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0)
2023(9502)
2022(7524)
2021(6864)
2020(5858)
2019(13448)
2018(13538)
2017(26783)
2016(14858)
2015(16905)
2014(17336)
2013(17303)
2012(16029)
2011(14443)
2010(14740)
2009(13966)
2008(14164)
2007(13250)
2006(11680)
2005(10534)
作者
(44379)
(37860)
(37404)
(35790)
(23479)
(18020)
(17042)
(14784)
(14075)
(13288)
(12794)
(12393)
(11814)
(11788)
(11770)
(11661)
(11655)
(10949)
(10829)
(10743)
(9508)
(9407)
(9301)
(8662)
(8610)
(8593)
(8578)
(8229)
(7744)
(7709)
学科
(68261)
经济(68204)
(47224)
(46186)
管理(35308)
农业(30384)
方法(27094)
(26353)
企业(26353)
数学(24162)
数学方法(23982)
业经(19301)
中国(18414)
(14827)
地方(14768)
(13427)
(12656)
(12296)
贸易(12293)
(12048)
(11962)
农业经济(10267)
(10084)
银行(10058)
发展(10019)
(10004)
(9839)
(9739)
(9583)
(9210)
机构
学院(220820)
大学(216600)
(93940)
经济(92024)
管理(82296)
研究(75633)
理学(70839)
理学院(70101)
管理学(68891)
管理学院(68505)
(59957)
中国(58842)
科学(47194)
农业(46229)
(45425)
业大(40456)
(40169)
(39768)
中心(36452)
研究所(36056)
(35141)
财经(31742)
(28887)
(28774)
师范(28616)
经济学(28444)
农业大学(28386)
北京(28023)
(27313)
经济学院(25952)
基金
项目(143222)
科学(111363)
研究(106275)
基金(101992)
(88610)
国家(87774)
科学基金(74003)
社会(67135)
社会科(63137)
社会科学(63116)
(58157)
基金项目(54614)
教育(47391)
(47352)
自然(45968)
编号(45726)
自然科(44818)
自然科学(44805)
自然科学基金(43989)
资助(40414)
成果(36779)
(33809)
(33054)
重点(32170)
(31953)
课题(30434)
(29320)
国家社会(27591)
创新(27445)
科研(27360)
期刊
(110034)
经济(110034)
(63634)
研究(61633)
中国(44605)
农业(42828)
学报(37042)
科学(33480)
(30532)
大学(28242)
学学(26868)
管理(24430)
业经(24426)
(23320)
金融(23320)
(20854)
教育(20541)
技术(18806)
问题(16682)
经济研究(15469)
财经(15299)
农村(14421)
(14421)
农业经济(14115)
(13629)
(13116)
世界(12747)
经济问题(11802)
技术经济(11733)
资源(10760)
共检索到329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樊祥成  
农业内卷化是农业发展到某一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经济现象。传统农业具有典型的内卷化特征,并以过密的劳动投入为标志,因此这种内卷化可以称之为农业的劳动内卷化。农业劳动内卷化得以维系的关键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封闭,无法自由退出农业生产系统,由此导致其他农业生产要素比劳动的稀缺程度更高,因而农户选择以劳动替代资本、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虽然当前我国农业已经摆脱了劳动内卷化的窠臼,但仍有可能陷入另一种内卷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樊祥成  
农业内卷化是农业发展到某一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经济现象。传统农业具有典型的内卷化特征,并以过密的劳动投入为标志,因此这种内卷化可以称之为农业的劳动内卷化。农业劳动内卷化得以维系的关键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封闭,无法自由退出农业生产系统,由此导致其他农业生产要素比劳动的稀缺程度更高,因而农户选择以劳动替代资本、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虽然当前我国农业已经摆脱了劳动内卷化的窠臼,但仍有可能陷入另一种内卷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秋菊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是否同义语,这应是学界首先弄清的问题,但目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本文认为,从内涵看,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质变后的新农业,而农业现代化是指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及手段。现代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及手段,二者是目标与过程及手段的关系。从时间外延看,农业现代化泛指从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及转变后的农业发展时期,而现代农业则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后的农业发展时期,所以,农业现代化的时限长于现代农业,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不是同义语,二者的研究内容应有所侧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褚琳  
农民工作为介乎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之间的一个层次,客观上包括四元结构。同时,农民工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流动人口、失地农民存在着一定联系,但也有着很大区别。由四元走向一元,面对不同的群体,因为市民化的内容不尽相同,因而制度的供给也应该有所差别。当前,倡导城镇内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有违于"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极有可能使得改革又回到城镇偏向政策的老路,因此应从宏观上设计"农民市民化"的路径,而不是站在城镇这个中观层次上仅仅强调"农民工市民化"。实现"农民市民化",既要从生产方式方面着手,更要从生活方式方面着手,但是最为关键的则是实现农民的知识化,进而稳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伟民  赵泽阳  
随着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投入的不断加码,当前农业科技贡献率与成果转化率却陷入"双低"困局,并呈现出科技供给旨趣错位、体制机制陈旧固化、协同创新与集成转化水平不佳等"内卷化"特征。对此,在厘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内卷的理论逻辑与发展脉络基础上,提出应在科研选题立项和科技人员考核评聘方面进行科研评价体制重构,在收益分配与风险共担及成果转化激励方面进行内在动力机制重构,在企业主体培育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进行成果转化主体重构,在农业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整合方面进行协同创新体系重构,为破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内卷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凯  
