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9)
- 2023(11964)
- 2022(9599)
- 2021(8945)
- 2020(7317)
- 2019(16429)
- 2018(16206)
- 2017(30620)
- 2016(16763)
- 2015(18353)
- 2014(18152)
- 2013(17864)
- 2012(16305)
- 2011(14557)
- 2010(15101)
- 2009(14394)
- 2008(14747)
- 2007(13475)
- 2006(12349)
- 2005(11211)
- 学科
- 业(84575)
- 济(73160)
- 经济(73049)
- 企(67293)
- 企业(67293)
- 管理(58364)
- 农(46727)
- 农业(31350)
- 业经(29895)
- 方法(27371)
- 财(25453)
- 制(20239)
- 数学(19670)
- 数学方法(19475)
- 中国(19459)
- 务(17800)
- 财务(17793)
- 财务管理(17771)
- 企业财务(16842)
- 体(16399)
- 技术(16070)
- 策(15093)
- 理论(13446)
- 体制(13143)
- 划(13081)
- 地方(13044)
- 贸(12794)
- 贸易(12788)
- 和(12733)
- 易(12473)
- 机构
- 学院(246772)
- 大学(237273)
- 济(106921)
- 经济(105052)
- 管理(97665)
- 理学(83817)
- 理学院(83013)
- 管理学(81895)
- 管理学院(81438)
- 研究(80627)
- 中国(64954)
- 农(55226)
- 财(50713)
- 京(49073)
- 科学(46851)
- 农业(41844)
- 所(40570)
- 江(40271)
- 财经(39103)
- 业大(39079)
- 中心(36877)
- 研究所(36349)
- 经(35438)
- 经济学(31723)
- 范(30782)
- 州(30732)
- 师范(30510)
- 北京(30379)
- 经济管理(28931)
- 经济学院(28713)
- 基金
- 项目(157407)
- 科学(126099)
- 研究(121156)
- 基金(114379)
- 家(98047)
- 国家(96950)
- 科学基金(84577)
- 社会(79534)
- 社会科(74932)
- 社会科学(74909)
- 省(64222)
- 基金项目(60708)
- 教育(54254)
- 自然(51632)
- 划(51385)
- 自然科(50429)
- 自然科学(50415)
- 编号(50268)
- 自然科学基金(49587)
- 资助(44417)
- 成果(40128)
- 业(37128)
- 发(36096)
- 创(36067)
- 部(35286)
- 重点(35150)
- 课题(34253)
- 制(33170)
- 国家社会(32862)
- 创新(32852)
- 期刊
- 济(133336)
- 经济(133336)
- 研究(73979)
- 农(58989)
- 中国(51655)
- 财(41277)
- 农业(39376)
- 管理(38099)
- 科学(35020)
- 学报(34542)
- 业经(29192)
- 大学(28084)
- 学学(26914)
- 融(26620)
- 金融(26620)
- 教育(25288)
- 技术(22578)
- 业(20004)
- 财经(19784)
- 经济研究(19102)
- 问题(17872)
- 经(17229)
- 农村(14787)
- 村(14787)
- 技术经济(14337)
- 农业经济(14305)
- 世界(14097)
- 版(13411)
- 商业(12596)
- 现代(12504)
共检索到379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倩
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并缓解农业资源环境压力,有必要尽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我国农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农业产业发展向着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鉴于此,建议做好如下工作:树立大市场理念,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新农业科技机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等。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改革 农业资源 困境与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倩
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并缓解农业资源环境压力,有必要尽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我国农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农业产业发展向着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鉴于此,建议做好如下工作:树立大市场理念,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新农业科技机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等。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改革 农业资源 困境与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霞 韩一军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封顶、生产成本偏高、资源环境制约等问题,进一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选取我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黑龙江省各级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一步应针对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难点问题,着眼市场化改革,注重政策配套;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增加科研投入,提高基础支撑实力;恢复小麦与大豆种植,构建可持续的轮作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新柱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难题涉及农户、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科技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生态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加快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树立变革性、创新性、系统性、可持续性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意识;建立市场、政府、农户的一体化联动机制;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健全农产品定价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霞 韩一军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封顶、生产成本偏高、资源环境制约等问题,进一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选取我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黑龙江省各级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一步应针对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难点问题,着眼市场化改革,注重政策配套;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增加科研投入,提高基础支撑实力;恢复小麦与大豆种植,构建可持续的轮作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庆海
