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05)
2023(20252)
2022(17051)
2021(15818)
2020(13146)
2019(29633)
2018(29523)
2017(56199)
2016(30455)
2015(34154)
2014(34234)
2013(34026)
2012(31465)
2011(28394)
2010(28798)
2009(27188)
2008(27123)
2007(24389)
2006(22149)
2005(20217)
作者
(89268)
(74230)
(73860)
(69957)
(47239)
(35521)
(33485)
(29017)
(28257)
(26696)
(25333)
(25185)
(23745)
(23716)
(23100)
(22577)
(21898)
(21760)
(21315)
(21221)
(18589)
(18390)
(18057)
(17177)
(16662)
(16653)
(16619)
(16598)
(15008)
(14702)
学科
(130409)
经济(130231)
(111382)
管理(98451)
(90548)
企业(90548)
(52748)
方法(51797)
数学(41521)
数学方法(41066)
业经(38779)
(38661)
中国(38004)
农业(35108)
(30921)
地方(29818)
(25211)
财务(25131)
财务管理(25085)
企业财务(23803)
(23596)
(23522)
银行(23475)
技术(22933)
(22694)
贸易(22675)
理论(22533)
(22503)
(22010)
(21888)
机构
学院(441531)
大学(438403)
(180416)
经济(176460)
管理(175997)
理学(150017)
理学院(148409)
研究(148101)
管理学(146130)
管理学院(145305)
中国(118085)
(94458)
科学(88575)
(87598)
(81136)
(74258)
(68996)
中心(68349)
财经(67696)
研究所(66431)
业大(66385)
农业(61950)
(61373)
北京(59875)
(56805)
师范(56320)
(55249)
(53361)
经济学(52857)
财经大学(49747)
基金
项目(288241)
科学(227609)
研究(215192)
基金(208625)
(180051)
国家(178357)
科学基金(154388)
社会(137064)
社会科(129616)
社会科学(129584)
(113784)
基金项目(110239)
自然(98129)
教育(97237)
自然科(95821)
自然科学(95801)
自然科学基金(94092)
(94047)
编号(88933)
资助(84945)
成果(72435)
(64085)
重点(63728)
(63464)
(61079)
课题(60975)
创新(56560)
(56203)
国家社会(56171)
教育部(54524)
期刊
(214884)
经济(214884)
研究(136184)
中国(95688)
(80391)
(69085)
管理(68333)
学报(66142)
科学(63206)
农业(54017)
大学(51847)
学学(49054)
(48484)
金融(48484)
教育(48087)
技术(39521)
业经(39175)
财经(33446)
经济研究(31284)
(28578)
问题(28185)
(27661)
技术经济(22868)
(22099)
现代(21225)
科技(20982)
理论(20841)
世界(20175)
图书(20100)
商业(19893)
共检索到684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郑军  李敏  
【目的/意义】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而不断丰富和完善。【设计/方法】基于2008~2017年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程度,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进一步研究了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环境、能力、意识、方式与乡村振兴的关联性。【结论/发现】首先,我国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从低于0.5的轻度失调阶段,发展到介于0.6~0.7的初级协调阶段,再到介于0.8~0.9的良好协调阶段,呈现出演进趋势。其次,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环境、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能力与乡村振兴的关联度呈现出波动性趋势。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意识、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方式与乡村振兴的关联度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文丽  苏晓鹏  
农业风险具有系统性特征,大灾风险是农业保险与生俱来的风险。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即解决农业保险人赔不起、保证农业保险可持续经营的机制,是农业保险制度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对我国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原因、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建设缺乏系统性顶层设计、公司层面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存在不足、地方政府层面的分担机制复杂多样不完善、中央政府层面的分担机制如何建立尚无明确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公司层面的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完善再保险体系和分保机制及建立财政支持的国家大灾风险基金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凡会   丁素云  
文章构建乡村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山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中部六省乡村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并探索两大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18—2021年中部六省乡村振兴子系统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子系统的协调度均呈波动性变化。六个省份的乡村振兴子系统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子系统的耦合度在0.377~0.999,说明乡村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影响,但是耦合协调度在0.208~0.946,整体耦合协调度不高,耦合协调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涛   廖晓霞   陈金锐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破解乡村跨越式发展瓶颈的突破口和新引擎,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以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系统性理论框架和多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序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评估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时序演化和空间差异。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和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及耦合协调度呈稳步增长态势,整体协调状态由中度失调迈向中度协调水平。地区异质性不断扩大,形成东部和中部地区遥遥领先、西部和东北地区滞后的空间格局。发展指数高的省份溢出效应显著,增速快,耦合协调水平高,而欠发达地区联动效应不足,组内差异显著,二者耦合协调度低。因此,应正视空间异质性,因地制宜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优质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  刘小凤  蒋淑玲  丁翠翠  郭庆然  杨柳  
乡村发展不仅要全面发展,更要各方面协调发展,所以各方面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文章基于耦合协调的视角对湖南乡村振兴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协调发展构建适当的指标体系,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994—2016年,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这五方面之间存在着正向交互效应;"产业兴旺"是五者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生态宜居、生活宽裕"对生态宜居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效应;"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影响相对较弱,但仍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据此,给出推进湖南乡村振兴建设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玉敬  
