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64)
- 2023(15376)
- 2022(12290)
- 2021(11171)
- 2020(9110)
- 2019(20145)
- 2018(20021)
- 2017(38169)
- 2016(20898)
- 2015(23349)
- 2014(23877)
- 2013(23132)
- 2012(20838)
- 2011(18620)
- 2010(19175)
- 2009(18159)
- 2008(18244)
- 2007(17139)
- 2006(15582)
- 2005(14542)
- 学科
- 业(92887)
- 济(90660)
- 经济(90512)
- 企(75017)
- 企业(75017)
- 管理(74735)
- 农(50384)
- 业经(34465)
- 农业(33758)
- 方法(30561)
- 财(30475)
- 中国(25626)
- 制(24168)
- 数学(21972)
- 数学方法(21793)
- 地方(21402)
- 务(20892)
- 财务(20855)
- 财务管理(20813)
- 企业财务(19694)
- 体(18377)
- 技术(18131)
- 策(16836)
- 理论(16453)
- 划(15916)
- 和(15646)
- 发(14721)
- 银(14550)
- 银行(14536)
- 体制(14225)
- 机构
- 学院(304444)
- 大学(294183)
- 济(126651)
- 经济(123929)
- 管理(118716)
- 理学(100593)
- 理学院(99609)
- 管理学(98248)
- 管理学院(97683)
- 研究(96598)
- 中国(79325)
- 财(62654)
- 京(61584)
- 农(60155)
- 科学(55619)
- 江(51048)
- 所(47828)
- 财经(47580)
- 中心(46126)
- 农业(45265)
- 业大(44901)
- 经(42804)
- 研究所(42150)
- 州(39786)
- 范(38378)
- 师范(38068)
- 北京(38064)
- 经济学(37392)
- 院(34380)
- 财经大学(34212)
- 基金
- 项目(190911)
- 科学(152458)
- 研究(148233)
- 基金(137382)
- 家(116837)
- 国家(115583)
- 科学基金(101267)
- 社会(96539)
- 社会科(91028)
- 社会科学(91009)
- 省(78027)
- 基金项目(72881)
- 教育(66581)
- 编号(62843)
- 划(62132)
- 自然(61241)
- 自然科(59774)
- 自然科学(59761)
- 自然科学基金(58723)
- 资助(53105)
- 成果(50789)
- 发(43182)
- 课题(42821)
- 重点(42373)
- 制(42267)
- 创(42252)
- 部(42009)
- 业(40092)
- 国家社会(39739)
- 性(38842)
- 期刊
- 济(160546)
- 经济(160546)
- 研究(90938)
- 中国(69165)
- 农(63933)
- 财(52714)
- 管理(46957)
- 农业(42794)
- 学报(41135)
- 科学(40837)
- 教育(33594)
- 大学(33319)
- 融(33222)
- 金融(33222)
- 业经(33037)
- 学学(31412)
- 技术(28869)
- 财经(23851)
- 经济研究(22219)
- 业(21832)
- 问题(21402)
- 经(20566)
- 版(16488)
- 技术经济(16406)
- 农村(16217)
- 村(16217)
- 农业经济(15593)
- 世界(15532)
- 现代(15391)
- 财会(15027)
共检索到478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意焕 李超杰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需要动员各方力量,有效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提升。河南省睢县统筹多方力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做法值得关注。睢县首先把各村农户组织在各类专业合作社中,再把各村合作社组织成乡镇联合社,最后把各乡镇联合社组织在一个县级联合社中。联合社与睢县组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各类现代农业企业共同参与农业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睢县合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作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如利益联结机制、技术应用机制、绿色生态机制和产业融合机制等。为使各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更好地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应充分发挥各级党员干部的组织引领作用和农村劳动群众的主人翁作用,灵活应用各方参与力量,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农村集体在多重作用机制中的主导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春艳 吴佩芬
为推进我国农村生态现代化,各个地方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城乡联动、整体推进;重视生态环境、发展特色经济;依托生态工程、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
农村 生态现代化 实践经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一雯
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芦村与泰华集团在2009年联合成立泰华芦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走出了一条创新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一、泰华芦村合作社基本情况介绍(一)发展背景。房山区是北京市的西南大门,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的交界地带,既有山地、丘陵,也有沃野平原,因此房山区在发展中既要考虑生态涵养,又要考虑产业发展,房山区由此确定了建设首都现代高端制造业新区和现代生态休闲新城的"一区一城"发展战略。农业在房山区的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付万军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当前,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实现进度和质量成色。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金融机构要自觉履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好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以金融之力护航农业强国建设,以高质量服务赋能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金融力量。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金融服务 探索与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莹 陶祉凝 刘帅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这既是我国连续第二十年聚焦“三农”议题,也是向全党全国再次释放强农重农的强烈信号,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冲锋号角,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步。本文首先梳理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意义,对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采用的稳定粮食生产、实行统分结合、发展高效生态、传承农耕文明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阐述了建设农业强国在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的重要性,农业强国时不我待。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强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晓河
农业强国建设与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互为内涵、互为促进的关系,农业现代化具有客观认定特点,农业强国概念具有主观认同特征。建设农业强国是一个比农业现代化要求更高、更全面的发展行动。从国际经验看,凡是进入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行列的经济体,其农业农村都实现了现代化,但只有少数国家发展为农业强国。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条件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在我国迈上中高收入阶段后,特别是2015年以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外生拉力强度开始变弱,农村内生动力系统性支撑也表现不足。为此,论文提出围绕三个提高、强化外生拉力、激活内生动力,构建一批优先发展的机制,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计晗 许佳伟 聂凤英
西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方案并不适用于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乡土中国,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本土国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基础性、长期性问题。以宏观制度变迁与乡土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线索,梳理了自清末至今4个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历程,分析了各个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特征、成就和代价。基于实践经验的启示在于:政府赋能与农民组织对农业农村现代化而言不可或缺,而这恰好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计晗 许佳伟 聂凤英
