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77)
2023(17260)
2022(14328)
2021(13180)
2020(11099)
2019(24785)
2018(24698)
2017(46596)
2016(25348)
2015(28071)
2014(27803)
2013(27301)
2012(24981)
2011(22343)
2010(22460)
2009(21302)
2008(21296)
2007(19332)
2006(17333)
2005(15645)
作者
(73530)
(61908)
(61456)
(57980)
(38921)
(29709)
(27873)
(24078)
(23492)
(21936)
(21086)
(20661)
(19720)
(19459)
(19279)
(18608)
(18556)
(18130)
(17753)
(17579)
(15444)
(15053)
(15028)
(14307)
(13911)
(13895)
(13680)
(13625)
(12375)
(12327)
学科
(102809)
(100665)
经济(100499)
管理(85357)
(82853)
企业(82853)
(51086)
方法(39533)
业经(35072)
农业(33995)
(33799)
数学(30868)
数学方法(30623)
(27511)
中国(27223)
(23234)
财务(23199)
财务管理(23160)
企业财务(21951)
(20137)
技术(19528)
(19133)
银行(19075)
地方(18833)
(18688)
贸易(18678)
(18165)
(18158)
(18147)
理论(17739)
机构
学院(362329)
大学(354651)
(146638)
经济(143551)
管理(142007)
理学(121645)
理学院(120396)
管理学(118574)
管理学院(117919)
研究(116652)
中国(95793)
(78289)
(73982)
(72194)
科学(70937)
农业(60560)
业大(59545)
(58555)
(57248)
财经(56103)
中心(55695)
研究所(52617)
(50835)
北京(45350)
(44947)
经济学(43249)
(42819)
师范(42269)
(41869)
财经大学(41048)
基金
项目(239859)
科学(188869)
研究(174800)
基金(174455)
(152563)
国家(151069)
科学基金(130169)
社会(112688)
社会科(106301)
社会科学(106273)
(95947)
基金项目(93264)
自然(84254)
自然科(82342)
自然科学(82315)
自然科学基金(80922)
(79055)
教育(78480)
编号(71111)
资助(69188)
成果(56740)
重点(52999)
(52468)
(52138)
(51113)
(49099)
(48505)
课题(48382)
创新(48091)
国家社会(46442)
期刊
(173266)
经济(173266)
研究(103274)
(79130)
中国(75741)
学报(59083)
(58859)
科学(54305)
管理(53425)
农业(52908)
大学(45459)
学学(43660)
(41031)
金融(41031)
业经(34854)
教育(32023)
技术(30453)
财经(27741)
(27477)
经济研究(24750)
(23716)
问题(23133)
(20460)
技术经济(17984)
世界(17323)
现代(17165)
科技(16793)
财会(16749)
农村(16472)
(16472)
共检索到548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鹏龙  胡羽珊  王亚华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业保险市场,农保作为现代经济制度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公共治理提出了挑战。探究参加农保对农户合作行为的影响,发现农保显著降低了农户对集体灌溉事务的讨论、参与和贡献程度,且这种负向影响主要出现在北方农村。与补偿产量和价格的农保相比,补偿收入的农保对合作的影响更强,农户对农保的产品认知和投保意愿也会影响合作行为,而农业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农保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农户相互依赖性、社会资本、农业依赖性、劳动力外流及收入异质性等方面对农保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和分析,提出通过区别化推广农保、培育新型社会资本及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有望实现农保的完善与乡村治理的提升协同并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立  王亚华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突破农村集体行动困境、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7年的暑期调查数据,以农户参与灌溉设施供给为例,对集体经济如何影响村庄集体行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集体经济对村庄集体行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体经济既可以通过村干部领导力影响村庄集体行动,也可以通过村民归属感影响村庄集体行动,还可以通过村干部领导力影响村民归属感,进而影响村庄集体行动。其中,村干部领导力是最主要的路径。进一步探讨发现,集体经济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路径存在显著的村庄差异。村庄治理失灵会削弱集体经济对村干部领导力和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也会制约村干部领导力的发挥。只有在治理有效的村庄,集体经济才会促进村庄集体行动。本文深化了集体经济影响村庄集体行动的机制认识,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培衢  刘伟章  
文章以漳河灌区农户灌溉行为的微观数据为基础,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论证了农户灌溉行为受大水利渠系状况、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基本用水保障率和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验证了文章提出的理论命题。研究结果显示,在优先考虑基本用水保障率较高的灌溉方式的前提下,农户会选择一种灌溉费用最小的灌溉方式;责权明晰的水利设施管理制度有利于灌溉用水费用的节约,催生了农户自主治理灌溉事物的行动;受制度环境和自身资源禀赋约束,农户灌溉事务集体行动只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内。文章认为,渠系状况的改善,水利设施治理制度的明晰,农民集体行动能力的增强是农村水利和谐发展的关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尚燕   熊涛   李崇光  
利用469份农户调查数据,探究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对其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剖析农业风险转移效果评价和异质性风险偏好在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显示: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呈现互补关系,具体表现为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将直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并将通过提高其农业风险转移效果评价间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此外,道德风险和挤出效应将限制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互补性的发挥,表现为风险厌恶型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将降低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能性。为提高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需提升农业风险转移工具的保障效果,完善农村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降低农户采纳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的资金约束。同时,应协调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的关系,深入开展指导服务,实现农业保险与节水灌溉技术的协同推广,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尚燕   熊涛   李崇光  
