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13)
- 2023(16927)
- 2022(14435)
- 2021(13362)
- 2020(11398)
- 2019(25620)
- 2018(25475)
- 2017(49409)
- 2016(26809)
- 2015(29771)
- 2014(29321)
- 2013(29361)
- 2012(26747)
- 2011(23998)
- 2010(23911)
- 2009(22489)
- 2008(22392)
- 2007(19986)
- 2006(17815)
- 2005(15692)
- 学科
- 济(109478)
- 经济(109339)
- 业(105650)
- 管理(86539)
- 企(85743)
- 企业(85743)
- 方法(50628)
- 农(48509)
- 数学(41118)
- 数学方法(40754)
- 业经(34234)
- 财(32409)
- 农业(32244)
- 中国(27772)
- 制(23326)
- 务(23236)
- 财务(23177)
- 财务管理(23144)
- 企业财务(21945)
- 技术(20712)
- 学(20668)
- 贸(20473)
- 贸易(20463)
- 易(19926)
- 地方(19348)
- 理论(18939)
- 和(18517)
- 银(18122)
- 银行(18058)
- 策(17982)
- 机构
- 学院(388435)
- 大学(384040)
- 管理(159589)
- 济(157358)
- 经济(154248)
- 理学(138161)
- 理学院(136769)
- 管理学(134631)
- 管理学院(133953)
- 研究(124023)
- 中国(98831)
- 农(82038)
- 京(80733)
- 科学(78517)
- 财(71284)
- 业大(65780)
- 农业(63754)
- 所(62766)
- 中心(57842)
- 财经(57555)
- 江(57496)
- 研究所(57251)
- 经(52496)
- 北京(50027)
- 州(46085)
- 经济学(46011)
- 范(45909)
- 师范(45389)
- 院(43887)
- 经济管理(43360)
- 基金
- 项目(265816)
- 科学(208724)
- 基金(194281)
- 研究(190374)
- 家(170505)
- 国家(168951)
- 科学基金(145560)
- 社会(121579)
- 社会科(114932)
- 社会科学(114900)
- 省(104668)
- 基金项目(104010)
- 自然(96301)
- 自然科(94111)
- 自然科学(94084)
- 自然科学基金(92451)
- 划(86890)
- 教育(84579)
- 资助(79159)
- 编号(77307)
- 成果(60132)
- 重点(58405)
- 部(57875)
- 创(56938)
- 发(56476)
- 创新(52612)
- 业(52114)
- 科研(51036)
- 课题(51035)
- 国家社会(49883)
- 期刊
- 济(176280)
- 经济(176280)
- 研究(109409)
- 农(80365)
- 中国(69772)
- 学报(65062)
- 科学(59094)
- 管理(58223)
- 财(54916)
- 农业(54148)
- 大学(49164)
- 学学(47255)
- 融(38853)
- 金融(38853)
- 业经(34904)
- 技术(31942)
- 教育(31128)
- 业(28236)
- 财经(27831)
- 经济研究(26066)
- 经(23720)
- 问题(23606)
- 技术经济(20748)
- 版(20169)
- 科技(19513)
- 现代(18493)
- 理论(18392)
- 商业(18163)
- 业大(17873)
- 世界(17135)
共检索到562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宗国富 周文杰
农业保险能否引发农户生产行为转移,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采用实证方法和经济计量工具,对农业保险与农户生产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是:农业保险通过同一生产行为内部和不同生产行为之间的收入替代水平和农业保险补偿程度,从而影响农户生产行为。当前的农业保险收入补偿水平满足了大多数农户的收入风险分散预期,从而对农户的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行为产生固化作用。基于吉林省616户参保农户的面板数据,若以政策性补贴保险政策引导农户生产行为转变,可以考虑采取多种补贴模式:一是高保障、低补贴模式;二是低保障、低补贴等模式;三是高保障、高补贴模式。若保障农民的收入稳定增长,则宜采用高保障、适度...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生产行为 收入替代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富丽莎 汪三贵 秦涛 李干琼 王禹
[目的]巩固脱贫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目标背景下,农业保险能否缓解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进而助力长效防贫亟待系统科学的实证考察。[方法]基于58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PSM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从相对贫困脆弱性视角就农业保险防贫效果进行分析,并基于农户生产行为影响视角考察农业保险防贫作用机理。[结果]农业保险可显著降低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且对农户风险型相对贫困脆弱性、资本型相对贫困脆弱性均具有显著缓解作用,但对风险型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更强。其次,提高农业规模投入、加强农机应用、促进专业化生产三条路径是农业保险影响农户生产行为进而助力防贫的有效路径。最后,农业保险对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相对贫困脆弱性均具有显著降低作用,且对小农户的影响效应更强。[结论]应通过驱动农户转向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全面提升农险整体保障水平、注重不同地区及不同类型农户的差异化风险保障需求等来促进农险高质量发展,提升农户内生发展动力,助力实现长效防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尚燕 熊涛 李崇光
利用469份农户调查数据,探究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对其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剖析农业风险转移效果评价和异质性风险偏好在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显示: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呈现互补关系,具体表现为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将直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并将通过提高其农业风险转移效果评价间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此外,道德风险和挤出效应将限制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互补性的发挥,表现为风险厌恶型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将降低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能性。为提高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需提升农业风险转移工具的保障效果,完善农村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降低农户采纳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的资金约束。同时,应协调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的关系,深入开展指导服务,实现农业保险与节水灌溉技术的协同推广,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尚燕 熊涛 李崇光
