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9)
- 2023(15214)
- 2022(13085)
- 2021(12002)
- 2020(10189)
- 2019(23152)
- 2018(23038)
- 2017(44797)
- 2016(24229)
- 2015(27153)
- 2014(26918)
- 2013(27068)
- 2012(24661)
- 2011(22268)
- 2010(22195)
- 2009(20706)
- 2008(20549)
- 2007(18413)
- 2006(16482)
- 2005(14529)
- 学科
- 济(103406)
- 经济(103279)
- 业(99058)
- 企(81000)
- 企业(81000)
- 管理(79191)
- 农(48150)
- 方法(47095)
- 数学(37729)
- 数学方法(37343)
- 业经(33122)
- 农业(32080)
- 财(29495)
- 中国(24665)
- 务(21557)
- 财务(21494)
- 财务管理(21471)
- 企业财务(20345)
- 技术(20059)
- 制(19960)
- 学(18997)
- 地方(18758)
- 理论(18562)
- 和(18001)
- 贸(17704)
- 贸易(17696)
- 易(17183)
- 策(17111)
- 划(16614)
- 体(15274)
- 机构
- 学院(354088)
- 大学(349719)
- 管理(146825)
- 济(144885)
- 经济(141993)
- 理学(127451)
- 理学院(126182)
- 管理学(124279)
- 管理学院(123651)
- 研究(113414)
- 中国(87481)
- 京(73914)
- 农(72541)
- 科学(70362)
- 财(63657)
- 业大(58518)
- 所(56954)
- 农业(55907)
- 江(52781)
- 中心(52329)
- 研究所(51748)
- 财经(51481)
- 经(46867)
- 北京(45874)
- 范(43844)
- 师范(43463)
- 州(42046)
- 经济学(41883)
- 经济管理(40427)
- 院(40057)
- 基金
- 项目(240124)
- 科学(189791)
- 研究(176773)
- 基金(174915)
- 家(151639)
- 国家(150210)
- 科学基金(130440)
- 社会(112423)
- 社会科(106311)
- 社会科学(106281)
- 省(95314)
- 基金项目(93728)
- 自然(84772)
- 自然科(82823)
- 自然科学(82804)
- 自然科学基金(81366)
- 教育(79049)
- 划(78124)
- 编号(73069)
- 资助(70996)
- 成果(57438)
- 部(52824)
- 重点(52643)
- 发(51748)
- 创(51693)
- 课题(48268)
- 创新(47616)
- 业(47188)
- 国家社会(45798)
- 科研(45477)
- 期刊
- 济(165528)
- 经济(165528)
- 研究(100869)
- 农(72146)
- 中国(64997)
- 学报(54785)
- 管理(54320)
- 科学(51986)
- 农业(49262)
- 财(48933)
- 大学(42330)
- 学学(40236)
- 教育(33595)
- 业经(33078)
- 技术(31629)
- 融(30418)
- 金融(30418)
- 业(25404)
- 财经(24444)
- 经济研究(23840)
- 问题(21989)
- 经(20909)
- 技术经济(19779)
- 版(17681)
- 科技(17467)
- 现代(17279)
- 理论(16618)
- 商业(16328)
- 图书(16299)
- 世界(16149)
共检索到515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叶璐 王济民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已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TFP的起源、内涵、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从测算方法、要素投入分别对TFP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测算难点进行梳理分析,并对美国农业部(USDA)的农业TFP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个案分析。研究表明:①农业TFP的研究方法应该基于可获得数据的质量和研究的目的进行选择。②农业TFP的要素投入研究需要考虑自然灾害、土地以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环境污染等要素。③农业TFP的测度既需要对投入、产出的指标进行质量调整,同时随着农业传统劳动力、土地投入的下降,还应该考虑种子、农药和化肥等中间投入。研究还表明,对中国农业TFP的研究既要借鉴西方的理论框架,同时也要结合中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模式,综合考量研究要素和指标,对不同地区的农业TFP做出合理的测算和解释,以期为中国农业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余康 章立 郭萍
中国农业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继续靠增加自然资源和要素投入来提高农业产出的余地已越来越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研究意义。作者搜集整理了1989-2009年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的文章,着重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增长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4种:生产函数法、增长核算指数法、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和随机前沿法。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演变特征表现为:技术进步是主要源泉,省际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逐渐扩大。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农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叶贵 付媛 王玉合 牟萍 唐笑宇
创新驱动发展主要靠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体现,因此TFP的准确测量是促进建筑业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的必备条件,但目前TFP多为间接测量,学界争议较多。从指标选择、研究方法角度,系统评述WOS等数据库中关于建筑业TFP测度的文献,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案,为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准确测度提供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改
随着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中间品贸易成为全球化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生产活动效率的指标之一,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已有学者意识到中间品进口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归纳和评述了中间品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机制,旨在发掘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拓展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中间品进口 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综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春晓 邹松岐 张志新
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与整合有助于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在对农业产业链内涵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国内外农业产业链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评述。国外学者对农业产业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管理、农产品质量控制、价值链等方面,而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产业链内涵、组织模式、运行绩效、产业链构建及整合等方面。通过分析农业产业链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文试图为中国农业产业链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运行绩效 整合管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范丽霞 李谷成
全要素生产率在农业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观察中国农业增长模式和结构的重要分析工具。本文在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进行概念性阐释的基础上,重点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核算方法及其进展进行归纳、比较和述评,讨论了这一分析工具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技术性争议,进而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因素两个方面,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性总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传喜 王修梅
