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4)
- 2023(13116)
- 2022(10618)
- 2021(9600)
- 2020(7896)
- 2019(17569)
- 2018(17517)
- 2017(32617)
- 2016(17850)
- 2015(19971)
- 2014(19918)
- 2013(19684)
- 2012(18223)
- 2011(16128)
- 2010(16330)
- 2009(15397)
- 2008(15427)
- 2007(14105)
- 2006(12694)
- 2005(11203)
- 学科
- 业(84632)
- 济(76620)
- 经济(76516)
- 企(66745)
- 企业(66745)
- 管理(60723)
- 农(49970)
- 农业(33482)
- 业经(31143)
- 方法(26577)
- 财(24259)
- 地方(19717)
- 中国(19438)
- 数学(18852)
- 数学方法(18676)
- 制(18057)
- 务(17278)
- 财务(17253)
- 财务管理(17234)
- 技术(16622)
- 企业财务(16232)
- 体(15417)
- 策(15234)
- 理论(14049)
- 和(13929)
- 划(13855)
- 学(12695)
- 农业经济(12641)
- 发(12084)
- 贸(11668)
- 机构
- 学院(257962)
- 大学(245536)
- 济(103526)
- 管理(102057)
- 经济(101324)
- 理学(87137)
- 理学院(86219)
- 管理学(85021)
- 管理学院(84550)
- 研究(84121)
- 中国(66959)
- 农(61328)
- 科学(51778)
- 京(51611)
- 财(47504)
- 农业(46768)
- 江(46470)
- 业大(43946)
- 所(42311)
- 中心(40380)
- 研究所(38122)
- 财经(36584)
- 州(33973)
- 经(32920)
- 范(32847)
- 省(32602)
- 师范(32506)
- 北京(30539)
- 院(30260)
- 经济管理(29836)
- 基金
- 项目(170789)
- 科学(135024)
- 研究(129882)
- 基金(120995)
- 家(104342)
- 国家(103174)
- 科学基金(89581)
- 社会(82876)
- 社会科(77855)
- 社会科学(77835)
- 省(73611)
- 基金项目(65147)
- 划(57203)
- 教育(56975)
- 自然(55985)
- 编号(55200)
- 自然科(54601)
- 自然科学(54583)
- 自然科学基金(53604)
- 资助(46338)
- 成果(43107)
- 发(39205)
- 业(38968)
- 创(38268)
- 课题(37733)
- 重点(37685)
- 部(36370)
- 创新(34939)
- 农(34191)
- 制(33669)
- 期刊
- 济(132352)
- 经济(132352)
- 研究(71444)
- 农(65089)
- 中国(56832)
- 农业(43986)
- 财(39585)
- 学报(39147)
- 管理(38387)
- 科学(37598)
- 业经(30612)
- 大学(30484)
- 学学(29250)
- 教育(25422)
- 融(25133)
- 金融(25133)
- 技术(24404)
- 业(22348)
- 问题(17771)
- 财经(17393)
- 经济研究(17294)
- 农村(15209)
- 村(15209)
- 版(15204)
- 农业经济(15188)
- 经(15081)
- 技术经济(14024)
- 资源(13824)
- 世界(13290)
- 现代(13221)
共检索到397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费伟 戴辰
农业农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从目标体系来看,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的内涵由目标层、核心层和保障层构成,具有制度性、相对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在遵循指标的全面性与综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的基础上,浙江省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体现为三大维度的测量指标,其中发展维度是测量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的基础性指标,设置产业发展、生活发展、区域均衡发展、文明发展4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分配维度是测量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指标,设置群体分配均衡、地区分配均衡、再分配均衡3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保障维度是测量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的兜底性指标,也是体现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的基本指标,设置基本生存保障、生存质量保障、权益质量保障3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应用指标体系助推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应建立专班化工作机制、全面细化“三维一体”指标评价体系、用好指标体系、创新指标体系数字化管理模式、做好点线面结合,及时向全国复制推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苑 聂长飞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文章在界定共同富裕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富裕”和“共同”两个方面构建了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测度了中国2001—2019年的共同富裕指数,进一步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和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2001年以来,中国共同富裕水平虽然出现过小幅波动,但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共同富裕水平年均增长率为6.58%;同时,从内部构成来看,富裕水平和共同水平以及各分项水平总体均有提升,共同推动了共同富裕状况的改善;此外,从驱动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变化的主次因素来看,样本期内富裕水平的贡献率高达65.61%,远高于共同水平的34.39%,说明在研究期间,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有将近三分之二的贡献来自富裕水平的改善,且不同时期、不同分项指标的贡献率存在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植 刘烨 李晓壮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研究科学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加明确地回答共同富裕“是什么”“水平如何”“如何做”等问题。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从财富创造与积累、财富分配、均衡发展、宜居水平和精神富裕5个维度构建了包含32项指标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公开统计数据对我国30个省份2020年的共同富裕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显示:在区域特征方面,我国共同富裕水平从东向西整体得分呈下降趋势,但各区域共同富裕维度得分各具特点,浙江更符合共同富裕“优等生”画像。在维度特征方面,大部分省份的财富创造与积累低于全国平均线,财富创造与积累仍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财富创造与积累和均衡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萍 沈晓婷
农村金融排斥和城乡金融二元化造成了农村金融生态体系恶化。通过导向性制度设计、地方政策扶持和增加金融供给可以使这一状况得到改观,使"三农"、政府行为和金融深化三要素成为促进农村金融生态体系的持续动力。本文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农村为研究对象,运用DPSIR模型构建了包括5大类22个指标的浙江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地方财政货币补贴高的地区福利增幅明显高于非货币补贴地区。金融供给既受制于政策导向,又受制于农村金融需求,而且民间金融和影子银行承担了部分正规金融的职能。通过制度设计、增加地方性财政货币补贴、扩大农村金融供给的弹性边界、依赖金融深化为当地经济提供金融支持,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莹
[目的]针对浙江省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状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指标权重,以期为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3个子系统19个指标的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结果计算指标权重值和重要值,据此筛选重要指标。[结果]在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中,子系统层中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自身价值的权重要远高于生态环境条件及其旅游开发条件。在指标层中,农事体验参与性、生态环境适宜性、生态稳定性、田园观赏美感度、民俗文化价值、田园景观奇特度、污染治理状况、交通状况、农事活动娱乐性、自然灾害防范能力和区位条件的权重之和超过80%,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农事体验参与性和生态环境适宜性的重要性最高,而与之相对应的重要值排序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结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应侧重于对其自身价值的评价和研究,该研究根据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的结果筛选出对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较为重要的指标,借助对这些重要指标的测度,可以对浙江省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各指标虽有侧重,但共同协调发挥作用才能保证评价的整体效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安娜 叶天华 游碧芙
