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30)
2023(18276)
2022(15202)
2021(13677)
2020(11092)
2019(24772)
2018(24129)
2017(45981)
2016(24880)
2015(27059)
2014(26818)
2013(26913)
2012(25179)
2011(22875)
2010(23217)
2009(21564)
2008(21259)
2007(19274)
2006(17528)
2005(15987)
作者
(74479)
(62570)
(62041)
(58690)
(39395)
(30013)
(27796)
(24481)
(23606)
(22045)
(21528)
(20556)
(20033)
(19980)
(19451)
(19015)
(18383)
(18257)
(17956)
(17937)
(15898)
(15479)
(15126)
(14489)
(14110)
(13911)
(13779)
(13705)
(12526)
(12338)
学科
(128598)
经济(128470)
(96445)
管理(80622)
(77449)
企业(77449)
(48804)
方法(44587)
数学(35650)
数学方法(35446)
业经(35314)
中国(33009)
农业(32845)
地方(31243)
(31030)
(22902)
(22659)
环境(21634)
(20926)
财务(20906)
财务管理(20882)
(20750)
贸易(20734)
技术(20378)
(20050)
企业财务(19869)
(18996)
(18793)
(18352)
(17537)
机构
学院(368462)
大学(360023)
(166495)
经济(163519)
管理(141908)
研究(129976)
理学(121642)
理学院(120272)
管理学(118691)
管理学院(118010)
中国(100665)
科学(78133)
(76364)
(75522)
(72560)
(66400)
研究所(59954)
中心(58894)
农业(58822)
业大(58504)
(57507)
财经(57404)
(52060)
经济学(51191)
北京(47255)
(46403)
经济学院(46048)
(45696)
师范(45197)
(44997)
基金
项目(242436)
科学(192900)
基金(177697)
研究(174861)
(156172)
国家(154723)
科学基金(133051)
社会(116804)
社会科(110705)
社会科学(110676)
(96790)
基金项目(94931)
自然(84683)
自然科(82754)
自然科学(82731)
自然科学基金(81264)
(79843)
教育(76635)
资助(70109)
编号(68424)
(58326)
重点(54753)
(53028)
成果(52744)
(52633)
国家社会(49078)
(48776)
创新(48636)
课题(47194)
发展(46910)
期刊
(200430)
经济(200430)
研究(109313)
中国(75494)
(75383)
学报(57421)
(56377)
科学(55414)
管理(55345)
农业(50610)
大学(43792)
学学(42345)
(37448)
金融(37448)
业经(36658)
技术(31690)
经济研究(31041)
教育(29206)
财经(29128)
(26926)
问题(26580)
(25330)
技术经济(21593)
世界(20204)
(18899)
商业(18499)
资源(18325)
(17866)
现代(17788)
经济问题(17277)
共检索到566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建文   杨秀云  
运用IPCC方法测算2000-2020年黄河流域农牧业减排固碳水平,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应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农业减排固碳对黄河流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农业减排固碳水平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保持平稳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区域整体减排固碳能力较好;(2)2000-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各地级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较大;(3)整体而言,减排固碳和经济增长水平对正面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源于区域间的经济关联,农业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正面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源于区域间的地理位置,环境规制、人口规模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主要受到地区间的经济关联,城镇化水平负向抑制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源于区域间的地理位置;(4)分地区而言,减排固碳对黄河流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及程度均存在异质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琳娜  尹昌斌  方正  张洋  
[目的]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背景下,探讨推进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的路径。[方法]在梳理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基础上,剖析流域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挑战、机遇,探讨促进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和推进路径。[结果]近年来,黄河流域农业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农林牧渔结构稳定,主要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增,农业产业特色突出,农村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但仍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水土资源压力较大,部分区域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制约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结论]面对国内外发展新机遇,加快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强生态保护,将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探索不同生态类型区农业发展重点;推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实施全产业链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构建乡村绿色发展体系;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围绕黄河流域农业产业技术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绿色农田试点示范建设,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主,探索黄河流域不同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探寻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静  梅旭荣  连煜阳  薛莉  
[目的]推进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也是破题之举。水资源利用较为粗放、农业用水效率不高是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制约,也是推进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亟待破解的问题。[方法]基于水资源刚性约束的现实条件,将水资源作为内生要素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以水定土,以土量水”的水土资源优化模型,运用黄河流域西北干旱区1933份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不同配水方案及水价情景下,农作物种植面积的调整策略。[结果]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具有较大节水空间;调整配水方案,配水量向具有水资源利用比较优势的作物倾斜,有利于提高收益及水资源利用率;调节水价,增加用水成本,有助于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实现农业节水目标。[结论]黄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应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水资源定价机制,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坚持生态优先,大力推进农业节水,推动设施农业发展,适度调减农作物种植面积,为生态用水提供更大的空间。黄河流域农业发展不应以规模论英雄,而是侧重向技术、管理、质量要效益,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虎林   潘光曦  
文章以黄河流域82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1—2021年流域内数字金融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的时序演变特征、空间相关性以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从整体看,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从濒临失调水平逐渐转为良好协调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从收敛性看,黄河流域整体及上、中、下游地区的耦合协调度随时间均显现出明显的收敛性特征;从空间自相关性看,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各城市之间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从差异结构看,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内差异远大于区域间差异,且上游地区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明显大于中游地区和下游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慧  上官绪明  
金融创新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基于空间Durbin模型,选取2011—2019年间黄河流域58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系统地考察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及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化解内生性问题后,助推效应依然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低于覆盖广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提出推进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使用深度、构建协同服务机制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助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慧  上官绪明  
