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5)
2023(13955)
2022(11479)
2021(10504)
2020(9073)
2019(20063)
2018(19697)
2017(38577)
2016(20646)
2015(22448)
2014(22360)
2013(22199)
2012(20201)
2011(18039)
2010(18395)
2009(17634)
2008(17937)
2007(16681)
2006(14893)
2005(13763)
作者
(58358)
(49363)
(48927)
(46497)
(31306)
(23583)
(22071)
(18948)
(18525)
(17625)
(16904)
(16437)
(15787)
(15595)
(15530)
(14805)
(14397)
(14380)
(14182)
(13989)
(12112)
(12093)
(11921)
(11413)
(11082)
(11015)
(11002)
(10976)
(9971)
(9637)
学科
(100160)
(86664)
经济(86513)
(79542)
企业(79542)
管理(76162)
(48656)
方法(36900)
农业(32872)
(32628)
业经(31463)
数学(28684)
数学方法(28463)
(25691)
中国(22925)
(22690)
财务(22669)
财务管理(22631)
企业财务(21545)
技术(18423)
(18272)
(17331)
银行(17316)
(17153)
(16530)
(15501)
(15316)
金融(15314)
(15275)
贸易(15267)
机构
学院(301776)
大学(294798)
(131249)
经济(128795)
管理(123060)
理学(105672)
理学院(104724)
管理学(103337)
管理学院(102787)
研究(93273)
中国(79498)
(66624)
(62871)
(59498)
科学(53242)
财经(51728)
农业(47928)
(47260)
(47013)
业大(46486)
(46118)
中心(44882)
研究所(40988)
经济学(40030)
财经大学(38070)
(36810)
北京(36445)
经济学院(36282)
经济管理(34572)
商学(34361)
基金
项目(194976)
科学(156701)
基金(145937)
研究(144708)
(125249)
国家(123997)
科学基金(109184)
社会(97142)
社会科(91810)
社会科学(91788)
基金项目(77140)
(76630)
自然(68965)
自然科(67475)
自然科学(67458)
自然科学基金(66361)
教育(64529)
(62056)
资助(58498)
编号(57893)
成果(45960)
(44459)
(43423)
(43257)
重点(42498)
(42460)
(41081)
国家社会(40948)
创新(39832)
(39305)
期刊
(153872)
经济(153872)
研究(89633)
(65382)
中国(61022)
(54953)
管理(47652)
农业(43401)
学报(43017)
科学(42381)
(38423)
金融(38423)
大学(34718)
学学(33619)
业经(30975)
财经(26433)
技术(25179)
(22593)
经济研究(22541)
(22436)
教育(21950)
问题(20487)
技术经济(16765)
(15796)
农村(15737)
(15737)
世界(15560)
财会(15109)
现代(14891)
农业经济(14480)
共检索到458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富丽莎   李干琼  
基于58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及门槛模型,从保障水平维度分析农业保险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缓解效应,并基于农业生产行为视角考察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仅在越过失效区间后,保障水平的提高可显著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且对农户的风险型相对贫困脆弱性和资本型相对贫困脆弱性均具有显著缓解效应,但对前者的影响效应更强;就作用机理看,有效区间内,保障水平的提高主要通过促进农户扩大土地投入规模与提高农机应用的农业生产行为,进而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就农户异质性看,有效区间内,保障水平的提高可显著降低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相对贫困脆弱性,且对小农户的影响效应更强。因此,需通过提升保障水平、健全农险与农业信贷融资的协同互动机制、增强农险政策指向性以提升农户的内生发展动力,推动农业保险助力防贫。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任天驰  杨汭华  
因灾致(返)贫一直是脱贫攻坚及其成果巩固的巨大挑战。基于2019—2020年五省两期农户调查数据,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门限模型研究了农业保险参保行为及保障水平变化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保障水平是农业保险能否有效减贫的关键因素,在保障水平越过失效区间后,参加农业保险才可以显著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并且保障水平的失效区间会随贫困标准线的提高而扩大。其次,农业保险可以通过促进农业收入增长、降低收入波动以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方式缓解农户贫困脆弱性。最后,对脱贫户、陷贫户、持续贫困户以及持续非贫户进行异质性研究,发现农户贫困状态越深,农业保险发挥显著减贫效应所要求的保障水平临界值越小。因此,提高保障水平应成为农业保险政策改革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借助农业保险强化农户对农业技术的主动接纳和投入,从内生动力层面衔接现代农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卓敏  柳松  陈楚娜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针对农户相对贫困问题亟需重视的现实,论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IV)实证检验了金融素养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素养能够显著缓解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且促进农户商业购买是金融素养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素养对东中部地区家庭、非政府扶贫户家庭、高物质资本家庭和高教育水平家庭的影响更大。上述结论在倾向得分匹配法、替换核心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因此,推进农村地区金融基础建设、开展金融教育活动和引导农户合理参保,是提升农户脱贫内生动力,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政策手段。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云  李京蓉  
