显。肉鸡产业是我国第二大肉类产业,深受药残的困扰,兽药减量对肉鸡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基于9省334个养殖户调研数据,分析了肉鸡养殖中科学用药、生物安全和动物福利三种主要减药措施的现状,并采用贝叶斯信度网络模型探讨了药物投入及减药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最终筛选出了较适宜或最佳的减药措施及措施组合。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肉鸡养殖科学用药水平明显偏低,生物安全和动物福利水平相对较高,但与期望最优水平仍有较大差距;(2)科学用药、生物安全和动物福利水平与药物投入水平存在弱负相关关系,这表明了减药路径优化的可能性;(3)药物投入及科学用药、生物安全、动物福利分别处于最高水平时,技术和经济效果均可达到良好状态,但技术和经济效果的期望最优状态需通过三种减药措施的组合实施才能达到;(4)在药物投入处于低和最低水平,且保证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处于最高水平的理想状态下,减药路径组合应为“科学用药(低)—生物安全(高)—动物福利(高)”的状态,即减药路径重在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和动物福利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沈兴兴  刘帅  段晋苑  彭水洪  
[目的]化肥减量增效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和优先任务,文章首先基于环境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分析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提出了新形势下基于利益相关方的视角开展化肥减量化管理多方联动机制研究的必要性。[方法]为构建有效的多方联动机制,需要全面了解利益相关方参与化肥减量化管理的现状与主要问题,该文实地调研了普通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的耕地保护意识、地力改善意识、清洁生产支付意愿和对政府的主要利益诉求并对其做了对比分析,同时通过关键人物访谈了解基层农技部门、有机肥生产企业在化肥减量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结果]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郭奇  李文文  杨文烨  钱冬  
【目的】小农户对化肥减量相关规制的感知与行为响应受到其与过量施肥事件心理距离的启动和引导,揭示过量施肥事件心理距离各维度(时间、近空间、远空间、近社会、远社会和概率距离)对小农户规制感知、化肥减量化动机自主程度及行为的影响机制,可为破解当下化肥减量化规制“相对性失灵”难题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后验视角,以化肥减量化相关规制考量和实际化肥减量化行为配对关系衡量动机自主程度,从小农户与过量施肥事件的心理距离出发,构建一个整合解释水平理论(CLT)与自我决定理论(SDT)的研究框架,基于陕西省402份种粮小农户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和重要性-性能分析法(IPMA)解释心理距离、不同来源(政府、村委、村民)规制感知对小农户化肥减量化行为及其动机自主程度的作用机理及重要性。【结果】(1)时间距离越近,越能显著增强小农户村民规制感知,降低其村委规制感知;近空间距离能显著增强村委规制感知;近社会距离能显著增强政府和村委规制感知,而远社会距离能显著增强3类规制感知;概率距离对规制感知影响不显著。(2)近空间和近社会距离会直接促进小农户实施化肥减量化行为并提高其动机自主程度,村民规制感知在远社会距离对化肥减量化行为及其动机自主程度的影响中起正向中介作用,而村委规制感知在上述心理距离的影响中起抑制作用。(3)近空间距离、近和远社会距离以及政府和村民规制感知对小农户化肥减量化行为及其动机自主程度具有相对重要的促进作用。【结论】心理距离可直接或通过规制感知显著影响小农户化肥减量化行为及其动机自主程度。因此,应通过优化政府与媒体相关信息传播内容以贴合具有正向影响的心理距离,从而提升心理距离和规制感知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祝华军  田志宏  杨学军  
为探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政策是否引导市民的生鲜农产品消费行为趋向减量提质,利用在上海市调查获得的718份问卷数据,构建了负二项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实施垃圾分类后,超过50%的受访者在购买绿叶菜和茄果时朝着减量提质的方向改变,但仍有高达60%的受访者对水产品、瓜果和肉类购买行为不变,仅有34.82%的受访者有购买净菜的行为;家庭对垃圾分类投放的难度和处理生鲜农产品产生的垃圾量,与购买净菜行为显著正相关,但边际效应较小;消费者对净菜价格的承受力与购买净菜行为显著正相关,且边际效应较大;户主年龄、性别和家庭需照料人数等家庭特征,也显著影响净菜购买行为。建议一方面将垃圾分类投放奖惩措施与居民家庭的垃圾投放数量挂钩,另一方面净菜供给方也要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成本,引导湿垃圾源头农产品消费减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旭媛  张晓燕  林庆林  郭江影  
绿色生产对化肥投入提出减量化的要求,农户作为践行减量化施肥的主体,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施肥外包服务对兼业农户施肥行为的影响,从理论与实证上检验兼业对农户施肥频率与施肥偏离量的影响,以及施肥外包服务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本文利用黑龙江、浙江、四川及河南4个省份128个村庄478个农户690个地块数据对上述影响进行检验,并得出如下结论:农业劳动力短缺会使得兼业农户减少施肥次数,但是会通过增加施肥量来弥补因施肥次数减少而导致的施肥不足,反而使得施肥偏离经济最优水平。施肥外包服务能够缓解兼业农户施肥次数的减少,但是在兼业对农户施肥偏离的影响中没有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对于兼业农户而言,施肥外包服务这种“轻简”化的选择,并未带来明显的“轻量”化的结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老屋  
【新闻提要】据《人民日报》报道,发改委、住建部日前发布《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明确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必须符合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要求,从严控制用地规模,严格土地审批,严禁超标准占地、低效利用土地,不得占用耕地。【编者点评】新的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对机关办公用地提出了明确要求:严禁超标准占地,不得占用耕地。实现这一目标,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苏建华  
江苏省海安县积极推行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政策思路,通过实施增减挂钩、盘活存量土地、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优化镇村建设用地布局,实现了农村建设用地减少、耕地数量增加的目标,确保了优质项目落地。自2006年以来,新增农用地面积2.36万亩,获批流量指标3.7万亩,累计批复挂钩周转指标1.08万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