金融创新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基于空间Durbin模型,选取2011—2019年间黄河流域58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系统地考察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及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化解内生性问题后,助推效应依然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低于覆盖广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提出推进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使用深度、构建协同服务机制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助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永旺   周欣欣   赵敏娟   汪红梅  
黄河流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农产品消费需求、协调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对2003—2020年黄河流域9省份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分析讨论黄河流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时空特征、短板弱项与路径选择。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随时间变动呈逐步提高的特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山东省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具有优势,但是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均较低,即各省份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差异较大,在发展过程中各有优势与弱项。鉴于此,需要补齐短板弱项,促进各地区特色农业全面均衡发展,加强政策支持引领,夯实特色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增强特色农业内生发展动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敏  夏同水  马宗国  
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从空间格局和时间衍变2个方面测度2010~2019年黄河流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存在内部不平衡性,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但呈显著上升发展趋势;各省区均存在与地区特征相匹配的长处与短板,山东、河南、四川在创新、开放、共享发展维度起引领作用,甘肃、山西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青海、内蒙古、陕西、宁夏绿色发展更具有优势;各维度对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贡献不一,创新、绿色拉动作用最为明显,开放是短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抓住政策红利,坚持生态优先,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推动各省区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冲  刘达  
文章在明晰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8年黄河流域10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助推作用;具体到各分维度指标,则对动力机制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福利水平改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与经济稳定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不显著,并且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另外,门槛效应检验进一步证实,当前环境规制是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杰  张华泉  
依据新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以黄河流域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生态资本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态资本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显著的正向关系,生态资本显著带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森林覆盖率的贡献率最大;生态资本主要通过提高人均人力资本、劳动生产率以及降低单位GDP能耗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生态资本的门槛效应显著,越过双重门槛值-0.200后,生态资本正外部性作用呈逐步减弱态势。应充分认识到生态资本价值及对黄河流域生态资本投资的必要性,将生态保护真正融入现代化经济建设,通过孕育高质量人力资本与高效劳动生产率、降低能耗等路径助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敦平  叶蕾  
文章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5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黄河流域58个地级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且存在上、中、下游梯度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在黄河流域58个地级市中,仅有19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因子得分大于0,并且黄河上游地区各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因子得分相对较低,中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相对较高,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将黄河流域各地区划分为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较高、一般、较低三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油建盛   蒋兵   董会忠  
文章基于黄河流域65个城市2011—2020年的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等考察数字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部效应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数字经济可显著提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中介效应结果显示,产业多维演化是数字经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媒介,产业多维演化通过了双重门槛检验,使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出非线性变化趋势;数字经济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分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在中游、下游地区是当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上游地区未产生显著影响,且数字经济仅可带动下游地区邻近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韬  张俊丽  
基于2011—2019年黄河流域沿线9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和制造业集聚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抑制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对邻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制造业集聚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环境规制门槛效应,制造业集聚对上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较强,环境规制对上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强,下游地区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环境规制门槛值较大。基于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化转型升级;加强区域环境规制强度,推动黄河流域经济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升区域间要素配置效率;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流域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福柱  苗青  
城市是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以及空间联系的主要载体。文章通过测算城市耦合质量等指标对引力模型予以修正,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2006年、2012年和2018年黄河流域73个城市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的空间网络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城市整体空间联系势能值增长显著,但空间联系格局呈非均衡分布特征;其空间联系方向具有地域邻近指向性和中心城市指向性的特征;黄河流域城市整体空间网络联系密度处于较低水平,城市间整体联系强度较弱;网络中心性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郑州、济南、西安等城市表现出较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黄河流域城市核心-边缘结构明显,核心区范围扩大,核心区城市的分布出现向中西部区域迁移的现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伟丽  魏瑞博  王伊斌  郝智娟  曹媛  
基于时空耦合俱乐部趋同视角,从绿色发展、创新水平、经济活力、人民生活和社会和谐五个方面构建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定基功效系数法进行测算,深入剖析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同俱乐部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发现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水平总体提升,但上、中、下游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形成了低水平、中低水平、中等水平、中高水平和高水平5个趋同俱乐部。以中等水平趋同俱乐部为界,显著因子影响方向呈现相反特征,环境因素是引起趋同俱乐部变迁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