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34)
2023(15596)
2022(12917)
2021(11928)
2020(10427)
2019(23877)
2018(23983)
2017(46864)
2016(25285)
2015(28797)
2014(28885)
2013(28645)
2012(26223)
2011(23613)
2010(24287)
2009(23241)
2008(23457)
2007(21729)
2006(19198)
2005(17584)
作者
(73305)
(61579)
(61564)
(58489)
(39093)
(29452)
(27989)
(24020)
(23122)
(22065)
(20950)
(20782)
(19651)
(19501)
(19162)
(18978)
(18515)
(18242)
(17911)
(17607)
(15291)
(15235)
(15126)
(14139)
(13935)
(13885)
(13803)
(13717)
(12394)
(12185)
学科
(110757)
经济(110599)
(104272)
管理(86895)
(84828)
企业(84828)
方法(50716)
(48311)
数学(41808)
数学方法(41168)
(35114)
业经(33329)
农业(31823)
(27862)
中国(27748)
(24215)
财务(24160)
财务管理(24110)
企业财务(22813)
技术(20220)
(20047)
贸易(20036)
(19477)
(19433)
银行(19404)
(19316)
理论(19275)
(18669)
(18446)
(18230)
机构
学院(373876)
大学(367458)
(157748)
经济(154518)
管理(150223)
理学(128495)
理学院(127285)
管理学(125149)
管理学院(124480)
研究(117161)
中国(96771)
(76888)
(76219)
(71638)
科学(68966)
财经(59864)
(59177)
(59038)
业大(56363)
中心(56315)
农业(55119)
(54065)
研究所(52762)
北京(47677)
经济学(47181)
(46167)
财经大学(43817)
(43409)
师范(43011)
经济学院(42703)
基金
项目(238240)
科学(188768)
研究(176300)
基金(173774)
(149221)
国家(147843)
科学基金(128809)
社会(113175)
社会科(107030)
社会科学(106999)
(95010)
基金项目(91515)
自然(82740)
教育(81014)
自然科(80856)
自然科学(80836)
自然科学基金(79436)
(77744)
编号(72969)
资助(71757)
成果(58384)
(53463)
重点(52846)
(51752)
(50515)
课题(49264)
(48350)
创新(47765)
(47110)
国家社会(46345)
期刊
(182725)
经济(182725)
研究(108516)
中国(74917)
(71302)
(63182)
管理(57248)
学报(52455)
科学(50977)
农业(47569)
(42010)
金融(42010)
大学(41444)
学学(39594)
技术(35168)
业经(34591)
教育(33742)
财经(29841)
经济研究(26888)
(25549)
(25484)
问题(24190)
技术经济(21259)
统计(19382)
(18769)
(18196)
世界(18062)
财会(18036)
商业(17654)
(17644)
共检索到565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谷政  褚保金  应瑞瑶  
农业保险制度模式及宏观运行框架一般有四种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的情形。本文从合作制农业保险的三个互动主体——政府、保险合作社和农民出发,构造保险合作社同农民之间的博弈模型和政府同保险合作社之间的博弈模型,得到两个纳仕均衡,即农民不愿参加农业保险合作社、保险合作社不愿经营和政府不支持合作社、合作社不愿进行合作制运行,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合作制农业保险难以成功的原因,最终得出目前我国农业风险管理的模式不宜采取合作制农业保险方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利  谢家智  
在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构建保险机制,加大了农业巨灾保险的交易成本与运行风险。本文引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包括政府、保险公司、合作组织和农户在内的保险主体参与的合作机制,运用Shapley value法分析了农业巨灾保险主体的联盟博弈。研究发现:引进农业巨灾保险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参与运营农业巨灾保险,可有效提高保险的合作收益和稳定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韧  
我国农业保险在原有的商业化经营模式下发展缓慢,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刻不容缓。相互制农业保险以其独特的优势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以政府支持为主线,地方龙头企业为依托,风险分散机制为支撑是其运行的总体思路,制度供给保证,加快与资本市场对接,加强理论研究是促使其不断优化的根本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海明  赵锦城  
我国农业保险的深度和密度都远远不够 ,并且原有的体制正在瓦解 ,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农业保险体系。本文分析了农业保险的特点和难点 ,并参考国内外开展农业保险的经验教训 ,分析了建立合作制农业保险的可行性 ,并试图构建一种新的农业保险合作模式的框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海明  赵锦城  
农业是易遭受灾害的产业,农业保险作为为农业提高保障的工具亟待大力发展。我国农业保险深度和密度都远远不够,原有的体制正在瓦解,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农险体系。本文分析了农险的特点和难点,并参考国内外开展农业保险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建立合作制农业保险的可行性,并试图构建一种农业保险合作模式的框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闻博  张森林  
