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1)
- 2023(9039)
- 2022(7207)
- 2021(6302)
- 2020(5235)
- 2019(11467)
- 2018(11428)
- 2017(22619)
- 2016(11963)
- 2015(13032)
- 2014(12877)
- 2013(13216)
- 2012(12035)
- 2011(10516)
- 2010(10775)
- 2009(10259)
- 2008(10152)
- 2007(9509)
- 2006(8553)
- 2005(7785)
- 学科
- 业(79229)
- 企(62827)
- 企业(62827)
- 济(57053)
- 经济(56978)
- 管理(51638)
- 农(44195)
- 农业(29599)
- 业经(26580)
- 方法(22147)
- 财(20721)
- 务(16560)
- 财务(16558)
- 财务管理(16551)
- 企业财务(15693)
- 数学(15199)
- 数学方法(15157)
- 技术(14440)
- 划(13431)
- 制(13408)
- 策(13367)
- 环境(13048)
- 中国(12262)
- 和(11592)
- 体(11294)
- 企业经济(10365)
- 贸(10037)
- 贸易(10031)
- 经营(9931)
- 易(9822)
- 机构
- 学院(180008)
- 大学(168885)
- 济(84223)
- 经济(82981)
- 管理(79183)
- 理学(68258)
- 理学院(67806)
- 管理学(67275)
- 管理学院(66972)
- 研究(51383)
- 中国(46680)
- 农(45277)
- 财(37572)
- 农业(33970)
- 京(33303)
- 业大(30311)
- 财经(29787)
- 江(28893)
- 科学(27554)
- 经(27067)
- 中心(26211)
- 经济管理(25103)
- 所(24477)
- 经济学(24403)
- 经济学院(22281)
- 商学(22255)
- 商学院(22067)
- 州(22024)
- 研究所(21620)
- 财经大学(21368)
- 基金
- 项目(115863)
- 科学(94554)
- 研究(89298)
- 基金(87153)
- 家(73446)
- 国家(72606)
- 科学基金(65477)
- 社会(61345)
- 社会科(57948)
- 社会科学(57933)
- 省(47619)
- 基金项目(47020)
- 自然(40195)
- 自然科(39311)
- 自然科学(39305)
- 自然科学基金(38685)
- 教育(37499)
- 划(36622)
- 编号(36479)
- 资助(33232)
- 业(32331)
- 创(27868)
- 农(27014)
- 发(26634)
- 部(26312)
- 成果(26288)
- 制(26122)
- 国家社会(25644)
- 创新(25090)
- 重点(24489)
- 期刊
- 济(103105)
- 经济(103105)
- 农(50385)
- 研究(48993)
- 中国(33780)
- 农业(33383)
- 财(31559)
- 管理(30239)
- 业经(25227)
- 融(24130)
- 金融(24130)
- 科学(23383)
- 学报(21203)
- 大学(18216)
- 学学(18017)
- 业(16965)
- 技术(16361)
- 财经(14797)
- 农村(14195)
- 村(14195)
- 问题(13892)
- 农业经济(13484)
- 经济研究(13356)
- 经(12772)
- 技术经济(12026)
- 世界(11275)
- 经济问题(10224)
- 现代(9777)
- 财会(9703)
- 商业(9643)
共检索到270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泽群 孟光辉
基于2011—2021年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果以及如何影响农业碳排放。结果表明: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碳减排,在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测试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有效。通过异质性分析可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在降低化肥、农膜以及柴油这三项的碳排放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低要素禀赋和高要素禀赋地区农业碳减排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缓解农村融资约束问题和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是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促进农业碳减排的两条重要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君洁 方杰 覃志刚
为解决农业生产者融资困难的问题,在财政的支持下,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机构,并相继出台担保费补助、以奖代补等多项财政支持政策,使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成为财政支持“三农”的重要政策工具。那么,财政支持是否推动了农业融资担保的发展呢?其效果受何因素影响呢?本文选取2016~2020五年来全国33个省级农业融资担保机构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量化分析担保费补助、业务奖补、代偿补偿、风险救助四项财政政策支持对农业融资担保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持有利于农业融资担保发展,但其效果受代偿风险、产业结构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且仍需进一步平衡与完善,该结果力图为构建更加科学、高效、规范的财政支持农业融资担保体系提供证据支持。
关键词:
财政支持 农业 融资担保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梦玲 童婷 陈昭玖
从服务分工视角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与农户行为的市场约束,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旨在寻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文章利用江西省9个县(市、区)34个村645个水稻种植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构建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农业绿色生产率,同时采用Tobit模型检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并分析农户土地禀赋下的经营规模、土地细碎化、地块规模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样本农户的农业绿色生产率均值为0.48,仍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伴随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的加深,即采纳社会化服务的农业生产环节越多,农户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越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和地块规模的扩大,能够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而土地细碎化程度则会抑制这种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施肥服务和病虫害防治服务是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提升的关键环节;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诱导农户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从而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提升。