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64)
2023(19383)
2022(16608)
2021(15376)
2020(12944)
2019(29030)
2018(28965)
2017(54991)
2016(30150)
2015(33500)
2014(33237)
2013(32915)
2012(29808)
2011(26805)
2010(27068)
2009(25356)
2008(24993)
2007(22233)
2006(19877)
2005(17553)
作者
(87306)
(72731)
(72504)
(69039)
(46057)
(34941)
(32835)
(28427)
(27543)
(26008)
(24726)
(24718)
(23048)
(23047)
(22563)
(22266)
(21692)
(21507)
(20974)
(20723)
(18147)
(18052)
(17608)
(16717)
(16401)
(16283)
(16257)
(16024)
(14677)
(14523)
学科
(124111)
经济(123956)
(106849)
管理(93514)
(88414)
企业(88414)
方法(53227)
(49744)
数学(43321)
数学方法(42852)
业经(36357)
(36054)
农业(33139)
中国(32594)
(27354)
地方(26083)
(24758)
(24299)
财务(24232)
财务管理(24197)
企业财务(22974)
技术(22508)
理论(22041)
(20964)
贸易(20953)
(20880)
(20539)
(20345)
(19179)
银行(19121)
机构
学院(429830)
大学(424915)
(173184)
管理(170021)
经济(169570)
理学(146868)
理学院(145251)
研究(143514)
管理学(142843)
管理学院(142037)
中国(109274)
科学(90225)
(90138)
(83732)
(80113)
(72914)
业大(68456)
研究所(66258)
(65532)
中心(65241)
农业(64689)
财经(63267)
(57508)
北京(56286)
(55913)
师范(55358)
(51947)
(51599)
经济学(51210)
财经大学(46559)
基金
项目(290764)
科学(229639)
研究(213311)
基金(210644)
(183868)
国家(182207)
科学基金(156996)
社会(135230)
社会科(127878)
社会科学(127843)
(115512)
基金项目(111685)
自然(101600)
自然科(99246)
自然科学(99221)
自然科学基金(97490)
教育(97000)
(95854)
编号(87413)
资助(85489)
成果(70344)
重点(65138)
(63613)
(63308)
(61959)
课题(59781)
创新(57418)
国家社会(55584)
科研(55103)
教育部(54150)
期刊
(197668)
经济(197668)
研究(125405)
中国(85366)
(81173)
学报(69141)
科学(64463)
管理(63707)
(62705)
农业(54867)
大学(52633)
学学(49941)
教育(47520)
(39611)
金融(39611)
技术(37532)
业经(37341)
财经(30957)
经济研究(29851)
(28699)
(26640)
问题(26028)
技术经济(22125)
科技(21925)
(21612)
现代(20066)
商业(19606)
理论(19220)
图书(18922)
世界(18549)
共检索到637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新蕾  
2018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聚焦"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设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目标,本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探讨了农民科技素养提升的意义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农民科技素养提升的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亓乐秋  王东红  鲁永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调整结构,矫正要素配置,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农业本身作为供给侧,亟待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上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本文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重点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要素、培育方式和培育内容,明确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丰富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博  赵芝俊  
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前提。首先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其次总结当前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论述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途径:提品质和调结构引领三产融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补齐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短板等;最后提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发展以生态安全与资源节约为目标的现代生产技术、以规模化和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装备技术、以粮食营养安全与资源集约利用为目标的现代加工技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农产品流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兆明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职业化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基础。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职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在对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以及其深层次原因剖析的基础上,从做好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发展顶层设计、构建"一主多元"协同合作机制、引导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发展、创新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4方面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龙  方兰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主线。农产品去库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原因,农业缺乏竞争力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原因,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供给学派以及农业发展理论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三条主要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形成现代农业生产主体;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产业融合,形成现代农业全新业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倪洪兴  
入世以来,我国农业高度开放,与世界的关联度不断提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相互作用不断加深。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论是总量平衡还是结构调整,不论是农业增效还是农民增收,不论是业态创新还是发展动能换挡,都不能不考虑国际市场的因素,不能不考虑世界农业和国外农业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在全球视野下来谋划、在国际竞争中求发展、在统筹两个市场中保稳定保增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龙  方兰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主线。农产品去库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原因,农业缺乏竞争力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原因,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供给学派以及农业发展理论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三条主要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形成现代农业生产主体;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产业融合,形成现代农业全新业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会新  张立富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期间,我国制造业、建筑业及服务业等为提供优质有效的产品与服务,急需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促进"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文章基于前期学者的研究,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定义,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的角度出发,通过李克特五分量表法的统计,识别出农民工就业能力的14条构成因素,并构建出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模型,这为农民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期间提升就业能力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也为政府与用人单位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会新  张立富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期间,我国制造业、建筑业及服务业等为提供优质有效的产品与服务,急需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促进"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文章基于前期学者的研究,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定义,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的角度出发,通过李克特五分量表法的统计,识别出农民工就业能力的14条构成因素,并构建出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模型,这为农民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期间提升就业能力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也为政府与用人单位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立锋  董艳玲  
随着国内外粮食发展环境变化,粮食安全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粮食安全形势既出现新问题,也面临新机遇。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就需要认真分析这些新问题,把握新机遇,以便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改革切入点,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炜琳  王瑞波  黄圣男  肖雷  姜茜  
[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全国不同地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内容和重点任务逐一体现,指导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和界定,明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思路。[结果]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构建包括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两种评价方法。[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方向引领和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邸玉娜  刘艺萌  曹粲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增强农业发展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应基于从投入、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价值链。本文运用国际多地区投入产出模型和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了中国农业价值链的构成,阐述了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并基于对主要国家农业价值链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与路径。研究表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通过调整价值构成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上游价值链优化改善供给质量,通过下游价值链拓展、缓解供需矛盾。调整投入结构、提高生产效率、疏通销售渠道是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立锋  董艳玲  
随着国内外粮食发展环境变化,粮食安全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粮食安全形势既出现新问题,也面临新机遇。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就需要认真分析这些新问题,把握新机遇,以便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改革切入点,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炜琳  王瑞波  黄圣男  肖雷  姜茜  
[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全国不同地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内容和重点任务逐一体现,指导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和界定,明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思路。[结果]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构建包括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两种评价方法。[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方向引领和底线把控的思想,体现了地区差异、生态类型差异和不同区域在国家主体功能区中的功能定位,具有地区可比性和可操作性,适用于全国不同省份或者同一省份不同地区的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法稳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呈现刚性递增,优质耕地短缺,同时,耕地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结论]基于水土资源视角,提出了6条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环保制度建设,减少对水土资源的污染;坚持质量提升为重点,严守耕地红线;以提高利用效率为重点,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水土资源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