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0)
- 2023(15644)
- 2022(12850)
- 2021(11926)
- 2020(10084)
- 2019(22807)
- 2018(22533)
- 2017(43797)
- 2016(23071)
- 2015(25652)
- 2014(25210)
- 2013(24868)
- 2012(22310)
- 2011(19683)
- 2010(19816)
- 2009(18537)
- 2008(17992)
- 2007(16111)
- 2006(13944)
- 2005(12159)
- 学科
- 济(102566)
- 经济(102448)
- 业(97986)
- 企(79796)
- 企业(79796)
- 管理(77248)
- 农(50663)
- 方法(49098)
- 数学(40821)
- 数学方法(40194)
- 业经(34115)
- 农业(33798)
- 财(30475)
- 中国(23668)
- 务(21245)
- 财务(21192)
- 财务管理(21163)
- 企业财务(20033)
- 制(19592)
- 技术(19157)
- 贸(17860)
- 贸易(17849)
- 易(17389)
- 策(17318)
- 理论(17271)
- 地方(16870)
- 划(16052)
- 和(15903)
- 体(14869)
- 环境(13521)
- 机构
- 学院(330378)
- 大学(319305)
- 济(141948)
- 经济(139483)
- 管理(138918)
- 理学(121295)
- 理学院(120274)
- 管理学(118213)
- 管理学院(117620)
- 研究(95883)
- 中国(79078)
- 京(63735)
- 财(63429)
- 农(63119)
- 科学(56057)
- 财经(51308)
- 业大(50687)
- 江(49037)
- 农业(47997)
- 中心(47566)
- 经(46839)
- 所(45270)
- 经济学(43001)
- 研究所(40899)
- 经济管理(39266)
- 经济学院(39160)
- 北京(38597)
- 州(38513)
- 商学(37832)
- 财经大学(37794)
- 基金
- 项目(225323)
- 科学(181340)
- 基金(167420)
- 研究(166448)
- 家(143678)
- 国家(142328)
- 科学基金(126517)
- 社会(110258)
- 社会科(104480)
- 社会科学(104453)
- 省(89828)
- 基金项目(88715)
- 自然(81204)
- 自然科(79516)
- 自然科学(79501)
- 自然科学基金(78125)
- 教育(75994)
- 划(72625)
- 资助(67644)
- 编号(67505)
- 成果(50773)
- 部(50067)
- 创(49702)
- 重点(49149)
- 发(48500)
- 国家社会(46186)
- 创新(45725)
- 业(44648)
- 课题(44265)
- 人文(43997)
共检索到472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艳华
本文利用1983—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阐释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间接作用机理及其非线性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面板门槛模型阐释了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的间接效应。研究显示,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的负向间接效应存在双重门槛,低收入区间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的抑制作用高于高收入区间;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的间接效应是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对农业信贷配给制度效应和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制度和收入效应的地区异化是导致农民消费地区差异的根本原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华 朱红莲
本文基于1979—2015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变异系数和平滑转换模型,实证阐释了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信贷配给是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产生的重要诱因,农业信贷配给程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异的作用机制存在"阀值效应",当转换变量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超过临界值时,其作用机制会较快地由线性机制转换为非线性机制。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降低农业信贷配给程度,实现农业信贷配给程度的地区均衡,是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的有效手段。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华 朱红莲
本文基于1979—2015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变异系数和平滑转换模型,实证阐释了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信贷配给是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产生的重要诱因,农业信贷配给程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异的作用机制存在"阀值效应",当转换变量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超过临界值时,其作用机制会较快地由线性机制转换为非线性机制。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降低农业信贷配给程度,实现农业信贷配给程度的地区均衡,是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的有效手段。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力朋; 陈锦然;
利用中国2001—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提高具有正向影响,在控制一系列经济社会因素后,农业信贷支持水平每提高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将提高0.146%;但是,与民生支出和财政支农支出相比,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较小,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此外,我国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最强,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弱。提高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应创新信用模式,丰富农村信贷产品种类;简化贷款流程,提高农村金融整体效率;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建立健全农业信贷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攀 李连友 苏静
基于1998~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PSTR模型研究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整体水平及其个体保障项目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门槛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社会保障整体水平、政府财政救济和新农合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都是非线性的,存在显著的门槛特征。其中,农村社会保障能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并且在人均水平高于499.080元的地区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政府财政救济项目和新农合保障项目只有在分别跨越门槛值109.489元、323.389元之后,才能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促进和拉动作用。(2)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政府财政救济对居...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兴文 邢斯达
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完成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1998年-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探讨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当城乡收入差距跨越特定门槛值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下降。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农村居民消费 门槛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东芳
