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2)
2023(11218)
2022(9345)
2021(8524)
2020(7387)
2019(16807)
2018(16824)
2017(33330)
2016(17911)
2015(20022)
2014(19882)
2013(19731)
2012(17693)
2011(15800)
2010(16335)
2009(15633)
2008(15557)
2007(14176)
2006(12675)
2005(11328)
作者
(51609)
(43599)
(43141)
(40755)
(27333)
(20919)
(19585)
(16970)
(16307)
(15591)
(14661)
(14628)
(13859)
(13666)
(13321)
(13042)
(12773)
(12703)
(12415)
(12337)
(10768)
(10731)
(10726)
(10030)
(9798)
(9685)
(9677)
(9572)
(8648)
(8643)
学科
(88614)
(84544)
经济(84452)
(71488)
企业(71488)
管理(62650)
(45954)
方法(41087)
数学(33450)
数学方法(32924)
农业(30599)
业经(29344)
(23828)
(18090)
财务(18058)
财务管理(18041)
中国(17812)
技术(17302)
企业财务(17060)
(16304)
(15499)
理论(14704)
(14681)
贸易(14674)
(14285)
(13960)
(12945)
(12937)
地方(12694)
经营(11614)
机构
学院(266533)
大学(256365)
(115257)
经济(113259)
管理(111907)
理学(97536)
理学院(96647)
管理学(94956)
管理学院(94515)
研究(79399)
中国(66646)
(60030)
(52104)
(49754)
科学(48160)
农业(46044)
业大(44775)
(41171)
财经(40180)
(39820)
中心(38457)
(36477)
研究所(35956)
经济学(33782)
经济管理(33045)
(32066)
北京(31717)
经济学院(30716)
商学(30101)
商学院(29846)
基金
项目(175897)
科学(141416)
基金(130444)
研究(127997)
(112480)
国家(111380)
科学基金(98622)
社会(84684)
社会科(80192)
社会科学(80170)
(71400)
基金项目(69436)
自然(64306)
自然科(62972)
自然科学(62961)
自然科学基金(61939)
教育(57925)
(57074)
资助(53251)
编号(51956)
(39795)
(39453)
(39018)
成果(38812)
重点(38497)
(37843)
创新(36019)
国家社会(34850)
课题(34062)
人文(33914)
期刊
(132162)
经济(132162)
研究(70928)
(61990)
中国(49194)
管理(42427)
农业(41637)
(39762)
科学(38145)
学报(36949)
大学(29654)
业经(29321)
学学(28808)
(28410)
金融(28410)
技术(25781)
(22110)
财经(19651)
教育(19566)
经济研究(18948)
问题(17688)
(16937)
技术经济(16904)
统计(15021)
农村(14821)
(14821)
(14337)
世界(14049)
农业经济(13944)
商业(13846)
共检索到388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温红梅  王宏宇  
农业信贷是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术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建立农业信贷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框架基础上,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全面考察中国农业信贷规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关系。研究发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地理位置上呈现空间集聚性;时间维度上,农业信贷规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效率改进存在“倒U型”关系;空间维度上,农业信贷规模在中部区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黄淮海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呈“倒U型”关系,东北地区不存在“倒U型”关系。最后,提出农业信贷规模扩大要结合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际情况,不仅要促进技术效率改进,还要促进技术进步,提升农业信贷效率等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阳  许属琴  
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19932014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区域间的时空变迁规律、要素增长源泉和动态演化特征进行解析,根据面板门槛原理解析了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呈稳步增长态势且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技术变化效应是提升农业产出效率的动力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并且会随农地经营规模扩大而逐渐加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阳  许属琴  
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1993~2014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区域间的时空变迁规律、要素增长源泉和动态演化特征进行解析,根据面板门槛原理解析了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呈稳步增长态势且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技术变化效应是提升农业产出效率的动力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并且会随农地经营规模扩大而逐渐加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鸿卫   丁浩洋  
农业信贷担保既是财政支农的创新模式,也是金融惠农的重要中介。本文将农业信贷担保政策实施视为准自然试验,基于2011-2021年中国1254个县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农业信贷担保政策实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农业信贷担保政策实施显著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二,农业信贷担保政策实施通过信贷支持、产业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第三,数字信贷对农业信贷担保政策实施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具有遮掩效应,但遮掩效应随着数字技术的推广和数字足迹的积累逐渐减弱,并于2019-2021年转变为促进效应;第四,农业信贷担保政策实施对产粮大县、贫困县和金融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县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更明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燕平   范祥祺   耿鹏鹏  
规模化经营与绿色化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明晰规模经营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运用SBM-GML指数测算并刻画出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基于2008-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规模经营在研究期内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两种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均存在适度规模效应;农业机械化水平在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作用。两种规模经营对不同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因此,应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经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燕平   范祥祺   耿鹏鹏  
规模化经营与绿色化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明晰规模经营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运用SBM-GML指数测算并刻画出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基于2008-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规模经营在研究期内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两种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均存在适度规模效应;农业机械化水平在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作用。两种规模经营对不同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因此,应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经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海红  刘新民  