测度不同贫困线标准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效果及其最优指数区间,揭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影响的结构性差异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既存在"数字红利"效应也存在"数字鸿沟"效应,二者呈现出倒"U"型关系,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最优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区间位于108~160之间。分结构看,较低贫困线标准下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减缓程度更加明显,但较高贫困线标准下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减缓程度更大,且呈小幅递增趋势。在作用机制层面,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提高农户数字技能和风险管理能力,降低居民收入差距来发挥中介作用,减缓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彭继权  
采用2018年对湖北农户实地调研的1105个微观农户样本数据,运用PSM和GPSM模型分析非学历教育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非学历教育能显著降低农户相对贫困0.09个单位。家庭非学历教育人员比例的提高会促使农户相对贫困程度不断下降,且0.5处理水平之后的减贫效应更加明显。从家庭不同学历水平来看,非学历教育培训对中等学历水平家庭的减贫作用最大,低等学历水平家庭次之,高等学历水平家庭最小。从作用机制检验可知,家庭务工人数和家庭劳均务工时间在非学历教育人员比例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分别为18.5%和23.6%。因此,应走兼顾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减贫路径,培养多主体非学历教育组织,规范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综合提升相对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继权  吴海涛  秦小迪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流转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为防范农户陷入贫困和解决农村贫困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借助2016年湖北省1682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回归方程的Shapley值分解法,分别考察国定贫困线、1.9美元贫困线和3.1美元贫困线下不同类型土地有无转出和转出面积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土地转出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且农户贫困脆弱性随着转出土地面积的增加而降低;从土地转出的异质性来看,水田转出对缓解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效果更为明显,旱地转出的效果次之。研究结论:应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户收入,从而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和月月  周常春  
评估农户的生计脆弱性,有利于明确脆弱性表现、脆弱人群分布以及脆弱性成因。文章以云南省巧家县、大姚县、龙陵县、红河县4个国家贫困县为研究对象,基于"风险-适应-敏感性"框架,构建了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478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和熵值法计算和评价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户的生计脆弱性。结果表明:整体上农户生计脆弱性值为正值,表明农户应对风险的能力低于所遭遇的风险,生计脆弱性比较大,其与农户遭遇的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具有直接的联系。结果发现,农业户的生计脆弱性最大,非农业户的生计脆弱性最小,表明随着家庭非农就业的增加,农户生计脆弱性逐渐减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凡  朱玉春  
基于秦巴山区40个村庄63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在对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水平测度的基础上,运用分层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了资源禀赋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秦巴山区农户的脆弱发生率显著高于贫困发生率;人力资本、物质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本都会显著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发生率,自然资产对农户脆弱性的影响为负;村庄外出务工比重、清洁用水比重等都会降低农户脆弱性;村庄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基础设施水平会促进家庭人力资本和金融资产对脆弱性的缓解作用,但对社会资本降低脆弱性的作用会产生反向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左停  刘燕丽  齐顾波  旷宗仁  
本文侧重从小额信贷对脆弱的贫困农户的风险防范和缓解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脆弱性问题是当前贫困人口的基本特征,各种风险的存在使得脆弱人口陷入贫困,而小额信贷的特殊作用则在于风险的防范和缓解,从而减少了脆弱人口陷入贫困的实际可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丽  刘玉花  齐顾波  宋一青  