文章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规律,并借助障碍度模型诊断关键障碍因素。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上升态势。就空间差异而言,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表现为“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就时间演变而言,各省份主要呈现“橄榄球”型耦合分布状态。就障碍因素而言,产业兴旺为影响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的关键障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玉敬  
文章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规律,并借助障碍度模型诊断关键障碍因素。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上升态势。就空间差异而言,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表现为“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就时间演变而言,各省份主要呈现“橄榄球”型耦合分布状态。就障碍因素而言,产业兴旺为影响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的关键障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姬翠梅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往往被忽视。而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农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本文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以及综合指数法,从多方面构建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2016-2020年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两系统高度耦合,存在较强互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翠翠  杨凤娟  郭庆然  陈政  
文章通过构建适当的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的视角对1996—2018年我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水平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逐步提高,从勉强协调逐渐演变为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再到良好协调,无疑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高质量发展,但尚未达到优质协调,说明三者协调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据此,给出实现三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袁幕琴  
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意义深远。农业巨灾损失一旦发生,往往吞噬农业保险公司的所有准备金和资本金,严重冲击农业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制约着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十七大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意味着业内和社会长期关注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取得重要突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雪  王永瑜  
文章基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关系,构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11—2018年我国31个省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并结合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灰色关联度模型探讨二者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期内,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态势;31个省份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偏低,并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空间分异特征;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并呈现HH集聚和LL集聚;影响因素按作用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基础设施水平、产业结构、经济驱动和政府调控,并且各影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的作用程度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露萍  
基于城乡融合视角,通过构建我国城市扩张和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城市扩张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和综合评价分析,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探究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及主要根源,采用空间莫兰指数探讨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第一,从时间趋势看,我国城市扩张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呈递增趋势,但不同地区的耦合协调类型具有异质性。东部地区大多为初级协调阶段,中部和东北地区为勉强协调阶段,而西部地区的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和新疆处于濒临失调阶段。第二,耦合协调度总体Dagum基尼系数差异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主要根源。第三,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M”型波动趋势,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露萍  
基于城乡融合视角,通过构建我国城市扩张和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城市扩张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和综合评价分析,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探究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及主要根源,采用空间莫兰指数探讨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第一,从时间趋势看,我国城市扩张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呈递增趋势,但不同地区的耦合协调类型具有异质性。东部地区大多为初级协调阶段,中部和东北地区为勉强协调阶段,而西部地区的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和新疆处于濒临失调阶段。第二,耦合协调度总体Dagum基尼系数差异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主要根源。第三,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M”型波动趋势,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作为惠农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农业保险尤其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随着农业风险的特征正在发生变化,农业保险覆盖面的不断增大,农业再保险和巨灾保险分散机制缺失的问题也日益显现。针对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我国要实现农业保险的良性循环,必须防范巨灾风险,应该通过完善农业再保险机制和巨灾风险基金制度并进行巨灾风险证券化等途径,建立我国农业保险的巨灾保险分散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小英   令涛   张宗军  
文章利用2007—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了农业保险与乡村振兴的动态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虽然相互贡献度较低,但加深趋势逐步显现。农业保险与乡村振兴耦合关系的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逐步融合、协调发展的效应逐渐凸显,耦合协调度等级发生了明显迁移,轻度及濒临失调省份占比下降至零,初级协调省份占比不断扩大,勉强协调成为主要类型;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全局上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空间自相关类型中,“高高”型省份多分布在东部地区,“低低”型省份多分布在西部地区,“高低”型省份和“低高”型省份相对分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