研究目标:解析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源泉、时空分异及收敛性。研究方法:采用全局GML指数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空间相关性,采用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及动态空间收敛检验时空收敛性。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绿色集约增长的动力不足,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平衡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源泉是绿色技术进步。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不具有绝对σ收敛态势。动态空间绝对β和条件β收敛表明,区域差异与区域的禀赋条件并不完全相关,区域农业绿色生产呈非均衡态势。研究创新:从时空维度动态视角对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收敛性进行全景式揭示和解释。研究价值:为区域农业绿色协调发展提供实证支撑和决策依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揭懋汕  雪燕  薛领  
基于2 183个县级单元,利用SFA方法对1992—2011年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项进行测算和时空演变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业TFP年平均增长3.18%,但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对农业总产值的增长贡献份额为58.5%;前沿技术进步是农业TF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配置效率也有正向贡献,而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则有负向影响。第二,中国多数地区农业TFP保持一定水平的正增长,农业发达地区的增速较快;技术效率较高的地区与中国农业生产较发达地区的分布基本一致,这与省级尺度研究得出的东高西低特征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婕  王玉斌  程鹏飞  
为探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与农地流转以来中国农业TFP的发展规律及增长源,运用Hicks-Moorsteen指数法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农业TFP的时空差异,并通过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探究空间差异存在的内源构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TFP呈持续增长态势,驱动要素主要是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中国7个区域农业TFP增长态势表现不一,各区域的增长来源也不尽相同;不同区域间农业发展潜力存在显著差异;7个区域农业TFP的总体差异存在逐步扩大的趋势,而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诱因。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揭懋汕  雪燕  薛领  
基于2 183个县级单元,利用SFA方法对1992—2011年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项进行测算和时空演变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业TFP年平均增长3.18%,但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对农业总产值的增长贡献份额为58.5%;前沿技术进步是农业TF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配置效率也有正向贡献,而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则有负向影响。第二,中国多数地区农业TFP保持一定水平的正增长,农业发达地区的增速较快;技术效率较高的地区与中国农业生产较发达地区的分布基本一致,这与省级尺度研究得出的东高西低特征不同,同时低技术效率的地区一直占主导地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喜  史清华  盖庆恩  
要素市场扭曲会导致农户个体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配置扭曲,最终降低农业的总量全要素生产率(TFP)。本文运用2003-2007年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农户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户家庭生产的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及其与总量TFP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农户要素配置的扭曲存在显著的差异:从扭曲水平和发散程度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扭曲较为严重,中部、东北地区的配置效率较高。即使不考虑技术因素,如果有效消除资本和劳动配置的扭曲,农户的农业TFP有望再增长20%以上,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改进空间超过30%。要素配置的扭曲程度主要取决于农村非农就业机会、金融市场和土地规模。促进社会转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龙耀  周南  许玉韫  吴比  
本文利用2015年黑、豫两省976个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样本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考察了信贷配给下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经济和土地生产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特殊的农地产权制度下,扩大经营规模对单位产量成本和单位土地面积产量的影响受到信贷市场不完善的制约:一方面,对于受到信贷配给的经营主体,其单位产量成本伴随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而未受到信贷配给的经营主体则能够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受到信贷配给,扩大经营规模会降低经营主体的亩均投入强度,进而降低单位土地面积产量。进一步,本文估计出对于受到信贷配给的经营主体而言,信贷配给使其单位产量成本提高21%,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减少26%。同时,相对于自我信贷配给,数量型信贷配给对单位产量成本和单位土地面积产量的不利影响更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范丽霞  李谷成  
全要素生产率在农业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观察中国农业增长模式和结构的重要分析工具。本文在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进行概念性阐释的基础上,重点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核算方法及其进展进行归纳、比较和述评,讨论了这一分析工具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技术性争议,进而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因素两个方面,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性总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传喜  王修梅  
采用Hsieh等的模型方法,构建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模型及全要素生产率潜在增长模型测算不同地区和行业2006—2017年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地区层面,东、西部地区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扭曲程度较严重,东、中部地区总体扭曲程度较严重。在行业层面,农垦和畜牧业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相对过剩、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种植业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不足、人力资源配置相对过剩。从农业的TFP发展潜力看,如果有效消除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错配,每个地区和每个行业的TFP都可以得到较大提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朝静  
采用中国1997—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运用永续盘存法测算出农业科技存量,同时考虑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人力资本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科研投入和农业人力资本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科研投入能够显著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农业人力资本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另外,城市化进程和农业贸易条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业外商直接投资、农业结构调整和受灾率显著降低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