西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方案并不适用于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乡土中国,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本土国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基础性、长期性问题。以宏观制度变迁与乡土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线索,梳理了自清末至今4个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历程,分析了各个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特征、成就和代价。基于实践经验的启示在于:政府赋能与农民组织对农业农村现代化而言不可或缺,而这恰好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守德 吴娟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迎来了更好的机遇,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建设和美乡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两者关系并提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山东、河南、黑龙江等六个农业大省近10年县域面板数据,构建现代农业和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两者耦合协调关系,并深入研究影响其耦合发展的因素。研究发现:六个省份的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均属于高度耦合、中度耦合协调型;对总样本进行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时,发现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公共预算收入均对耦合协调度产生正向显著影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基于此,应优化县域经济布局、健全财政管理机制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红杰 张旭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探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从生产关系变革到现代农业经济体系重塑,从全面进行乡村改造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不同体制条件下不断演进,其基本逻辑在于动力塑造中对个体与组织、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深邃思考和不断调整。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进一步考虑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动力、资源注入、市场联结等问题,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出发,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内在激励和不竭动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晓河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城乡融合发展首先要让相对落后的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赶上来,站到与城镇同一发展平台上,才能有条件实现融合发展。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推进全面现代化建设的优先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要优先发展,必须打破现有城乡二元结构框架,建立农业现代化投入优先保障机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先配置机制、农村公共服务优先供给机制、城乡社会保障融合机制、土地要素平等交换机制、农民市民化公共成本分担机制六大机制,实现土地市场和进城落户限制"两个放开",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为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支撑条件。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优先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魏后凯 崔凯 芦千文 胡凌啸 苏岚岚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城乡融合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基于“三化一融”视角来分析研判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国在2027-2030年间可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设定目标值,2033年左右可基本实现“三化一融”设定目标值,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重要基础。2012-2021年中国“三化一融”的系统协调程度不断提高,但农民现代化成为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进程的突出短板。在新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是:锚定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和205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两阶段目标,按照“守底线、补短板、寻突破、促提升”的思路抓好“独立项”,根据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之间的联系做好“交叉项”,将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贯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以用好“串联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难点是谋划解决中长期农业农村工作中难以化解的突出矛盾、关键难题和体制障碍,包括:协调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目标冲突,化解小农户与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矛盾,破解推进城乡融合所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解决农村空心化、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难题,以及推动乡村闲置资源要素盘活利用机制改革等。针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农业农村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改革、创新与发展为突破口,坚持“三化一融”协同推进,把农民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整体性、协调性、前瞻性和内生性,实现城乡融合基础上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更高水平、更优结构、更佳质量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城乡融合 农业强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克辉
本文总结了福建省东南地区1978年以来,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农业和农村经挤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指出:应通过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增创新优势来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闽东南地区,农村现代化,道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子建 陈学渊 高文菊 韩晓静
[目的]县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处于统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关键环节。[方法]在厘清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互动逻辑的基础上,构建“内源发展—外源驱动”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理论框架,运用案例分析法,剖析河北省唐山市3个典型县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典型模式和传导机理,分析不同模式的利弊和适用条件,探讨新时期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推进路径。[结果]研究发现,以工补农的“资源盘活-资本扶持”二元式、农业园区集聚经济的“集体动员-资本参与”二元式、“盘活资源-集体参与-资本扶持”三元式三种发展模式的推进重点和建设内容分别聚焦在农业现代化或农村现代化的单一方面,但不同发展模式均表明盘活资源、资本扶持、集体组织等内外部要素联动在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结论]新时期应当从构建工农城乡关系、转变发展方式、强化科技支撑、盘活资源要素四个方面推进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从而加快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