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17)
- 2023(20331)
- 2022(17188)
- 2021(15987)
- 2020(13504)
- 2019(30695)
- 2018(30306)
- 2017(58989)
- 2016(31603)
- 2015(35418)
- 2014(35079)
- 2013(34783)
- 2012(32058)
- 2011(28676)
- 2010(29086)
- 2009(27309)
- 2008(26115)
- 2007(23406)
- 2006(20908)
- 2005(18405)
- 学科
- 济(132410)
- 经济(132262)
- 业(112949)
- 管理(99531)
- 企(93293)
- 企业(93293)
- 方法(57752)
- 农(51271)
- 数学(47587)
- 数学方法(46989)
- 业经(38459)
- 财(37786)
- 中国(37213)
- 农业(34175)
- 地方(29465)
- 融(28897)
- 金融(28895)
- 制(28767)
- 银(28274)
- 银行(28239)
- 行(27180)
- 务(25580)
- 财务(25503)
- 财务管理(25457)
- 企业财务(24127)
- 贸(23863)
- 贸易(23847)
- 学(23445)
- 技术(23369)
- 易(23205)
- 机构
- 学院(448156)
- 大学(441243)
- 济(186201)
- 管理(182642)
- 经济(182310)
- 理学(157007)
- 理学院(155418)
- 管理学(152946)
- 管理学院(152127)
- 研究(145169)
- 中国(116798)
- 京(92457)
- 科学(86929)
- 财(86440)
- 农(79603)
- 所(71597)
- 江(70542)
- 中心(69334)
- 财经(68501)
- 业大(66810)
- 研究所(64678)
- 经(62265)
- 农业(61033)
- 北京(57397)
- 范(56099)
- 师范(55614)
- 经济学(55160)
- 州(55031)
- 院(52496)
- 财经大学(50448)
- 基金
- 项目(301030)
- 科学(238555)
- 研究(223850)
- 基金(218846)
- 家(188381)
- 国家(186700)
- 科学基金(162743)
- 社会(142779)
- 社会科(135250)
- 社会科学(135215)
- 省(119434)
- 基金项目(115833)
- 自然(104566)
- 自然科(102140)
- 自然科学(102117)
- 教育(101516)
- 自然科学基金(100285)
- 划(97792)
- 编号(92405)
- 资助(89807)
- 成果(73639)
- 重点(66573)
- 部(66440)
- 发(65495)
- 创(63753)
- 课题(62592)
- 创新(59106)
- 国家社会(58432)
- 教育部(57126)
- 人文(56933)
- 期刊
- 济(211026)
- 经济(211026)
- 研究(130655)
- 中国(86710)
- 农(76984)
- 管理(69231)
- 财(67529)
- 学报(64305)
- 科学(61701)
- 融(52903)
- 金融(52903)
- 农业(51934)
- 大学(50437)
- 学学(48008)
- 教育(43744)
- 技术(40728)
- 业经(39672)
- 财经(33312)
- 经济研究(31479)
- 经(28653)
- 问题(27714)
- 业(26926)
- 技术经济(23422)
- 现代(21517)
- 理论(21192)
- 商业(20879)
- 版(20821)
- 科技(20747)
- 统计(20198)
- 世界(19742)
共检索到671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田剑英
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集聚,进而释放巨大的发展潜力,不仅能在加工储藏、市场营销、农产品市场等方面衍生相应的服务行业,更能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基于对浙江省55条农业全产业链融资实践的调查与跟踪研究,分析总结出七类主要的全产业链融资方式以及相应经验,并发现全产业链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对于更大范围推广农业全产业链融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总体看,依托于农业全产业链,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不仅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而且为各环节经营主体获得融资支持创造了更多可能,但各类方式必须重视加工储藏及品牌和市场建设,积极寻求资本市场的支持,以此为产业链继续做大做强提供保障。
关键词:
产业链金融 农业产业链融资 农业全产业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永朋 王美青 徐萍 卫新 毛文琳
在新形势下,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升级版,强化产业链功能和竞争力,成为日益迫切的重要任务。本文在综合评价浙江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四位一体""五化齐飞"和"六链共舞"行动的战略思路和重点任务,为今后浙江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发展,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关键词:
浙江 农业 全产业链 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永朋 王美青 徐萍 卫新 毛文琳
在新形势下,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升级版,强化产业链功能和竞争力,成为日益迫切的重要任务。本文在综合评价浙江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四位一体""五化齐飞"和"六链共舞"行动的战略思路和重点任务,为今后浙江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发展,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关键词:
浙江 农业 全产业链 战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詹有为 周航 王二威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梳理珠海市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现状,进而分析珠海农业产业链面临的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加强统筹规划,高标准高起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两条鱼"为支柱,全力推动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着力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建设完善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公共平台,制定推广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为珠海市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建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现代化 农业全产业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益明
"互联网+农业全产业链"融合模式创新分为"互联网+农业全产业链"环节融合模式创新和农业产业链条全程融合模式创新,具体包括生产环节融合创新、流通环节融合创新、消费环节融合创新、农业产业链条全程可追溯、农产品生产销售直接对接、农业全产业链信息共享。"互联网+"视角下加快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应坚持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持续加强财政和社会支农、强化农业全产业链平台建设、加快培育农业信息服务载体、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全产业链 融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益明
"互联网+农业全产业链"融合模式创新分为"互联网+农业全产业链"环节融合模式创新和农业产业链条全程融合模式创新,具体包括生产环节融合创新、流通环节融合创新、消费环节融合创新、农业产业链条全程可追溯、农产品生产销售直接对接、农业全产业链信息共享。"互联网+"视角下加快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应坚持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持续加强财政和社会支农、强化农业全产业链平台建设、加快培育农业信息服务载体、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全产业链 融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易小燕 尚惠芳 邹秦琦 尹昌斌