过去,我国农村地区开展的是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的单一的、自发的信用体系建设,但随着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这种信用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需要,因此亟需建立起一套统一的、规范化的、共享的农村信用体系。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对我国农村的信用体系进行研究,在总结浙江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做法和经验成效的基础上,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进一步深入推进浙江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探讨构建适用于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信用体系。
关键词:
农村 信用体系 浙江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万广华 蓝菁 刘震
本文从五个维度(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公共服务)及三个成分(即富裕、共同和可持续性)出发,构建基于人民幸福感的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和2012—2018年间数据,估算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共同富裕指数。结果显示,共同富裕指数排名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东南沿海省份靠前,西部省份靠后;从共同富裕成分看,东部地区和东南沿海省份的发展性(即富裕成分)和可持续性成分较好,南方比北方更具可持续性,而在共享性(即共同成分)方面中西部省份比东部排名靠前。此外,模型估算证实了本文所构建的共同富裕指数与幸福感的相关性,并识别和分析了共同富裕的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鹏杰 张文康 曹圣洁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为共同富裕的有机构成,关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本文在测算我国30个省(区、市)2006—2020年的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助动态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均能显著提升农村富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是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在新发展时期得到显著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则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新时期效应;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财税效应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作用路径得到有效证实,而产业结构升级的这一影响路径并未得到验证。据此应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内部的现代化升级;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区域协调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改革,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海 庄天慧
基于2008—202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港澳台)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优序图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算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水平,并研判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可有效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传导机制分析显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能够通过扩大财税规模、增加创业活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异质性检验证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空间效应分析显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针对于此,未来应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激发农村创业创新活力、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圆刚 郝亚梦 郭英之
乡村旅游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制约乡村共同富裕的突出问题。研究立足共同富裕新挑战,超越单一经济视角,兼顾物质和精神富裕,考量绝对与相对贫困,剖析区域间与区域内多层空间,在宏微观人本理念指导下对乡村旅游发展区域不平衡的内涵进行更新;指出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关键问题;建构宏观、中观和微观指标体系。宏观层面通过生态指标、供给指标、文化指标衡量发展能力,社会指标衡量发展机会,经济指标和治理指标衡量发展结果;中观层面通过居民协同治理水平、分配公平水平测度各主体间发展过程的公平性与发展结果的共享程度,主客价值共创水平测度居民与旅游者的互动关系;微观层面以居民满意度为落脚点,关注乡村旅游地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公平感、安全感等。研究为动态化、精细化和定量化研究区域不平衡性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与分析工具,有助于丰富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内涵,为推动乡村共同富裕和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应用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费伟 肖泽干
美丽乡村建设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在论述了"美丽乡村"的概念和意义基础上,从治理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生态之美和文化之美5个层面,选取24个代表性的指标构建了浙江省"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TOPSIS方法对浙江省近7年(2008-2014年)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种成效在政治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等方面均有所表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华富 刘成玉
富裕文明新农村的概念及指标体系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刘华富刘成玉一、富裕文明新农村的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富裕文明的新农村是中国农村建设的方向和最终目标。我们提出中国富裕文明新农村的概念和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目的,一是科学地评价和比较各地区、各时期农村建设的成就...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贺建军 张维维
基于对城市品质概念的理解,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遴选50个评价指标构成我国县域城市品质理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等科学方法对理论遴选的指标进行实证筛选,并用Alpha信度系数法和因子分析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构建了由经济发展、环境生态、道路交通、城市文化、市民生活、社会和谐共6个维度30个指标组成的我国县域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浙江省慈溪市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县域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际测度。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我国县域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城市品质 理论遴选 实证筛选 慈溪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浙江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 王小龙
构建服务共同富裕的农信普惠金融体系,是全国农信系统立足新发展阶段亟需回答好的重大时代课题。本研究总结共同富裕以及普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平等、共同富裕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分析美国市场导向型、德国银行导向型两种金融体系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的经验,系统梳理浙江农信服务共同富裕的典型实践和主要成效,进而提出构建服务共同富裕的农信普惠金融体系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为浙江农信服务共同富裕继续走在前列提供指引,也为全国农信系统提供这方面的启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密 付应铎 王威华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开拓适宜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伟大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与宏伟蓝图,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共同富裕为线索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厘清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又要构建完整的理论逻辑框架,阐明评价的目的、原则与标准。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包含目标、能力、潜力三个维度的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深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相应建议。在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围绕共同富裕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明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表现与历史使命,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情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