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65)
2023(15638)
2022(12747)
2021(11600)
2020(10060)
2019(22629)
2018(22648)
2017(44129)
2016(24130)
2015(27242)
2014(27647)
2013(27285)
2012(24951)
2011(22323)
2010(22805)
2009(21960)
2008(22312)
2007(20779)
2006(18506)
2005(17174)
作者
(69871)
(58743)
(58576)
(55778)
(37406)
(28012)
(26806)
(22791)
(22210)
(21015)
(20092)
(19639)
(18824)
(18589)
(18383)
(18075)
(17710)
(17303)
(17152)
(16815)
(14643)
(14608)
(14399)
(13444)
(13349)
(13297)
(13257)
(13082)
(11872)
(11746)
学科
(103975)
经济(103816)
(101005)
管理(82796)
(81724)
企业(81724)
(48060)
方法(44518)
数学(35480)
数学方法(35208)
(34727)
业经(33565)
农业(31612)
中国(29084)
(27617)
(23838)
财务(23799)
财务管理(23750)
企业财务(22509)
(19470)
(19377)
银行(19346)
技术(19155)
(18804)
贸易(18795)
(18391)
地方(18304)
(18271)
(18144)
理论(17747)
机构
学院(355923)
大学(350496)
(151452)
经济(148354)
管理(140307)
理学(119280)
理学院(118144)
管理学(116456)
管理学院(115809)
研究(113899)
中国(94325)
(75225)
(73001)
(70357)
科学(66486)
财经(58331)
(57802)
(57249)
中心(54356)
农业(54078)
业大(53547)
(52762)
研究所(51454)
经济学(46017)
北京(45583)
(44575)
财经大学(42664)
(42175)
师范(41784)
经济学院(41679)
基金
项目(224546)
科学(177892)
研究(167603)
基金(163598)
(140234)
国家(138881)
科学基金(120537)
社会(108715)
社会科(102695)
社会科学(102668)
(89382)
基金项目(86832)
教育(76100)
自然(75878)
自然科(74101)
自然科学(74081)
(73032)
自然科学基金(72806)
编号(69205)
资助(65894)
成果(55862)
(50622)
重点(49733)
(48795)
(48631)
课题(46750)
(46670)
(45875)
创新(45003)
国家社会(44791)
期刊
(179254)
经济(179254)
研究(106563)
中国(73075)
(70773)
(62179)
管理(53482)
学报(51208)
科学(49189)
农业(47069)
(42101)
金融(42101)
大学(40262)
学学(38371)
业经(34146)
技术(31824)
教育(31807)
财经(29558)
经济研究(26435)
(25285)
(25237)
问题(24281)
技术经济(19781)
(18355)
世界(18019)
财会(17378)
(17307)
现代(17182)
商业(17015)
理论(16695)
共检索到546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卫芳  
农业保险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要保障,农业现代化改善着农业保险的发展基础,提升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两者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互动机制,而且这种互动机制的运行整体上呈现互动能量逐渐增强、运行路径"累积向上"、互动成果不断扩大的特征。就我国现阶段农业保险和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而言,这种互动机制的运行面临不少障碍,需要进行一系列制度安排上的变革和配套,以降低互动能量的损耗,提高互动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曹俊杰  王学真  
农业国际化不仅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作用,而且也是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国际化的重要前提,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有利于提高农业国际化水平。农业国际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这种互动机制也决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国际化的同步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波  
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一个都能少"。保险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保险业的天职和宗旨,应当把更多的行业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近年来,保险业立足黑龙江农业大省实际,以创新农业保险供给、服务脱贫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虞锡君  
本文从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化互动机制的视角,分析了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保险的四个机理,探讨了农业保险促进农业产业化的三大作用。在理论探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三点对策构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钰  蒋新慧  
农业现代化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本文从保险研究的视野,阐述了农业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及对保险业转型、发展和创新的内在机遇,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和突出矛盾,在国内率先论述了保险业服务农业风险保障、农村民生改善和基础建设、促进吸收农村剩余人口以及农民收入稳定等五大保险业服务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并提出改进农业保险制度设计意见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课题组  
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协调发展的要素之一,一直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领域,因此全面认识农业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器和稳定器作用至关重要。探索在经济新常态的情境下农业保险助力农业现代化的瓶颈所在,并就如何打破瓶颈、缩减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进程间的速度和质量差距提出建议,从而促进农业保险满足农业现代化对风险管理、巨灾风险、精准扶贫、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需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伟  张鹏  
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空间格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0—2014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和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显示:我国农业现代化空间网络密度逐年提升,但整体仍较为松散,网络关联度上升明显,网络等级度则存在下降趋势;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省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空间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关键行动者,网络内部向多核演变;各子群的群间互动有待强化;邻近地理距离、相似的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较大的市场化程度落差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产生省际关联。政策设计有必要关注农业现代化的空间网络联动效应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段应元   杨汭华   龙文军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农业保险对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全面总结中国农业保险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农业现代化风险趋势,探讨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服务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在发展规模、服务理念、保障体系、助力脱贫、产品创新、科技应用和制度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农业现代化面临风险更加集中和复杂的趋势,农业保险仍然存在灾害补偿能力不足、保障程度不高、体制体系不平衡和制度运行不规范等问题和挑战。因此,新时期应从强化政府主导职能、优先推进三大主粮和重要农产品保险全覆盖、完善风险减量和分散机制、优化产品分类和区域定价机制、实施分级分类财政补贴政策、高质量推进保险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全方位、广覆盖、高水平构建中国特色农业风险保障体系,高质量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段应元   杨汭华   龙文军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农业保险对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全面总结中国农业保险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农业现代化风险趋势,探讨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服务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在发展规模、服务理念、保障体系、助力脱贫、产品创新、科技应用和制度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农业现代化面临风险更加集中和复杂的趋势,农业保险仍然存在灾害补偿能力不足、保障程度不高、体制体系不平衡和制度运行不规范等问题和挑战。因此,新时期应从强化政府主导职能、优先推进三大主粮和重要农产品保险全覆盖、完善风险减量和分散机制、优化产品分类和区域定价机制、实施分级分类财政补贴政策、高质量推进保险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全方位、广覆盖、高水平构建中国特色农业风险保障体系,高质量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华楠  李晓春  
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驱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条件下依然成立;面板门槛效应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驱动效应存在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非农就业为门槛变量的递增型非线性特征;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有利于形成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驱动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对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赋能作用尚不明显;驱动路径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三个子体系现代化的驱动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产业体系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生产体系现代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浩  李前进  吴莹  
目前对于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机制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文通过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的基础与机理分析,对实现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的"帕累托改进"进行探索,以期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广其  
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进步机制应符合商品经济原则,能正确选择适合本国资源特点的技术进步。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机制是农户在利益支配下能动的技术选择和政府对技术选择实现的推动两者的有机结合,土地产权关系的明晰、农村要素市场的完善、正确的农业技术进步战略是农业技术进步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丽丽  周丹  
文章构建了包含第三产业比重、人均实际GDP和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资金中农业支出对于服务业比重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林水事务支出能够有效推动农业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农业现代化是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菁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技术推广,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现代化目标下推动农地流转存在诸多障碍,如农户经济利益保障不足、非农劳动力社保缺失、城乡资源配置失衡等。本文以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农地流转滞后现象特点,探讨如何在保障农户农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基于农户自愿原则提高农地流转效果,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以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开展带来积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