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62)
2023(18181)
2022(15524)
2021(14293)
2020(12088)
2019(27164)
2018(26957)
2017(52033)
2016(28540)
2015(31476)
2014(31076)
2013(31139)
2012(28465)
2011(25570)
2010(25498)
2009(23715)
2008(23648)
2007(21267)
2006(18876)
2005(16499)
作者
(85446)
(71271)
(70815)
(67268)
(45009)
(34488)
(31962)
(27967)
(27001)
(25374)
(24299)
(23965)
(22677)
(22539)
(22126)
(21634)
(21531)
(21008)
(20399)
(20381)
(18005)
(17428)
(17416)
(16386)
(16013)
(15982)
(15923)
(15728)
(14394)
(14267)
学科
(115531)
经济(115311)
(105236)
管理(88665)
(86776)
企业(86776)
方法(52636)
(49205)
数学(42681)
数学方法(42257)
业经(35077)
(33764)
农业(32705)
中国(29144)
(24448)
(23751)
财务(23686)
财务管理(23659)
(22979)
企业财务(22480)
技术(21636)
地方(20876)
(20724)
贸易(20717)
理论(20497)
(20154)
(19877)
(18430)
(17980)
(17105)
机构
学院(412422)
大学(408474)
(164549)
管理(163613)
经济(161250)
理学(142149)
理学院(140615)
管理学(138240)
管理学院(137505)
研究(136698)
中国(103109)
(89216)
科学(88334)
(86051)
(73863)
业大(71161)
(70435)
农业(69584)
研究所(64460)
中心(62329)
(61475)
财经(59726)
(54451)
北京(53154)
(51110)
师范(50502)
(48812)
经济学(48704)
(48329)
经济管理(44400)
基金
项目(283668)
科学(222226)
基金(206351)
研究(201546)
(182539)
国家(180886)
科学基金(154486)
社会(128757)
社会科(121239)
社会科学(121200)
(112325)
基金项目(109892)
自然(102294)
自然科(99968)
自然科学(99939)
自然科学基金(98215)
(93707)
教育(90659)
资助(83955)
编号(81166)
成果(64216)
重点(63245)
(61736)
(60596)
(60473)
创新(55991)
(54903)
课题(54870)
科研(54634)
计划(52765)
期刊
(184531)
经济(184531)
研究(115026)
(86923)
中国(76117)
学报(73882)
科学(65965)
管理(60066)
农业(58906)
(57451)
大学(55338)
学学(52982)
教育(38174)
(35612)
金融(35612)
业经(35599)
技术(33796)
(30784)
财经(29392)
经济研究(27758)
(25208)
问题(24756)
(22474)
技术经济(21402)
科技(21141)
业大(20553)
现代(19033)
商业(18632)
理论(18241)
世界(18099)
共检索到597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升泽  吴平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扩大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采用Malquist指数法测算了1998-2015年各省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多层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了其在社会嵌入性视角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差异中,有36.46%是由其社会嵌入性的不同所造成的;农业结构系数、城市化进程、受灾率、农村人力资本和物流关系嵌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直接影响,认知关系嵌入、资金量关系嵌入、结构关系嵌入、文化关系嵌入、政治关系嵌入有间接影响,间接影响可通过调节农业结构系数、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现。因此,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要同时考虑基本影响因素和社会嵌入因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姜能鹏  陈经伟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中1998-2009年相互匹配的数据,对微观层面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还基于中介效应基本原理构建实证模型,对全球价值链机制下FDI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进行检验,同时论证了FDI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作用具体异质性特征。基本结论为:(1)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FDI对中国企业作用机制显著,即中国企业可通过FDI促进其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并提升中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2)FDI对国内外资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民营企业次之,对国有企业的作用比较弱。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尹朝静  高雪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等极端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和威胁。本文将气温、降水量与干旱因素纳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评估体系,采用序列MSBM-DEA模型测算了1978~2018年中国28个省(市、区)农业TFP及其分解的变动情况,并对比分析不同情形下农业TFP的测算和分解结果。研究发现:在未纳入气候因素情形下,中国农业TFP增长率明显被高估,气候因素特别是干旱事件对中国农业TFP增长造成负面影响;从农业TFP增长的分解结果看,无论是否考虑气候因素,农业技术进步都是推动农业TF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农业技术效率对农业TFP增长的贡献有限;无论是否考虑气候因素,中国农业TFP增长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不均衡性,并且不同省份农业TFP增长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笑雷   刘贤宁   李新奥  
本文基于2013-2022年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与我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我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对这一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科技创新具有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东部地区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效果较差。本文结合现阶段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我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成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俊  龙少波  
通过拓展的非径向非角度的DEA模型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在估算了农业污染的前提下,计算了中国农业绿色TFP的增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TFP目前增长较慢,且区域差异明显;农业技术效率改善缓慢,技术进步是农业绿色TFP增长的主要源泉;如果忽视环境约束,将导致农业TFP增速的明显高估;农业税的减免促进了农业绿色TFP增速的提高,而农业财政支出的影响并不明显;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和农业贸易条件阻碍了农业绿色TFP增速的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战伟  
[目的]通过测算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揭示其动态演进趋势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文章使用SBM-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利用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了中国农业TFP增长的动态演进,并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中国农业TFP增长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下降是阻碍其增长的主要原因;核密度估计表明各省份之间的农业相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差距不断扩大,技术效率普遍恶化,而技术进步增长速度显著;农业金融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对中国农业TFP都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水平对中国农业TFP则产生了阻碍作用,农村人力资本则对农业TFP产生的正效应不显著。[结论]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各省份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怀玉  菅利荣  
为了研究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及影响因素,本文全部以实物量指标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以避免价格因素对测算结果的影响,并采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论为: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从长期来看呈增长趋势;造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所造成的自然灾害频发;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近年来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普遍下降,从四大地区来看,只有中部地区生产率提高,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冬兰  于发辉  张敏  