选择适合于贫困地区农户需求的农业技术对于贫困地区农产品脱贫致富尤为重要,而贫困地区农户的生计脆弱性决定了其对农业技术服务存在现实和潜在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当前贫困地区农户需要的农业技术服务涉及到产前、产中及产后的各环节,呈多样化特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罗万云   郭世豪   贾铖  
农村相对贫困的治理事关全国共同富裕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文章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2020年数据,使用预期贫困脆弱性方法测算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社会资本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20年较2018年农户相对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13个百分点,务农型农户的相对贫困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类农户,分别提高了5.83个百分点、7.43个百分点;中国农村相对贫困多以暂时贫困为主,占比20.24%,远高于长期贫困的12.83%。(2)社会资本对缓解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具有正向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社会资本在农户生计策略转型中能够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尤其对务农型农户的缓解效果最为显著。(3)个人及家庭特征、村庄等因素对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脆弱性理论,文章结合农户生计风险及外部环境冲击,构建社会资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缓解分析框架,并采用基于预期贫困脆弱性方法识别农户相对贫困,按照不同生计策略进行分类,探索社会资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能为提升脱贫巩固政策的瞄准精度与有效性提供借鉴。根据研究结论,建议根据农户的社会资本状况和生计策略差异制定脱贫成果巩固政策,构建抵御返贫风险冲击的社会网络,扩宽非农就业渠道,促进农户生计策略转型以提升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明月  冯晓龙  汪三贵  
测度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脆弱性,对贫困进行事前干预,不仅能增强扶贫政策的精准度和长效性,还能降低减贫政策成本。本文利用8省16县1050户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基于期望贫困的脆弱性测度方法,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下,2015年、2016年农户的平均贫困脆弱率分别为54.29%、47.62%,且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与未搬迁农户脆弱率变动相比,已搬迁农户的脆弱率下降幅度更大;搬迁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户主年龄在65岁以上、未上过学、家庭抚养比在75%及以上、劳动力数量在6个及以上的家庭未来最容易陷入贫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宁  刘洋  
促进农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是实现稳步脱贫最为直接的手段。本文基于辽宁省阜新市建档立卡的既往贫困户调查数据,利用VEP方法对研究对象脱贫后的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评估产业扶贫政策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对产业扶贫效果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脆弱发生率与贫困发生率差距较大,部分农户有返贫的风险;整体产业扶贫可以显著降低贫困脆弱性,然而不同的产业扶贫项目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种植业和养殖业扶贫效果较好,而加工业扶贫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本文建议后续动态调整扶贫政策,根据地区优势和贫困户特点,落实"一对一"定向精准扶贫机制,从而巩固脱贫效果,阻止脱贫农户返贫。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广科  郑子媛  
我国居民医保需求持续扩大但医保待遇不均问题日益突出,这一现象持续发展可能加剧收入不平等和因病致贫产生新的不平等。本文使用CFPS2018数据实证检验职工医保相比于居民医保在缓解因病致贫风险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户主参加职工医保能有效减缓由健康风险冲击引致的相对贫困脆弱性,且该减缓效应对于慢性病风险的效果最大,住院风险次之,健康恶化风险最弱。异质性分析表明,职工医保对因病致贫的影响存在居住地异质性、户主年龄异质性和家庭受教育程度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职工医保可以降低家庭就业率、平均劳动时间和增加患者外出工作概率的分工调整;增加家庭公共转移支付、替代私人转移支付和增加人均纯收入的收入保障,以及增加家庭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的消费平滑,这些效应发挥了降低相对贫困脆弱性的作用。因此,建议逐步缩小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待遇差距,改善医保受益不均的结构性矛盾,将医疗保险对家庭低效风险应对策略的替代作用纳入医疗保险最优保障水平的考量之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潘泽江  
湘粤桂边瑶区是我国典型的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当前该区域农户贫困状态正由经济性渐趋脆弱性。本文借鉴Chaudhuri的贫困脆弱性测度模型,通过对样本点590户农户的一手数据实施测算,发现该瑶区的农户脆弱性系数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数,区域内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后,结合该区域实情,提出了变更贫困识别、突出地理区域整体联动、实施资源资本化等脆弱性治理的发展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