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02)
2023(17056)
2022(13918)
2021(12791)
2020(10688)
2019(23852)
2018(23803)
2017(45314)
2016(25210)
2015(28650)
2014(28469)
2013(27614)
2012(25052)
2011(22474)
2010(22866)
2009(21480)
2008(21449)
2007(19921)
2006(17529)
2005(15856)
作者
(71266)
(59997)
(59636)
(56656)
(37994)
(28622)
(27260)
(23253)
(22638)
(21561)
(20107)
(20017)
(19138)
(18813)
(18629)
(18476)
(18309)
(17671)
(17602)
(17263)
(15060)
(15011)
(14647)
(13856)
(13639)
(13551)
(13478)
(13383)
(12118)
(12096)
学科
(100651)
经济(100532)
(96774)
管理(79003)
(78694)
企业(78694)
(48634)
方法(42134)
业经(34015)
数学(33052)
数学方法(32718)
农业(32224)
(31235)
中国(29917)
(22435)
财务(22394)
财务管理(22356)
(21532)
企业财务(21167)
理论(20939)
技术(20333)
地方(19012)
(18760)
贸易(18752)
(18211)
(17938)
(17664)
(17390)
(16682)
(16032)
机构
学院(361137)
大学(349397)
(143437)
经济(140358)
管理(138117)
理学(117799)
理学院(116640)
研究(115733)
管理学(114698)
管理学院(114054)
中国(89496)
(73270)
(73001)
科学(70454)
(66658)
(59113)
(58172)
农业(56541)
业大(56412)
中心(54836)
研究所(53182)
财经(52617)
(47526)
(47231)
师范(46786)
(45795)
北京(45208)
经济学(42485)
技术(42331)
(41105)
基金
项目(232399)
科学(182732)
研究(176619)
基金(164498)
(141870)
国家(140469)
科学基金(120883)
社会(110349)
社会科(104105)
社会科学(104076)
(95701)
基金项目(86969)
教育(83029)
(78105)
编号(76648)
自然(75727)
自然科(73979)
自然科学(73958)
自然科学基金(72624)
资助(65468)
成果(61424)
课题(52325)
重点(52278)
(52103)
(50825)
(50751)
(46871)
创新(46726)
项目编号(45277)
(45125)
期刊
(168898)
经济(168898)
研究(100273)
中国(75733)
(73335)
(55039)
学报(54704)
管理(50996)
科学(50103)
农业(49243)
教育(46758)
大学(41638)
学学(39271)
技术(37615)
业经(34328)
(34196)
金融(34196)
(26598)
财经(25928)
经济研究(25195)
问题(22854)
(22366)
技术经济(19004)
(18857)
职业(18545)
图书(17908)
世界(17250)
商业(17208)
现代(16784)
(16358)
共检索到544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兴  王丹霞  
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的不断融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包括个人基本素质属性、职业价值属性以及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属性。农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不但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而且丰富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培训途径和模式。在农业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提升需要依托农村信息化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覃扬庆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业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随之加剧,职业农民的培育对于保证我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应建立职业农民准入制度,完善农村职业农民教育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和立法力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莉敏  马建富  
要实现"四化同步"的发展目标,首先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这对全面造就新型农业、新型农村人才队伍,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分析农业现代化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关系以及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思萍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速度加快,我国农村大量劳动力已经或将更多由农村流向城镇。本文着眼于城镇化建设战略背景,立足解决"谁来种地?谁会种地?怎样把地种好?"的问题,研究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价值意义,提出了当前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对策与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卓炯  杜彦坤  
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实现农业转型、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为国家、社会、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阐述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分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途径,并指出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招生、培养与就业上存在的问题,从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式与就业政策上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丽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没有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都将是空谈。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普遍滞后,各地区对其重视的程度较低,各类职业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和专业的比例较小,职业教育体系亟待改革和完善。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角度来看,农村职业教育改革重在做好几个方面工作:顶层设计,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方法,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实效;政府主导,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转变观念,正确看待职业农民内涵;制定政策,助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逸波  周瑾  张亮  王妍令仪  赵邦宏  
自2012年以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有序开展。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新型职业农民在培训中的需求已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新的特征。通过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调研,重点对青年农民、高素质和高收入农民等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求进行分析,找出其需求的特点与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关注重点对象,有效开展重点培育工程;针对农民需求,灵活安排培训内容、时间与形式;分地区、分类别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培训;加强政策法规培训和创业培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丽  王海丽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搭建多维度、多层次跨界特色农民创新创业培训合作平台。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培训绩效评价模型,科学客观地反映培训效果和质量,并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培训内容。设计"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培训路径,探索适合聊城市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的新路子,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技术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促进聊城市乃至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凤梅  
本文考察了国外农民培育的3种模式——北美模式、东亚模式、欧洲模式,这3种模式各有特点和优势。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培育的关系,分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培育工作现状。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最后借鉴发达国家在农民培育中的经验来探索中国新型农民培育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忠  庹娟  
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发展背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在数量方面需求较大,在培训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体系和培育成效等质量改善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培训内容陈旧、培育方式传统单一、培育资源未能有效统筹、培育成效难以检测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分类管理与精准教育相结合、内容创新与模式创新相结合、政策保障与资金保障相结合、准入制度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等对策,以期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改革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有效建议。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谭莉  徐辉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毫无疑问带动了传统农业的升级,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带来新的契机。"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应适应时代要求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互联网+职业农民"不是简单的在线培训,而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创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进而培育出一批善用网、能创新、有思维、出效益的新型职业农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萃华  
乡村振兴战略是有效解决新时代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重要举措。只有新型职业农民多而强,才能改变农业凋敝、农村衰落的现象,才能振兴乡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高度重视,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日常化落实;求实创新,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顶层化设计;分类施策,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化培育;一主多元,办好新型职业农民的优质化培育;严格考核,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组织化认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姜和忠  徐卫星  
近年来尽管我国农民培训机构软硬件条件有所改善,但农民培训供给的主体结构与培训内容相对单一,培训规模逐年下降,显示出农民培训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为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需要加快农民教育立法、加强农民教育规划与组织、建立以耕地保护补偿基金为主的资金投入机制、管办分离的资金使用机制,以形成竞争有序的培训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舒婷  韩永强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举措。积极完善服务精准扶贫战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着力解决当前培育对象针对性不强、培育模式多样性不足、接续培育缺乏后劲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培育对象遴选、培育内容设计、培育过程管理、扶持政策保障、培训绩效考评等环节的规范管理,以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梦华  
目前,学界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研究存在着学科视角局限和研究内容单一的缺点。农民建立并参与专业合作组织可以被视为一种农民合作的过程,但当前中国农村普遍陷入农民合作难的困境。本文就是从分析农民合作难的原因入手,再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合作所应具备的特征,最后指出通过组建文化组织来启动农民合作、夯实农民合作的社会基础,是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一条可行的、重要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