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13)
2023(16349)
2022(13537)
2021(12497)
2020(10353)
2019(22833)
2018(22616)
2017(42908)
2016(23627)
2015(25955)
2014(25633)
2013(24981)
2012(22432)
2011(19957)
2010(20469)
2009(19401)
2008(19619)
2007(17899)
2006(16046)
2005(14642)
作者
(64665)
(54147)
(54051)
(51579)
(34416)
(26058)
(24508)
(20764)
(20397)
(19639)
(18358)
(18112)
(17359)
(17167)
(16922)
(16374)
(15983)
(15888)
(15839)
(15460)
(13503)
(13355)
(13192)
(12604)
(12266)
(12164)
(12154)
(12123)
(10953)
(10835)
学科
(98337)
(95817)
经济(95695)
(81042)
企业(81042)
管理(79309)
(47857)
方法(38737)
(33629)
业经(32973)
农业(31814)
数学(29922)
数学方法(29639)
中国(25965)
(25426)
(24010)
财务(23984)
财务管理(23941)
企业财务(22823)
(19401)
技术(19004)
理论(18661)
(17534)
地方(16523)
(16377)
银行(16361)
(16315)
贸易(16305)
(15962)
(15867)
机构
学院(334691)
大学(323821)
(139917)
经济(137138)
管理(130043)
理学(111079)
理学院(110026)
管理学(108399)
管理学院(107761)
研究(106298)
中国(85290)
(69454)
(66517)
(64169)
科学(61287)
财经(53772)
(53402)
(53010)
中心(49390)
业大(49277)
农业(48788)
(48652)
研究所(47087)
(42135)
经济学(42036)
北京(41293)
(41115)
师范(40711)
财经大学(39230)
(38055)
基金
项目(212049)
科学(168890)
研究(161749)
基金(153759)
(131835)
国家(130493)
科学基金(113879)
社会(104835)
社会科(98948)
社会科学(98918)
(85404)
基金项目(80644)
教育(74437)
自然(70800)
自然科(69152)
自然科学(69136)
(68882)
自然科学基金(67969)
编号(67340)
资助(61443)
成果(54160)
重点(47298)
(47235)
(47014)
(46469)
课题(46275)
(44003)
(43767)
国家社会(43163)
创新(43159)
期刊
(169219)
经济(169219)
研究(100360)
中国(69326)
(65526)
(58325)
管理(51146)
学报(46820)
科学(45427)
农业(43558)
大学(37404)
教育(37378)
(36917)
金融(36917)
学学(35653)
业经(33542)
技术(30590)
财经(27297)
经济研究(25425)
(23652)
(22845)
问题(22265)
技术经济(17970)
(17277)
财会(16794)
世界(16746)
现代(16569)
商业(16277)
(16154)
农村(15608)
共检索到512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哲  单学鹏  
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是农民,重点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结构先要转观念,为了提升边际效益,必须率先增加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依托政府主导,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指导,通过教育、医疗和劳动力流动等形式推动新型农民的塑造,继而有效地消解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和农产品供给,更好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英  崔西伟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路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英  崔西伟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宇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我国健康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是,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困难:整体规模亟需提升、发展观念亟需更新、发展模式亟需创新科技驱动以及亟需政府支持和引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要加快建立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更新健康产业发展理念,进一步扩大健康产业发展规模,激发科技创新对健康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明  
新时期我国农业在力争实现"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目标基础上,还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有效供给、参与国际竞争和建立全球农业新秩序的战略重任。当前,我国农业呈现出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和消费需求三大变化,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着传统优势减弱、核心要素不足和品牌影响微弱等重要挑战。为实现新时期农业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必须立足国内,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农业生产的源头出发解决问题,提升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推动农业走出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慧娟  
本文重点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农村会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从会计委托引入代理服务、会计管理制度、会计审计工作力度以及财务管理透明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有利于我国农村会计管理的长久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钱津  
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要点应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但从改革的战略高度审视,不能单方面从供给侧找问题存在的原因,尤其是要深刻认识为何客观的市场需求不能对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实现有效约束。同时,在战略上,更应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是培育新型农民。另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须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才能拓展新动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钱津  
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要点应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但从改革的战略高度审视,不能单方面从供给侧找问题存在的原因,尤其是要深刻认识为何客观的市场需求不能对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实现有效约束。同时,在战略上,更应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是培育新型农民。另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须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才能拓展新动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哲  李梦娜  
农村土地整治是一项以提高土地资源承载能力为主要目标而实施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态环境、产业经济、社会政策等多方面联动发展与协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时期背景下国家战略部署对农村土地整治的功能定位、目标转变、发展路径提出了新的战略需求,因此,理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村土地整治的内在联系,重构农村土地整治的基本内涵,对农村土地整治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整治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的改革重点,应从人地关系协调着手,全面激活"市场—要素—主体",实现以"主体权益——资源要素——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区域空间"为一体的农村土地整治发展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秋云  
制造业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现有的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产能过剩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居高不下、节能减排压力大等"供给侧"问题。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绿色转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意愿、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外部压力以及企业具备绿色转型的能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共同作用,是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基本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秋云  
制造业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现有的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产能过剩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居高不下、节能减排压力大等"供给侧"问题。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绿色转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意愿、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外部压力以及企业具备绿色转型的能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共同作用,是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基本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思博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从供给侧着手,改善农产品结构、优化要素配置、缓解生态环境压力,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借鉴亚当·斯密、奥多·W·舒尔茨等经济学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经典论述,提出中国农业领域存在"效益性效率低""结构性效率低""制度性效率低"3个方面的现实问题。探索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新思维。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优化,两坚持,三探索"供给侧战略路径,以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思博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从供给侧着手,改善农产品结构、优化要素配置、缓解生态环境压力,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借鉴亚当·斯密、奥多·W·舒尔茨等经济学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经典论述,提出中国农业领域存在"效益性效率低""结构性效率低""制度性效率低"3个方面的现实问题。探索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新思维。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优化,两坚持,三探索"供给侧战略路径,以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芳  权飞过  
该文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标,提出以"金融创新"带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改革路径。利用实际数据验证了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借鉴银行博弈均衡模型,说明了不同类型的银行金融创新对改革成败的最终影响。研究发现,只有进行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及降低监管成本的金融创新才能够有效提升银行资金供给效率,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成功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康珂  
经济新常态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根本任务是完成中国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型,最大挑战是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其"三位一体"的基本逻辑是供给管理、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从实施路径来看至少要把握好四点,一是创造稳定惠民的宏观政策环境,防控经济波动风险;二是让市场决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产业政策积极转型;三是以放权减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改革"明规则"同时消除"潜规则";四是在制度供给和公共产品领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