农业发展调控辨析与运作———兼评农业产业化陈凯自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农业创造奇迹以来,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一直寻求促进农业再一次腾飞的突破口,但都未能如愿。农业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股份制等已成为被先后替换过的发展调控模式。目前方兴未艾的农业产业化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志雄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对我国"三农"工作的统筹推进,更是确保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与保障。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认识,不同阶段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演进特征。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有机耦合,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依托。目前,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与资源环境面临双重压力、生产成本攀升与供需结构失衡并存、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亟需增强、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为破解以上现实制约因素,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应做到优先支农扶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县域载体,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注重生态保护,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强化人才支撑,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志雄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对我国"三农"工作的统筹推进,更是确保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与保障。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认识,不同阶段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演进特征。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有机耦合,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依托。目前,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与资源环境面临双重压力、生产成本攀升与供需结构失衡并存、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亟需增强、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为破解以上现实制约因素,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应做到优先支农扶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县域载体,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注重生态保护,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强化人才支撑,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宝君  陈伟东  
社会结构在从单向度政府控制向多向度政社合作转变的过程中,居民自治内卷化趋势一直没有改变。传统的"行政化"视角已经无法解读这种现象,"主体性"视角能够顾及结构转换和个体特征,清晰地看到居民自治内卷化的根源和历程。居民自治内卷化源于居民主体性的缺失,具体表现为主体意愿、能力、动力和价值的缺失。破解内卷化的根本路径是赋权居民,通过赋权培育,激发和释放居民的主体性,核心是要把事务的决定权、行动权、评价权交给居民。不过,这需要制度化、结构化的多维赋权机制,包括制度赋权、组织赋权、社区赋权、团体赋权和自我赋权的综合运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宝君  陈伟东  
社会结构在从单向度政府控制向多向度政社合作转变的过程中,居民自治内卷化趋势一直没有改变。传统的"行政化"视角已经无法解读这种现象,"主体性"视角能够顾及结构转换和个体特征,清晰地看到居民自治内卷化的根源和历程。居民自治内卷化源于居民主体性的缺失,具体表现为主体意愿、能力、动力和价值的缺失。破解内卷化的根本路径是赋权居民,通过赋权培育,激发和释放居民的主体性,核心是要把事务的决定权、行动权、评价权交给居民。不过,这需要制度化、结构化的多维赋权机制,包括制度赋权、组织赋权、社区赋权、团体赋权和自我赋权的综合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小广  吴剑平  
农业远期合约是一种具有局限性和偶遇性特征的交易契约,我国的"订单农业"合约中的双方处于不完全信息状态,形成了基于信息非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对"订单农业"中签约双方违约可能性进行了概率辨析,论述了控制农户和公司出现违约的理论和思想,提出必要先期支出、必要价格空间等指标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入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机制,来构建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信息发现和信息传递机制,实现农业经营风险的外部转移,提高我国农业履约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伟  
农业面源污染目前是导致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又因其污染物的排放存在无法测算、随机性强等特点,若将其纳入环境税立法,在计税依据和征税范围方面均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税法思路应有所调整,即在双向调节不同农业生产资料税负成本的同时较多采用间接的税法调控手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艳  马贤磊  石晓平  
农机服务的快速发展能否解释农地流转并未推动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趋势而出现的“内卷化”现象,仍有待分析与验证。采用中国农村家庭大数据库(CRHPS)中的小农户样本,分析小农户在土地流转市场中的处境并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机服务对其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农户采用农机服务显著地降低了土地转出并增加了土地转入,并验证了包括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技术应用和农业收入在内的三个主要影响机制。研究论证了农机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土地流转中参与率增速放缓、小规模转入与部分转出对应的小农户复制以及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率作用递减的“内卷化”现象。提出在制定完善农机服务政策时,既要满足小规模农户的生产需求以维持家庭生计,又要衔接土地转入户的服务需求以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艳  马贤磊  石晓平  
农机服务的快速发展能否解释农地流转并未推动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趋势而出现的“内卷化”现象,仍有待分析与验证。采用中国农村家庭大数据库(CRHPS)中的小农户样本,分析小农户在土地流转市场中的处境并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机服务对其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农户采用农机服务显著地降低了土地转出并增加了土地转入,并验证了包括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技术应用和农业收入在内的三个主要影响机制。研究论证了农机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土地流转中参与率增速放缓、小规模转入与部分转出对应的小农户复制以及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率作用递减的“内卷化”现象。提出在制定完善农机服务政策时,既要满足小规模农户的生产需求以维持家庭生计,又要衔接土地转入户的服务需求以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