利用469份农户调查数据,探究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对其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剖析农业风险转移效果评价和异质性风险偏好在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显示: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呈现互补关系,具体表现为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将直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并将通过提高其农业风险转移效果评价间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此外,道德风险和挤出效应将限制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互补性的发挥,表现为风险厌恶型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将降低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能性。为提高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需提升农业风险转移工具的保障效果,完善农村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降低农户采纳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的资金约束。同时,应协调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的关系,深入开展指导服务,实现农业保险与节水灌溉技术的协同推广,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厘清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逻辑,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宁夏、陕西和河南三个省份1440户农户入户调查数据,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以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为例,实证分析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选择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比例较低,但大多数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较高。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在细分维度变量中,弱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而强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有显著正影响,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有正影响,但不显著。进一步边际效应分析表明,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提升的边际效应都比较显著,在农户参与意愿提升方面,强连接网络边际效应略大于弱连接网络,而在农户参与程度提升方面,弱连接网络边际效应远大于强连接网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厘清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逻辑,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宁夏、陕西和河南三个省份1440户农户入户调查数据,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以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为例,实证分析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选择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比例较低,但大多数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较高。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在细分维度变量中,弱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而强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左喆瑜  
华北平原是我国乃至世界地下水超采最为严重的地区,地下水超采的主要诱因是农业灌溉。本文利用农户微观数据对农户选择传统灌溉技术和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行为建立Multinomial Logit模型。结果表明:首先,样本农户对现代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率较低,新技术尚处在技术扩散早期阶段;其次,劳动资源稀缺性诱致农户选择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再者,地块数越少、土质为沙土和黏土、技术使用更方便、种植作物种类数越少越有利于促进新技术选择;最后,推广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难点与关键在于小农户的技术采用行为。因此,突破小农户技术选择约束的可取路径为:村内土地连片的农户按照一定成员数目和土地规模标准成立灌溉小组,以灌溉小组为单位促进农户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设施建设、合作灌溉及设施维护中的集体行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露  朱玉春  
本文利用2015年陕西、山东、河南、宁夏和内蒙古五省1570户农户和100个村庄的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利用Tobit模型,选择经济异质性、退出选择、社会异质性和性别四个维度来表征异质性,考虑农户和村庄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异质性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水平较低,经济异质性中,农业收入和小农水供水量的增加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村庄层面的姓氏异质性和是否成立农户用水者协会以及农户层面的是否担任行政职务是影响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三个重要社会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祖辉  梁巧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困境及其成因。论文以浙江省箬横西瓜合作社为例,对合作社社员和非合作社社员的生产成本和收益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出了合作社这一组织制度的意义。进而对箬横西瓜合作社的发展成因及其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性和阻力进行了分析。文章还概括了该合作社发展和运行中的一些有益经验,最后给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艺宁  潘伟光  
自2015年开始,我国农村先后进行五批股改试点,致力于解决长期以来农村集体产权模糊的问题,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但当前集体经济外部依赖性强,整体水平不高。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理论机制阐述和案例分析对股改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股改能够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并实现分红和增进农民社会福利;股改通过提高农民集体认同,形成农民集体行动,改变资源配置,推动集体经济发展;股改对集体经济影响具有时滞性。最后提出加快集成改革,有序破除农村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发挥地方财政职能支持农村建设,激活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守住各类底线红线、探索适合的发展模式与路径、进行市场化经营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苏振华  常伟  
开展集体行动不仅要考量其合法性,也要考量集体行动的效率。从经典的激励机制设计和社会选择理论中得不出能实现集体行动效率的现实可行途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集体行动效率的制度含义是达成对集体行动的一致同意,这种一致同意是可以在对集体行动的讨论过程中形成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明林  吉宏  
由曼瑟·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可推断出:农业合作组织进行合作的三个基本条件,即:组织成员结构应该存在差异性、组织成员间存在合理的利益共享、成本分摊机制和组织收益存在超可加性。而对京发林业合作社的实证考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推断。为此,我们得到了两点关于推动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法稳  屈忠义  冯兆忠  
水价作为水资源管理的有效经济手段 ,灌溉水价的调整对农户用水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而诱导出农户的节水行为。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例 ,分析了水费在农户农业生产成本中的比例 ,重点分析了灌溉水价调整之后 ,农户用水行为的变化 ,以及农户对灌溉水价的承受能力。最后提出了加强灌区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亚军  邱丽萍  姚顺波  
节水灌溉技术可有效提升灌溉用水效率,有利于促进现代节水农业发展,但是否被采用却依赖于该技术能否有效提高农户收入,因此,研究节水灌溉技术的收入效应对大力推广该技术,促进水资源节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节水灌溉技术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发现:(1)样本匹配前,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组农户的家庭农业收入显著高于未采用组农户;匹配后,采用技术组农户的收入虽然仍高于未采用组农户,但收入差异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2)耕地规模影响节水灌溉技术的收入效应,耕地规模越大,技术采用对农户收入的正向影响越显著。(3)农户产业类型影响节水灌溉技术的收入效应,技术采用对果农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粮农收入影响则不显著。据此,提出应在增加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补贴的基础上,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农户耕地规模化程度,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效益,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现代农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