利用469份农户调查数据,探究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对其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剖析农业风险转移效果评价和异质性风险偏好在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显示: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呈现互补关系,具体表现为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将直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并将通过提高其农业风险转移效果评价间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此外,道德风险和挤出效应将限制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互补性的发挥,表现为风险厌恶型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将降低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能性。为提高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需提升农业风险转移工具的保障效果,完善农村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降低农户采纳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的资金约束。同时,应协调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的关系,深入开展指导服务,实现农业保险与节水灌溉技术的协同推广,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鑫鑫 谢金华 杨钢桥 黄丹
为探讨社会网络、保险认知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利用2019年武汉城市圈部分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未产生直接显著影响。第二,保险认知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以有效促进其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第三,社会网络通过影响农户保险认知进而促进其农业保险参保行为,且保险认知起完全中介作用。鉴于此,应加强农户间以及农户与村干部的交流,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等,以更有效地促进农户参与农业保险。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保险认知 农业保险 参保行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祝仲坤 陶建平
农业保险能否肩负起提高农户收入的历史重任仍存在争议。为此,首先从理论层面理清农业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理;随后,利用2007~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农业保险及保费补贴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农业保险对农户收入有显著负效应,说明投保农业保险可能会导致农户管理水平下降,农业保险发展中还可能存在门槛效应、排序效应或排斥效应。另一方面,保费补贴对农户收入有显著正效应,说明保费补贴有助于增加农户收入。因此,必须加强农业保险宣传,优化农业保险供给,充分发挥保费补贴功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西爱琴 邹宗森 朱广印
农业保险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重要农业支持政策措施。现有研究已突破农业保险在稳定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供给方面的作用,关注到农业保险及补贴对农户生产资源配置和经营行为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效应。首先介绍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然后从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农业保险与补贴对农业投入产出的经济影响、对生产要素投入及生产方式及农业生产行为的环境效应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保险影响农户生产决策的2条路径:投入产出影响和环境影响效应,并提出国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4个方向。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户 生产决策 资源配置 预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驰 张崇尚 仇焕广 吕开宇
农业保险参保行为是否会影响有机肥的施用?对此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助于更好评价农业保险的政策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对现有粮食安全一揽子政策的相互关系做出科学评估。本文基于2015年四省1039户粮食种植户调研数据,以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了农业保险参保行为对有机肥施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参保行为对有机肥施用有显著负影响,投保地块有机肥的施用概率比未投保地块低3%~7%左右。这表明,我国"低保障、广覆盖"的农业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研究结论表明,政府不同的财政支持政策的激励可能存在不一致,从而难以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果。因此,未来农业保险政策的改善,要有效规避其对长期投入的可能的负面影响;同时增强不同激励政策之间的协调性。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粮食种植 有机肥 道德风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驰 张崇尚 仇焕广 吕开宇