中国的全球分工参与对本国的经济与环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基于2000~2015年中国3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和动态EBM-Malmquist指数分别测算了33个行业的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和低碳全要素生产率(TFP),然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了GVC嵌入对中国工业低碳TFP的内在传导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而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整体略有下降;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内在传导路径为规模效率、环境改善效率与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产业结构调整、环境规制及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低碳TFP增长,而能源结构、所有制结构对低碳TFP增长表现为阻碍作用,研发投入对低碳TFP未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范巧  郭爱君  
研究目标:在空间计量分析框架下对全要素生产率核算的索洛余值法做出改进,从而使核算结果更为精准。研究方法:将索洛余值法中的生产函数由非空间模型拓展为通用嵌套空间模型及其退化模型,并考察时空权重矩阵内生或外生设定和投入要素二元或多元假设下全要素生产率的核算方法,还将之应用于省级层面全要素生产率核算的算例中。研究发现:嵌入空间计量分析的索洛余值改进方法相比传统方法更为精准,其关键在于通用嵌套空间模型及其退化模型的优选过程,且不同最优模型对应不同的要素投入份额计算公式。研究创新:在空间计量分析框架下实现了对全要素生产率核算的索洛余值法的改进。研究价值:有利于实现空间计量分析和索洛余值法的有机结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闻少博  陈甲斌  刘禹辰  
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是破解环境约束与经济发展矛盾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首先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我国2007—2016年31个省份的矿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测度,其次通过Malmquist指数对TFP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最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制度因素、环境因素等对区域TFP的影响,以期为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中国矿业总体上DEA有效,非期望产出过多是制约样本期内各地区TFP提高和TFP高波动地区效率值波动向下时的共有原因;中国区域矿业Malmquist指数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区域间TFP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制度因素、能源结构对TFP影响显著为正,且能源结构是对TFP影响最大的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祖立义  傅新红  李冬梅  
论文收集我国种植业1985年~200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索洛模型和C-D生产函数模型分别测算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贡献作用。研究表明:11985年~2005年我国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1.44%,种植业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2在影响我国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各因素中,改革开放等政策的贡献较为突出;在余下影响因素中,科研成果的贡献最大,农技推广次之,结构调整作用不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闻少博  陈甲斌  刘禹辰  
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是破解环境约束与经济发展矛盾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首先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我国2007—2016年31个省份的矿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测度,其次通过Malmquist指数对TFP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最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制度因素、环境因素等对区域TFP的影响,以期为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中国矿业总体上DEA有效,非期望产出过多是制约样本期内各地区TFP提高和TFP高波动地区效率值波动向下时的共有原因;中国区域矿业Malmquist指数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区域间TFP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制度因素、能源结构对TFP影响显著为正,且能源结构是对TFP影响最大的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泳泽  容开建  苏丹妮  张为付  
区别于现有文献在企业和行业层面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测度,本文测算了2002-2013年中国230个地级市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并检验了城市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层面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呈现东高西低的典型特征,并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基础上,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会显著促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虽然中西部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相对较低,但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却更为明显。在考虑到环境因素后,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虽然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明显小于未考虑环境因素的情形。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随时间逐渐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全球价值链嵌入会通过FDI外溢效应、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以及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等路径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传清  宋子逸  
结合SBM模型和GML指数测度1997-2015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采用全面FGLS估计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升,但低于全国水平;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但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和大部分沿线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保持快速增长;机械化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和财政支出水平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受灾率、灌溉设施水平、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为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应扩大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健全农业对外开放统筹管理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顾晟景  周宏  
[目的]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切实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测算了2001-2019年29个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动情况,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贡献,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对其影响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间呈现“倒U型”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部分通过农业生产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提高以及经营规模的扩大得以实现;不同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初期主要通过促进农业生产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升来推动生产效率增长,后续则表现为规模效应和专业化效应的共同影响。[结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助于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未来应持续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适度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