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17)
- 2023(16149)
- 2022(13595)
- 2021(12629)
- 2020(10607)
- 2019(24019)
- 2018(23923)
- 2017(45583)
- 2016(24740)
- 2015(27787)
- 2014(27649)
- 2013(27611)
- 2012(25112)
- 2011(22485)
- 2010(22706)
- 2009(21100)
- 2008(20919)
- 2007(18921)
- 2006(16882)
- 2005(14983)
- 学科
- 济(102132)
- 经济(102011)
- 业(98491)
- 管理(80568)
- 企(80073)
- 企业(80073)
- 农(51034)
- 方法(42916)
- 业经(34760)
- 农业(33933)
- 数学(33631)
- 数学方法(33300)
- 财(29829)
- 中国(27001)
- 务(21292)
- 财务(21221)
- 财务管理(21196)
- 地方(21135)
- 制(20885)
- 技术(20058)
- 企业财务(20045)
- 理论(18611)
- 和(18483)
- 学(18225)
- 贸(17651)
- 贸易(17642)
- 策(17532)
- 易(17134)
- 划(16737)
- 体(15538)
- 机构
- 学院(354733)
- 大学(348493)
- 管理(145753)
- 济(141636)
- 经济(138536)
- 理学(125327)
- 理学院(124076)
- 管理学(122276)
- 管理学院(121641)
- 研究(115035)
- 中国(89062)
- 京(74488)
- 农(72089)
- 科学(70571)
- 财(63770)
- 业大(57629)
- 所(57441)
- 农业(55223)
- 江(54453)
- 中心(53635)
- 研究所(51953)
- 财经(50367)
- 北京(46643)
- 经(45787)
- 范(45124)
- 师范(44744)
- 州(43770)
- 院(41363)
- 经济学(39908)
- 经济管理(39531)
- 基金
- 项目(238475)
- 科学(187568)
- 研究(179295)
- 基金(171023)
- 家(147983)
- 国家(146519)
- 科学基金(126593)
- 社会(112530)
- 社会科(106151)
- 社会科学(106121)
- 省(95691)
- 基金项目(91608)
- 自然(80958)
- 教育(80447)
- 自然科(79046)
- 自然科学(79026)
- 划(78320)
- 自然科学基金(77644)
- 编号(75688)
- 资助(68356)
- 成果(60394)
- 重点(52508)
- 部(52209)
- 发(52191)
- 创(51557)
- 课题(50926)
- 创新(47471)
- 业(46670)
- 国家社会(45384)
- 项目编号(45061)
- 期刊
- 济(167516)
- 经济(167516)
- 研究(102256)
- 农(73460)
- 中国(71707)
- 管理(54597)
- 学报(54569)
- 科学(51352)
- 农业(50009)
- 财(49968)
- 大学(42210)
- 学学(39769)
- 教育(39410)
- 业经(33932)
- 技术(32762)
- 融(32200)
- 金融(32200)
- 业(25402)
- 财经(23955)
- 经济研究(23272)
- 问题(22202)
- 经(20482)
- 技术经济(19014)
- 图书(18523)
- 版(18415)
- 现代(17678)
- 科技(17620)
- 理论(16383)
- 商业(16072)
- 世界(16068)
共检索到530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灯华 许世卫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的深入融合,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加快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是新时期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的基本条件支撑和战略举措。本研究基于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分析,通过梳理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范畴和功能,厘清农业农村新基建和传统基建的区别特征,分析中国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新时期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并提出未来做好农业农村新基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郎永建 张尚民 李长春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足进展 ,使农业生产条件获得了较大改善 ,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但从全面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 ,部分地区薄弱和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 ,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此 ,作者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 ,提出了治理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
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忆邵
本文论述了基础设施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並提出了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晓河 刘振中
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对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当前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尚存在诸多问题。以此为研究基础,本文深入剖析了我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环境条件,从我国农业农村的基本实情出发,结合国家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及其目标,建议"十二五"时期以围绕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等为战略目标,以纯公共品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循序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广度与建设深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糘燏
数字农业是数字中国和乡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数字农业出发,以农村基础设施变压器为例,深刻分析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变压器现状,提出通过与数字技术有效结合,利用MI、VR、AI、云计算、深度学习、大数据、智能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对农村变压器数字孪生故障仿真与监测,创新性提出数字农业下农村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的数字防范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萍萍 吴迪
农村的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依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所以,改善农村发展现状,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稳步提升农业经济实力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全面改善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
农村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祥宇 景香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保障。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呈现区域、城乡差距过大,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在已有供给领域存在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资源浪费严重。应建立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公平性的评价体系,针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公平评价建立合理的投资方式和投资制度。对国内外研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文献进行归纳,指出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平供给的现状和问题,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公平性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引导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数量和谐、供需匹配。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公平性 政策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恒林
地处苏北的盐城市盐都区不断加大农业投入,自2011年首次超过亿元以来,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为2.3亿元、2.9亿元和3.2亿元,巨额投入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为此,笔者对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相应建议。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一)项目种类多而散,项目重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谷成 尹朝静 吴清华
本文使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中国各省1999~2011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一阶差分GMM方法,实证检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电设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显著;公路设施能够显著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灌溉设施却显著降低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卜紫洲
三农问题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而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一、现状与问题 1.电力不足制约农业农村生产的迅速增长。现代农业越来越表现为机械化和社会化生产,农业生产效率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鲍曙光 冯兴元
农业基础设施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逐年上升,投融资模式不断创新,形成了产业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以及地方专项债等多种模式。但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仍面临稳定现金流和比较收益不足、缺乏合格承贷主体、政府支持引导力度不足、资金投入机制和全过程管理机制有待优化等问题。因而,需要基于产业链和空间布局强化农业基础设施规划,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力度,发展土地资源化资金,推进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改革,积极探索专项债、PPP模式等模式,探索农业存量资产的资产证券化,构建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产权市场、交易机制以及融资增信机制。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乡村振兴 投入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祖锐 常江
对苏北5市43个村庄进行调研,抽取其中基础设施部分调研资料进行梳理,总结苏北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特点和农民对基础设施的具体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对苏北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具体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苏北 新农村 基础设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代彦
本文指出,乡镇道路和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在降低农业生产支出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应增加这方面的投资。但与通常的看法不同,农业科研和技术服务却增加了农业生产支出,降低了农民收入,原因可能在于农业技术服务的收费太高。因此有必要降低农业技术服务的收费标准,以降低农业生产支出,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支撑着这三项农村基础设施的是农业和农民,财政支出对其没有显著贡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马淑琴 章辉达
利用全国范围水利水文数据,对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农业产出效应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得出一般性结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通过降低成灾面积、保障农业用水、提高农业用水资源的生产配置效率三条现实路径,综合作用于农业产出。推论表明,此种效应呈现出正向效应和地区差异性特点。随后利用1988—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全国范围与六大经济区域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农业产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出有着显著正效应。六大区域中,除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外,其他四大经济区域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出的正向效应均高于全国水平。正向效应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南部沿海、西南地区、东北地区、...
关键词:
农村水利 基础设施 农业产出 作用机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晓兰 鄢伟波
通过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检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在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1988—2014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差分GMM方法检验农村灌溉、道路、电力和医疗基础设施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这四类农村基础设施都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且灌溉基础设施的作用最明显,其次为医疗基础设施,高于道路和电力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化程度、种植规模的提高和种植结构的调整能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而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人均GDP的提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为净替代效应。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外部性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