据此,基于发展农业绿色生产,应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与完善、引导农户开展适度土地规模经营,注重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以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提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孙同全 田雅群 冯兴元 董翀
农业信贷担保(以下简称“农担”)是财政引导推动金融资本投入农业,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是财政支农的创新机制。2022年2月11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要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集聚,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措施之一是提高农担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优先支持县域发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强化涉农信贷风险市场化分担和补偿,发挥好农担作用。中央对农担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作用寄予厚望。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普遍面临着“去担保化”的挑战,即银行可以直接向客户发放贷款,无需农担机构担保。农担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如何更好地利用财政机制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担的发展趋势与经营困境,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岩磊
通过构建以"地理差异"为主要解释变量的内生增长模型,对地理因素通过"互补"与"赶超"两类机制影响农业园区创新产出的过程与效果进行分析,利用2013—2016年10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面板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地理差异"显著正向影响农业园区创新产出;这种影响的作用机制是"互补"和"赶超"两种方式,但互补效应对创新产出的作用比赶超效应更加明显;"地理差异"的存在,通过呈现"发散式提升"特征的创新能力为中介,带动园区创新产出呈现增长趋同的态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马超 顾海 孙徐辉
本文利用2014年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定量角度考察了城乡医保统筹制度是否能有效促进农业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医保统筹能有效提高农业流动人口长期居住本地的概率,能提高他们对自己属于本地人的心理认同感。该结论在增加了一系列控制变量以及采用截面倍差法后依旧稳健。其可能的机制在于,城乡医保统筹提高了农业流动人口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使医疗费报销更方便,从而促进了他们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城乡医保统筹 社会融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荣 陈佩
为了解农业机械化对提升化肥投入效率的影响,以1998—2017年中国小麦生产为例,利用固定效应SFA模型和反事实分析法,考察农业机械化对化肥投入效率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化肥减量效应。结果表明,机械化对小麦生产化肥投入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样本期间,中国小麦生产化肥投入效率总体呈上升态势,均值水平为0.73,其中机械化使化肥投入效率均值水平大约提高了0.03。小麦生产机械化的化肥减量效应平均约为4.31kg/hm2,且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低西高的空间格局。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洁 何广文
为探索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缓解其正规信贷约束的可行性,基于2019年欠发达地区农村普惠金融调查数据,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方式进行识别与分类,从是否衔接、不同衔接方式、衔接广度3个维度分析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对其正规信贷可获得性的直接影响,并考察增收机制和增信机制的间接作用以及小农户资源禀赋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有助于提升其正规信贷可获得性;不同衔接方式对正规信贷可获得性产生差异化影响,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衔接方式的促进作用最强;衔接广度的增加对小农户正规信贷可获得性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增收机制和增信机制是衔接现代农业行为缓解小农户正规信贷约束的重要渠道;劳动力资源充足、农业经营能力较强和位于西部地区的小农户通过衔接现代农业的方式提升其正规信贷可获得性的作用更明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帆 董松柯 刘希章 李娜