国家在宏观经济的总体框架下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的结构调整具有不同含义。从根本上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深入到影响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以及产业的升级转型、技术的变革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源于农业发展背景的变化。一是供求关系的变化,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农产品供给的总体特征是供给不足,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法稳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呈现刚性递增,优质耕地短缺,同时,耕地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结论]基于水土资源视角,提出了6条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环保制度建设,减少对水土资源的污染;坚持质量提升为重点,严守耕地红线;以提高利用效率为重点,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水土资源保护。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余戎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连创新高,但农业供给侧问题依然不容忽视:粮食自给率下降,农村空心化和农业劳动力不足,耕地资源有限,维持基本农田红线压力剧增,农业科技水平亟待提升。对此,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强化市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改革 现代农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法稳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庆海
国家在宏观经济的总体框架下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的结构调整具有不同含义。从根本上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深入到影响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以及产业的升级转型、技术的变革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源于农业发展背景的变化。一是供求关系的变化,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农产品供给的总体特征是供给不足,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恒 彭文慧
二元体制下的城乡分割形成了农村转移人口无法从根本上离农的制度困境,小农模式的传统生产状态和农民直面市场的分散决策结构导致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就业市场的二元分割和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又决定了离乡不离土成为农民的理性选择。针对学术界广为认同的以扩大非农就业为目的的农村人口转移思路,本文认为,城乡经济势差只提供了农民城乡流动的动力,只有通过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由家庭经营向企业化经营转变,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市场化进程以消除劳动市场的二元分割,才能在结构转型的前提下实现城乡融合及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
关键词:
农村转移人口离农 制度约束 结构转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园
人口老龄化下应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但养老服务供给数量不足、供给结构错位以及产业链处于较低层次等现实困境,制约了养老服务产业化进程。本文构建了供给侧视角下养老服务产业化路径,即:市场化阶段,形成市场机制导向下的"适应-倒逼"式供需互动,对接供需数量;规模化阶段,形成技术创新导向下的"创造-反馈"式供需互动,匹配供需结构;集群化阶段,形成服务链-产业链导向下的"引导-驱动"式供需互动,提高供给能力。主要政策建议:产业市场化阶段,以PPP模式推动养老服务市场机制运行;产业规模化阶段,以技术创新催动养老服务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产业集群化阶段,以产业链延伸和服务链协同打造新型现代服务业重要支柱。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杜江 秦雨桐
日本在迈向“碳中和”的道路上除了面临能源结构不合理、企业绿色转型难等问题,更无法回避国内经济增长几乎停滞、区域发展差异扩大以及老年化加深等问题。为此,日本采取了多重措施探索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一是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出发,推出《区域脱碳路线图》配合之前的各项政策,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二是出台《第6次能源基本计划》进一步支持改革与脱碳最为关键的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效率;三是利用金融引导企业脱碳转型,继续深化绿色金融政策、重新构建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为企业“绿化”提供资金与市场支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卫斌 苏剑
供给侧改革意味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发生两个方面的重要调整,一是供给管理将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重点,二是改变过去行政化的供给管理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存在有供给无需求、供给体系低效率抑制有效需求和有需求无供给等三个方面供需失衡,这决定了需求管理难以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必然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给侧改革,一方面要求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在政策引导、监管约束和公共服务等三个方面完善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供需失衡 生产要素 政府职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丰团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去杠杆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环境的恶化、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资金的结构性错配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流动性泛滥成为导致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率的主要原因。去杠杆与保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与金融部门去杠杆之间的矛盾、去杠杆的紧迫性与过程缓慢性之间的矛盾、国有企业去杠杆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等决定了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股权融资、开展市场化的债转股等都是非金融企业去杠杆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