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1)
2023(11509)
2022(9402)
2021(8951)
2020(7247)
2019(16607)
2018(16280)
2017(30103)
2016(16626)
2015(18336)
2014(18378)
2013(18107)
2012(16825)
2011(15168)
2010(15732)
2009(15134)
2008(15287)
2007(13628)
2006(12529)
2005(11445)
作者
(46187)
(39416)
(38885)
(36760)
(24973)
(18728)
(17483)
(15010)
(14859)
(14039)
(13414)
(13329)
(12669)
(12520)
(12152)
(11610)
(11347)
(11308)
(11242)
(11201)
(9809)
(9717)
(9441)
(9308)
(8809)
(8799)
(8772)
(8752)
(7950)
(7901)
学科
(83418)
(73424)
经济(73312)
(66090)
企业(66090)
管理(55987)
(49950)
农业(33355)
业经(31186)
方法(26607)
(26219)
中国(19900)
(19755)
数学(18999)
数学方法(18836)
(17527)
财务(17518)
财务管理(17492)
企业财务(16570)
(15810)
技术(15770)
(15452)
地方(13282)
(12898)
农业经济(12766)
(12766)
理论(12658)
体制(12489)
(12403)
贸易(12397)
机构
学院(240433)
大学(232637)
(105361)
经济(103521)
管理(95453)
研究(82726)
理学(81551)
理学院(80731)
管理学(79700)
管理学院(79245)
中国(67675)
(56014)
(50676)
(48671)
科学(46891)
农业(42284)
(41812)
(39246)
财经(38327)
中心(38169)
业大(37993)
研究所(37273)
(34860)
经济学(30746)
(30732)
师范(30509)
北京(30323)
(29988)
(28659)
经济管理(28204)
基金
项目(151931)
科学(121643)
研究(116907)
基金(111178)
(95500)
国家(94389)
科学基金(82028)
社会(77157)
社会科(72559)
社会科学(72539)
(60871)
基金项目(59325)
教育(51619)
自然(49941)
(49051)
自然科(48799)
自然科学(48786)
编号(48119)
自然科学基金(47987)
资助(43010)
成果(38986)
(36484)
(34728)
(34623)
(34584)
重点(33789)
课题(32412)
(32171)
(32068)
国家社会(32059)
期刊
(133745)
经济(133745)
研究(75021)
(61753)
中国(54385)
农业(41651)
(41637)
管理(36819)
科学(35055)
学报(34181)
业经(28972)
大学(27928)
(27566)
金融(27566)
学学(26509)
教育(24204)
技术(21187)
(21060)
财经(19264)
经济研究(18729)
问题(17394)
(16747)
农村(15439)
(15439)
世界(15382)
农业经济(15160)
(13961)
技术经济(13814)
(12538)
现代(12420)
共检索到384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云华  
纵览农业农村改革四十年的历程,有两条经验最为关键,即赋权和市场化。主要表现在: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赋予农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自主权;逐步赋予农民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权利,建立并完善土地经营权市场;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股份权能;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与价格形成机制,从计划管制、双轨制到逐步推进市场化;放开农村劳动力政策,实现农村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放松农村投资限制,乡镇企业整合凝聚各类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全面搞活。加快乡村振兴,应进一步赋权,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与集体产权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产权制度与交易市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取向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与收储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芦千文  姜长云  
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的农业农村政策经历了从注重建设共同农业市场、推进农业现代化到广泛关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就业和生活、资源环境保护等多元问题,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变过程。目前,欧盟正着力创新竞争导向的多元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构建魅力导向的农村社区发展政策,增强创新导向的农村组织培育政策,完善兼容导向的自然环境保护政策。欧盟农业农村政策的演变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主要体现为:注重建立城乡平等的发展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法律法规和规划体系框定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自下而上激发各方参与农业农村发展的积极性;通过增强不同政策之间的互补性,增强政策执行的灵活性、策略性,简化冗余政策、废止过时政策来提高政策实施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应良  尹朝静  鄂昱州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成功地养活了20%多的人口,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并且很好支撑了整个宏观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改革发轫于农村,开启于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调整。4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砥砺前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回顾和总结中国农业农村改革40年的伟大实践,积极探索和研究农业经济理论前沿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少春  
2018年既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元之年。值此重要时期,为进一步总结历史发展经验和把握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2018年12月2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经济》编辑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农村改革40周年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市郫都区召开。来自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决咨委、西华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15家高校、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的150多名专家学者集聚一堂,围绕"农村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仁安  
合理的农村区域规划立足于国民经济和环境的长远发展,要求对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和科技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区域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英国和美国农村区域规划的成功经验。研究发现,英美农村区域规划有法律体系健全、支持力度较大、土地使用原则先进以及重视居民参与性等特征。最后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中国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雷乐街  张斌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及2035年愿景目标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时也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凤阳县小岗村5周年。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全面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基本经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荣茂  祝贺雯  