国有资本是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引擎,国有资本入驻民营企业,不仅可以有效规范民营企业污染排放行为,还可以通过打破民营企业发展桎梏以赋予企业创新活力,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工业企业与绿色发展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考察国有资本入驻对民营企业减排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入驻后可有效减少民营企业污染排放,并且该减排效应在大规模企业、非战略性行业与财政分权水平较高的样本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入驻既可以通过放松企业融资约束与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方式促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还可以通过将自身所承担的政策性社会目标融入民营企业中,以强化民企的社会责任意识,最终在“技术创新效应”和“社会责任效应”共同驱动下实现污染减排。特别的,虽然国有资本入驻不利于提升企业生产率,但国有资本入驻引致的“技术创新效应”有助于推动民企实现生产效率与绿色化的兼容发展。本研究为完善企业创新激励机制、优化环境治理与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新的视角和动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向华
一、建立农业信贷担保机制的客观经济基础 1、农业信贷是解决农村资金短缺的重要途径。 步入新世纪,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隐蔽性失业率较高,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起动迟缓,面对来自WTO的竞争压力,农业成为最弱质产业。对此政府提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政策,理论界提出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土地制度改革等主张。实践证明:实施这些政策、试行这些主张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需要投入改革成本。郑州市的李国立、王振秋、李东旺在对农村经济进行问卷调查时了解到,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玉婷 黄贤金 陈志刚 钟太洋 孙晋坤 徐国良
在全国农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农地流转政策的推行是否起到应有的效果有待检验和反思。论文基于来自我国中部5省925个转入户的调查数据,从3组模型全面考察了农地转入规模与农户农业收入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1)农地转入规模与农业收入呈正向关系,但农地转入规模的经济收益率仅为2.9%。2)农地转入规模对农业收入的作用在不同区域、流转方式、农户类型之间有明显差异:安徽、湖北和湖南较之河南、江西的规模经济收益率更高,农户自发流转下的规模经济收益率高于集体主导方式,农地转入规模对纯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要大于对兼业农户。3)农户平均收入水平随着转入规模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倒U型"趋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宣宣 陈飞 牛宏光 吕丹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能让更多农民分享改革红利。文章基于异质性农户能力视角构建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并进行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从理论上探索农地产权的增强对农业生产效应的提升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集,进行因果关系识别检验和影响传导机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农地产权强度的增大,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显著提升,而农户能力在其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这一结论在运用工具变量两阶段估计下仍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在农户能力异质性视角下,强化农地产权使得农业劳动密集度降低,这是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未发生土地调整、以农业为核心产业的村庄以及采用完全机械化生产方式的家庭,强化农地产权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文章结论有利于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对最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晗 苏岚岚 孙同全
着力提升农户韧性、增强农户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加快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测度农户韧性,采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实证探究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对农户韧性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能够提升农户韧性,尤其是改善了小农户的缓冲能力与学习能力;以采用电商与社会化服务表征的市场化衔接对农户韧性的提升作用大于以嵌入农业龙头企业或参与合作社表征的组织化衔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缓解融资约束、改善市场交易与促进治理参与是衔接现代农业提升小农户韧性的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衔接现代农业对位于不同粮食功能区小农户韧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对只种植粮食作物和兼种粮食与经济作物小农户的韧性有提升作用,且对于文化建设投入多、宜居水平高的村庄以及信息化条件好的家庭,衔接现代农业提升小农户韧性的效应更大。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探索构建农户韧性培育体系、完善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健全农村要素市场及交易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壮 田云 陈池波
基于200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构造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试点地区的农业碳排放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该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工具变量法、安慰剂检验等多种检验方法之后依旧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生产专业化与农业技术进步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抑制农业碳排放的主要路径;尽管经营规模扩张有利于农业碳减排,但政策性农业保险并未明显推动经营规模扩张;相比其他地区,在粮食主产区和东部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减碳效应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