为了进一步加深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防止返贫”“乡村振兴”将会是下阶段脱贫攻坚工作的主题。在数字技术和金融服务不断融合的背景下,在数字普惠金融方兴未艾之时,如何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来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选取2013-2022年全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作为本次研究数据,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农民收入增长为主要变量,通过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门槛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以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子维度作为门槛变量时,其回归结果与农民收入均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其中数字普惠金融和覆盖范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存在单一门槛效应;以区域居民经济发展水平为中介变量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均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且均为双重门槛效应。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监管力度、居民学习能力以及着重关注农村市场四个角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调节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健 陈杰 高波
本文在考虑经济互动关系中内在非线性结构前提下,从信贷约束角度探讨了房价波动对消费的影响机制,并基于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利用Hansen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的房价上涨会抑制消费。我们进一步论证这一现象与广大居民仍面临着较多信贷约束有直接关系。本文同时发现,房价的这种负面影响会随着信贷约束的放松程度而发生非线性的变化。
关键词:
房地产 财富效应 信贷约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建军 常向阳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模型分析显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补贴性支出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东 刘金东
为了检验和测算农村信贷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本文首先建立不同类型农村信贷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经验模型,发现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消费性信贷较之生产经营性信贷更能提振农村消费。但是,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的实证分析却显示,1981~2010年间我国农村信贷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依靠农民纯收入的中介效应实现,这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高达90%,而农村信贷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仅占到总效应的10%左右。这反映了农村信贷,特别是消费性信贷供给与需求压抑之间的结构性失衡,进一步指明了缓解消费性信贷约束、调整农村信贷结构的改革导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勇斌
文章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和农业保险补偿水平两个维度出发,首先基于消费理论分析农业保险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机理,然后使用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差分GMM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保险补偿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业保险总效应是正向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最后,依据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敬强 徐会奇
笔者利用全国31个省、直辖市1997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收入来源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发生改变时,工资性收入取代家庭经营性收入成为拉动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动力;财产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转移性收入则具有乘数效应。笔者针对目前全球经济危机形势,提出了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内需的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琦 张杰平
针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问题,该文构建一个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动态宏观经济模型,解释农村居民各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并根据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结构特征,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一些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都产生显著影响,但各项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该文认为不仅要增加农村居民总收入,同时还要调整农村居民收入的结构,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消费需求 收入预期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彬如
近些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总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农村消费的总体水平及其恩格尔系数仍然处在较低的阶段。文章采用Kaya恒等式的拓展,对模型中的多个变量进行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建立中国农村消费解构模型,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分解为消费结构因素、消费率因素、收入因素及通货膨胀因素,并基于1999~2012年中国农村消费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数据表明:1999~2012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较快,2000年之前消费率因素对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变化的干预值最大,2001~2012年收入因素对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干预值与干预率均急剧增大,收入因素在这一时期成为影响消费变化的主因,消费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景林 郭亚帆
本文考虑到我国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空间依赖性,并基于外部习惯形成理论模型,通过建立1997-2002年和2006-2011年两个时间段内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在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外部习惯形成特征。研究结论显示:(1)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存在显著的内部和外部示范效应。对分项消费的研究显示,总体上来说,内部示范效应在减弱,而外部示范效应在增强。(2)在现阶段,受内部示范效应影响较强的消费项目有食品、衣着和医疗保健;受外部效应影响较强的有衣着、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食品和家庭设备及用品次之;交通通信最低,居住消费受外部效应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表明,随着被统计为城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习惯形成、跨期替代与农村居民消费——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缓解了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吗?——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
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消费——基于我国31个省(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老龄化”和“少子化”是否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基于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收入结构与消费变动——基于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
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门槛效应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收入结构与消费变动-基于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
电子商务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中介效应分析
基于持久收入假说的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影响效应区域差异分析——来自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证据
人均公共卫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