采用Hsieh等的模型方法,构建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模型及全要素生产率潜在增长模型测算不同地区和行业2006—2017年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地区层面,东、西部地区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扭曲程度较严重,东、中部地区总体扭曲程度较严重。在行业层面,农垦和畜牧业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相对过剩、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种植业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不足、人力资源配置相对过剩。从农业的TFP发展潜力看,如果有效消除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错配,每个地区和每个行业的TFP都可以得到较大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康亚文 彭博 赵浚夷 刘泠岑 张倩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针对国内外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研究的文献,探究其测算结果的一致性,以期为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测算及其结果提供更为全面、客观、系统的认识与理解。[方法]首先对中英文数据库中已发表的有关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再对纳入文献进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区域、方法、投入产出指标和年份区间的梳理,进而基于Meta分析定量化地分析各研究中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算结果之间的异质性,并进行敏感性检验。[结果]结果显示:(1)中国农业TFP增长率测算总体异质性较低(I~(2)=10%),剔除单独省份或地区作为研究区域的文献后,Meta分析结果异质性增大(I~(2)=18%);(2)投入指标方面,劳动力投入指标使用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时的测算结果异质性较高(I~(2)=61%),而使用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时,测算结果同质性显著(I~(2)=0);(3)测算方法方面,使用DEA方法测算所得结果间同质性显著(I~(2)=0);(4)测算时段方面,各时段内农业TFP增长率测算结果呈现高度异质性,1992—1997、1998—2003、2004—2008、2009—2015各时段下I~(2)结果分别为 94%、89%、68%、87%。[结论](1)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1979—2015年期间年均增长2%是较为准确的测算结果,且单独省份的研究能够一定程度上填补以全国为研究区的文献间的异质性;(2)投入产出指标的遴选对农业TFP增长率测算结果有一定影响;(3)测算方法是农业TFP增长率异质性的主要来源;(4)农业TFP增长率测算中相关指标所选不变基期对长时间跨度测算结果影响不大,但对具体时段内的农业TFP测算结果影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喜 史清华 盖庆恩
要素市场扭曲会导致农户个体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配置扭曲,最终降低农业的总量全要素生产率(TFP)。本文运用2003-2007年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农户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户家庭生产的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及其与总量TFP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农户要素配置的扭曲存在显著的差异:从扭曲水平和发散程度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扭曲较为严重,中部、东北地区的配置效率较高。即使不考虑技术因素,如果有效消除资本和劳动配置的扭曲,农户的农业TFP有望再增长20%以上,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改进空间超过30%。要素配置的扭曲程度主要取决于农村非农就业机会、金融市场和土地规模。促进社会转型...
关键词:
TFP 资源配置不当 市场扭曲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秋珍 JohnSumelius
综阅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可知,国外研究着重农业多功能性单个因素量化分析,与农业环境计划比较分析,对农业商品产出和非商品产出从联合生产角度分析,运用环境经济学评估方法估算农业多功能性价值以及对农业多功能性目标政策的讨论等五个方面。国内研究包含四个主要方面:从经济学角度对农业多功能性进行理论分析,从不同国家对农业多功能性问题的不同立场进行实质分析,从农业多功能性问题与非贸易关注之间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和撇开农产品国际贸易利益,对我国农业各功能的价值现状分析。国内与国外研究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比较集中于农业多功能性的模型量化分析。
关键词:
农业多功能性 文献综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段文斌 尹向飞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详细说明了应用传统的索洛余值法、索洛扩展模型、SFA模型、DEA分析方法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时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文章的第四部分就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方向进行简单的评述,最后指出不要过分强调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造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能更准确测度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方法的意义。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SFA DEA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升泽 吴平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扩大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采用Malquist指数法测算了1998-2015年各省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多层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了其在社会嵌入性视角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差异中,有36.46%是由其社会嵌入性的不同所造成的;农业结构系数、城市化进程、受灾率、农村人力资本和物流关系嵌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直接影响,认知关系嵌入、资金量关系嵌入、结构关系嵌入、文化关系嵌入、政治关系嵌入有间接影响,间接影响可通过调节农业结构系数、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现。因此,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要同时考虑基本影响因素和社会嵌入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金凤 李平 贺旭玲
本文通过对农业上市公司的投入产出、多元化指数数据的分析,运用四个相关生产函数的测算,选择了最优的利于本文问题解决的生产模型。在最优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多元化指数进行分组,利用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计算全要素生产率以比较不同多元化程度公司的生产效率,从而分析多元化与农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关系,为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做出准确定位。
关键词:
背农 多元化 农业上市公司 生产效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晓兰 鄢伟波
通过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检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在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1988—2014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差分GMM方法检验农村灌溉、道路、电力和医疗基础设施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这四类农村基础设施都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且灌溉基础设施的作用最明显,其次为医疗基础设施,高于道路和电力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化程度、种植规模的提高和种植结构的调整能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而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人均GDP的提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为净替代效应。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外部性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俊华 吴丹洁 彭海阳
本文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测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商贸流通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其影响程度在区域层面呈现差异性,由大到小依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另外,本文还发现政府农业财政支出和金融发展均有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