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3)
- 2023(15257)
- 2022(12409)
- 2021(11687)
- 2020(9766)
- 2019(22276)
- 2018(22350)
- 2017(43007)
- 2016(22866)
- 2015(26328)
- 2014(26050)
- 2013(25587)
- 2012(23255)
- 2011(20852)
- 2010(21305)
- 2009(20205)
- 2008(20066)
- 2007(18136)
- 2006(16148)
- 2005(15031)
- 学科
- 济(104228)
- 经济(104108)
- 业(93728)
- 企(75743)
- 企业(75743)
- 管理(75402)
- 农(47478)
- 方法(45370)
- 数学(36670)
- 数学方法(36120)
- 业经(33005)
- 农业(31466)
- 中国(30427)
- 财(29965)
- 制(21226)
- 贸(20907)
- 贸易(20890)
- 务(20807)
- 财务(20743)
- 财务管理(20722)
- 易(20451)
- 企业财务(19602)
- 技术(19119)
- 理论(18289)
- 策(17903)
- 地方(17037)
- 和(17016)
- 体(16343)
- 划(16292)
- 银(15770)
- 机构
- 学院(331903)
- 大学(326454)
- 济(147712)
- 经济(145194)
- 管理(134367)
- 理学(114716)
- 理学院(113695)
- 管理学(111955)
- 管理学院(111350)
- 研究(108368)
- 中国(89601)
- 京(68809)
- 财(66686)
- 农(60535)
- 科学(60378)
- 所(52811)
- 财经(52610)
- 中心(50854)
- 江(50339)
- 经(47968)
- 业大(47452)
- 研究所(47302)
- 农业(45972)
- 经济学(45051)
- 北京(43496)
- 经济学院(40688)
- 范(39888)
- 州(39846)
- 师范(39579)
- 财经大学(38550)
- 基金
- 项目(212601)
- 科学(170137)
- 研究(161782)
- 基金(156728)
- 家(134253)
- 国家(133037)
- 科学基金(116462)
- 社会(106448)
- 社会科(100758)
- 社会科学(100734)
- 省(82051)
- 基金项目(81734)
- 教育(73153)
- 自然(71892)
- 自然科(70373)
- 自然科学(70360)
- 自然科学基金(69192)
- 划(67292)
- 编号(66965)
- 资助(64167)
- 成果(54183)
- 部(48371)
- 重点(46965)
- 发(46399)
- 创(46171)
- 国家社会(44914)
- 课题(44534)
- 创新(42530)
- 业(42463)
- 教育部(42198)
- 期刊
- 济(170867)
- 经济(170867)
- 研究(98992)
- 中国(69255)
- 农(61815)
- 财(53025)
- 管理(51808)
- 科学(44018)
- 学报(43643)
- 农业(41914)
- 大学(35352)
- 融(35323)
- 金融(35323)
- 教育(33050)
- 学学(33002)
- 业经(32479)
- 技术(32101)
- 经济研究(26815)
- 财经(26440)
- 问题(22934)
- 经(22904)
- 业(22870)
- 世界(19457)
- 贸(19003)
- 技术经济(19002)
- 国际(17916)
- 图书(17082)
- 统计(16575)
- 现代(15657)
- 策(15340)
共检索到512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俊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信息化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追求的重要目标,日本和韩国等都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在追求农业信息化目标时应当很好地借鉴国际经验,并善于开创符合本国国情的新模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进球 安森东
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农业经济类型两个维度来构建中国典型区域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对区域农业经济类型的这一划分打破了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在信息化建设模式的选择中,必须考虑自然条件、经济区位、地理方位、民族特点、区域功能等重要因素的影响。对于非典型区域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选择必须符合其适用条件与适用方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农业信息化 建设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英杰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术,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和对中国农业信息化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亚东 黄梯云 赵春江
从原始农业到古代农业 (传统农业 ) ,进而发展到现代农业 ,人类社会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持续几千年的历程。历史经验表明 ,农业生产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无一不和科技进步息息相关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的大趋势。两项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已经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并推动了农业飞速向前发展 ,可以预见到由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而引发的一次新的农业革命即将来临。生物工程技术将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核心 ,信息技术将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先导。本文以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农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为背景 ,通过对国际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及我国农业信息技术...
关键词:
农业信息技术 信息集成 信息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孔繁涛 陈萍 王平 刘涵 李辉尚 张建华
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实地考察,以信息进村入户为突破口,探讨新常态下农业信息化发展之路。结果表明,辽宁省始终坚持以12316为主线、以整合资源为动力、主导创新发展机制、强调数据积累与挖掘、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5个始终坚持",总结出以"平台综合统一、体系纵向贯通、运营市场外包、数据深入挖掘"为主要特征的"辽宁模式"。新常态下"辽宁模式"向"一体化、多维度、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探索,阐述了不断强化信息平台的市场服务功能、农民权益保护功能、社会化服务功能、便民服务功能、电子商务功能等适应农业农村经济新常态新需要的"5个强化功能"实践,剖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农业部门角色定位、公益服务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丽 马成林 于冷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新华 唐志 杨雪雁
农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方式,是分散的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最佳模式,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稳定和农村发展。农业合作社的信息化同企业的信息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农业合作社所具有的鲜明特点,决定了其信息化有个性化的一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结合农业合作社的特点,建立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信息化模式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是WTO框架下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同时认为农业合作社的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政府、社会、农民和合作社等环节通力合作,才有实现的可能性。提出了我国农业合作社基本的信息化模式。图1参14
关键词:
农业合作社 信息化 电子商务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俊杰 刘国华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有关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和发达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管理、完善的基础设施 ,以及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等特点 ,都给我们以很好的启迪。同时 ,我国特殊的国情又决定了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 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乃凡 常中威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由于信息的广延性和通用性,信息化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信息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为手段助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晓青 吕尚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连贵 王恒 杨微 李振宇 韩丹 吴庆岚 易继平 张照利 鲁川
农业信息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农业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农业基础设施装备、农业生产经营科技操作、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市场流通体系、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等方面信息网络化工程。农业信息化在推动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实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农业信息化的服务范围、服务职能、意义、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的要求、农业信息化开发进程、实施成效、服务差距以及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举措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体系建设 任务 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全海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中国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在借鉴澳大利亚农业信息化建设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具体实际,通过建设高效完善的农业信息化组织服务体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多元服务主体,探索农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农业的协作协同发展,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多维协同推广应用促成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打造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农产品信息化经营等方面的多维互动,协同创新,助推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农业信息化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丹 王文生 闵耀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