农村金融支持乡村发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日本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对中国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文章结合日本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支持乡村振兴的经验,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实践,认为目前中国在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落后、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服务领域界限不明晰、农业保险品种单一、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等。中国应积极借鉴日本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经验,从发挥农村合作金融主力作用,推进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加大农村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农村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创新农业保险体系支农建设,提升农业保险基础保障能力;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创建数字金融主导的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来有效实现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支持乡村振兴的目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忠  陈卫平  
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胜  宋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中国广大农村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总结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发展经验对中国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山区丘陵型国家意大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专家座谈、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作为世界农业发展引领国的意大利农业呈现出个性化、协调化、精细化和艺术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形成又与意大利农业复兴一脉相承,且其成就的取得与意大利对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介组织对农业的保驾护航和农民的自信与自强是分不开的。基于此,笔者从尊重山区农业传统产业与文化、加强山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引导山区农民加入协会与科研项目、实现山区农业多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罗祎  陈文  马健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对美国扶持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举措进行梳理,明确了生产者导向的扶持政策、循环一体的生产技术体系、协同推进的发展机制、持续有效的CSA经营模式等措施对美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农村的振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鉴于美国经验,中国应当构建以生产者为主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创新有机农业经营模式,以及加大对有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力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屹  武拉平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从重商主义到重农学派、古典学派到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到发展经济学派、贸易理论到农业多功能性、工业化阶段思想到结构主义、经济重要性到社会重要性、"两个趋向"到"粮食安全战略"等七方面出发,系统梳理与总结关于农业支持的理论,为我国农业支持政策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欧美日的农业支持实践,发现各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都施行了诸多农业支持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因此,对农业进行适度支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最后,通过欧美日等国的政策体系演变,提出乡村振兴阶段中国农业支持政策调整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12月9日,中国农村改革40周年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经所)建所60周年学术报告会在京举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对会议作出指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韩俊发表讲话。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发表致辞。农经所所长袁龙江致欢迎辞,报告会开幕式由农经所党委书记李思经主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12月9日,中国农村改革40周年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经所)建所60周年学术报告会在京举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对会议作出指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韩俊发表讲话。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发表致辞。农经所所长袁龙江致欢迎辞,报告会开幕式由农经所党委书记李思经主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12月9日,中国农村改革40周年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经所)建所60周年学术报告会在京举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对会议作出指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韩俊发表讲话。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发表致辞。农经所所长袁龙江致欢迎辞,报告会开幕式由农经所党委书记李思经主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戈大专  周礼  龙花楼  乔伟峰  李裕瑞  
城乡转型发展背景下,农业生产转型成为解析区域乡村人地关系演变的重要窗口。科学诊断中国传统农区农业生产转型的类型及其存在的核心问题,可为调控农业生产政策和完善乡村发展战略提供参考。论文以中国传统农区黄淮海地区为例,以农业生产转型的类型划分为突破口,系统诊断不同农业生产转型类型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方案。研究发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尺度分析法是分析农业生产转型阶段差异的有效手段;空间弹性视角下,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转型类型可以划分为传统农耕型、现代市场型和城郊休闲型3类;传统农耕型地区耕地利用转型与农业劳动力转型的失调、缺乏核心产业支撑及实际城镇化率较低是限制乡村有序转型的关键问题;现代市场型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状态和小农户的有效组织是当前亟需突破的难题;城郊休闲型地区完善农户的市场参与方式和降低资本风险是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针对各转型类型的差异化问题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