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3)
- 2023(14089)
- 2022(11818)
- 2021(10884)
- 2020(9576)
- 2019(21776)
- 2018(21720)
- 2017(41816)
- 2016(22946)
- 2015(26040)
- 2014(26215)
- 2013(26059)
- 2012(24012)
- 2011(21390)
- 2010(22063)
- 2009(21080)
- 2008(21672)
- 2007(20256)
- 2006(17952)
- 2005(16314)
- 学科
- 业(100383)
- 济(95332)
- 经济(95200)
- 管理(83386)
- 企(81321)
- 企业(81321)
- 农(47114)
- 方法(43082)
- 数学(33979)
- 数学方法(33731)
- 财(33016)
- 业经(31404)
- 农业(30992)
- 制(25017)
- 中国(24799)
- 务(23600)
- 财务(23549)
- 财务管理(23499)
- 企业财务(22245)
- 技术(18382)
- 策(18310)
- 银(18251)
- 银行(18220)
- 体(18173)
- 理论(17903)
- 贸(17316)
- 贸易(17310)
- 行(17262)
- 和(16975)
- 易(16822)
- 机构
- 学院(336346)
- 大学(329611)
- 济(139342)
- 管理(137463)
- 经济(136312)
- 理学(115837)
- 理学院(114731)
- 管理学(113120)
- 管理学院(112484)
- 研究(104802)
- 中国(89379)
- 农(69918)
- 京(69348)
- 财(69074)
- 科学(62816)
- 江(54948)
- 农业(54032)
- 所(53707)
- 财经(53146)
- 业大(52566)
- 中心(51477)
- 经(48040)
- 研究所(47978)
- 北京(43172)
- 州(42976)
- 经济学(40779)
- 范(39019)
- 财经大学(38708)
- 师范(38603)
- 经济管理(37814)
- 基金
- 项目(211635)
- 科学(166878)
- 研究(156985)
- 基金(153288)
- 家(131804)
- 国家(130497)
- 科学基金(113275)
- 社会(99842)
- 社会科(94144)
- 社会科学(94115)
- 省(85110)
- 基金项目(81512)
- 自然(72772)
- 自然科(71113)
- 自然科学(71094)
- 教育(71030)
- 自然科学基金(69906)
- 划(69081)
- 编号(65654)
- 资助(62239)
- 成果(52424)
- 部(47148)
- 重点(46368)
- 创(46103)
- 发(45124)
- 业(44858)
- 课题(43783)
- 创新(42394)
- 制(40494)
- 科研(40480)
- 期刊
- 济(167092)
- 经济(167092)
- 研究(96884)
- 中国(70671)
- 农(69719)
- 财(58631)
- 管理(53343)
- 学报(49450)
- 科学(47115)
- 农业(46291)
- 融(39476)
- 金融(39476)
- 大学(38238)
- 学学(36478)
- 业经(32989)
- 技术(30910)
- 教育(29625)
- 财经(26830)
- 业(26074)
- 经济研究(23686)
- 经(22978)
- 问题(21937)
- 技术经济(19175)
- 版(17591)
- 财会(17206)
- 世界(16644)
- 商业(16531)
- 现代(16331)
- 农村(15919)
- 村(15919)
共检索到518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开亮 龙文军
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风险和灾害补偿的有效方式,是WTO框架下的"绿箱"政策之一,已为许多发达国家所采用。农业保险主体(农户、保险机构、政府)风险管理行为对农业保险的影响,以及农业保险政策对农业保险主体行为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借鉴国外在立法、政府补贴和推动、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等方面的经验,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规范和诱导农业保险主体风险管理行为朝着有利于农业保险的方向发展:(1)政府推行农业保险的主要作为;(2)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3)选择规模化生产的地区进行重点试点。
关键词:
农业保险 行为主体 风险管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亚林 李明贤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比较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保险各主体对风险的认知不足。农民参保意识薄弱,保险公司因害怕亏损不愿出售农业保险,虽然政府对农业保险重要性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认知。通过对政府出局时以及政府入局时农民与保险公司的博弈分析,提出了促使农业保险各主体良性互动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风险认知 利益互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邹帆 李倩 区翠婵
农业风险的多元化要求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构建必须以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三方行为主体为基础,三者缺一不可。本文对各主体行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结合数学规划思想设计各方参与主体的约束条件,通过求解数学规划问题,获得无政府参与和政府提供财政补贴情况下(P,I)的一般形式。由此得出在面临高风险、高损失的情况下,政府对投保人和承包人都予以补贴时方可实现均衡的结论。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政策性 主体 行为分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家智 周振
基于有限理性的进化博弈分析框架,本文分析了农业巨灾保险主体群落基因复制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农民个体是否购买农业巨灾保险关键取决于个体的比较预期收益和其所要承担选择成本的大小。而保险公司与投保农民的博弈轨迹不存在使博弈双方共同稳定的进化稳定策略,只能实现农业巨灾保险市场上平均意义上较优策略。同时,由于农业巨灾风险强破坏性和发生概率分布厚尾性的影响,政府的有效行为具有优化农业巨灾保险主体行为变迁轨迹的效能。
关键词:
农业巨灾风险 巨灾保险 行为 进化博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新军 朱水连
保险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在市场上的交易及规模都是由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共同决定的,而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既缺乏有效需求又缺乏有效供给。通过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农民及政府的行为分析,可知农业保险可以提高农民的期望财富量,政府补贴可以有效刺激农业保险需求和激励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供给,为有效地解决我国的农业保险中存在的供求不足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业保险 行为主体 期望财富量 政府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玉珍 穆月英
