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5)
- 2023(9792)
- 2022(7985)
- 2021(7380)
- 2020(6305)
- 2019(14007)
- 2018(14023)
- 2017(28391)
- 2016(14852)
- 2015(16068)
- 2014(15979)
- 2013(15922)
- 2012(14444)
- 2011(12853)
- 2010(13258)
- 2009(12883)
- 2008(13197)
- 2007(12557)
- 2006(11412)
- 2005(10450)
- 学科
- 业(84035)
- 济(68145)
- 经济(67957)
- 企(67513)
- 企业(67513)
- 管理(59287)
- 农(44837)
- 农业(29592)
- 业经(28785)
- 方法(27644)
- 财(26009)
- 数学(19758)
- 数学方法(19673)
- 务(18592)
- 财务(18573)
- 财务管理(18552)
- 企业财务(17633)
- 制(16828)
- 中国(16443)
- 技术(15613)
- 策(14448)
- 体(13335)
- 划(12501)
- 理论(12463)
- 和(12462)
- 企业经济(11013)
- 贸(10971)
- 贸易(10963)
- 易(10653)
- 体制(10468)
- 机构
- 学院(220102)
- 大学(212369)
- 济(100103)
- 经济(98468)
- 管理(97247)
- 理学(83033)
- 理学院(82431)
- 管理学(81742)
- 管理学院(81315)
- 研究(64456)
- 中国(56240)
- 财(49047)
- 农(46384)
- 京(42757)
- 财经(38121)
- 农业(34798)
- 江(34605)
- 经(34475)
- 科学(33543)
- 业大(32534)
- 中心(32138)
- 所(30909)
- 经济学(29373)
- 经济管理(27959)
- 财经大学(27475)
- 州(26941)
- 研究所(26831)
- 经济学院(26548)
- 商学(26329)
- 北京(26124)
- 基金
- 项目(136179)
- 科学(110759)
- 研究(106381)
- 基金(102354)
- 家(85331)
- 国家(84381)
- 科学基金(76140)
- 社会(73322)
- 社会科(68407)
- 社会科学(68382)
- 基金项目(54514)
- 省(53839)
- 自然(45875)
- 教育(45419)
- 编号(45132)
- 自然科(44914)
- 自然科学(44906)
- 自然科学基金(44224)
- 划(41882)
- 资助(39938)
- 成果(35688)
- 业(33904)
- 创(31298)
- 部(31251)
- 国家社会(30246)
- 制(29975)
- 发(29437)
- 重点(28385)
- 创新(28278)
- 人文(28176)
- 期刊
- 济(123692)
- 经济(123692)
- 研究(63872)
- 农(50731)
- 中国(43633)
- 财(42340)
- 管理(36992)
- 农业(33790)
- 科学(27513)
- 业经(27170)
- 融(26018)
- 金融(26018)
- 学报(25937)
- 大学(21540)
- 学学(20619)
- 财经(20140)
- 技术(18914)
- 经济研究(17489)
- 经(17312)
- 业(17278)
- 问题(16412)
- 农村(14152)
- 村(14152)
- 技术经济(13689)
- 农业经济(13670)
- 世界(13362)
- 教育(12947)
- 商业(11722)
- 财会(11680)
- 现代(11570)
共检索到340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曹攀峰
在市场与政府的二维框架下,农业信息化建设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了农业信息的市场与政府供给双重低效的基础上,阐述了要促进农业信息的有效供给,就必须引入社会的力量,以弥补市场与政府的不足。最后阐述了社会力量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市场失灵 政府失败 社会力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华黎 杨植强
农村社会保障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纠正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的重要措施,从描述分析、评价、监测与预警、预测四个方面研究农村社会保障指标及其评价标准,能够更好地反映与评估农村社会保障政府供给的重要信息,推动农村社会保障政府供给信息体系的全面构建。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 信息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友兰
在"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和信息化迅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农村信息服务供给方式向政府为主导的"政府+市场"供给机制的转变,不仅符合农村信息服务的构成和特性要求,也是市场经济环境中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这种供给方式能有效地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方面、多层次和多变化的信息需求,是当前实现农村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加快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盛伟 魏超
基于2008—2020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门槛回归等模型,从业务理赔、成本费用双重维度,定量评估地方政府干预对农险业务经营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干预显著提高了农险业务的简单赔付率和综合费用率,造成了农险公司的双重经营压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参保密度跨过负向门槛值后,地方政府干预造成的农险赔付压力显著减弱。鉴于此,应通过划定地方政府干预红线、加快科技赋能农业保险等措施,促进农险公司科学、自主经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随着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确立,对“三农”经济的关注与政策研究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有财力、也有必要全力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学军
农业农村社会学是美国社会学中较早兴起的分支学科,其兴起过程离不开政府机构的支持。本文考察了美国内战时期农业部的成立及其科学化风格,进步主义时期“乡村生活委员会”与农业农村社会学的诞生,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农场人口和农村生活处”的专业化领导与知识生产,分析了美国政府机构对早期农业农村社会学兴起的重要意义。研究指出,美国政府在内战时期开始干预农业农村事务,初期形成了科学化和专业化的施政风格,由专家学者担任部门机构负责人,此后广泛与各院校开展合作协议,培养农业农村社会学的师资力量,拓展农业农村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开展农业农村的服务活动,不仅促进了早期农业农村社会学的发展,也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数据。