[目的]2016年中央深改组提出《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由此如何建立绿色生态导向的农业补贴成为学界热议焦点,本文试图从农业全产业链视角建立精准的农业绿色生态补贴策略。[方法]以农业全产业链为视角,从农业生产环节、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和品牌建设环节入手,讨论农业绿色生态补贴环节与推进策略。[结果]研究发现,农业绿色生态补贴需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为结果导向,以绿色高质量产品为目标导向,将补贴方式与金额与农业产业绿色化“挂钩”,明确补贴关键环节与责任主体,采取以奖代补、多元参与等方式,形成激励与管控相结合的补贴机制,提升补贴的精准性和指向性。[结论]基于以上思路,不同环节绿色生态补贴策略为:(1)生产环节补贴以化学投入品减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绿色技术采纳生产者为主,根据绿色生产评估结果获得相应补贴;(2)加工环节补贴按照加工产品等级补贴、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行补贴等方面入手,提高加工环节绿色生态农业补贴的精准性和科学性;(3)流通环节对农产品流通存储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补贴;(4)品牌建设环节通过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利用补贴政策促进优质优价市场形成,实现农产品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永红
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及数字中国、农业强国建设。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测算结果分析研判我国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现状与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众多且交叉融合,传统农业正紧跟数字化步伐进入新时代,开启数字化转型。但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标准化、农产品品牌化、农村产业融合水平依然较低,不利于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研究认为,主要应从四个方面助力我国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一是推动基于我国国情的农业生产规模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合法权益,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培育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二是推动基于我国国情的农业标准化:推动农业标准化和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流通全过程质量可控;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动农产品物流信息标准化。三是推动基于我国国情的农产品品牌化: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以农产品电商化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拓展农业新模式,提高农产品品牌附加值。四是推动基于我国国情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以种植业为主导加速农业内部各产业“内向”融合;以供销合作社为纽带推进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发展;以农业优势资源为依托推动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全面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课题组 王小兵 钟永玲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国农业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深度融入到农业产业的全链条中,将为农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存在农业数据资源建设基础薄弱、大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农业数字技术研发和智能装备明显滞后、大数据分析应用与产业融合发展不充分等问题。要从完善数据资源体系、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构建数据资源共享共赢合作生态、打造大数据建设成果集成应用示范区等方面入手,以"四轮驱动"方式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要把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作为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发展的"一号工程"予以推动,重点从基础设施、产业生态、市场环境、财税金融、人才队伍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林 于战平
全产业链是我国农业产销体系创新变革的重要模式。全产业链模式是解决"半截子"产业化现象,破解农产品流通困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然要求。农地保障功能的弱化,农民就业、转业空间的扩大等条件也为全产业链模式实施提供了现实基础。应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壮大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构建充分保障农民利益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促进全产业链农业产销体系发展。
关键词:
全产业链 农业产销体系 农产品流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月书 王婕
本文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和农村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利用江苏省397户规模农户样本数据,通过建立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了产业链组织形式、市场势力对规模农户产业链融资规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龙头企业带动型或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产业链组织形式对规模农户获得农业产业链内外部融资规模都有正向影响。进一步从议价能力和被替代程度两个维度来衡量规模农户的市场势力对其产业链融资规模的影响,本文发现,规模农户市场势力越强,越容易获得农业产业链内部融资。分析还发现,规模农户的种养经营面积、固定资产现值、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月书 王婕
本文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和农村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利用江苏省397户规模农户样本数据,通过建立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了产业链组织形式、市场势力对规模农户产业链融资规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龙头企业带动型或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产业链组织形式对规模农户获得农业产业链内外部融资规模都有正向影响。进一步从议价能力和被替代程度两个维度来衡量规模农户的市场势力对其产业链融资规模的影响,本文发现,规模农户市场势力越强,越容易获得农业产业链内部融资。分析还发现,规模农户的种养经营面积、固定资产现值、收入是否稳定等因素对其产业链外部融资规模影响显著,而户主受教育年限、经营类型、交易信用状况等因素对其产业链内部融资规模影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梁
农业产业化生产的发展,对农村金融体系的需求层次也在逐步提升,需要农村金融体系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农业产业链融资的积极尝试与探索。本文以陕西省农业产业化为出发点,分析了农业产业链融资的内涵,模式发展以及绩效表现情况,并进一步对农业产业链融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融资模式 绩效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彭菊颖
目前制约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关键问题是农业中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融资难。借鉴工业品行业领域比较成熟的供应链金融,实施农业产业链融资是助推品牌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论述了实施农业产业链融资的思路及其主要模式,探讨了实施农业产业链融资的要素及其优势,分析了农业产业链的阶段及其产业链融资对策,提出了实施农业产业链融资促进品牌农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产业链融资 品牌农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龙祖坤
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原因,农业主要依靠自然再生产,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加之生产规模小,交通通讯设施落后,技术、资金、人才的紧缺,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因此,必须依靠政府的引导,使产业链上各个节点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民族地区 拓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