农业保险是管理农业风险的有效工具之一。基于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目标,通过对农业保险与其他农业风险管理工具的比较,剖析了农业保险在管理农业风险中的优势。结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农业保险制度不仅能为现代农业提供更高层次的风险保障,而且也是从根本上提高现代农业风险管控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农业保险优势的发挥需要控制型管理工具作为基础和其他融资型管理工具的扶持。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现代农业 农业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谭中明 徐勇谋
本文在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与主体进行角色定位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等主体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在不同风险状态下的利益博弈关系,探讨了政府介入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件下风险补偿的博弈行为,分别从政府、商业保险公司和农户三个主体的角度提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风险的具体防范策略。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博弈分析 风险防范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汉才
本文从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入手,探究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间的互动关系,并通过农民与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博弈分析,指出要以改善农村经济投资环境,恢复、增强农村金融、保险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动力角度为出发点,着力改善政策环境,加大培育信用力度,提高农民创业能力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业保险 博弈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亚林 李明贤
从协同学的视角,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设定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的目标,对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进行假设,分析了保险公司和农户利益实现的可行性,再次证实了只有在政府参与下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才能协同实现的观点和路径。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业风险保障权 利益协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军 孔祥智
采用协同学理论构建SAR模型,量化并分析了2004-2014年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主体利益的协同度。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保险主体利益协同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是各主体利益协同度仍然较低,政策性农业保险系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政府财政补贴对提高主体利益协同度有着重要作用,包含农业保险深度和宽度指标的农业保险公司利益协同度是主体利益协同度的"短板"。由此建议政府坚持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效率;保险公司扩大保障范围,提高农业保险投保率;提高农户投保热情,积极反馈市场结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洪波
农业规模化进程中,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日益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新型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在农业保险需求方面的异同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保监会2014年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各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随着规模化经营的逐步推进,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为强烈,而其多样化、高保障的保险需求并未得到满足,本文就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惠春 钱诚
水稻收入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创新的重要险种。基于江苏省3市6县(区) 46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实证检验了风险感知对农户水稻收入保险购买决策的影响,并考察风险管理行为和农业经营主体类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风险感知水平对农户水稻收入保险购买意愿与支付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农户自然风险管理行为负向调节风险感知水平对水稻收入保险购买意愿和支付意愿的影响。第三,从经营主体类型看,自然风险感知水平对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水稻收入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大。据此,建议优化水稻收入保险合同条款、完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加强农业风险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以及健全多层次农业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鸿雁
在明确阐述黄河水权转换法律界定的基础上,概述了黄河水权转让农业风险补偿的概念、实质主体,以及费用构成,进而分析了目前黄河水权转让风险补偿确定的形式主体,以及确定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了国内外水权转换补偿主体实践探索的实例,提出了黄河水权转换农业风险补偿主体确定的建议与措施,旨在保障黄河水权转换顺利进行的同时,也要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关锐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