关键词:
政府机构 农业农村社会学 科学化 专业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学军
农业农村社会学是美国社会学中较早兴起的分支学科,其兴起过程离不开政府机构的支持。本文考察了美国内战时期农业部的成立及其科学化风格,进步主义时期“乡村生活委员会”与农业农村社会学的诞生,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农场人口和农村生活处”的专业化领导与知识生产,分析了美国政府机构对早期农业农村社会学兴起的重要意义。研究指出,美国政府在内战时期开始干预农业农村事务,初期形成了科学化和专业化的施政风格,由专家学者担任部门机构负责人,此后广泛与各院校开展合作协议,培养农业农村社会学的师资力量,拓展农业农村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开展农业农村的服务活动,不仅促进了早期农业农村社会学的发展,也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数据。
关键词:
政府机构 农业农村社会学 科学化 专业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认识到位是关键。在千难万难的时候,能首先考虑职业教育,这就是认识到位。认识到位,能够创新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李康认为,在攻坚中首先要解决政府部门的认识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廖小静 徐雪高 易中懿 沈贵银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系统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显得尤为紧迫。欧盟经验表明:政府层面的法律法规规制和政策支持,市场层面的溢价机制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协会层面的协调、服务和监督功能,消费需求对可持续发展导向的强化,以及基于农村发展项目和产业链发展项目的多主体协同机制,共同促进了欧盟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中国和欧盟在农业可持续发展阶段、支持政策和参与主体等方面的差异,得出以下启示:健全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导向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提高企业有机、绿色农产品认证参与程度,提升农业产业链纵向协作紧密程度和培养企业社会责任;重视农业行业协会能力建设和消费者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引导;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协同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亚新
农业信息化是用信息化提升农业,使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但我国农业和农民面临着现实的信息化困境,农民处于信息化的边缘地位。本文分析了农业信息产品的属性和供给安排,提出通过产权转变,从而发挥政府和社团两个积极性,加快实现农业信息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琳 乔忠 刘伟
为研究政府投资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采用比较分析法和图解法对政府投资作用进行研究,对我国政府在农业信息化投资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在农业信息化投资中,政府基于一个用户的基础上更需要起支撑和调节者的作用;政府在加大总体投入的同时要向落后地区倾斜以促进国家农业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和标准化建设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政府对信息化队伍建设投资要以提高农业信息化从业人员素质为目标。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政府作用 投资 政策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建寨 东野光亮 姜广辉
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其发展过程中 ,政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以山东省为例 ,在对该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的基础上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深入分析了在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政府所应进行的角色选择 ,并探讨了其应具体承担的职责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政府职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华东
我国农业投入不足,除了国家总量投入不足,基本状况是农户无法投、地方政府无力投、社会资本不敢投。改变这种状况,重要的是应革新政府投入方式,对政府涉农投入进行资源整合和投入转变,实行以规划为先导、集成项目为平台、政府投入为杠杆的新机制,使地方政府能以有限的投入撬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采取这种方式,相对以往政府部门多头的分散的投入,既能有效解决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又能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产生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政府涉农投入 整合 转变 引导 社会资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仁春
农业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对增强农业的活力、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它意味着我国农业将由“贡献型”、“附属性”产业向自主型产业转变,由单一粮食型农业向综合性农业过渡,由低效益型农业向高效益农业方向迈进。然而,由于农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农业走向市场后,要求政府必须对农业实行全方位保护政策,才能实现上述转变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新红
政府和市场关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论文从探讨农业品种技术创新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入手 ,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业品种技术创新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从中国的现实出发 ,明确了二者的作用范围和优势 ,指出应协调好二者的关系 ,促进创新。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政府 市场 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