农业保险参保行为是否会影响有机肥的施用?对此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助于更好评价农业保险的政策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对现有粮食安全一揽子政策的相互关系做出科学评估。本文基于2015年四省1039户粮食种植户调研数据,以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了农业保险参保行为对有机肥施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参保行为对有机肥施用有显著负影响,投保地块有机肥的施用概率比未投保地块低3%7%左右。这表明,我国"低保障、广覆盖"的农业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研究结论表明,政府不同的财政支持政策的激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粮食种植 有机肥 道德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斌 孙蓉
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背景,通过文献梳理出我国未来仍需维持较高的粮食生产能力以保证"口粮安全"。农业保险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维持收入稳定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理论上有助于提高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本文通过建构两组模型、四个方程,比较分析农业保险引致的耕地面积和农资投入各自变化对农业收入及其占比的影响效应;基于全国八大粮食主产区的微观调查数据,验证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实际作用效果;并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区域差异进行甄别。研究显示,现阶段农业保险促进了农户农业收入的增加,但对其种粮积极性的提升并不理想,收入结构不同的地区农业保险的效果亦存在差异。结合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农业现代化趋势,尝...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燕媛 蔡荣
为探究农业保险对农户农药过量施用的影响及其原因,基于2020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采用改进的损害控制生产函数对水稻种植户农药施用边际生产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模型判断农业保险对农户农药过量施用程度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农药施用的风险特征及风险来源视角揭示影响背后的深层原因。结果表明:1)从经济学角度看,样本地区绝大多数农户在农药施用中存在过量行为;2)农业保险不仅未带来农药减量效应,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户农药过量施用;3)这一影响与样本地区农药施用主要呈现出的风险增强效应有关,原因在于作物生长期遭遇的气象风险要超过病虫害风险。政府应考虑将农业保险补贴额度与农业生产技术选择相对接,积极引导、鼓励农户采用农药减量生产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驰 吕开宇 程晓宇
为探究农业保险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采用2015年黑龙江、河南、浙江、四川4省1 039户粮农调研数据,以地块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农户参保行为对农药施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参保地块的农药施用次数显著低于未参保地块。利用工具变量(IV)及倾向得分匹配(PSM)控制内生性后结果不变。表明,参保行为抑制了农户施用农药。但就估计系数来看,参保地块农药施用次数减少约0.25~0.75次。说明我国现行的"低保障、广覆盖"粮食作物保险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药的施用,但抑制作用有限。长远看,伴随粮食保险保障水平提高,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会进一步彰显。这意味着农业保险除能实现分散农业风险的政策目标外,还对减少农药施用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药施用 粮农 投入行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哲晰 穆月英 侯玲玲
本文基于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产区蔬菜专业村农户调查数据,在对农户农业保险投保决策机理及其生产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内生转换模型就农户投保对化肥投入、生产效率及家庭收入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种植经验丰富,生产经营专业化,偏好风险将降低农户的投保概率,经历过灾害影响则会提高农户投保概率;投保后农户亩均化肥投入有所下降,并结合其他要素投入调整的共同作用降低单位面积产出,但投保引致的技术储备增加是稳定作物单产的重要力量;此外,生产风险分散所带来的农户被保险作物品种面积增加能够弥补单位面积产出下降对收入造成的抑制效应,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保险也具有马太效应,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投保所产生的收入提升效果越好。据此,应继续加强与完善农业保险,推动保险公平;发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示范作用;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宁满秀
本文以预期效用理论为基础,从农户生产行为的视角对农业保险制度的环境经济效应给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农业保险制度下农户生产行为的变化,为设计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保险制度提供一种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农业保险制度 环境经济 农户生产行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玮 孙丽兵 庹国柱
本文结合保险定价基本原理和保障水平驱动机制,分析农业保险对农户经营性净收入的影响机理。同时,本文利用2008—2018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保险发展对农户经营性净收入的影响。面板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在保障广度和保障深度两方面影响农户经营性净收入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并且在农业灾害发生前,财政保费补贴比例的提高有助于增强保障广度和深度对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的驱动力;在农业灾害发生后,保障赔付效益对保障水平的农户增收效应具有抑制作用。最后,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考察不同保险保障水平影响农户经营性净收入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