我国农业合作制经济虽已取得长足发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政府政策法规不完善,相关管理部门职能错位、监管缺位,优惠政策存在局限性;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盈利能力较弱、分配机制不合理,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欠缺;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不高。促进农业合作制经营模式发展,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延伸合作社产业链,促进合作社的规范化运营,完善社员奖惩机制,健全人才培育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全红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相对滞后,其原因主要是制度模式选择不当。然而,现有文献对于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的划分很不一致。本文依据农业保险供给主体的不同,将其制度模式重新划分为三种:政府供给模式、市场供给模式和合作供给模式,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实践选择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宏涛  张梅  
同其它商品一样 ,保险商品在市场上的成交及成交量都是由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共同决定的。但农业保险 ,特别是农作物保险总是难以成交。因为它既缺乏有效供给又缺乏有效需求 ,其商品化和市场化特性决定了缺乏经济学基础 ,所以农业保险经营只能采取政策性保险的模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谢汪送  郑美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道才  郑蓓  
日本以农协为基础建立的全国性互助农业保险体系,对于分散农业灾害风险,推动日本农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日本农业共济的形成机制和日本"合作式"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提出在我国构建"合作社式"农业保险体系。具体政策建议为:建立四级农业保险互助合作组织体系;设计灵活的农业保险承保制度;形成三级农业灾害赔偿和督查体系;建立有效的农业保险分保机制;健全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海波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保险标的高度分散。由于不同地区的纬度、地形、地势、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不同,再加上社会经济、生产条件、作物种类和技术水平的不同,决定了农业保险的地域性特点,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农业保险经营,必然具有费率厘订上的不科学性以及业务管理上的不方便性。笔者认为。我国农业保险经营的理想模式是在农业保险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农险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保险合作社是农业自保风险的保险组织形式,是该模式的基层经营方式,一般要求以乡为单位设立农业保险合作社,采取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险种实行强制保险,而对于普通风险可由农民自愿投保。农业保险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邹新月  肖国安  
20世纪 80年代初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成为中国农村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 ,农村小规模家庭经营弊端日益凸现。基于此 ,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小规模农业经营模式弊端产生的主要原因 ,并结合我国土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框架 ,从体制创新、政府支持、科学管理等几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参考性意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晓春  
中国已成为农业保险大国,但农业保险制度滞后、保险产品单一,保费补贴未能充分反映保障水平,为此本文分析了美国和加拿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重点探讨了美国的"双轨制"模式、农业保险险种以及加拿大的"三方缔约"模式,并借鉴其经验提出了发展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的几点策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清  
在我国农业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难以满足农业保险需求的情况下,农业合作保险的加入使得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保险服务。本文从农业合作保险组织的产权归属、内控制度、机制创新,以及其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和制度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农业合作保险是当前我国农业保险改革发展的优先选择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海英  
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办共保”,是淮安地区独特的农业保险模式。笔者通过对淮安农业保险试点镇农户的问卷调查,以及乡镇干部的座谈,发现淮安农业保险在运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淮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实现淮安农业保险持续推进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